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

朱由檢剛愎自用,但在很多時候,還是會聽王立的解釋!

就如這一次!

王立抗旨不遵,僭越職權,朱由檢並未怪罪!

反而發來詔書,表現出充分的理解與支持!

君王如此,王立自然欣慰!

經過兩月的賑災與整頓,西北各省吏治清明,治安良好,漫山遍野的麥苗鬱鬱蔥蔥!

王立一度覺得,自己可以力挽狂瀾了!

然而,好景不長!

時間剛到五月,朱由檢催促返京的詔書,又到了!

這一次,大事不好!

就在上個月的十一日,皇太極改元崇德,改國號“大金”爲“大清”,改族名爲“滿州”,在瀋陽正式稱帝!

消息傳至京師,朝野震動!

官員紛紛上書,痛哭流涕,一致建議任命王立爲“破虜總督”,興師討伐皇太極!

蠱惑之下,朱由檢再也不能淡定了!

天真地以爲,不論任何事情,只要有王立出馬,一切皆可成功!

橫行十餘年的流賊,不就被王立平息了麼?

而且,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由他出馬,必能擊敗皇太極!

至少,能解大淩河之圍吧!

接到詔書,王立氣得破口大罵!

那幫狗日的文官,真想弄死我是不?

以大明現在的國力,拿什麼討伐皇太極?

如果僥倖打贏了,你們繼續當官,繼續貪錢!

如果打輸了,正好把老子除掉!

不論勝敗,你們都不吃虧!

一羣狗日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

早就說過,遼東的那淌渾水,我是絕對不會去趟的!

我也想改變歷史,我也想擊敗皇太極!

但是,現在,真不是時候!

這不是理想與期待的問題,而是國力的問題!

憑着關寧軍那點兵馬,貿然出兵討伐,必敗無疑!

這個簡單的道理,朱由檢和百官不會明白!

某些人就算明白,也會裝作不明白!

正在苦思推脫的辦法,好巧不巧,高迎祥那孫子,竟然領着各路賊首殺了回來!

得知此事,王立如釋重負!

自己,不再是“瞎子”!

高迎祥敢於殺回來,至少,自己有了準確的進攻方向!

於是,趕緊向朱由檢上書陳情——將高迎祥的兩萬兵馬,誇大到了二十萬!

很慶幸,再一次說服了朱由檢!

……

“王總督,流賊的數量並不多,但分散隱藏在平涼、慶陽和延安府一帶的山區,靈活機動,神出鬼沒;

我縱有十萬大軍山,亦難以將其徹底清剿!

以我看來,我大軍還是應該屯於關中、蕭關與黃河一線;

只要守好這三個方向,流賊就難以獲得糧食,難以蠱惑各地的百姓,無法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如此部署,最多兩三月,各路流賊必然潰散!”

細細想來,陳奇瑜的應對之法略顯被動,卻是最佳的辦法!

因爲,西北諸省的小麥,再過一月就將成熟!

如果貿然進山清剿,小股的流賊很容易流竄各地,馬上就能獲得糧草補充!

所以,以重兵控制蕭關、關中與黃河渡口,流賊的活動範圍就只限於陝北的山區;

他們能獲得的補給,無非就是草根與樹皮!

不出兩月,就能將其徹底剿滅!

……

明軍的兵馬調動,躲在山裡的高迎祥並不知道!

但在此時,各路賊首長鬆了一口氣!

因爲,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爲了躲避曹文詔的追殺,他們北上蒙古千餘里,洗劫了百餘個部落!

雖然,先後傷亡二十多萬兵馬,仍有兩萬多精銳壯卒活了下來!

正是他們的瘋狂洗劫,徹底激怒了皇太極!

八旗兵重重圍困着大淩河,皇太極仍然撥出三萬兵馬,由阿濟格率領,氣勢洶洶地殺奔過來!

然而,這支久經沙場的流賊,竟然在草原上晝伏夜出,僥倖逃過了阿濟格的追剿,成功逃回了長城以南!

撿回一條性命,各路流賊如何不激動!

他們還在期待着,阿濟格一怒之下,會不會嚮明軍發起進攻?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天助我也!

或許,上天聽到了賊首的祈禱!

僅僅過了十幾天,阿濟格就兵分兩路,從喜峰口與獨石口大舉犯境!

巡關御史王肇領兵抵抗,壯烈殉國,殘餘明軍只得退守昌平!

大軍壓境!

此時的京師,有一萬忠勇營駐守,但還是人心惶惶!

驍騎營被圍在大淩河,難以回援!

驚恐之餘,朱由檢第一時間想到了王立!

接到詔書,王立真的是欲哭無淚!

仰天長嘆!

這個大明,難道,真的是氣數已盡?

在這清剿流賊的緊要關頭,自己如何能輕易回京?

可是,明知八旗兵的目標不是京師,卻不得不回——哪怕回得稍稍晚一些,也會觸動朱由檢最脆弱的神經!

我可不想成下一個袁崇煥!

京師,必須得回!

但是,各路總兵的兵馬,絕不能輕易調動!

否則,奄奄一息的各路流賊,很可能絕處逢生!

匆匆安排好剿賊的各項部署,王立領着萬餘名“鐵甲錦衣衛”,星夜兼程,直奔居庸關!

曹化淳,早就等候於此!

見到王立,喜極而泣,趕緊送上詔書!

靠!

閱過詔書,王立急得直跺腳!

憤憤地將詔書揉成一團,扔得老遠!

這陣勢,可把曹化淳嚇得不輕!

“王公公,你這是……”

“那個王家楨,從哪裡冒出來的?他憑什麼接任“五省剿賊總督”?

還有,我動身回京之前,一再叮囑萬歲爺,西北幾省的兵馬不得調動!

他爲何不聽?爲何不聽?”

王立對朱由檢的不滿和指責,毫不掩飾!

曹化淳認識王立九年有餘,從未見他如此生氣!

也從未見他對朱由檢有過半點的不敬!

想來,一定有什麼誤會吧!

惶恐之餘,曹化淳顫顫巍巍地解釋道:“廠公啊,萬歲爺是怕你分心啊!

怕你不能全身心地抗擊八旗兵,這才讓王家楨暫代“五省剿賊總督”一職;

等到擊退了八旗兵,這個職位仍由廠公接任!

這個王家楨,乃是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進士,曾任刑部主事、戶部郎中、德安知府、湖廣佈政司副使、陝西布政司參政、左僉都御史,甘肅巡撫等職;

王家楨暫代“五省總督”,朝臣和萬歲爺一致認可,這個任命已經非常慎重了!

廠公,你也知道,萬歲爺的驍騎營被圍在大淩河,一時之間難以回援啊!

你在奏書中也說了,你只帶回一萬三千“鐵甲錦衣衛”,很難跟八旗兵抗衡啊!

萬歲爺擔心你兵力不足,與朝臣共同商議後,考慮到京師的整體防禦,這纔將盧象升調任宣大總督,令他引麾下兵馬回京防禦!

所以……”

“罷了!既然萬歲爺已有安排,我奉命而行,盡人事就行!”

說罷,懶得跟曹化淳廢話,匆匆往京師而去。

曹化淳不會明白,王立口中的“盡人事”,其實是對朱由檢極度的失望!

動身回京之前,發給朱由檢的飛鴿傳書中,王立一再強調西北的剿賊態勢!

千叮嚀萬囑咐,絕不能調動任何一路兵馬!

同時,也在書信中一再闡明,阿濟格兵犯京師,其根本的目的只是劫掠!

當時的朱由檢,一口答應了!

沒想到,這才過了幾天,他就變卦了!

不僅調動了盧象升的兵馬,還重新任命了一位“五省剿賊總督”!

這樣的君王,作爲他的臣子,何其心累!

一不小心,還會有性命之憂!

這樣的君王,值得爲他效死命麼?

這樣的大明,值得自己去救麼?

“廠公,其實……萬歲爺也是出於好意……你當着曹化淳的面扔掉詔書,還對萬歲爺多有指責,確實有些不妥!

若是曹化淳如實稟報……萬歲爺的性格,你是知道的……”

“他知道了又如何?京師附近的兵馬,誰能阻擋我的“鐵甲錦衣衛”?

再說了,我只是駐兵京師城外,不回皇宮,他能把我咋樣?”

“你牛!你的是“鐵甲錦衣衛”,不是邊軍!

就算駐軍城外,衆臣也無法彈劾!”

身着指揮使官服的袁崇煥,向王立豎起大拇指,繼續說道:“真跟皇上鬧翻了,你確定麾下的兵馬,全都聽命於你?”

“靠!你也是帶過兵的,怎會問出如此低級的問題?”

袁崇煥滿臉黑線,繼續勸道:“我只是提醒你,如果不到緊要關頭,還是應該多加隱忍!

宋兄弟說得對,皇上的初心是好的,他只是太過心急,受了衆臣的蠱惑,這才亂了方寸!”

“靠!盡幫着外人說話!

當初凌遲的時候,就不該冒死救你!”

聽到這話,袁崇煥只能無奈苦笑!

還想再勸,王立已經拍馬衝到了最前方!

這一次,王立真的是失望透頂了!

如果,因爲朱由檢的兵馬調動,或者王家楨策略改變讓流賊逃出昇天,王立再也不想逆天而行!

自己,已經盡力了!

真的心累!

不如,辭職回四川!

爲了剿賊,浪費了一年多的寶貴時間!

到底少撈了多少銀子?

“西廠提督”這個職位,對自己來說,已經不再重要!

翻臉就翻臉!

一萬三千的鐵甲騎兵在手,可以在大明橫着走了!

銀子,有的是!

騎兵和步卒,想募多少就募多少!

火槍和大炮,想要多少就造多少!

誰敢對我說半個“不”字?

誰敢?

“報……廠公,不好啦……”

“靠!不許說那個“不”字!”

“呃……廠公:八旗兵已經攻陷昌平、良鄉與順義,正在大肆燒殺劫掠!

據報,順義知縣上官藎、遊擊將軍治國器、都指揮使蘇時雨等將領,盡皆殉國……”

“哼!八旗兵有沒有攻打京師?”

“沒……這倒沒有!

屬下來報之時,一路八旗兵正在寶坻、定興、安肅等地大肆劫掠;

另一路在大城、雄縣、安州州縣劫掠!”

“果然沒有猜錯!”王立冷冷一笑,令道:“曹文詔、曹文耀、曹鼎蛟、曹變蛟,你等各領三千騎兵,分頭襲擾各路八旗兵!”

“喏!”

“慢着!

你們要記住,你們的目的是襲擾,並非與之硬拼!

十日後,

曹文詔,你將八旗兵誘往居庸關;

曹文耀,你將八旗兵誘往紫荊關;

曹鼎蛟,曹變蛟,你二人將八旗兵誘往遵化!”

“喏!”

幾人領命而去,王立淡然一笑,繼續令道:“劉冬,我給你一千五百錦衣衛,二十門迫擊炮,務必死守居庸關!”

“喏!”

“李綱,我給你一千五百錦衣衛,二十門迫擊炮,務必死守紫荊關!”

“喏!”

“宋義,我給你一千五百錦衣衛,二十門迫擊炮,七日之內趕往遵化城佈防,八旗兵若來,務必死守!”

“喏!”

“其餘諸將,隨我速往喜峰口!

這一次,定叫那阿濟格有來無回!

他搶到手的東西,休想帶走一件!”

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29章:驛站!驛站!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64章:金蟬脫殼第151章:又一堆“空頭支票”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82章:峰迴路轉(1)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70章:大敵將至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64章:金蟬脫殼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225章:左右爲難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210章:去意已決!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66章:蠢蠢欲動第229章:無奈退兵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222章:面子,裡子!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222章:面子,裡子!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58章:遣使議和第167章:廠公斷案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89章:讓饑民去挖煤!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239章:演技高超第167章:廠公斷案第152章:被尊爲“聖人”的資本家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230章:南轅北轍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219章:一句話,引發江南震動!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68章:初入山西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99章:圍賊於關中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56章:順手牽羊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