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

王立,十足的歷史學渣!

明末的歷史,他知道得就更少了!

真的很少!

李自成崛起於何處,張獻忠崛起於何處,吳三桂又在哪裡,他全都——不知道!

他知道的,就只有明末的“秦淮八絕”,以及李自成攻破京師,吳三桂開關降清。

當然,還有袁崇煥被凌遲處死。

在陽原縣的驛站,朱由檢足足停留了七天。

這七天,每日都是好酒好菜招呼。

驛丞和知縣很想趕人,“路費”一直加到了八百兩,朱由檢還是不爲所動。

這七天,魏忠賢和王立各奉秘詔,“採訪”了幾十名當地百姓。

對陽原縣的稅收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

在陽原縣,一畝土地,每季只能收一石半糧食,收入大約七百錢;

朝廷的田稅,基本是每畝六十錢;

但在陽原縣,卻收到了每畝二百錢!

再加上每畝三百錢的地方稅,百姓手裡就只剩二百錢!

“萬歲爺,全國各地應該基本一樣!所以……老奴不建議加徵田稅!

朝廷只加三十錢,但到了地方上,可能變成每畝一百錢,二百錢,甚至更多!”

“全國各地,都是這樣?”朱由檢實在不敢相信。

“回萬歲爺,確實如此!”魏忠賢的回答非常肯定:“萬歲爺,如果真要加稅,老奴還是建議加徵商稅……”

“商稅?”

朱由檢面帶苦笑,搖了搖頭。

王立也搖了搖頭。

大明的財政入不敷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稅。

然而,田稅,真的不能再加了!

若要加徵商稅,朱由檢猶豫了!

他知道,幾乎每一個大商賈的背後,都有朝廷官員的影子!

正是有了他們的支持,明朝的工商業欣欣向榮,甚至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所以,如果哪個大臣敢提議加徵商稅,必被官員們罵死!

就算是皇帝朱由檢,也要被罵死!

於是,朱由檢又將目光移向了驛站。

此時的驛站,各級官員都能向它伸手!

裁撤驛站,必會遭到朝臣的反對!

但是,比起加徵商稅,這又容易多了!

驛站,是由地方財政供養。

全國一千五百個驛站的花費,每年的花費,估計不低於一百五十萬兩!

如果這筆費用全部上繳朝廷,既不會加重百姓負擔,又能迅速緩解入不敷出的局面!

朱由檢這樣想,王立也在這樣想。

“驛站,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篇文章的標題,好像就是這個!

好像前面還有幾個字,但是,確實想不起來了!

現在看來,那篇文章不是標題黨嘛!

及時裁掉驛站,大明或許還有救!

只是……如果自己沒有穿越過來,朱由檢還會有這一趟的秘密巡查麼?

他還會裁撤驛站麼?

難道,因爲自己的穿越,因爲一個小小的蝴蝶效應,歷史的車輪悄然改變了?

尋到了解決危機的辦法,朱由檢一刻也不想多留,下達了返回京師的詔令。

不去大同了?

魏忠賢和王立面面相覷,各懷鬼胎,各有失望。

至此,大同代王府的局勢,再也不受二人的控制!

……

回到京師,顧不上旅途的疲憊,次日一大早,朱由檢就召集衆臣議事。

裁撤驛站,觸動了衆臣的利益,遭到朝臣的一致反對,這在王立的意料之中。

“皇上,驛站絕不能裁啊!當年的嘉靖皇帝和首輔張居正,都有過裁撤驛站的舉措,但很快就恢復了驛站的運營!

由此可見,裁撤驛站並非民心所向!

臣以爲,每畝加徵三十錢的商稅,這纔是長久之法!皇上,還請三思啊!”

“皇上,驛站確實不能裁!臣同意黃大人的意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既然大家都不同意裁撤驛站,也行!那就加商稅好了!百分之十的商稅,不算多吧?”

“皇上,歷朝歷代都沒有加徵商稅之舉措!臣以爲,如果貿然加徵商稅,恐動搖大明之根基啊……”

“朕說過,要麼裁撤驛站,要麼加徵商稅!黃大人,加點商稅就動搖大明之根基,危言聳聽了吧!”

“皇上,臣並非危言聳聽!皇上,衆臣都反對加徵商稅,反對裁撤驛站,可見這兩項舉措都不得民心啊!”

“是麼?是不得你心吧,黃大人!”

“若皇上執意如此,老臣只好請辭了!”

“來人!筆墨紙硯伺候!還請黃大人當庭書寫辭呈,朕批了便是!”

頓時,殿內鴉雀無聲!

然而,筆墨紙硯就在眼前!

黃立極鬱悶得要死!

尼瑪!我只是做做樣子,你竟然來真的?

咦,怎麼沒人說話了?

我去!那個太監是誰啊,誰讓你磨墨的?

哼!

老臣今日離開,你明天就得請我回來!

於是,黃立極接過紙筆,當庭書寫辭程。

朱由檢也不猶豫,當庭批覆!

“既然皇上一意孤行,老臣也請辭,還請批准!”

“皇上,老臣也請辭!”

內閣成員施鳳來、張瑞圖相繼請辭,朱由檢也不遲疑,大手一揮!

“準!朕準了!還有誰要請辭?朕一併準了!”

音落,衆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默不作聲。

此刻,魏忠賢的心在滴血!

剛纔,黃立極只顧着反對朱由檢,沒注意到魏忠賢給自己使眼色!

當前的內閣,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和李國普四人,前三個都是魏忠賢的黨羽!

沒想到,一眨眼的功夫,內閣首輔黃立極,就這麼去了!

施鳳來和張瑞圖,也去了!

只不過,魏忠賢明白自己的處境,明白朱由檢的決心。

甚至,還支持“加徵商稅”和“裁撤驛站”的舉措!

所以,魏忠賢沒敢出言求情。

“驛站的裁撤,勢在必行!誰還想反對,可以馬上提出來!”

殿內鴉雀無聲,朱由檢滿意地點點頭:“此事就這麼定了!內閣成員四去其三,還請諸位踊躍上書,大力舉薦新內閣!退朝!”

朱由檢離開大殿,王立對着他的背影,豎起了大拇指!

剛纔在殿上,反對此事的主要是內閣成員,六七品的言官沒有上朝!

王立猜想,就算他們上了朝,只要他們敢反對或大罵,也會被朱由檢趕回老家!

看來,這小屁孩的翅膀,漸漸長硬了嘛!

內閣四去其三,算得上集體辭職了!

推舉新的內閣成員,王立對此事並不關心。

由於宋哲去了大同,籌建西廠的事,就全部落在王立一個人身上。

對此,他一竅不通。

慶幸的是,朱由檢調來二十名太監和十幾名宮忙,幾百人的吃飯問題,算是解決了。

當然,王立沒有忘記柳如嫣,以及存放在慈寧宮的銀子!

還有林雪兒和徐綵鳳!

因爲張嫣沒有反對,這兩人又同意跟來,於是,三個宮女一併接到了寧濟宮。

至少,這三人能讓王立稍稍放心!

……

這日,王立正在跟三人“打情罵俏”,幾名太監來到了寧濟宮。

領頭的,正是曹化淳!

這人三十來歲,表現得相當謙卑,完全把王立當成了自己的上司!

對這個監視自己的人,王立心有反感,卻沒有表露出來。

“廠公,萬歲爺託我帶來一份名單,想聽聽你的意見!”

“名單?什麼名單?”

王立心頭一緊:難道,朱由檢又給自己派了助手?

這樣的助手,不要也罷!

“廠公,這是衆臣推舉的內閣成員名單,萬歲爺想聽聽你的意見。”

“內閣?”

王立感覺有些可笑,順手接過名單。

每一個名字,都很陌生。

溫體仁、周延儒、韓曠、劉一燝、韓爌、錢謙益……

咦?

錢謙益!錢謙益!

這人是誰?幹過什麼大事?

這個名字,怎麼有些耳熟?

錢謙益,錢謙益……

我去!

這個老不修的!

不就是59歲高齡,娶23歲柳如是的那傢伙!

沒錯,就是他!

還有,這傢伙是個漢奸!

當年,李自成攻破京師時,柳如是提出一同投水殉國,這傢伙卻說“水太冷,不能下”。

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被錢謙益死死托住,沒能殉國!

後來,錢謙益投降清廷,前往京師做官,柳如是執意留在了南京。

只不過,這傢伙沒過多久就掛了。

據說他下葬後不久,鄉里族人欺其孤寡,欲奪其房產,柳如是爲保錢家產業,吮血立下遺囑,然後解下腰間孝帶懸樑自盡,情形極爲悲慘!

想起這些,王立嗟嘆不已!

這個老不修的傢伙,到底有什麼本事?

秦淮八絕之首的柳如是,爲何就看上了59歲的他?

哼!

王二狗這副身體,現在才二十來歲!

等到柳如是23歲時,自己也才34歲吧!

他錢謙益都配得上柳如是,自己爲何不行?

哼!

錢謙益!

休想老牛吃嫩草!

你敢看她一眼,就把你眼珠子摳出來!

有我在,你休想進內閣!

也別想做漢奸!

只不過,得找個機會才行!

“曹公公,實不相瞞:名單上的人我都不瞭解,不方便發表意見,所以……”

“這樣啊……”

曹化淳略有失望,卻沒有放棄:“萬歲爺給咱們這份名單,應該不是讓咱們發表意見,而是查清這些人的底細!”

“哦?”

王立回過頭,第一次正眼看曹化淳!

這傢伙,挺會揣摩聖意嘛!

我怎麼沒想到這些?

正好!

把錢謙益的老底,摸個一清二楚!

若有半點黑材料,定叫他萬劫不復!

哼!

敢跟搶老子的柳如是,你還嫩了點!

“曹公公,這事就交給你辦吧!”

王立說得很是鄭重,自己卻閉上了眼睛。

既然想監視我,那就給你找點事做!

免得礙眼!

悠閒地躺在太師椅上,柳如嫣、林雪兒和徐綵鳳圍在身邊,不停地地捶腿揉肩。

領命之後,曹化淳並沒有馬上去查,而是去了乾清宮。

“哦?他不關心內閣成員?”朱由檢實在難以相信:“莫非,他真的對權力沒有興趣?”

“萬歲爺,這段時間的魏忠賢上竄下跳,不停地與名單上的人保持聯繫;

小奴卻能確定:王二狗卻整日呆在西廠,沒有任何動作!

從這方面來看,王二狗應該可以信任!”

第167章:廠公斷案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56章:順手牽羊第83章:峰迴路轉(2)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57章:兵分三路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58章:遣使議和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13章:君臣各懷鬼胎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82章:峰迴路轉(1)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65章:十大罪狀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94章:要什麼就給什麼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219章:一句話,引發江南震動!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152章:被尊爲“聖人”的資本家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61章:臨時詔獄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66章:蠢蠢欲動第203章:有內鬼?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56章:順手牽羊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66章:蠢蠢欲動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91章:捧殺!棒殺!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209章:兩顆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