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

一番開導之後,魏忠賢被成功說服。

經過兩日的秘密籌備,“哈密總兵”陳天正大人攜三百隨從,浩浩蕩蕩地從京師出發,走馬上任。

王立、許顯純、田爾耕和崔應元四人,騎着高大頭馬,緩緩走在前方。

三百名錦衣衛喬裝成隨從家僕,簇擁着四輛馬車緊緊跟隨。

從朱由檢自封的“哈密總兵”來看,他認爲的西北,的確是大明的最西北了!

因爲,此時的哈密以西,是已經歸順大明的東察合臺汗國,明軍在其首都亦力把裡設置了衛所。

朱由檢始終認爲,大明“止於西北”的預言,很可能是東察合臺的反叛。

這種無稽的預言,王立自然不信。

朱由檢那副小身板能走到哈密,王立打死也不相信。

不出三日,這傢伙肯定受不了旅途的顛簸,受不了驛站的粗茶淡飯,必會嚷着打道回府。

所以,“規劃路線”這種白廢力氣的事,王立從來就沒考慮過。

此時的魏忠賢,正坐在後方的馬車裡,激動得眼淚直流!

如果真有刺客殺來,必會捨身護駕!

因爲,朱由檢念在他年老體弱,給他專門配了輛馬車!

如此大恩,魏忠賢如何能不感動?

“廠公!萬歲爺派我過來詢問:車隊行進的方向,爲何是西南?”

“這個……萬歲爺能辯認方向?”

王立懵了圈,不知如何回答。

我去!

今日是陰天,天上沒太陽吧!

從整體地形上來說,京師的西側和北側都是大山,王立還是知道的。

但是,這個位置看不到山啊!

朱由檢那小屁孩,一直坐在馬車裡吧!

他是怎麼辨認方向的?

真的搞不懂!

還有,那個張嫣也是!

她指示地址,也是用的東南西北!

難道土生土長的明朝人,或者說京師一帶的人,腦子裡裝有指南針?

宋哲等着回去覆命,王立眼珠一轉:“你先回復萬歲爺,就說這是聲東擊西!稍後,我會跟他詳細解釋!”

宋哲離開,王立稍稍鬆了口氣。

雖說行程由自己規劃,而且是“高度保密”狀態,但朱由檢不太好糊弄吧!

但是,若真要去爬山,那還不累死?

就算山上有長城,我也不想去!

“不到長城非好漢”,見鬼去吧!

這“好漢”我不當了!

快速看過地圖,王立湊近許顯純,指着京師附近的一條河:“徐大人,這條河叫什麼名字?”

許顯純畢竟是帶兵的,脫口而出:“在京師的這一段稱“盧溝河”,在山西境內的一段稱“桑乾河”。”

“那麼……這條河可以行船麼?”

“除了每年的三至六月,其它時候都可以!”

“歐也!”

王立大喜,撥轉馬頭,往魏忠賢的馬車而去。

說明來意,魏忠賢擦乾眼淚,狠狠瞪着王立,殺人的心都有了!

“王公公,你故意跟老奴過不去,是吧?

還有三裡就到盧溝河,時間這麼急,你讓我到哪弄船?

再說了,萬歲爺能坐普通的小船麼?”

“魏公公,你也知道,這是爲了行程的保密嘛!

咱們先往西南方向步行,突然改道水路往西,再精明的刺客也會措手不及,你說是吧!”

“王公公啊,這不是刺客的問題,而是時間問題!你到底明不明白?”

“我去!萬歲爺不是撥了三萬兩銀子麼?還有銀子擺不平的事兒?”

“你……你……”

魏忠賢急得直跺腳,急忙喚來崔應元。

繼而,幾匹快馬匆匆往盧溝河而去。

擺平了這邊,王立心滿意足,這纔去往朱由檢的馬車。

“先是步行往西南而行,突然改道水路去山西?

嗯!不錯!

小王公公果然心思縝密!”

“萬歲爺過獎了!小奴這就去前方巡視,還請萬歲爺好生歇息!”

不等朱由檢說話,王立趕緊回到隊伍前方。

爲了給崔應元多爭取些時間,五立故意放慢了速度。

然而,距離盧溝河不到三裡的路程,就算速度再慢,又能爭取多少時間呢?

不過……

隊伍行至盧溝河,四條大船已經等在岸邊!

王立佩服得五體投地!

“崔大人,你可真有本事啊!”

“本事兒?”崔應元無奈一笑,話中卻有怪罪之意:“一千二百兩白銀,你向萬歲爺解釋吧!”

“我去!幾條破船就得一千二百兩?這也太狠了吧!我如何向萬歲爺解釋?”

“是一千二百萬,一條船!”

崔應元神秘一笑,將購船的契約扔給王立,大步離開。

緊接着,三百“家僕”分成兩隊,一隊在警戒的同時,另一隊就像螞蟻搬家一樣,把馬車上的各種物品搬到船上。

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朱由檢有些不耐煩了。

“萬歲爺,咱們僞裝成出京赴任的官員,只有注重每個細節,纔不會引起懷疑!”

朱由檢點點頭,消了些氣。

王立猶豫許久,沒敢把契約交給朱由檢。

因爲,他是瞞着衆臣出宮巡察,一路上的所有花費,都是來自他的私人“小金庫”。

明朝的財政收支,其實是由戶部掌管。

皇帝每年的後宮“私人”開銷,也是由戶部撥付,大約八十至一百萬兩銀子。

如果皇帝用得超支了,再向戶部伸手要錢,必會被朝臣罵死!

明朝的言官,全都是不怕死的貨!

什麼勞民傷財啊,什麼堪比桀紂啊,什麼奢靡無度啊,什麼遺臭萬年啊,怎麼難聽怎麼罵!

被人天天指着鼻子罵,沒人受得了!

當然,萬曆皇帝正是憑藉他的私人“小金庫”,才能不看言官們的臉色,開啓了三十年的“萬曆怠政”。

只不過……

等到朱由檢繼位,不僅朝廷的財政入不敷出,他祖宗傳下來的私人“小金庫”,也快見底了!

這次出巡,第一天就花了預算的六分之一,如果讓那小屁孩知道,可能又要哭鼻子了!

唉!

他的老祖宗朱八八同學,不知道當時怎麼想的,竟然制定出那麼多奇葩規矩!

第個兒子一張家譜,每個後代按五行起名,這些不傷大雅;他“發明”的言官制度,確實把子孫後代折騰得夠嗆!

不過,話又說回來,那個崔應元……

一條破船,就得一千二百萬兩,他到底吃了多少?

這吃相,也太難看了吧!

不必說,他肯定做得天衣無縫,不會露出馬腳!

不行!

不能任由他胡來!

至少得分我一點!

“魏公公,你跟崔應元怎麼說的?怎麼幾條破船……”

“哎呀,小王公公啊,你這有所不知了!桑乾河的上游水淺,不能行大船啊!”

“不是,我的意思是,幾條小破船就要四千八百兩銀子?我怎麼向萬歲爺交待?”

“哦?”

魏忠賢眉頭一緊,細看契書之後,臉色越發難看。

低聲罵了一陣,湊到王立耳邊:“這是老奴的疏忽,忘了給他打招呼啊!

事已至此,你就想想辦法嘛!

等到出巡返回,咱倆五五分,你看如何?”

“魏公公,萬歲爺都窮得哭鼻子了!你讓我如何想辦法?

若他起了疑心,若他追查下來,我得掉腦袋啊!”

“這個嘛……”

魏忠賢也有些爲難,稍加思索後,眼中閃過一絲殺氣。

“小王公公,咱們是沿着桑乾河而上,是否會經過大同?”

王立並不擔心路線的問題,卻察覺到魏忠賢臉色不對:“魏公公,你又想幹嘛?”

“這個……大同上一任的代王朱鼎莎,因爲膝下無子,由他的弟弟朱鼎渭,在今年的二月襲封代王;

但是,據我所知,朱鼎莎與青樓女子杜氏育有一子,名曰朱彝楨……”

“我去!你膽子也太大了吧!”王立秒懂了魏忠賢的意思,心頭驚恐不已:“你想慫恿朱彝楨,去爭奪代王之位?”

“瞧你說的!怎麼是慫恿呢?朱彝楨不被朱鼎渭承認,但他畢竟是嫡子嘛!

既然是嫡子,“代王”本就該是他的嘛!”

“那……然後呢?”

“小王公公,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咱幫助朱彝楨坐上代王之位,他還會虧待咱們?”

“好,很好!”

王立連聲叫好,並不是贊成魏忠賢的計策,而是出於驚恐!

這個東廠頭子,果然是名不虛傳!

上一任的代王朱鼎莎,偷偷與青樓女生了兒子,他也能摸得一清二楚!

最恐怖的是,爲了銀子,他敢插手朱家蕃王的家事!

不過,也對,他都敢狸貓換太子了!

除了謀朝篡位,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王立嘖嘖驚歎,魏忠賢沒明白他的意思,又湊了上來:“小王公公,大同的代王府,絕對是富可敵國啊!

別的不說,就說代王府正門前的九龍照壁,那可真是氣勢磅礴,天下無雙啊!

只要咱們稍稍幫點小忙,朱彝楨會虧待咱們?十萬兩銀子,他不會皺下眉頭吧?”

什麼?

十萬兩銀子?

我有沒有聽錯?

王立的心,咚咚咚狂跳不止!

山西大同的代王,畢竟只是個蕃王!

以東廠的實力,暗中幫朱彝楨奪得代王之位,應該是輕而易舉!

呵!

這麼簡單,就能入賬十萬兩銀子?

我爲什麼要拒絕?

幹!

他奶奶的!

管他朱鼎渭是朱由檢的長輩還是晚輩!

幹他一票再說!

當然,這事讓魏忠賢的東廠去幹!

出了事由他頂雷!

我西廠只管分賬收錢,什麼也不知道!

“小王公公,按輩份來說,朱鼎渭是萬歲爺的叔叔!

你看啊,你的西廠剛剛成立,就是一張白紙!

這事由西廠去辦,神不知鬼不覺啊!

事成之後,咱哥倆就三七分賬,你七我三,意下如何?”

魏忠賢一臉的誠懇,王立卻一臉黑線。

如果有可能,真想一刀捅死這老傢伙!

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9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168章:雞生蛋,蛋生雞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46章:蕭山驛站第169章:車廂峽之圍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239章:演技高超第162章:皇宮刺客第46章:蕭山驛站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79章:三幅名畫第57章:兵分三路第209章:兩顆人頭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226章:初戰告捷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194章:要什麼就給什麼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41章:囂張的西廠第7章:阻攔聖駕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9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103章:逼上“梁山”第9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222章:面子,裡子!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194章:要什麼就給什麼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86章:三喜臨門第9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