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

大明的皇帝我都看不上,何況一個掛着“監軍”名號的總督!

對於當皇帝,王立真的沒有興趣!

躲在四川,遠離朝堂,遠離流賊,遠離是非,絕不會有錯!

就如那曹文詔,明明立了大功,卻遭人彈劾了!

竟然,說他“引敵入寇”!

還有更不要臉的,說他“勾結皇太極”!

我勒個去!

那幫狗日的文官,簡直比東廠和西廠還狠!

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人都敢整!

整起人來,臉不紅心不跳!

人家曹文詔,不懼危險,孤軍深入科爾沁,把皇太極的大軍引離長城一月有餘!

這段時間,各路兵馬沒有支援也就罷了,至少可以加築城防,積極地調兵遣將,做好應對措施吧!

一個個的,啥事兒都沒做!

曹文詔完成誘敵任務,人困馬乏,入關休整,很正常吧?

一個個的,竟然不開城門!

要不是滿桂幫忙,曹文詔必被包餃子!

皇太極再次殺回,攻勢如虹,各處城池接連淪陷,竟然也是曹文詔的錯!

這樣的官場,真的是無語了!

這世道,就算有白起和王翦,再加上張良和韓信,也不可能力挽狂瀾!

如今,曹文詔被圍在四方堡,沒人能救他!

唯一可能的兵馬,只有朱由檢的驍騎營!

幾經猶豫,只好給朱由檢發了封飛鴿傳說,陳以利害,希望驍騎營全力相助;

同時,又給曹文詔發了封飛鴿傳書,讓他等到驍騎營前來,再裡應外合。

……

半月前,海蘭珠被帶入關內,曹文詔並沒有聲張,就連王立也不知道!

計劃着八旗兵退走之後,就將她交給錦衣衛送往四川。

然而,八旗兵不僅把四方堡重重圍困,還在不斷地增兵!

半月間,周邊的十幾座城池接連陷落,幾百個村莊慘遭洗劫!

不過,還好!

大同府大多數的百姓遷去了四川,八旗兵能搶的東西並不多!

“曹總兵!八旗兵就在城外,爲何還不出戰?

你還在等什麼?

萬歲爺怪罪下來,你可知道後果?”

孫茂霖厲聲質問,曹文詔懶得多看他一眼。

沒有吭聲,冷眼瞥着城外。

若不是王立的書信,曹文詔早就殺出城外!

八旗兵再多又如何?

幹就是了!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賺!

沒什麼大不了的!

“曹總兵!如果再不出戰,本公公回京之後,必會如實稟報萬歲爺!

怯戰之罪,你承擔不起!”

“孫公公,如果你想回京,現在就可以走!

沒人攔着你!”

曹文詔沒給好臉色,孫茂霖氣得吹鬍子瞪眼!

要不是八旗兵圍着四方堡,他在半月前就出城回京了!

看看城外,孫茂霖的心,涼了一大半!

不對,他的心,早就涼透了!

再不突圍,小命難保啊!

可是,那曹文詔一味地死守,似乎沒有突圍的打算!

圍城的八旗兵越來越多,外無援軍!

城中糧草,總有耗盡的一天!

此城陷落,不過是早晚的事兒!

突又突不出去,那該如何是好?

“報……曹總兵:皇太極派人送來書信!”

“哦?書信?什麼信?皇太極想談判?”

孫茂霖面色大喜,剛剛接過書信,突然感覺脖子一涼!

緩緩回過頭,只看到曹文詔還劍入鞘!

然後,什麼也不知道了!

“如果有人問起,就說孫公公出城逃走,被八旗兵亂槍打死!明白?”

“曹總兵放心!弟兄們沒人亂說話!”

“呵!耳根終於清靜了!”

曹文詔冷哼一聲,接過書信。

海蘭珠?

皇太極這孫子大動干戈,是想接回海蘭珠?

呵!

我信你個鬼!

如果半月之前來信,或許還會相信你!

如今,你搶不到東西,準備退回瀋陽了,就開始假惺惺地談判了?

海蘭珠,是我家廠公的女人,哪能交還給你?

就不給你,不服氣來咬我?

“吳宗琛,代我給皇太極寫封信!

就說海蘭珠懷了本將的兒子!

等她生產之後,本將親自送她去瀋陽!

讓他慢慢等着吧!

如果等不及,隨時可以攻城!”

“曹總兵,真要這麼寫?你故意激怒皇太極,希望他引兵攻城?

如果,他真的在城外“慢慢等着”,咱們又咋辦?”

“就這麼寫!”

曹文詔自信一笑,滿不在乎地說道:“他攻城也好,退走也罷,本將奉陪到底!”

曹文詔態度堅決,吳宗琛只好依令而行。

確實,城中有兵有糧,無需懼怕!

雖然只有三千兵馬,雖然沒有大炮,但有火槍、大刀和弓箭啊!

而且,城上兵卒滿身鐵甲,刀槍不入!

再多的八旗兵殺上城頭,也能將其慢慢地擊退!

沒什麼好怕的!

只不過……

唉,不提也罷!

……

次日晨,皇太極又有書信送到!

看過書信,曹文詔暗自發笑!

這皇太極,果然有趣!

竟敢威脅我?

竟敢說,要將此戰的前因後果,公告天下?

我去,怕你不成?

說本將搶了你的女人,誰會相信?

你自稱大汗,連個女人都保不住,你還真有臉啊!

如果好意思,現在就拿着大喇叭,到處說去啊!

不敢說?

我幫你說!

曹文詔略加琢磨,編出一首打油詩:

白山黑水土生蠻,

燒殺搶掠爲壯膽;

自家女人守不住,

有何面目稱大汗;

很快,城上士卒齊聲誦讀,聲如雷鳴。

詩中的挑釁之意,氣得皇太極吹鬍子瞪眼!

若是手上有大炮,必將這小小的四方堡夷爲平地!

只可惜,大炮遠在盛京,沒個三五月很難運到!

看看束手無策的范文程,皇太極真是欲哭無淚!

這傢伙不是說,漢人的將領都怕擔責麼?

不是說,只要把搶走海蘭珠之事大肆宣揚,把此戰的起因推到曹文詔的身上,他馬上就會屈服麼?

爲何城上的曹文詔,不吃這一套?

他真的不怕,這事傳到自己的皇帝耳中?

這下可好!

咱們還沒有大肆宣揚,他倒首先宣揚起來了!

他這一喊,所有的八旗將士,所有的女真和蒙古部族,都知道自己的醜事了!

自己的女人兩次被搶走,還不算醜事兒?

我這大汗,真特麼丟臉!

好你個曹文詔!

本汗跟你沒完!

“傳令:全軍後撤三裡!

海蘭珠之事,誰敢到處宣揚,立斬不饒!”

……

苦思一夜,皇太極又有了新的主意!

щщщ⊕ t tkan⊕ CO

“這封信,立刻安排勇士送往四方堡,親手交給曹文詔!”

范文程接過信函,閱後滿臉狐疑。

“大汗,你想跟曹文詔講和?”

皇太極冷聲一笑,范文程恍然大悟,再也沒有多問。

在信中,皇太極確實想講和——只要曹文詔交出海蘭珠,八旗兵馬上就退走!

而且,還會給他五萬兩銀子,三千匹上等良馬!

這樣的條件,他無法拒絕!

趁着銀子和戰馬入城之機,給他來個迅雷不及掩耳!

只要有一隊八旗兵控制住城門,基本就大功告成了!

沒辦法!

那曹文詔又臭又硬!

既然“攻城”嚇不倒他,“大肆宣揚”也嚇不倒他,那就用銀子和戰馬誘惑他!

不怕他不上當!

然而……

兩個時辰後,收到曹文詔的回信,皇太極再次氣得臉色鐵青!

這傢伙,同意交換!

但是,他要求把銀子和戰馬放在城外,還要求所有的八旗兵,退至長城以北二十里!

等到銀子和戰馬全部入城,他才放回海蘭珠!

靠!真當我傻啊!

這狗日的,明擺着想吃“霸王餐”!

哼!

想在本汗身上拔毛,沒那麼容易!

“給曹文詔回信,就說,本汗同意他的交換方式!

但要告訴他,準備銀子和戰馬需要時間,估計一個月時間才能備齊!”

“大汗,你想玩緩兵之計?”

“不,這不是緩兵之計,而是威脅!

放心,信中這樣寫,他必能看懂!

我就不相信了,四方堡的糧食和馬料,足夠九千戰馬吃上一個月!”

……

關於後金的兵馬實力,王立早就跟曹文詔“閒聊”過!

女真和蒙古各部,總人口不到一百萬!

除去老弱婦孺,除去牧馬放羊的青壯男子,組建一支十萬人的大軍,基本頂天了!

若逢大敗,損失的戰馬可以很快恢復,兵士卻不能!

每一場仗,只要有個三五千的傷亡,皇太極的心必會滴血!

所以,曹文詔的回信,全都是咄咄逼人的挑釁——只要連攻四方堡不克,皇太極必會退走!

問題是,皇太極狡猾狡猾的!

他只圍不攻!

還想再來一次圍點打援!

然而,八旗兵實在強悍!

五萬八旗兵死死圍着四方堡,任何一路明軍都不敢救援!

皇太極猜得沒錯——四方堡內兵糧充足,城中卻沒有青草!

這一年來存儲的豆餅,只夠九千戰馬半月之需!

如果真的圍城一月,城中戰馬必被餓死!

對於騎兵來說,戰馬就是士卒的生命!

沒有戰馬的騎手,只能任人宰割!

不過,還好!

還有堅固的城池!

必要之時,騎兵轉步兵,也能守得住!

九千戰馬,膘肥體壯,訓練有素!

實在可惜了!

……

曹文詔憂心忡忡,朝上衆臣,仍在討論“是否救援曹文詔”!

只不過,這一次,沒有爭吵!

朱由檢的驍騎營鐵騎,衆臣全都看在眼裡!

一致認爲,派驍騎營救援曹文詔,是最節省、最有效的辦法!

至於能否成功,傷亡如何,衆臣並不關心!

王立的飛鴿傳書,也提到了驍騎營!

然而,歸根到底,曹文詔是王立的部曲!

曹文詔在剿賊的過程中屢立戰功,但到了關鍵時候,卻不一定聽從調遣!

朱由檢考慮最多的,是“值不值得去救”!

如果去救,成功率又有多少?

一萬驍騎營與五萬八旗兵死磕,難有勝算!

很可能全軍覆沒!

真是這樣,再也拿不出銀子組建驍騎營!

但如果不救,王立必會失望!

他在四川的試點變法,成果斐然,着實讓人欣慰!

大明的強盛,只能寄望於他了!

思慮幾日,朱由檢終於下定決心:救!

可是,新的問題來了:由誰領兵?

殿內衆臣,整齊劃一地保持沉默!

沒人是傻子!

領兵者如果猥瑣不戰,曹文詔必死!

救援不力和怯戰的黑鍋,絕對逃不掉!

落個“革職還鄉”還算輕的!

如果硬拼,不僅沒有勝算,還要搭上一條性命!

就算僥倖不死,一生的官運也到頭了!

大同以南的西北戰場,洪承疇、左良玉、盧象升、王承恩、練國事、賀人龍等等將領,全都能征善戰!

然而,他們都有剿賊大任在身,不可輕易調動!

滿朝官員的沉默,朱由檢失望透頂!

正欲離去,人羣后方的吏部主事孫傳庭,大膽地上前請戰了!

臨危不懼,大義凜然!

言辭激昂,慷慨壯烈!

朱由檢聞之,大喜!

正要冊封,卻有人出言反對!

“孫大人,你把大明的朝堂,當成菜市場了?

這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出言嘰笑的人,正是內閣輔臣錢象坤!

聞言,孫傳庭的臉,真的是一陣紅一陣白!

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94章:要什麼就給什麼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67章:皇命難違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謀全局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204章:心底的困惑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39章:演技高超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46章:蕭山驛站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56章:順手牽羊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46章:蕭山驛站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54章:遍地都是銀子!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151章:又一堆“空頭支票”第35章:確實是個人才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85章:這又是何必呢?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58章:遣使議和第98章:喜添二將第46章:蕭山驛站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89章:讓饑民去挖煤!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83章:峰迴路轉(2)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64章:金蟬脫殼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第137章:她就是柳如是!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18章:不喜歡裹小腳的女人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