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盛京學院

雖然心中對那些迂腐的讀書人沒有上面好感,但是,由於目前的形式需要,陳冬生沒有必要把那些讀書人都推離到對立面。

拉攏大部分,打壓一小部分,是陳冬生決定的最後政策。而這一次的科舉開始中,對有着前清功名的士子採取的較爲鬆垮的態度就讓他們成爲了東北軍政府的第一批具有功名的人羣也是根據這一方面的考慮。

如果說到實處的話,陳冬生對於他們還是屬於那種不屑的態度的。在陳冬生的心中,人才絕對不是那些只會讀四書五經的人。

他要的是能幫助東北快速的建立起一個工業化體系的人才體系。而陳冬生雖然對舊式書生的態度不太好,但是,對於人才,陳冬生還是很在意的。

早在初到盛京的時候,陳冬生就已經開始考慮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而在錦州戰事初步穩定了後,陳冬生就開始新建立了一個教育部,這個教育部中,邀請了一個在盛京有着比較大威望的學者,安暉山擔任了名義上的教育部長,而這個安暉山一開始也是不願意的,但是在陳冬生的利誘外加派遣士兵保護他的家人的時候,終於屈服在東北軍士兵的槍口中,擔任了東北軍政府政務院下屬的教育部部長一職。

而他也只是名義上的教育部長,陳冬生看重的是他在盛京讀書人中地巨大威望。而教育部的實際工作則是全部按照陳冬生的指示下進行的。

在教育部成立後,立即就成立盛京學院,主要培養技術型的人才。並由陳冬生自己親自擔任第一人的校長。

首先,從盛京內的一些普通人家和商人家庭裡面,招收了數百人年齡在十歲到十八歲之間的少年,他們都是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多多少少也知道一點點關於洋務之間地事情。而且進行的又是免費教育,外加發放津貼。而且,這還是半強迫型地。所以。這幾百人中,他們的父母家長也是沒有多大地意見。

而他們的的學習週期十六歲以上的只有一年。十六歲到十四歲的是兩年,而十四歲一下的就是三年。

一年的那些只是教授一些普通的知識,他們在一年後將會到東北軍下屬的製造局工作,擔任製造局的新鮮血液。

學習兩年地這一批就是進一步學習,學成後,看情況,如果學習成績好的話,就將繼續學習下一階段,而學習一般的話,也將進入盛京製造局工作。

而陳冬生的希望就是放在了那一批十歲到十四歲的學生上面。這些人都將接受系統地新式教育。到三年後,他們就是盛京製造局乃至東北工業發展的基礎。

不過,上面說的這些學生最快的也要明年的夏天才能學成,而這個期間,東北同樣地需要大量地人才。自己培養的週期太長,那麼就要找現成地,而這此的科舉也有這一個成分在裡面。

不過,讓陳冬生大出意外的是,這數千的前清舉人秀才中。竟然只挑選出來八個人。實在是讓陳冬生對於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失望透頂。

看來,人才還是要在南方等地找那些曾經流過洋的。或是在新式學院出來的人,這樣纔可以勉強可以成爲陳冬生心目中的人才。

但是。這樣的難度實在是非常的高,不說陳冬生這個土匪的頭銜讓無數的新式人才止步,就算是現在東北軍和滿清爆發的戰爭也讓無數的人止步,畢竟,要通過清軍的封鎖線來到東北的話,那樣就是屬於背叛朝廷,會牽連家人的。

何況,在南方還有着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大佬,在那些新式人才心目中,他們的地位比起陳冬生來高的太多。所以,目前的中國大地上,基本上所有的新式人才都圍在李鴻章首領的北洋集團,和其他的一些洋務領軍人物的集團中,根本就沒有讓陳冬生插足的餘地。

但是,陳冬生面對這樣的形式,也是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爲他沒有辦法讓別人否認自己以前是一個土匪頭子的事實,也沒有足夠的大義來感動那些人。

既然沒有辦法拉攏外人,那只有自己培養和在東北境內挖一些堪用的人才了。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陳冬生對於那八個人的期望也很高,畢竟,這怎麼說都是從數千人挑選出來的人才。

爲了表示自己的看重,陳冬生特地把最後的面試安排在了王府內。

而陳冬生見這些人的時候,也叫上了韓章和常子洪以及沈重陽,楊承瓚等人,爲的就是讓這些這個時代中的人來辨認這些人才到底屬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如果是陳冬生自己辨認的話,那麼陳冬生會出現極大的打擊,因爲就連在沈重陽和韓章等人稱爲天縱奇才的楊承瓚在陳冬生心中也只不過是一個能理解他想法的人。

而那八個人,不用說,也比不上楊承瓚了。

而當這八個人出現在陳冬生的眼前的時候,感覺有些怪異,因爲這幾人的年齡差距實在是太多的,看上去最老的一個大約已經有了五十多了,而最年輕的一個看上去還是一個少年。

不過,他們的身份都一樣,都是這此東北科舉考試中的優勝者。這次陳冬生要見他們,並不是說要讓他們分除高低來,只是爲了把握他們長處,以便分配他們最合適的工作。

而這幾人中間,除了那個於康,陳冬生已經知道他擅長機器製造外,其他的人在履歷中都看不出來。

而那幾人一見到陳冬生,全部都按照先前編排好的禮節東北軍內部行禮,並沒有說以前的那種人們一見到陳冬生的時候就來個三扣九拜的場面。顯然,他們在事先就被人告之了。

而他們也是按照東北軍內部人對陳冬生的稱呼統一叫道:“軍座!”

陳冬生看着這幾個人,點了點頭,輕聲道:“恩!”

而這個時候,下面的人也被旁邊的一個眼神示意,而那八個人中爲首的於康站了出來,帶着一種讀書人獨有的傲氣和自信沉聲道:“今科新進舉人,於康。”

而於康的話一聽,下面的幾個人也都連續說道:“新進舉人,連豐才。”

“新進舉人,成天浩。”

等他們都自報名字後,陳冬生看着那個讓他比較感興趣的於康看了過去,只見這個於康長的還算高大,年齡約二十五上下,一身模仿東北軍軍服的緊身衣服,顯示出了一種精幹的態度。

而其他幾人也都是身穿和於康差不多的那種衣服。這種衣服是盛京的一些裁縫鋪根據東北軍的軍服仿製而成的,除了不能用被東北軍禁用的綠色和青色外,也剔除了一些普通人穿着不適合的設計。

開發出來的一種新式服裝,有點類似中山裝的那種服裝,現在,在盛京,這種服裝已經成爲了許多年輕人穿着的首選。

而那些女士的衣服中,也因爲陳冬生不喜歡郭雪穿那些這個時代中女人穿的那種臃腫的旗袍,而是直接根據後來的民國時代的旗袍設計了衣服。而這一款式也被盛京內的那些貴婦名媛們爭相仿照,最後,盛京內的大多數衣服店就出現了這種緊身旗袍,不過,這旗袍也不是一般人家能穿的起的,因爲這旗袍剛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是用的絲綢,而仿照的自然也是絲綢了。能穿的也都是一些名媛貴婦了。

陳冬生滿意的看着下面這幾個人,並開始讓他們做自我介紹,主要介紹的就是自己擅長什麼方面的。因爲這八個人中,除了於康的履歷上寫明瞭他擅長機器製造外,其他人基本都是寫的不太清楚。

而陳冬生要知道他們到底擅長那一方面,這樣,才能根據他們的長處來安排具體的工作。畢竟,作爲一個領導者,你可以不懂具體的技術性的東西,但是有一樣是一定要懂得,那就是會用人。領導着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識人,用人。

和陳冬生想象中的一樣,在於康的自我介紹中,再次表明了他擅長於機器製造,並對於蒸汽機有些研究。而且明確表示希望進入盛京製造局工作。

這一點,還是很讓陳冬生感到欣慰的。

第8章 俄軍援軍第32章 戰前準備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21章 埋伏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22章 壓俄製日第1章 建國登基第7章 汝南之戰第63章 成婚第27章 賣身第11章 長春之戰第53章 清軍撤退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3章 三河鎮第20章 反圍剿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28章 錢這東西第12章 大勝而歸第46章 金華鎮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42章 石油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38章 沒錢沒兵第94章 確定戰略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7章 危機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40章 騎兵第28章 錢這東西第63章 成婚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62章 滿清投降第37章 政治中心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66章 確定計劃第25章 風滿樓第86章 朝鮮行省第12章 盛京援軍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79章 賣國-救國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30章 裝甲部隊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6章 出發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9章 穿越一族?第63章 成婚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89章 夜戰——炮擊第10章 戰始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14章 夜戰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四十七章第3章 整編計劃第58章 炮兵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33章 貪污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22章 大戰第89章 夜戰——炮擊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87章 仁川之戰第31章 第四師第77章 讀書人第16章 帝國外交第81章 俄國插手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28章 登臺講課第42章 南下第25章 電報談判第27章 賣身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45章 西逃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6章 出發第61章 要投降嗎第71章 玩具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35章 人口問題第32章 雪…女人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3章 烏龍之戰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46章 金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