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婆媳對婆媳

聖上特旨,准許賈府的女眷進宮和賈元春相見。

王夫人是驚喜中帶了幾許的期待,宮中嬪以下的娘娘,是沒有資格和孃家人相見的,更別說是宣進內廷了。

夏太監眉開眼笑的來宣了旨,最後朝賈母道:“老太太你是有福的,貴人定會大富大貴,封嬪封妃都是指日可待的事。”

賈母少不的讓人賞了銀子,王夫人更是對夏太監巴結的周到,早就吩咐人封上五百兩的銀票偷偷奉上。然後就喜滋滋的準備第二天進宮見女兒了。

進宮前,她才發覺,她雖是貴人的親孃,依舊還是要站在人家一品誥命的身後。王夫人恨不得用眼神將她嫂子給秒殺了。哼!不過就是一品嘛,等我的元春要是做了貴妃,就讓聖上封我個超品誥命。你長房怎麼了,一樣要乖乖的在我後頭。

進宮之後,她們回府接着準備給貴人的禮品。金銀珠玉是不用說了,光稀罕的物件就準備了一大箱。其實,他們也知道,準備歸準備,這些東西一時半刻是沒有機會送進去的。能見一面,已經是聖上的隆恩了。至於爲什麼準備,當然是期望有一天能給送進去了。

轉眼就過了上元佳節,離賈府前一陣吵吵的換屋子都過去了一個月了。

平靜下來之後,賈政舊話重提,在自己的上房和王夫人商量了起來。

王夫人臉色一寒:“大過年的就搬家,讓外人聽了還以爲是咱們府上不合呢!咱們越是這樣,人家就會越說大哥一家人太刻薄,讓咱們都過不下去了。別的不說,家宅不寧,讓元春在宮裡也難做。”

賈政想想也沒有反駁的理由,只好說:“那就等等吧,三月裡暖和了再搬也行。老太太那裡咱們要吱一聲,省的讓人以爲咱們是賴着不走的。”

王夫人答應下來,卻沒有放在心上。

元春的晉封,讓王夫人的身體頓時健壯了起來,精神也十分的好。

晨昏定省她來的也最早。要說在年前她還對侄女和嫂子有些忌憚,現在看來,什麼都不能阻止她成爲榮國府女當家的腳步。

春天裡容易犯困,賈母往往是說了一半的話就昏昏欲睡了。而王夫人卻是十分的精神,在底下對珂珂指手劃腳評頭論足。

“鳳丫頭,給東平王府的禮物準備的怎麼樣了?”

“這個月的脂粉採買好了嗎?你都親自看過了嗎?怎麼,我聽說有人抱怨說這幾個月的脂粉都是以次充好,有的根本都不能用?這是怎能回事,是不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

“這都三月了,春天的衣裳做好了吧?丫頭的也不能放慢了,不然出門還穿着冬裝就丟人了,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咱們做不起新衣裳呢。”

珂珂對姑媽連珠炮的的詰問給轟的有點暈,不過,她很快就調整好了狀態,從容不迫的回答說:“太太儘管放心,東平王府的禮物早就準備好了,不會出一點的岔子。到去的時候,還會拿來給老太太和太太過目。”

“脂粉也已經發下去了,至於有人抱怨說不好,我還沒聽到。買賣上有人貪圖錢財以次充好也有可能,我一會就讓人下去問問,看看是誰買的,是哪家的生意。”

“老太太的衣裳早就做好了,用的都是老的針線媳婦,尺寸和手藝都沒得說。兩位太太的明天就得了。姑娘和哥兒的衣裳,是另一撥媳婦做的,一兩天也都好了。我和大嫂子的就推後了些,不過是十天內都好了。丫頭和媳婦媽媽的,依舊交給了芸繡坊。我前兒就打發人去問了,幾天功夫就全得了。”

“這才過了二月,三月的天氣又不穩,就是不下桃花雪,每天也都要倒春寒。這棉的一時半會還不能換了,昨天看着太陽出的挺好,我晌午穿個夾棉小襖還覺得涼颼颼的,更別說姑娘們了。”

王夫人見她事事做到縝密,想挑刺都不好下手。就轉而說:“做好了更好,只是你要記得多請示幾個人。你再有能耐也有疏忽的時候,切記不要逞強做錯了事。”

珂珂聽了,火從心起。你不幫忙也就算了,每次還不是你使得壞。纔要分辨,只聽邢夫人說:“弟妹多慮了,你一向身子不好,鳳丫頭就沒敢去打攪你。凡是大事她樣樣都來給我請示過,實在是懂得道理的孩子。弟妹的侄女真是和你一樣,是個好樣的。”

邢夫人進府之後第一次用了弟妹這個稱呼,一下子就把她這個嫂子的地位給擺上來了,王夫人只好閉口不言。王熙鳳當家,邢夫人又是長房,自然是以她們爲尊,王夫人就更不好置喙了。

萬萬沒想到,王夫人發難沒佔着便宜,還讓她們婆媳倆站了出來。以後這個府裡,還有沒有自己說話的餘地呢。

李紈在關鍵的時刻也想力挺婆婆一下,就說:“大娘您和鳳丫頭住的遠,來來回回的請示也麻煩,不如還是讓太太給斟酌着。再說,太太最近的身子好多了精神也好了。”

邢夫人竊喜,正愁她佔着正房不搬出來呢,這可是一個好機會。招牌般淡淡的笑,說:“沒事,鳳丫頭是不會嫌辛苦的。再說了,以後我搬過來也就一樣的方便的。”

李紈語噎,她沒想到邢夫人會提起換屋的事,這個老狐狸裝的真像,我還以爲你不敢提呢,不然我怎麼會說這句話呢。

王夫人是恨不得把兒媳給一口吞下去,整天和個墩子一樣不說話,說了一句就點炮,還不如當個啞巴的好。她厚着臉皮嘿嘿了幾句,然後就要轉移話題。

賈母醒的很是時候,她似乎是剛剛醒,迷迷糊糊的問:“老大和老二家的,你們商量什麼時候換屋?”

邢夫人一笑道:“我是無所謂,就看弟妹什麼時候有空了?”

話趕在這裡,由不得王夫人不接,她只好對着賈母說:“媳婦早就和老爺商量過換屋子的事了,誰知正趕上元春的好事。忙乎了一陣子,我纔要和老太太說呢,挑個好日子就搬過來。可是咱們還沒動身呢,外頭就有人說閒話,說大老爺和大太太容不得人,一來就把二房給攆了。我也知道,嫂子是不會在乎這些的,可議論的人多了,總歸是不好的,也怕這個時候給元春落下短處。媳婦也不知是不是多慮了,老太太您看呢?”

賈母心裡冷笑一聲,還是這樣伶牙俐齒。要說利害,鳳丫頭不在你之下,只是你臉皮夠厚,什麼謊都敢說。

再看大兒媳,依舊保持無所謂。賈母明白,這個大兒媳是不願意做無所謂的掙扎。只要她這個老封君不開口,她再爭也是白搭。

權衡了一下,賈母還是沒有堅持當時就搬。大宅門有大宅門的苦楚,窮人家在乎的是柴米油鹽,而她們在乎更多的是臉皮。

搬家一事暫時告一段落,王夫人險勝。

大事說完,再來一段小插曲。

秦可卿無事便來珂珂的西跨院坐上一坐,珂珂對她也很熱情。只是,她來並不多說其他,大多數的時候只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喝茶。

珂珂從秦可卿的舉手投足間發現,她根本就不像一個小小的繕營司家的閨女,就連眼角的餘光都有大家之女的貴重。

突然間,珂珂想到了後世紅迷的猜測,很多人都說秦可卿是忠義親王的女兒,還有人說是清朝廢太子胤礽女兒的原型。究竟是不是,只怕現在的秦氏也未必會清楚。

據這裡的情況分析,忠義親王壞事有十二年了。而十二年前的秦可卿才三歲。秦可卿是秦業的養女,十年前抱養過來時是五歲。

衆所周知,忠義親王有兩個女兒,嫡長女是王妃所生,抄家的時候已經十六歲了,小女兒已是五歲有餘。稍微細算一下,秦可卿就不可能是忠義親王的女兒。

此時的秦可卿仍然像書上一樣,迷一般的活在寧國府裡。

有幾次,珂珂私下裡問:“你也嫁來有半年多了,可有喜信沒有?”

秦可卿苦笑了一下說:“沒有呢!”

賈蓉已經有了兩個屋裡人,前段時間聽見尤氏的意思是想給他扶一個姨娘。雖然尤氏沒有提秦氏至今沒有身孕的事,珂珂依然覺得這是一個最大的原因。畢竟在古代是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

作爲閨蜜,珂珂還是提醒了她一下:“你年紀輕輕的也該找個大夫瞧瞧,等屋裡人都有了喜,以後你就難過了。蓉兒就是再對你好,也架不住這一條絆着。”

秦可卿出了一會神,搖搖頭說:“命裡沒有莫強求,我是沒有那個福氣。”她娥眉輕蹙,聲音裡是滿滿的苦楚。

珂珂本是想開解她一番,最後反而是讓她更加的難過。甚至,她都想問:“你和賈珍是怎麼回事,賈蓉又知道什麼?”她從來都不相信這對夫妻是夫唱婦隨。從賈蓉的話裡,她分明看出貌合神離的樣子。所謂的舉案齊眉,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可是,這裡是該死的舊社會。很多話都不能說,這裡的女人一輩子就活在夫權的陰影下。有時候,一句話都能要了她們的命。珂珂不願意去做劊子手,也不願意去做那個掀起流言的始做俑者。就算秦可卿和賈珍真的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珂珂還是會堅定的站在秦可卿的這一邊。她一定有自己的難處。這個結局不是她選擇的,錯也不是她做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