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猛獸和花朵

可是現在李起剛纔的那一番話,無疑就是一個責任的轉移。

以前讓自己的孩子讀書識字,這是做父母的責任,

而現在李起要把這個責任攬下來,攬在朝廷的身上以後,讓孩子讀書就是朝廷的責任了。

這一攬,那可不是攬一個兩個孩子,而是全天下的孩子,否則,厚此薄彼,那還不如不做。

如此,可以預見這將會是一筆何等巨大的支出。

不說在全國範圍內興建學堂,需要一次性投入鉅款,便是以後維持這學堂的日常運轉,那也是一大筆巨大的開銷。

如今帝國雖然財政充盈,但是突然之間多出這樣一個大包袱,這若是沒有長遠的考慮,確實很難辦。

堵胤錫猶豫一會,而後問道:“皇上,您是說從今以後朝廷將要擔負起全天下所有孩童的教學重擔嗎?

那他們上學是否還需要收取學金?”

“不用,一文錢都不用,只要他們來讀書,朝廷將負擔他們所有的開銷,

低學齡孩童除了吃飯睡覺不管,別的一切都管。高學齡士子便是連吃飯睡覺,朝廷都可以負擔。

總之一句話,他們只需要一心一意學習知識就可以了,別的,不用操心。”

李起說完,便是開始對現在的教育制度進行批判。

“如今我大明有官辦學堂和民辦學堂兩種,官辦學堂師資人員學識是有的,教書育人沒有問題。

但是要想進入官辦學堂,每一年都需繳納不菲的學金,同時官辦學堂對學生的身份也有許多要求,尋常人家出身的孩子,根本不可能進去。

而民辦學堂雖然收取的學金低,可以讓更多的貧苦孩子有機會進入學堂學習。

但是因爲這民辦學堂都是落第秀才爲了解決生計而開辦的,他們的品性如何,學識如何,都無法得到保證,

孩子跟在他們身邊學習,完全就是踫運氣,學好了,那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若是朝廷統一辦學,那麼就可以對所有的教書先生定下一個標準,對他們的才學有一個認證。

只有達到了要求,纔能有資格出任學堂的教書先生。

這樣一來,不但保證了教書先生的師資能力,同時也可制定統一教學進程,讓全國孩童接受同步的教育,這豈不是更好?”

李起這話當然是有理。

然而任何事情都需要拋開表面,看內在。

免費讀書,表面上當然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其實在背地裡,卻也有它的弊端。

堵胤錫沉默許久,最後纔是說道:“皇上,民智一開,便猶如那決堤之水,再想收,便收不回來了。”

李起先是一愣,怎麼感覺聽堵胤錫這話,廣開民智,就跟放出了一支毒蛇猛獸一樣。

不過很快李起便是釋然了,知道堵胤錫的擔心所在。

那堵胤錫的擔心是什麼呢?

當然是擔心民智一開,統治者的地位就有可能受到威脅,發生動搖,

到時候就有可能危及到朝廷的穩固。

對於統治者來說,什麼樣的百姓是一個最好的百姓呢?

當然是那些蠢笨如豬,只知道像牛一樣幹活,像羊一樣聽話,像豬一樣被宰,這樣的百姓對於統治者來說纔是最好的百姓。

爲什麼封建王朝的統治者要把老百姓劃定一個範圍,要想出去還得憑路引?

他就是想你這一輩子就呆在這裡,別出去。

出這個圈,你就得經過我的批准,這樣我才能把你看的死死的,以方便我對你進行統治。

還有爲什麼統治者動不動就會徵發徭役,動不動就會興建大型工程等等,

這裡面其實也存在着削弱民力的一個打算。

把那些身強體壯的老百姓徵發過去,讓他們沒日沒夜的幹活,累死他們,

等他們回來,就基本上是一身的傷病了。

這樣做,朝廷既削弱了民力,老百姓造不了反,又達到了興建工程、水利的目的,一舉兩得。

當然,這些都是小人心思,上不得檯面,不能拿出來說,但其實是有這方面考慮的。

而現在李起要廣開民智,老百姓這有了見識,有了才學,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想法,那就有可能不會甘心服從於朝廷統治。

因爲他們會想的更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渾渾噩噩,只想着稀裡糊塗過這輩子。

自然,老百姓這心思一多,對朝廷而言就難管了。

從這一點來講,不得不說大明王朝第一任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是一個極其成功的統治者,

他制定的戶籍制度,當兵的世世代代當兵,打鐵的世世代代打鐵,種地的世世代代種地,而且還有一連串的輔助措施。

這也就使得老百姓思想越來越僵化,再加上又讀不起書,沒有見識,自然百姓們也就一代比一代好管。

翻開歷史書,我們就可以看到歷朝歷代農民起義,那都是充滿了鬥智鬥勇,

即便是元末那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起義軍都知道佔有一個穩固的地盤的重要性,

可是到了明末農民起義,這些人就只知道搶,到處搶,搶完了這裡搶那裡,成了流賊,沒有任何的戰略戰術。

這也就是爲什麼在農民起義之初,只要大明官軍一到,農民起義軍必敗的原因。

也就是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命大,再加上有韃子在外面幫忙,否則,就農民起義軍那智慧,早就被剿滅了無數次。

從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當時老百姓的民智未開,思想極其僵化。比之朱元璋打天下時要差了一大截。

“呵呵呵,,,”

李起呵呵笑了笑,擺擺手,對堵胤錫說道:“堵愛卿你多慮了。

民智一開,你將其視爲毒蛇猛獸,而在朕心中,他卻是最應該綻放的花朵。

當初韃子兵不過十幾萬人,就把我們大明王朝逼到那樣的地步。難道說這裡面我們大明王朝沒有錯嗎?

當然有,朕認爲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

如果百姓民智己開,將士不會只知打死仗,百姓面對韃子屠刀時,不會全無主意,只知任其凌辱和斬殺。”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失望的顧炎武第七十五章 俘虜第七百零二章 堵胤錫也靠不住第三百零一章 萬丈怒火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日千里第三百六十二章 豈容你一死了之第一百零七章 事遭突變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五十章 烏達黑莫古裡第一百零四章 時光流逝 物是人非 跪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四章 令李起後悔的決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計較議定第六百二十九章 瞬間萬變第兩百七十七章 感動的陳圓圓第四百零三章 最是負心讀書郎第三百二十一章 莫要失了本分第六百零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得不爲第六百六十一章 坤興公主大婚第十三章 黎玉田之死第七百三十一章 從來沒有忘記他們第四百零五章 毒酒一杯斷人腸第六百六十三章 都是騙人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宮門發威第五百三十六章 堵胤錫石化第三百六十七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五百零一章 再見寇白門第三百零二章 天下震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悔恨惱怒的多鐸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君見駕第七百零五章 再見陳圓圓第六百七十四章李定國歸心第六百九十章 山海關大婚第三百一十一章 英烈不如戲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兩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小不點第四十七章 **爛第九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零一章 再見寇白門第兩百二十三章 弘光帝第七百一十七章 這是何意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母第兩百九十五章 你服是不服第一百四十二章言傳身教第六十六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戰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一百七十八章 李自成大怒第二十九章 高一功第六百一十七章 雙龍會第五百六十章 氣度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三百八十四章 口舌之利似刀劍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起瞬間石化第五百五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五百六十六章 論勢第八十九章 情竇初開第三十三章 初見夏國相第一百四十章 懂事的曹順第三百八十四章 口舌之利似刀劍第四百八十六章重逢第七百一十四章謀略高低不重要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拳打在綿花上第兩百零三章 地獄鬼魔第三百三十三章 別樣意味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底子在第六百一十一章 徹夜長談第六百九十三章 召見洪承疇第六百七十七章 張獻忠之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定國第七百二十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時間全趕上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堵胤錫石化第一百九十八章 營救李起第四百八十八章 傻妹妹第兩百三十七章 李起也不是神仙第兩百零四章 這怎麼可能第六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大怒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日千里第六百四十章 時機未到第四百七十七章 論罪第三百五十章 皇上息怒第四百三十一章這究竟是爲什麼第三百四十一章 憂心的馬士英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明的尊榮第三百五十九章 百姓苦啊第四百二十章高風亮節第四百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三十七章 搏殺第兩百三十八章 出外靠朋友第四百章 豈有此理第八十九章 情竇初開第六百九十三章 召見洪承疇第四百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日千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次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