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最後的禮物

因爲擁有“上帝視角”,王立清醒地認識到:八旗兵的此次入寇,只爲劫掠物資,而非攻佔京師!

但是,爲了不走袁崇煥的老路,王立仍在第一時間集結兵馬,星夜兼程趕往京師;

這樣做,只是爲了給朱由檢一顆“定心丸”,並且堵住衆臣的嘴!

然而,朱由檢重新任命剿賊總督,並且調回盧象升的兵馬,讓王立極度失望!

總有一種預感:大明,即將失去第五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失望之後,就是心死!

對於朱由檢,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對於這個大明,也不再抱有希望!

真的,沒必要逆天而行!

把自己搞得如此心累,還提着腦袋去剿賊抗金,實在不值得!

此時此刻的兵馬部署,雖是出自陳奇瑜的計劃,王立卻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由此可見,他,已經徹徹底底地放飛自我了!

大不了,翻臉唄!

衆臣的彈劾,不在乎!

朱由檢的憂慮、猜忌與怨恨,不在乎!

堵住出關的要道,想辦法搞死阿濟格,算是報答朱由檢的知遇之恩!

此戰之後,咱們一刀兩斷!

你在京師,做你的皇帝,繼續風流快活!

我回四川,做我的流賊,也是風流快活!

咱們井水不犯河水,誰也不礙着誰!

往後的路,咱們各安天命!

……

從居庸關進入京師地界,宋義和王立的隊伍,經昌平、順義、馬蘭峪一路往東。

消息報至京師,武英殿馬上就炸了鍋!

“皇上!那王立領兵入關,路過京師而不入,大軍一路往西,實在有些可疑啊!”

“皇上!京師城外沒有一兵一卒,城裡只有一萬的忠勇營!

如果八旗兵連續猛攻,京師必然危急!

微臣以爲,應該速速詔令王立,令他立刻回京勤王!”

“皇上!建州韃子入關以來,在京師的周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那王立領兵回援,卻從京師以北繞過建奴大軍,直撲山海關方向!

如此詭異的行動,不可不察啊!”

衆臣你一言我一語,連番上奏;

朱由檢始終板着臉,一語不發!

終於,內閣首輔溫體仁忍不住了,上前奏道:“皇上!建奴大軍入關以來,連克順義、昌平、通州、香河等城!

其間,大肆燒燬百姓之住宅,大肆破壞百姓良田!

被建奴擄走的青壯百姓,已有八萬之多!

被建奴擄走的牲畜,已經多達十萬頭!

那王立路過京師而不入,晝夜兼程趕往山海關方向,着實有些奇怪!

要是……要是那王立勾結建奴,這該如何是好?

而且,那王立,跟朝廷的通緝犯袁崇煥關係密切……”

“首輔大人,休得胡言亂語!”

剛剛復任戶部尚書的畢自嚴,厲聲打斷溫體仁的話:“王立身爲西廠提督,深謀遠慮,有勇有謀!

他擔任五省總督之時,不到一年就平定了西北各省之流賊,並且賑濟百姓,恢復生產,勞苦功高!

獲悉建奴入寇,他僅用十天時間就趕回京師,忠勇可嘉!

如此濟世之賢才,豈容你肆意誣陷?”

畢自嚴話音剛落,殿上衆臣紛紛上奏,皆言王立之深謀遠慮和忠君之心,建議朱由檢立刻派人,向王立了解情況。

朝臣的風向,朱由檢稍稍寬了心!

其實,自始至終,朝上的風向從未改變!

每一個官員,就算對王立恨之入骨,但上奏時的用詞卻十分小心!

除了溫體仁!

王立不知道的是,自從他去了西北,各級官員在奏書中,全是對他的歌功頌德!

因爲,他們全都深陷“龐氏騙局”之中!

如果王立倒了臺,他們發展的下線,投入的鉅額資金,豈不打了水漂?

人人嚮往的一千零四十萬,找誰去要?

而溫體仁,似乎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自從升到“經理”之後,整整一年的時間,他發展的新“下線”不到十人!

親手交到西廠手上的銀子,已達三百萬之巨!

即便如此,再過二十年也別想出局!

溫體仁總覺得不對勁,朝野的官員卻信心滿滿!

因爲,第一個出局的何如寵,確確實實拿到了一千零四十萬!

聽說,他在南都購買的原“撫寧侯府”,總價高達一百多萬,眼睛都沒眨!

而且在南都那邊,順利出局的新富豪,有名有姓者,已有十七人之多!

如此迅速的撈錢速度,讓無數的官員士紳前赴後繼!

所以,王立,絕不能倒臺!

但是,此時,朝上的歌功頌德,無法消除朱由檢的恐懼與擔心!

曹化淳的身影,從大殿的側方一閃而過!

朱由檢注意到了!

面色大喜!

不顧衆臣的嘰嘰喳喳,獨自離開!

“曹公公!你在居庸關,應該見到廠公了吧?

如何擊退八旗兵?他可有良策?”

“萬歲爺勿急!廠公說……哎呦……哎呦呦……”

曹化淳突然捂着肚子,大汗淋漓!

這架勢,必是突發重疾!

朱由檢再也無法問話,趕緊命人傳來太醫!

暫時糊弄了過去,曹化淳的心頭,還是叫苦不迭!

如何向朱由檢回覆,成了個天大的難題!

四川的變法成果,曹化淳全都看在眼裡!

將流賊趕往塞外,西北諸省獲得平靜,滿朝官員全都看在眼裡!

所以,此時的大明,真正有濟世之才者,唯獨王立一人!

從居庸關返回京師,一路上,曹化淳始終處於矛盾之中!

王立扔掉詔書,對朱由檢出言不遜,曹化淳親眼所見!

如此張狂不敬的行爲,如果傳到朱由檢耳中,那王立必死無疑!

出於對朱由檢的忠心,以及對大明覆興強盛的願望,曹化淳終於作出決定:王立的張狂與不敬,在朱由檢跟前隻字不提!

然而,當時的王立,扔掉詔書後憤憤離開,從未透露自己的退敵之策!

入關後的王立領兵東去,曹化淳已有耳聞!

他的心頭,越發地忐忑不安!

如果王立與八旗兵有私通,那該如何是好?

如果王立真去攻打山海關,又該如何是好!

朱由檢的問題,曹化淳真沒辦法回答!

只好,繼續裝病!

等到朱由檢離開,這纔派出心腹太監出城東去!

……

田柾國,王立自然知道,他是曹化淳的心腹!

對於田柾國的問話,王立不痛不癢地說道:“八旗兵兵強馬壯,我無法與之硬拼!

田公公,你應該記得:幾年前的京師之圍,袁督師是用“靠牆開炮”的戰術,用了一個多月才拖到八旗兵撤退;

而今,我是堵死八旗兵的退路,將它困死在關內!

阿濟格的人頭,就是我送給萬歲爺的最後一份禮物!

你回去轉告曹公公,八旗兵的目的只是劫掠,絕不會攻打京師!

並且,京師有一萬忠勇營的駐守,八旗兵也攻不下京師!”

田柾國還想問話,王立已經做出送客的手勢!

在王立跟前,田柾國不敢造次!

雖然滿腹疑惑,雖然有很多的話想問,卻只能離開!

回京之後,王立的話,被一字不漏地轉給曹化淳!

曹化淳也是滿腹疑惑,又一字不漏地告訴了朱由檢!

“最後一份禮物?這話什麼意思?”朱由檢也是滿腹疑惑!

想起王立在居庸關的所作所爲,曹化淳心頭一緊,似乎明白了什麼!

“萬歲爺,廠公在西北剿賊一年有餘,雖有損兵折將,卻將流賊趕出塞外半年之久!

今,流賊二十萬復入延綏,其實在廠公的預料之中——他早早地調兵遣將,將其重重包圍在荒涼的山區,即將大勝凱旋!

廠公在居庸關之時,對萬歲爺的兵馬調動略有微辭,生怕王家楨改變策略,致使剿賊大計功敗垂成!

所以,廠公他……他沒有簽收冊封“破虜總督”的詔書!

小奴在想,廠公他……是否萌生了請辭之意?”

“請辭?”

這兩個字,讓朱由檢渾身一顫!

一股寒意,從頭涼到腳!

細細想來,曹化淳口中“王立的微詞”,絕不會那麼簡單!

“最後一份禮物”,還真可能是請辭!

他多次說過,只喜歡銀子,對權勢不感興趣!

這,分明是口是心非!

他爲何生氣?

爲何有“微辭”?

爲何要請辭?

還不是擔心“獲賜姓朱、列土封王”成爲泡影!

廠公啊廠公,你又是何必呢?

流賊被圍在山區,無糧補給!

不出兩月,必被餓得精疲力盡,毫無戰鬥力!

西北的戰事,勝負已分,你應該放心纔對!

朕特意讓曹化淳轉告你,王家楨的“五省剿賊總督”,只是暫時代任!

就算他親自剿滅了流賊,首功仍是你的嘛!

廠公啊,你是朕唯一的尖刀!

最後的尖刀!

更是唯一回京勤王的部隊!

八旗兵有三萬之衆,入關之後攻城掠地,所向無敵啊!

而你的手上,只有一萬騎兵,只有七八千步卒!

如果沒有盧象升回來助你,你如何能退八旗兵?

如果你有什麼三長兩短,讓朕如何是好?

朕做的一切,全都是爲了你啊!

廠公啊,你有什麼話,總喜歡憋在心裡!

跟朕直言訴說,真有那麼困難?

就連回京見一見朕,你都不肯?

朕賜你姓朱,列土封王的詔書,早就給你準備好了!

你回京之時,這份詔書,就是朕給你的驚喜!

封地,暫時空着!

你收到詔書之後,自己填!

想封在哪裡就封在哪裡,朕絕無二話!

“王承恩!”

“萬歲爺,請問有何吩咐?”

“冊封“破虜總督”的詔書,以及“御賜姓朱,列土封王”的詔書,你親自送往遵化,親手交到廠公手上!

立刻啓程,不得有誤!”

“呃……萬歲爺,這個……似乎有些不妥吧?

賜廠公朱姓,然後列土封王,並不違反祖制!

但是,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各位親王不能擁有軍隊,更不能在軍中擔任要職!

所以,這封詔書與冊封“破虜總督”的詔書有所衝突,也跟廠公“西廠提督”的職務有所衝突!

廠公忠貞不二,功勳卓著,確實應該大加升賞!

但如何升賞,還請萬歲爺多加斟酌,慎重而行!”

王承恩的話,確實有道理!

細想之後,朱由檢也有些爲難!

“御賜姓朱,列土封王”,是朱由檢對王立的承諾,是臣子的最高榮耀!

哪怕他是個太監,也不違反祖制——至少,祖制上沒有禁止賜太監姓“朱”!

給他送去詔書,既是對他剿賊有功的肯定,也能解除誤會,收攏其心,使其安心抗敵!

既然跟他的職位有衝突,那麼,朕給他寫封信,把所有的誤會解釋清楚!

還有,京師防禦空虛,他駐兵遵化,朕實在有些擔心!

還是速速回京,嚴守各門更加穩妥!

第194章:要什麼就給什麼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91章:捧殺!棒殺!第7章:阻攔聖駕第7章:阻攔聖駕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58章:遣使議和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230章:南轅北轍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192章:救命的稻草第167章:廠公斷案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222章:面子,裡子!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29章:驛站!驛站!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57章:兵分三路第57章:兵分三路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98章:喜添二將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70章:大敵將至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47章:這把玩大了!第105章:逼我玩“陰陽合同”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67章:皇命難違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