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帝國外交

當段尚文在德國大批量購買的各種設備武器字德國裝船運回中國的時候,因爲歐洲各國,尤其是英國和法國的態度,所以,這些大批量的運輸船並沒有單獨前往,而是還有着德國的軍艦陪同前往遠東。

這也是中國購買設備武器的一個前提,那就是德國必須負責運輸。

對於德國來說,雖然他的海軍艦隊還很弱小,完全沒有辦法和英國,法國的艦隊比較,但是作爲一個歐洲強國,世界列強的一員,他強悍的軍事力量雖然大部分注重於陸軍,但是同樣的海軍也還算可以,爲了這一次的交易,德國海軍派遣除了一共六艘的主力艦艇參加護航。

而德國的這一系列舉動全部都讓歐洲各國大掉眼鏡。

當這些軍艦護送着大量的運輸船向遠東趕往的時候,段尚文也就更加的忙碌了。因爲這個時候,歐洲國家中,不管大小,都基本上找了上門來。;他們來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關於中國大開發的有關事項。

不管是那一個國家,包括英國,法國,俄國,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等這些歐洲國家,不管是大還是小,不管是世界強國還是三流國家,都無一列外的把眼光盯向了遠東這個已經沉睡百年的中華巨人。

從帝國外交部那一次組織的發佈會上發佈的有關於中國開發的內容,任何人都可以想象的出來這規模的龐大。這也就讓任何人都想要分一杯羹。

甚至,爲了配合外交人員的交涉,遠東干涉軍中目前僅存的海軍艦隊也已經回撤到香港一帶,徹底讓帝國海軍接受了帝國南方海域,同時也接受了南洋水師等原清艦隊的艦隻。

不久,中華帝國正式宣佈,在德國柏林設立外交使館。這代表着中華帝國地郊外事業的一個新開峰。而段尚文在德國柏林和那些各國的大使們也正式開始了談判。也稱爲“柏林談判”。

“各位先生們,你們來到這裡的目地都很明確,而我不遠萬里的來到這裡也很明確,那就是僅我最大的努力讓歐洲社會和我們中華帝國建立一個平等和平的外交關係。”

以上這是段尚文在柏林談判中第一次會議的宣言。

北京城內。陳冬生看着段尚文從柏林發回來的電報,眉宇之間露出了欣慰:“看來,這段尚文做的不錯。”

“是啊,段部長獨自在外,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不錯了。現在,奧匈帝國已經正式和我們進入了關於建立外交關係地談判了,相信不用多久就已經可以取得結果。”韓章在下面符和着說道。

“呵呵,沒有錯。現在我們的戰場已經不是和國內的那些前清人員作戰了,而是面向世界,這將是我們中華帝國地上世界舞臺的最好,也是最後一個機會。”

在段尚文搭船準備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冬天了,不但歐洲冷,就連北京城裡也是大雪封天。這似乎昭示着過去的一切一切都已經被這大雪覆蓋了起來,現在只能看到的只是一片白茫茫地大地而已。

在段尚文回來之前,柏林談判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包括奧匈帝國,意大利等一些歐洲小國也已經政事宣佈承認了中華帝國在中國的地位。不但如此,就連俄國也發表聲明,表示承認中華帝國。

而美國的態度曖昧。一方面宣佈說,遠東的和平應該由遠東來解決,一方面,又緊隨着英國地腳步,遲遲不肯承認中華帝國爲中國的合法政府。

而英國和法國雖然已經把遠東艦隊撤到了香港,但是卻遲遲都不肯宣佈承認中華帝國的地位。即便如此,那原本由八國聯軍組成地遠東干涉軍目前也就剩下了英國。法國和美國而已。雖然另外那些國家的撤離並沒有對遠東艦隊的實力造成很大的打擊。但是影響力卻是很大的。

當然,以上的這些都是世人便面上看到的。而事實上,不管是英國,法國,還是其他國家,不管有沒有和帝國政府達成什麼協議,這其中地最爲關鍵就是一個利益問題。

那些小國家很好辦,只要順便弄點小甜頭就糊弄過去了,而德國,有關地談判是早早的就結束地,俄國的話,陳冬生很大方的包圍着海參威的一個師向後撤退的十公里。加上私下中華帝國又和俄國簽訂了一份關於維護中華帝國向俄國提供出海口,也就是海參威的協議。就使得了俄國緊隨德國,發表了和中華帝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聲明。

而其他的國家中,還因爲着利益的關係而僵持不下。首先困擾着雙方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租界的問題。

在西方國家從1840年以後,就逐漸的在滿清手中取得了數量不等的租界,或者說是領土要求。而這一點,陳冬生給那些帝國談判人員下了一個死命令,那就是除了香港,以及前滿清和俄國簽訂了幾個條約可以暫時可以不用理會外,其他的什麼澳門,還有上海的租界,北京的那些租界,還有什麼片面最惠國權,通商口岸這些,另外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中華帝國全部都不會承認,更加不用說繼承滿清的那些條約了。

按照陳冬生的話來說就是:“朕並不是繼承光緒的帝位,朕的天下是靠朕的軍隊打下來的。”這話已經很明顯,那就是,如果不罷休的話,那就直接開戰吧。如果開戰,帝國的數十萬陸軍絕對能夠讓任何一個登陸帝國的;陸軍部隊有來無回,如果是海軍的話,有着帝國海軍,雖然還算不上世界一流海軍,但是好歹也還是遠東第一大艦隊。除非是抱着把自己家的艦隊都開來遠東送命,不然,他們這些國家的那些所謂干涉軍也是隻能看不能用的。最多也就是海上封鎖而已。

反正目前帝國對於什麼外貿易的基本沒有,唯一重要的也就是和德國之間的大量貿易了。而其他國家要是說敢用海軍阻斷錦中華帝國和德國之間的海上運輸線。不用陳冬生提示,德國的俾斯麥就絕對舞動他因爲生氣而揚起的鬍子,口中大呼中:讓德國的劍來爲德國取得海上生命線吧!

或許別人不知道,但是陳冬生卻知道,這一次帝國和德國的合作,對於德國來說有多麼的重要,目前的世界格局中,非洲,中東,南美,幾乎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都已經有了主人,而後來居上的德國,美國等國家基本沒有了插手了餘地。就算德國和美國的生產力已經非常強大,但是他卻找不到可以銷售的市場。沒有人會相信,英,法會把自己控制下的殖民地的市場開放給別人。

而目前的話,遠東的最大市場,中國卻能夠和德國主動的合作,可以說成爲了德國重工業的最大一個傾銷市場,也可以說是德國重工業的生命市場,這樣一個機會簡直就是德國崛起於世界之林的最後一個機會。

所以,陳冬生很清楚,憑藉俾斯麥的手段,他絕對不會讓可能干預到德國的復興的事情而從他眼裡發生。而這一點,就是帝國一開始尋找德國合作的最好理由。很簡單,德國需要市場,而帝國需要產品,資金,技術。

所以,在排除了英國,法國,因爲可能談判破裂繼續引起的戰爭來說,陳冬生雖然擔心,但還沒有到達一個很畏懼的地步,就目前來說,帝國還處於一個較爲安全的環境。

在北方,蒙古人雖然有着俄國的支持,但是,自從帝國和俄國簽訂了條約後,也,沒有在明目張膽的支持蒙古人了,所以,在鍾佩的近二十萬大軍的逼迫下,蒙古值日可下。事實上,現在的鐘佩手中的部隊現在的目標已經不單單是蒙古了,而是蒙古背後的俄國,而帝國統帥部之所以在蒙古方向部署這麼多的部隊,也正式因爲北方的俄國。

再更加的北方,俄國,俄國雖然有着強大的陸軍部隊,但是由於遠東和他的歐洲領土的距離實在太大,以至於讓他們的後勤供應能力處於一個非常糟糕的狀態。何況,帝國在北方部署的部隊並不少於在南方部署的部隊。這無論從那一方面來說,帝國的北部至少在短時間內是安全的。

而南部,現在帝國軍隊已經拿下了兩廣,而帝國軍第二軍中的兩個師團,第二師,第八師已經駐紮在廣西,因爲在廣西邊境上的越南,還有着法國人的一萬多部隊。

第71章 玩具第32章 呼聲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23章 又招人馬第46章 瘋狂第10章 琴聲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8章 大勢所趨第69章 溫情第8章 俄軍援軍第35章 人口問題第7章 我發財了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30章 裝甲部隊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53章 清軍撤退第84章 拿下漢城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74章 當今之勢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4章 包圍第94章 確定戰略第19章 帝國銀行第5章 進攻兩江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16章 金泉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85章 朝鮮—劫掠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19章 出擊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53章 清軍撤退第25章 金融危機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2章 錢這東西第63章 成婚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6章 賣身爲奴第48章 俄國革命第18章 大戰前夕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43章 戰初第43章 喝酒下棋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87章 仁川之戰第62章 滿清投降第9章 穿越一族?第94章 確定戰略第2章 平亂第30章 裝甲部隊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19章 帝國銀行第1章 成了土匪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15章 科舉選撥第42章 南下第62章 滿清投降第31章 是非對錯第9章 只勝勿敗第33章 教育和大戰將發!第5章 天亡我也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60章 戰後第14章 滿清新軍第36章 國書四點第2章 清軍騎兵第45章 “海風計劃”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21章 戰後第9章 穿越一族?第32章 戰前準備第43章 戰初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20章 反圍剿第38章 列強的干涉第86章 朝鮮行省第19章 帝國銀行第24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全營進攻第32章 呼聲第64章 籌備第1章 建國登基第66章 確定計劃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37章 協議=利益第53章 清軍撤退第7章 危機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28章 帝國海軍第41章 東北地主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72章 法律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