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汝南之戰

隨着第三師的加入,帝國軍的進攻力度很明顯比之前的那一次要猛烈的多,即使是曾國荃把全部兵力都派上的全線還是不管用。

而那些已經經歷了一天的戰鬥的新湘軍新兵們在也沒有辦法承受這樣的壓力。崩潰,或許說這個時候新湘軍的最好代名詞。

曾國荃面對這樣的局面,他選擇了撤退。因爲在帝國軍重新開始進攻開始,他手下的新湘軍已經把半數的陣地都丟了。如果還不撤退的話,曾國荃不懷疑帝國軍真的能夠打到自己跟前來。

曾國荃退了,然而,那些洋人的干涉軍卻並沒有一起退,理由很簡單,曾國荃並沒有給他們下達撤退的命令或是通知他們說自己要帶着手下先跑了。

於是乎,曾國荃就帶着還能動的一個鎮又一個協,一共兩萬多一點的人全然不顧還在身後的那些抵擋帝國軍的其他新湘軍和干涉軍。在約凌晨兩點的時候,就摸着黑跑路了。

而那些剩下的新湘軍和那些干涉軍們卻還並不知道,一直等到天亮了,這些被人帝國軍徹底包圍的時候,才發現,那曾國荃竟然可恥的自己先跑了。

對於曾國荃的如此舉動,不但把那些被拋棄的新湘軍給激怒了,甚至,把那些干涉軍的洋人們也激怒了,而他們一發怒的結果就是:全體向帝國軍投降!

汝南的城牆上,僅僅經過不到三天的時候裡,這汝南就經歷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爲龐大的近代化戰爭。

交戰雙方一共投入了約十三萬的兵力,兩江和干涉軍的聯軍有七萬五千人,而帝國軍方面就有了兩個王牌師團,第一師。第三師,另外還有第七師,共五萬六千餘人。而這一次地戰役中,也是雙方使用的火炮最多的一次局部戰役。聯軍方面先後投入了近四百門的野戰重炮。而帝國軍方面也先後投入了不少於五百門地迫擊炮。

交戰損失的話,聯軍方面的洋人干涉軍兩萬五千人全軍覆沒,新湘軍只逃回去了兩萬餘人。直接損失了五萬五千餘人,其中,直接陣亡的人數超過兩萬人,剩下的不管是有傷還是沒有傷,都當了帝國軍的俘虜。

而帝國軍方面,損失也不小。第三師還好一點,由於只是參加了後面的進攻。並沒有遭受到多大的損失。僅僅千人不到。但是,帝國軍地王牌部隊第一師,卻是損失慘重,戰前的兩萬三千多人,到戰後能能停留在戰場地上繼續作戰的不到一萬五千人。第七師的話也有超過四千人的損失。這樣算起來。加起來的傷亡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一萬兩千人,其中,約有五千人直接陣亡,而剩下地雖然受傷,但是由於接受了戰地救援。暫時還沒有列入陣亡名單。但是即使是沒有陣亡,他們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回到原來的編制。

大戰一結束,和魏奎盛想的不一樣的是,第一軍的軍長陳光偉並沒有給他送來嘉獎電報,而是一份訓斥令!上面說。魏奎盛由於私自安排大規模的作戰,雖然重創敵軍,爲我軍取得了優勢,但是也同樣的導致了部隊的傷亡慘重。陳光偉還說道,他已經上報軍事統帥部。將由軍事統帥部來決定他的過錯。

但是魏奎盛卻絲毫沒有擔心,因爲他知道,儘管自己地部隊傷亡慘重。但是。也同樣的給圍攻南京創造了極好的條件。戰爭,重新都不會說不用付出代價就能夠獲得勝利的。

汝南方面的這短短三天的阻擊戰結束後。第一師,第七師留駐遠地休整。而第三師又快速回援鎮江。這一次,當第三師和第五師匯合於鎮江的時候,鎮江內地新湘軍已經沒有任何抵抗地勇氣。因爲,他們最後的希望南京地援軍已經再也來不到鎮江了。

於是,這些新湘軍們在做了明明已經知道是無用功的抵抗後,就很乾脆的棄城而逃。城內的近三萬的新湘軍中分成了從三個方向突圍。那時候,第一的戰鬥力雖然強悍,但是隻有兩個師的他們也抵擋不足這些只想要逃命的傢伙。用盡了極大努力後才攔截着了兩個方向的新湘軍。讓另外一個方面的新湘軍給逃了。

然而,這些棄城而逃的新湘軍士兵在剛離開鎮江不遠,就發生了內亂,整整超過上萬名的新湘軍在一個小小的村子裡發生大規模混戰。以至於讓這一支好不容易纔從第一軍口中溜出來的新湘軍在沒用遇到敵人的情況下,自己打自己就打掉了近半的兵力。可謂開創了新湘軍內亂的第一步。

當第一軍順利的拿下鎮江以後,攻勢也暫緩了下來,因爲部隊已經連續激戰數日,士兵的體力已經很疲憊,而更加重要就是,補給問題。

補給,這個問題從東北軍時代開始就一直困擾着帝國軍。直到今天,還是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帝國軍由於採用的都是近代化的武器裝備,在輕武器上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這好武器裝備上去的同時,也就代表着需要提供更加多的補給。

不要說目前已經開始列裝部分部隊的重機槍,就算是那些手榴彈,步槍,和迫擊炮那一個不是超級大的消耗。

重機槍的恐怖射速的代價就是每一分鐘數百發的子彈打下去,而在一天的交戰中,十挺重機槍使用的子彈數量超過兩個裝備一八八六式步槍的營使用的子彈。這也是帝國軍雖然已經能夠量產重機槍,但是卻並沒有大規模列裝部隊的重要原因。

而同樣的一八八六式步槍的性能可以說已經是世界的頂尖水平,但是同樣的,好武器的子彈消耗能力也不是一般。

另外還有帝國軍的最大炮火依仗,迫擊炮,迫擊炮之所以能夠讓陳冬生決定暫緩野戰重炮的生產,也正是因爲迫擊炮擁有的高速機動能力以及他的快速射擊能力,八十毫米的迫擊炮能在一分鐘之內發射八發以上的炮彈,雖然在戰時不會又這麼恐怖的速度,但是也是很驚人的。

以上的種種,也就造成了帝國軍雖然部隊攻擊力強悍無比,但是卻需要一個極爲強大和穩定的後勤供應系統。而很顯然,目前的帝國軍的後勤系統完全沒有辦法滿足目前帝國軍的後勤需求。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目前,能偶用來託送彈藥的也就只能靠驢、馬,等牲口,而不是其他更加便捷的運輸工具。儘管陳冬生很想在中國大地上弄出幾條、鐵路來,但是,依照目前的情況,短時間內絕對沒有辦法完成。

這也就造成了帝國軍的攻擊力雖然強悍,但是卻沒有辦法繼續作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爲這一點,從上一次的止步山東,止步兩江,和這一次的止步南京,都是因爲同一個原因。那就是,部隊沒有彈藥了。

北京城內,陳冬生看着剛剛送到的關於汝南戰役的報告,心情自然的舒暢不已。現在的南京已經可以說就在手中了。至於陳光偉提高的關於消滅了這麼多洋人干涉軍是否會引起不必要的爭端的這一點。

陳冬生可以說並沒有放在心上,對於洋人干涉軍,陳冬生是早就有了一套的應對計劃,即使不是魏奎盛自作主張把那兩萬五千多的干涉軍部隊給幹掉,陳冬生也會想辦法把那洋人干涉軍拖進來。

在遠東,有着這麼一支數萬的洋人部隊,對於帝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在陳冬生的計劃中,打的目的就是在列強面前展現帝國的強大軍事力量,然後通過自己的那份謀劃了一年多的計劃。陳冬生絕對相信能把大多數的洋人國家給拖進深潭裡。

到時候,這世界,就不會使他們獨自說了算。

皇上,你看,是不是要讓段部長行動了。”一旁的韓章恭敬的對陳冬生說道,自從陳冬生登基以來,韓章和歐陽天等一衆的老部下都越來越對陳冬生面露恭敬,也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恐慌。

一方面是陳冬生在帝國的構築體系當中那獨一無二的威望,一方面也是因爲陳冬生那從來都沒有失策過的謀算。而最爲重要的就是陳冬生的鐵血手段,在東北的時候,去年的數次清理東北的各種反叛分子以及在清理北京城的時候,連韓章自己都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殺,不管是真的叛逆還是說被冤枉,都無一例外的遭受到了各地軍情局人員的逮捕。而這些人一但被逮捕,就永遠沒有就會出來。不管是不是冤枉的,等待他們的不是死亡就是送往東北各個礦山。

第77章 讀書人第1章 成了土匪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6章 初步決定第7章 危機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13章 舊時代逝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14章 夜戰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7章 危機第28章 登臺講課第52章 援軍到來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13章 被搶了第21章 埋伏第10章 戰始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29章 飛龍一號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94章 確定戰略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10章 琴聲第3章 三河鎮第19章 出擊第59章 真相大白!第16章 金泉第15章 科舉選撥第11章 官軍來繳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5章 錢糧危機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30章 裝甲部隊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19章 帝國銀行第4章 包圍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1章 成了土匪第67章 稱王通電第22章 大戰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13章 烏龍之戰第7章 汝南之戰第2章 清軍騎兵第16章 賣身爲奴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45章 西逃第29章 換點口味第9章 穿越一族?第66章 確定計劃第89章 夜戰——炮擊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43章 喝酒下棋第85章 朝鮮—劫掠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19章 熊本師團第34章 抵達吉林第4章 包圍第67章 稱王通電第78章 盛京學院第10章 琴聲第32章 呼聲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72章 法律第73章 伯樂和馬第26章 亂起第89章 夜戰——炮擊第9章 只勝勿敗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21章 東北有後第30章 城破第12章 汝南之戰第27章 賣身第60章 戰後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2章 盛京援軍第90章 北洋水師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4章 援軍之戰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73章 伯樂和馬第67章 稱王通電第17章 情況危急第60章 戰後第31章 秋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