第45章 “海風計劃”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這是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高層人員都很清楚的事實。但是平民們卻不是這麼想的,他們依舊還在幻想着,和平還依舊存在這個世界上。?

在一九零五年的下半年裡,各國當中幾乎都在進行着戰爭的最後準備。而中華帝國內,官方控制下的媒體也有意無意的宣揚,英國遠東艦隊對帝國的海上安全構成的威脅,俄國的龐大陸軍對帝國構成的北方領土的安全威脅。並且,宣稱已經遠遠超過了實際範圍。很快,帝國內就出現了一種聲音:西方國家還把帝國當成了二十年前滿清朝廷,妄想把中國重新變成他們的殖民地。?

而中華帝國經過這麼多年來的宣傳,教育,雖然不說很成功,但是對於那些年輕一代的國民的教育科研說還是非常成功的,至少,年輕一代當中,已經擁有了非常強烈的民族感情。而對於帝國近二十年來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使得了他們產生了一種自豪感。而這種民族的自豪感在帝國宣傳部的刻意引導下,就變成了可怕的民族仇恨。?

一九零五年十月十號,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中華帝國的默許下,在奧塞邊境上已經準備了一個多月的二十個師,三十五萬大軍跨越邊境線,如此同時,奧匈帝國宣佈對塞爾維亞宣戰。這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拉開帷幕:而這一天。也被稱爲“雙十事件”,得知奧匈帝國已經對自己宣戰已經,塞爾維亞也隨之對奧匈帝國宣戰。並且,搜刮了全國地軍隊抵抗奧匈帝國的進攻。?

而五天後,面對自己協約國成員塞爾維亞被進攻,協約國的俄國宣佈對奧匈帝國宣戰!而作爲奧匈帝國在重要同盟國,德國在德國中華帝國將會在遠東牽制俄國兵力地承諾後,也在一九零五年的十月二十四號宣佈對俄國宣戰。?

德國的這一舉動,立馬就引發了連鎖反應,之前英法兩國還保持着剋制。當時當看到德國隊俄國宣戰後,立馬就同時宣佈,對德國宣戰。?

而這個時候,作爲同盟國的重要成員國,中華帝國呢。已經四十三歲的陳冬生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年輕小夥子了。而他也已經爲了這一時刻的到來,整整準備了十多年,從中日之戰結束以後,就開始準備着下一場戰爭了。?

當陳冬生身穿帝國皇帝的皇袍禮服在帝國皇宮內地太和殿,面對着衆多的帝國重臣,外國公使。記者,以及帝國的一些普通民衆。在太子陳敬雲的陪同下,緩緩的出皇宮,隨後在天壇拜祭後,正式宣佈:中華帝國對俄國,英國,法國宣戰。?

到目前爲止,大戰的初步格局已經形成,不過,雖然各國都已經宣戰。但是戰爭卻並沒有立刻大規模的爆發。而一旦爆發,誰都知道,這絕對是不死不休的戰局。所以,在宣戰的這兩個月內。只有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有大規模的戰鬥,而俄國和奧匈,德國之間也爆發了一些小規模地戰鬥。不過,卻都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會戰。?

因爲,到目前來說,除了中華帝國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準備戰爭,但是,其他國家雖然也加強軍備。但是。全國範圍內的戰爭總動員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完成的了的。他們還需要一個時間,讓自己的不對到達指定的地點。並且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戰爭。?

中華帝國皇宮內的乾清宮,陳冬生坐在案首,而太子陳敬雲就靜立在身邊。?

“敬雲啊,你說,帝國對這場戰爭有幾分的勝算?”陳冬生用手指輕輕地按着太陽穴。這麼多年來,陳冬生可以說還算一個勤勉的皇帝,但是,同樣的也拖垮了他的身體,雖然才四十三歲,這偏頭痛已經很厲害,其他身體地毛病也是一堆。?

而已經十七歲的陳敬雲臉帶老氣的說道:“父皇,我們已經爲此準備了整整十幾年,勝利是無需置疑的。?

這些年來,隨着陳敬雲越來越大,加上長時間呆在陳冬生身邊,已經越來越像陳冬生了。而且,在聽了陳冬生的故事並知道了帝國崛起是最根本原因後,心中埋着這麼大秘密的他也和當初的陳冬生一樣,人變得有些陰冷。?

“根據那未來人的訴說,這應該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場大戰卻和原本地大戰不一樣,因爲有了我們帝國這一個最大地變數存在,何況,我們的航母編隊,陸軍地坦克兵團,空軍的戰機,這些超越現今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武器也足以保證我們帝國立於不敗之地。”陳敬雲說這番話的時候,有着和當年的陳冬生一樣的信心。?

陳冬生看着陳敬雲,已經有了皺紋的臉露出微笑,道:“你說的沒有錯,帝國,絕對會勝利。”說完後,又沉默了下,又說道:“看來,朕真的老了,竟會懷疑自己多年來的信心,未來還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啊!對了,那些書你也差不多看完了吧。”?

在陳冬生的安排中,陳敬雲的學習完全不同於其他皇子,他的學習除了國文外,其他的幾乎都是陳冬生親自教導。可以說,現在的陳敬雲已經不像這個時代的人,反而像和陳冬生一樣,是一個穿越之人。而這些,也讓陳敬雲升起了一種傲視天下,產生了一種,只有他和父皇陳冬生纔能有共同話題。因爲,一些事情,也只能和陳冬生討論。比方說,讓陳敬雲很感興趣的計算機。對於書中描寫的那個計算機,陳敬雲的興趣非常大。但是,儘管帝國已經成立了秘密地計算機研究部門。但是,一直都沒有取得很大的突破。根據電子真空管的研究,花費了兩年地時間。才設計製造了一臺計算機,但是,這臺計算機顯然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因爲即使他使用的是真空管的計算機,但是極爲的不穩定。完全沒有辦法投入正常使用。目前,帝國的計算機研究是在陳敬雲的指導下進行。按照目前帝國的科技實力,要想研製出真正意義上地計算機,恐怕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另外。由於陳敬雲跟隨在陳冬生身邊的時候學習的知識,使得他成爲了帝國多個秘密研究部門的領導人。這也讓帝國許多的科學家稱陳敬雲是一個天才。因爲,讓許多帝國科學院的科學家都無法解決的難題,往往陳敬雲就會提出了一預想,而且,通過多個實驗證明,他的預想往往非常的正確。?

“回父皇,兒臣已經看地差不多了。”陳敬雲恭敬的說道。?

“那好,既然這樣的話,你也不用去學什麼國文了。那些東西只能在和平年代用,用在那些才子身上,對於你來說,用處不是很大,過幾天,就去統帥部報道吧!”陳冬生說完後,就閉起了眼睛。?

“是,父皇!”目前的帝國當中,幾乎所有的皇子都沒有安排他們去捉什麼事情,這是陳冬生出於對帝國的穩定的考慮。畢竟,讓他們接觸太多的話,終究會激發他們心中的野心。而陳冬生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而現在。這個時候也地確應該讓陳敬雲去磨練磨練了,畢竟,只有通過真正磨練的人,才能夠合格的擔當帝國的重任。?

在帝國宣佈了對英法俄三國宣戰後,帝國就已經進入了全面戰爭機制,帝國內所有地工業經濟全面轉向戰爭,各種工廠開始轉向製造戰爭物資,而爲了日後戰爭可能會延續很久。德國也進行了物質管制。嚴格控制糧食。鋼材等重要戰爭物資的使用。?

帝國軍事統帥部內,陳冬生在衆多的侍衛的護衛下。一一接見了帝國衆多的高級將領,包括海軍總司令:丁汝昌,陸軍總司令:陳光偉,空軍總司令:李菲臨,統帥部參謀長:秋易白,等帝國中首屈一指的將領。?

而陳敬雲也在統帥部中領着少將的軍銜擔任參謀部的一名一級參謀。?

在統帥部內地巨型會議室當中,陳冬生和其他地帝國高級將領,另外,還有帝國國務院的高層官員,開始了帝國自從中日戰爭後就沒有舉行地大型戰前會議。?

“諸位,你們當中的人已經跟朕很久了,少的也有十幾年了。想必你們也知道朕的脾氣,多餘的廢話就不說了。下面直接進入會議。”陳冬生說罷後,對着統帥部參謀長秋易白看了一眼,而秋易白馬上會意,站了起來。?

“根據我們參謀部制定的作戰計劃,在戰爭的前期,我帝國最爲重要的就是,摧毀英國的遠東艦隊,因爲只有這樣,我們的帝國海軍才能突破英國遠東艦隊的封鎖,我們帝國增援德國等歐洲盟國的物質也才能送到他們手中,並且,經過我們參謀部的推演,如果我帝國海軍不能夠摧毀英國遠東艦隊,那麼,沒有我們物資資源的歐洲盟國中的德國,奧匈帝國將沒有辦法抵擋英國,法國,俄國的聯合攻擊。而一旦他們敗了,我們帝國將會陷入獨自作戰的境地。到時候,勝利就已經遙不可望。?

所以,在帝國的前期戰略計劃當中,陸軍總體上保持戰略防禦的態勢,等到德國俄國在西方大規模的爆發地面戰爭,牽制住俄國西部的陸軍後,纔是我帝國陸軍行動的開始。而在這之前,第一要務,就是摧毀英國遠東艦隊。?

爲止,我們準備了“海風計劃”!”?

而後面,秋易白手中拿着厚厚的一本計劃書,開始講述其“海風計劃”起來。?

第51章 絕境中第26章 初步決定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5章 土匪進城第25章 風滿樓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67章 稱王通電第35章 人口問題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8章 俄軍援軍第32章 雪…女人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54章 親臨前線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5章 土匪進城第34章 貪污的後果第8章 俄軍援軍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11章 官軍來繳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23章 沈家第68章 危機四伏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4章 認父第62章 滿清投降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9章 吉林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41章 別無選擇第13章 被搶了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59章 真相大白!第37章 協議=利益第13章 舊時代逝第42章 南下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15章 土匪進城第80章 朝鮮局勢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2章 平亂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45章 “海風計劃”第13章 舊時代逝第35章 人口問題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55章 兩個計劃第62章 滿清投降第24章 山雨欲來第64章 籌備第10章 琴聲第35章 人口問題第6章 出發第37章 協議=利益第15章 繼續前進第6章 出發第71章 玩具第28章 擴大會議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20章 調情受苦第15章 繼續前進第71章 玩具第87章 仁川之戰第43章 迫擊炮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8章 大勢所趨第43章 立儲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21章 埋伏第87章 仁川之戰第54章 親臨前線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71章 玩具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18章 大戰前夕第11章 官軍來繳第28章 錢這東西第58章 炮兵第12章 汝南之戰第94章 確定戰略第49章 林家村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