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鄭森

李起制定九年制義務教育,這自然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在李起,堵胤錫,顧炎武三人的強力推動下,很快,這個政策便是宣告於天下,百姓沸騰。

以李起現在的名聲,再加上朝廷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老百姓對朝廷的印象都已是大爲改觀。

所以當這個消息傳出去後,老百姓開始都是不相信的。

但是一想到當今皇上是李起,現在的朝廷又已經不一樣了,他們又是將信將疑,心裡的潛意識都希望這是真的。

不得不說,驚喜來的太突然,有時候都感覺不是真的,像是在騙人,生怕自己上當,被人賣了還在給人數錢。

然而如此大的好事,試問誰又願意錯過?

所以家裡有適齡孩童的,他們便是去當地村長里長家裡打聽。

而這時候他們自然也是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人人都是歡呼雀躍,儘管現在官辦學堂連影子都沒有,還在籌備當中。

可是人人都相信,只要李起想辦成,那一定辦得成。

“皇上萬歲,皇上萬歲。”

到處都是向京城方向跪拜的百姓,他們已經不知用什麼辦法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千言萬語只能化作這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那就是跪拜。

千言萬語也只能化作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那就是皇上萬歲。

因爲這件事情,李起自然是聲望更濃,老百姓對他自然也是更加擁護,這些自是不必多說。

而這一切也被一行人看在眼裡。

只見這一行人大概三四十人,人人都是騎着高頭大馬,而爲首的那人劍眉心目,目光炯炯,顯然也是非凡。

此行他們的目的地是京城,他們是去求見李起的。

爲首的那人見老百姓對李起都是擁護無比,不由得也是在心中感嘆。

那人心說沒想到皇上得人心竟到如此地步,而且越是離京城近,皇上的聲望便越是濃烈。

看來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大明王朝已經度過了最危難的時刻,現在正是大明再度崛起之時。”

有了這個判斷,他也對自己此行感到由衷的欣慰。

只要這一次任務辦成的,不但可以爲大明的事業添磚加瓦,對自己的家族也是一件大大的幸事。

只可惜父親鼠目寸光,自己身爲人子,也是隻得盡力而爲。

“公子,我們鄭家難道就這樣向朝廷屈服嗎?難道公子你真的甘心嗎?”

路上在一處飯館,一個隨行的護衛便是對爲首的公子不住的搖頭嘆息。

不錯,這爲首之人正是鄭森,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鄭成功。

在歷史上,他因爲文武雙全,對國家忠義無比,再加上他的家族財雄勢大,足以以一家之力改變天下形勢。

甚至於當時落難的大明王朝,還得仰仗他家的庇佑。

於是歷史上鄭森被隆武皇帝賜名朱成功。

因爲大明王朝是朱家的王朝。所以也正因爲如此,鄭森既可稱呼爲鄭成功,也可稱呼爲朱成功,還可稱呼爲國姓爺。

不過因爲李起的到來,隆武皇帝自然也是沒有機會登上歷史舞臺。

所以這時候的鄭成功還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大放光彩。

所以他這時候的名字還叫鄭森。

而這一次他也是千辛萬苦說服了他的父親鄭芝龍,讓鄭芝龍向朝廷投誠,請求大明王朝的再度招安。

如今大明如日中天,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大明朝廷的威嚴不可阻擋。

雖然鄭家現在還能勉強在海上雄霸一方,不過隨着這些年朝廷開了海禁,商貿日漸繁榮,鄭家也是一天不如一天,開始走下坡路。

也正因爲如此,在三年前,鄭家和大明水師打了一場。

不過那一場仗鄭家看似兵強馬壯,船多炮利,可最後依然是敗在了大明水師手裡。

這也讓鄭家傷筋動骨。

鄭家在這一場海戰中失敗,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要知道即便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即便是在崇禎末年,大明已經千瘡百孔,風雨飄搖。

可是大明水師卻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數一數二的軍隊。

即便是到了大明快要亡國的時候,他們也依然把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打得滿地找牙,不得不向大明進貢金銀,以換取和平。

也正是因爲這一戰,打敗了海上馬車伕荷蘭,讓西方世界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東方巨人。

可是沒想到他們正準備重新跟大明建立關係,大明這座通天大廈卻是轟然倒塌

而在這廢墟當中建立起來的大清,卻是早已沒有了當年大明的威風模樣。

水師更是一爛到底,全成了混世奴才,哪裡還能打仗。

這自然是讓那些西方列強極其興奮,終於少了一個大敵,大海終於成了他們的私家領地。

而現在隨着李起的強勢崛起下,大明早已恢復了國力,

再加上大明水師自從建立以來,那就一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就從來沒敗過。

如此情況下,跟他鄭家船隊打一場,自然也沒有輸的道理。

隨着時間的積累,現在周邊的海貿早已被朝廷所控制,鄭家的生意早已維持不了他那龐大的軍隊,

此時,他們自然是要另謀出路。

鄭成功慧眼獨具,力勸父親鄭芝龍向大明朝廷投誠,希望得到朝廷的招安,

否則,遲早要被朝廷徹底剿滅,到時候悔之晚矣。

可是鄭芝龍那也不願意就這樣投誠。

沒條件,誰投誠?

所以這一次鄭芝龍派他的兒子鄭森前往京城,目的就是來商議條件的,

只要條件談妥了,就可以投誠,沒談妥,又實在打不贏,那他也就只能遠走海外了。

這時候聽心腹手下還這樣憤憤不平,鄭森把臉色一板,冷聲說道:“這等大事,又豈是你可以聒噪的。”

那手下見鄭森不高興,趕緊閉住了嘴巴,不再言語。

這時候,鄭森又沉聲說道:“每個人都應該謹守本分。有些事情知道多了,那是禍。”

很快,鄭森一行人便是來到了京城,向朝廷遞了消息,希望可以得到李起的召見。

第六百三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六百七十章 密謀第九十一章 騎虎難下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場體面第七百八十二章 無怨無悔第四百四十八章 李起不死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兩百二十二章 懷念前朝第三百零六章 爲大清江山清理門戶第四百零五章 毒酒一杯斷人腸第五百零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零二章 堵胤錫也靠不住第四百七十七章 論罪第六百零九章 了去一樁心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得不慎重第兩百章 血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大怒第一百九十七章 動手第五百六十七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五百八十九章 難道飛了不成第七百八十三章 鄭森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該有門第三百九十章 拉下去給我狠狠的打第一百三十三章 軍心不穩第七百零二章 堵胤錫也靠不住第三百二十二章 堵胤錫添堵第三百七十二章 面上功夫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得罪的是老天爺第一百一十四章 進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李自成大怒第兩百四十二章 毒計生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兩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四百六十四章 代善之死第五百二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六百八十一章 倒要看看他們耍什麼把戲第七百二十四章 用人也沒什麼講究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不容樂觀第五百九十九章 尷尬的李定國第六十八章 韃子旗主巴顏第七百四十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六百五十五章 女人都好騙第七十九章 廢除肉刑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助我也第四十七章 **爛第八章 找死第五百五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五百三十八章 單刀赴會第五百七十六章慎言第六百六十八章 以身同受第五百八十五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巖第四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助我也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堵胤錫何懼第五十五章 範家堡第兩百七十七章 感動的陳圓圓第兩百二十一章 安撫第一百七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兩百零九章 祈福求雨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起的承諾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玉兒第五十三章 未請教好漢大名第三百九十二章 事有反常即爲妖第三百九十七章 氣急敗壞第七百二十六章 還是早作打算好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張獻忠之死第七百八十章 必須要做第八章 找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誰能想到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的話不好使嗎第兩百二十三章 弘光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第三百七十一章 尚可喜之死第六百九十八章 軍民一心第六百五十八章昏君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套了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安排第七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六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大怒第五百八十一章 棄子第三十九章 好漢饒命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四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起被古人洗腦第兩百八十六章 偏師第四百三十二章 殘忍的韃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相信他第五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八十六章 議定第兩百八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七十七章 客氣不得第六百四十八章無情第六百零二章 虎有舔犢第六十五章 燃燒罐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定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