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世界大戰(下)

而中華帝國方面,就已經投入了超過一千輛的坦克,一千三百架的飛機,一萬五千多門的火炮。這些還是秋明會戰當中的兵力,而在其他地區,爲了牽制俄軍而發動的戰鬥還不計算在內。

而俄國前後從中部地區,遠東地區抽調了整整超過六十萬的大軍,對着秋明瘋狂的進攻的兩個月以後,才痛苦的發現,他們剩下的部隊人數已經不足二十萬。並且,在冬季來臨之前,是沒有辦法重新打開這條遠東鐵路。

而已進入冬季,失去了補給的遠東俄軍絕對不比野人好到哪裡去。失去了糧食,保暖衣服,彈藥,俄軍的絕境就已經到來。

這個時候的俄國可以說是最慘的一個國家,三線作戰的他,除了在奧匈戰場還有優勢外,在西線,東線,都遭遇了慘敗。

不過,就在俄國將要亡國的時候,陳冬生卻做了一個讓帝國高層無法理解的舉動,命令東線,中線的帝國軍加大攻擊力度,同時,在秋明線上,放開一個小口子。讓遠東的俄軍能夠在冬季來臨之前退回到俄國中部地區。

而陳冬生的這個考慮,陳敬雲就曾說過:這是出於對帝國未來的考慮。而簡單的說,那就是,俄國目前還有存在的必要,因爲,帝國不可能讓歐洲出現一個強大的可以和帝國競爭的國家。

而這個國家就是德國。如果俄國在德國,中國的聯合進攻下覆滅的話,那麼,德國就會和帝國進行直接的接觸。並且,當德國龐大到一定勢力的時候,德國也就註定會成爲帝國的敵人。

所以。目前俄國還有存在地必要。基於這樣的考慮,已經處於包圍圈內的俄軍從秋明守軍特意放開的口子中,退回去了將近二十萬的殘兵。^^^^而在冬季的是,帝國又是三線出擊,把遠東內的俄軍殘兵一舉殲滅。

到一九零七年春節的時候,陳冬生就已經宣佈,秋明以東的土地已經永久性地劃歸帝國的版圖。而這一舉動,也讓帝國的民衆們極爲的亢奮,各大媒體對陳冬生的評價已經不下於秦始皇。漢高祖等古代偉大的帝皇。這個是,陳冬生的個人威信已經從當初使用強力手段維持地點上達到了一個更加高的點,並且,這都是不用強迫的,因爲,帝國軍在北方,在太平洋的勝利就已經足以讓人們對陳冬生信服。

這個帝國也從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反對而變成了空一的團結。各地上。那些受過新式教育的帝國青年們開始奔向各個招兵地點。帝國內部開始出現由那些年輕軍官組成的愚忠陳冬生的體系。而且,大漢族主義開始冒頭,種族優勝倫也開始出現。

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帝國軍的巨大勝利地基礎上。

當戰爭進入到第三年,一九零七的上半年的時候,各地之間地戰局似乎都平穩了下來,由於冬季,春季的寒冷天氣,就算是中國在冬季展開的大規模清剿行動中,也是聲大雨下。而西方國家中。德國和俄國的戰鬥,在冬季來臨的時候,就已經陷入了一個僵局。德國在冬季來臨之前取得的巨大勝利。已經讓威廉二世很有信心一旦春天的結束,在雨季來臨之前,他的軍隊絕對能夠到達莫斯科。

而俄國呢?因爲在東線遭遇了慘敗,但是,在東線上,俄國方面也發現了中華帝國軍隊地不平常表現,因爲,中軍在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後。並沒有隨之大規模的向西進攻,而是在中部地區停了下來。^^^^

看到這樣的情況,俄國就算懷疑,但是也沒有辦法,只能在東線初步建立了一線新的防線後,就把中部的兵力抽調到西線去了。因爲,俄國也不笨,知道。中華帝國已經開始意識到。滅掉了自己俄國對於他們呢沒有好處,所以。就只在東線僅僅部署了不到五十萬的兵力來面對龐大的一百多萬地中華帝國軍團。

而在西線,卻投入了大量地主力部隊。德國可不像中華帝國,他們要的是亡了俄國。而不是僅僅打壓俄國而已。

由於德國減緩了西線地壓力,使得了法國和英國的陸軍部隊重新的糾結了起來,並且在西線上,和德國的西線軍隊形成了拉鋸戰。

而這個時候,各國都已經大量採用的重機槍終於體現了他那巨大無比的威力。在西線戰場上,每天都是無數的士兵被重機槍收割生命。並且,多國中,也出現了一些較爲先進的坦克,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在看到了中華帝國的巨大裝甲兵團的戰鬥力後,紛紛緊急打造裝甲兵團。但是,因爲時間和技術水平的限制,終究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這個時候,飛機,航空母艦,坦克,等新式並且已經從中華帝國手中,漸漸的出現在世人面前。而這個時候遠離戰火的美國利用他那強悍的工業力量,開始大量的製造。

所以,在這個時候,美國就落入了陳冬生的眼中。

“敬雲,你可知道,我帝國要真正崛起,需要打敗美國是爲了什麼?”陳冬生的身體越近越來越差了,甚至,一個小小的感冒都會讓陳冬生躺好幾天。這對於一個只有四十五歲的人來人,實在不正常,陳冬生有時候懷疑,這會不會是老天爺要把自己召回到以前的那個世界。可是當看到郭雪看到陳冬生痛苦的出冷汗的時候流下的淚,陳冬生就深深的懷疑自己,一旦那天,自己真的藥回去的話,那麼,自己是否還能捨得眼前的這些人。

這幾年來,特別是戰爭開始後,陳冬生就經常的做夢,夢到自己還在原來的那個世界。還有那個未婚妻,父母。

也許,我真的老了!可是。我才四十五歲而已啊!

而陳敬雲看着父皇,那在短短几年內就開始衰老的父皇,心中的感覺有點怪異。是傷悲?還是因爲父皇駕崩了以後,自己就可以登上已經等了近二十年地皇位而高興呢?

“美國由於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就註定了沒有陸地上強勁的對手,就算是戰爭,也是在本土意外,這樣就能很好的保護本國的工業。而這樣的情況,就已經註定。美國將來的強大的絕對的。爲了防止日後出現可以和帝國相爭地國家。美國就必須被打敗!因爲,他的威脅甚至強於德國人!”

“很好,不錯,看來,這些年來,你也長進了不少,這樣我也就放心了。”陳冬生說罷。臉上帶着微笑,卻在微笑中,一陣咳嗽。

美國,在成爲陳冬生心中的敵人的時候,帝國的海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帝國目前的三個主要帝國當中,俄國,英國,美國,威脅性最大的不是還擁有強大海軍地英國,也不是還有強大陸軍的俄國。而是在距離帝國萬里之遙的美國。

基於陳冬生的命令。帝國海軍又一次的發動了大規模的行動,整整二十五艘的航空母艦會同其他的艦艇。^^^^從太平洋西部出發,前往太平洋東部。美國附近海域。陳冬生要把戰火燒到美國的國土去。

而與此同時。帝國派出支援德國公海艦隊的兩支航母編隊組成了大西洋艦隊,準備發往大西洋,但是由於蘇伊士運河被英法等協約國部隊嚴密防守。遠征艦隊不得不沿着非洲南下,準備繞過非洲,抵達大西洋。

在帝國海軍行動地同時,帝國的陸軍也沒有閒着,雖然說在和俄國的戰線上稍微緩和,但是。帝國那已經高達三百萬地部隊中剩餘的那些卻還有要用的。

於是,帝國統帥部在已經沒有戰鬥發生的太平洋衆多島嶼,南亞半島上抽調部隊,加上在帝國內地抽調的部隊,組成了兩支的遠征軍。一支就是印度遠征軍,而另一支就是中東遠征軍。而印度遠征軍顯得小很多,只有十個師的兵力,一個集團軍而已。並且。也多數是步兵爲主。而中東遠征軍則是龐大很多。擁有了超過三十個師,一共三個集團軍。其中一個還是從中俄戰線抽調的裝甲集團軍。另外地另個集團軍也是半機械化的不對。

因爲,中東遠征軍的任務很重,意義很大。這對於帝國高層的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如此,因爲,中東地低下那巨大的石油儲量就值得帝國爲此付出一切代價。而爲了中東遠征軍的順利,帝國還特地的成立了一個專門維持中東遠征軍的後勤部門。全面負責中東遠征軍地後勤補給。

一九零七年地五月,帝國海軍的五個航空母艦編隊攻佔關島,隨後,偷襲了珍珠港。多達八百多架地飛機把珍珠港變成了廢墟。而駐紮在珍珠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除了兩艘外出巡洋的戰列艦外,其他的都沉沒在珍珠港內。隨後,帝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了珍珠港。並且,把珍珠港作爲了帝國海軍東太平洋艦隊的基地。

隨後,和美國心組建的太平洋艦隊中的航母艦隊發生激戰。而這就是中途島海戰。

在這場大海戰當中,新組建起來的七艘美國太平洋航母艦隊和帝國海軍西太平洋艦隊的第二艦隊,第三艦隊發生大規模的交戰。

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航母之間的交戰。戰前,帝國西太平洋艦隊第二,第三艦隊一共九艘的航空母艦,七百多架飛機,美國的七艘緊急建造的航空母艦,六百多架飛機。整整打了兩天。

而最後,由於美國航母和戰機在技術上的不成熟,而遭遇慘敗,七艘航母中,被擊沉四艘,重傷兩艘,只剩下一艘完好的撤出戰場。而帝國海軍也第一次的遭遇了航空母艦的損失,兩艘被擊沉。一艘重傷。

而這一戰,也徹底的讓美國的太平洋上的海上力量消失,隨後,帝國西太平洋艦隊對美國沿岸展開了報復打擊,轟炸美國的港口,造船廠。一切重工業設施。使得了美國西部海岸的重工業毀於一旦。而美國也只能靠着東部海岸地工業力量來製造航母,飛機等。

在一九零七年的六月份,歐洲戰場上又爆發了一次空前規模的會戰,在準備了半年多的德國,俄國兩國,在基輔爆發大規模會戰,雙方投入了超過一百五十萬的兵力意圖在一次性的決戰中打敗對手。但是,這又是一個僵局。

面對俄國那大量農夫組成的新兵部隊,即使德國的士兵素質在好。在面對兩倍於自己的敵人下,德國也沒有辦法取得更大地勝利。

而如此同時,德國法國邊境上進行的拉鋸戰也在消耗着各國的戰爭潛力。並且,當中華帝國的大西洋遠征艦隊越過非洲出現在大西洋的時候,美國的物資資源就已經成爲了泡影,而失去了美國支援的法國,英國。就顯得更加地舉步維艱。

就在世界的目光都盯在德國的東線和西線上的時候中華帝國開闢的一條心戰線,欺負而沒有引起人們多大的目光,而這就是中東戰線,而中東中的英法軍隊面對強悍的中華帝國中東遠征軍,連抵抗的能力都沒有,一路是敗退到非洲。

在陸軍推進伊朗,伊拉克地區的時候,帝國地新成立的印度洋艦隊也相應的控制了附近地海域。戰爭,似乎已經全面的傾向中華帝國這一方。

但是,這都是表面上的現象。和參戰各國一樣,中華帝國的部隊雖然取得了節節的勝利。但是,裡面卻已經情況不容樂觀。

“父皇。剛纔,韓總理彙報,現在我帝國內的各種戰爭物資已經消耗一空。這幾年的戰爭已經嚴重的拖垮了帝國地經濟。這是韓總理的報告!”陳敬雲說罷,給躺在牀上的陳冬生遞過了一份報告。

現在陳冬生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了,讓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的年僅四十五歲的陳冬生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就已經衰變成爲了一個年僅六十的老人模樣。而帝國對陳冬生地健康是處於一個極度保密地狀態。

現在,陳冬生已經任命了陳敬雲以太子的身份監國。代替他出席一些公共場合。其實,就連陳冬生自己也不明白。爲什麼自己地身體會在如此短時間內就變的這麼差。

陳冬生在陳敬雲扶着,斜躺着,看起了報告。報告中宣稱,帝國進行了這幾年的戰爭當中。已經消耗了大量的資源。而報告的第一頁就是,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帝國最多隻能支撐一年半。而在一年半後,帝國的大量軍隊就是失去彈藥補給。

而經濟上,雖然戰前帝國儲備了大量的糧食。鋼材等戰略物資。但是,隨着戰爭越來越久。大量的青壯勞動力被直接參與戰爭或者間接的參與戰爭(兵工廠,後勤運輸等),帝國的其他行業已經已經嚴重缺乏勞動力。

另外,雖然這幾年帝國取得了大量的勝利,但是,軍隊的傷亡也一樣很大,單單在中俄邊境上,傷亡的兵力就已經超過三十五萬這些都是陣亡的,或者重傷而喪失戰鬥力和勞動能力的人。而在這幾年的的傷亡人數加起來,就已經超過了五十萬之多。對於目前帝國總人口數五億多來說,不算什麼,但是這些都是戰鬥力經驗豐富的士兵,而需要填補他們出現的戰鬥力缺口,帝國不是說補充五十萬,而是需要一百萬,甚至更加多的新兵來補充。造成的帝國勞動力缺乏,糧食短缺,物價開始上漲,這些,如果還繼續下去的話,陳冬生很清楚,那麼帝國在前幾年取得的一切成就就會成爲泡影。也許,但時候,帝國內部就會出現不和諧的聲音,民衆厭戰。當帝國的民衆的生活都無法保證的時候。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陳冬生很清楚,當初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的皇朝就是這樣被亡掉的。何況,根據軍情局的報告,現在俄國境內已經有人在密謀推翻俄國政府。建立一個新國家,從而退出戰爭。

而帝國,絕對不能在自己手上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目前還沒有取得自己預想的那些偉大的勝利,但是,也已經足夠了,擁有了中東。就已經註定,未來的一百年內,帝國就是地球的霸主!

也許,是時候收手了。

第8章 大勢所趨第4章 “秋風計劃”第26章 亂起第8章 大勢所趨第22章 錢這東西第77章 讀書人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54章 親臨前線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69章 溫情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28章 登臺講課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28章 帝國海軍第80章 朝鮮局勢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68章 危機四伏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22章 大戰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64章 籌備第41章 別無選擇第14章 夜戰第3章 三河鎮第38章 沒錢沒兵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69章 溫情第11章 長春之戰第42章 四個人的事第33章 教育和大戰將發!第2章 平亂第30章 城破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5章 天亡我也第20章 勝利了嗎?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18章 大戰前夕第15章 繼續前進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6章 牛角山第31章 是非對錯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43章 喝酒下棋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9章 只勝勿敗第16章 賣身爲奴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46章 金華鎮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章 第一戰第40章 西狩第21章 東北有後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94章 確定戰略第22章 錢這東西第6章 牛角山第36章 國書四點第2章 清軍騎兵第61章 要投降嗎第15章 繼續前進第3章 三河鎮第55章 兩個計劃第14章 新時代始第62章 滿清投降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28章 錢這東西第64章 籌備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29章 吉林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34章 抵達吉林第64章 籌備第79章 賣國-救國第17章 情況危急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86章 朝鮮行省第15章 繼續前進第80章 朝鮮局勢第48章 劉銘傳第5章 天亡我也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27章 賣身第63章 清帝退位第31章 是非對錯第6章 牛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