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明烈士陵園

恆盛八年七月十七日,這一天天還沒有亮,京城的城門纔剛剛開啓,數之不盡的京城百姓便成羣結隊地走出了城。

不光是他們,早在半月之前,就已經有無數的百姓向京城效外這邊涌來。

他們都是去往同一個目的地,那就是大明烈士陵園。

經過七年的施工,大明烈士陵園終於竣工。

這是李起親自交代範長珍督造的,爲了體現對烈士的無比敬仰,李起可謂是大手筆,怎麼莊嚴雄偉怎麼造,不怕花銀子。

也正是因爲有李起的大力支持,所以這個工程是越來越浩大。

從剛開始的只是一座類似於宮殿一般的建築,到現在,己經是一個宮殿羣了,

裡面不光有主殿,而且還有多個偏殿,在這些宮殿裡面都將供奉所有爲大明奮鬥而死,爲大明戰鬥而死的烈士們。

而在宮殿羣的旁邊,則是一座又一座的山,這些山全部都被劃歸烈士陵園。

所有的烈士都可將埋葬在這裡,享受這份榮光,這份值得他們每一個人都享受的榮光。

不但如此,李起也正式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將這一天定爲大明公祭日。

在這一天,大明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將與最隆重、最樸素,最莊嚴的態度前來祭奠,

向所有爲大明犧牲的烈士們供奉香火,磕頭跪拜。

今天,這個工程終於結束,並且也迎來了他正式開放的第一天。

而此次李起征伐韃奴,數以萬計的大明將兵死難,他們的遺體也將被安葬在大明烈士陵園,他們的靈位也將供奉在大明烈士陵的宮殿中。

這個大明烈士陵園並不只對皇帝和官員開放,同時也對普通大明百姓開放,

這樣做,可以讓所有大明百姓都瞻仰烈士的遺容,緬懷烈士的事蹟,感受烈士的榮光。

而烈士們也將享受大明百姓給予的無盡崇拜,還有那不絕的香天供奉。

天才矇矇亮,大明烈士陵園前,人已經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到後來,至少也有二三十萬人之多。

好在這裡是郊外,不是京城,要不然,京城的街道根本無法容納這麼多的人。

其實他們之中有許多人都是烈士的家屬。

今天他們親人的靈位將會正式供奉在大明烈士陵園裡面,他們自然也是要趕過來,千里萬里的趕過來。

許多家屬都是沉默不語,臉上還掛着淚痕,可以想象他們失去親人的痛苦。

而這時候負責維持秩序的大明士兵,也是一個個的表情嚴肅,在心中激動的同時,他們也是在認真的維護好現場秩序。

他們此時也是責任重大,這麼多的人,一旦發生什麼事情,來一個踩踏事故什麼的,那可就真是悲上加悲了。

百姓們耐心等待着大明烈士陵園正式開放。

不過這時候他們早已被這烈士陵園的規模雄偉所震撼。

只見這烈士陵園放眼望去,盡是上好的花崗石打造,那一根又一根的柱子巨大無比,有好幾個人那麼高。

雖然沒有進去,但已是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在爲大明烈士陵園的雄偉所震撼的同時,百姓們也是在心中暗暗期盼。

因爲大家都聽說這一天李起也將會親自帶領文武百官,前來祭拜。

大家都是將信將疑,也不敢全信。

因爲在封建王朝,打仗,死人,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沒有哪一個君王會去在意,最多也就是對有司過問一下,讓他們從重撫卹而已。

又怎麼會親自前來祭奠呢?

需知祭奠死者,那是要跪拜磕頭的。

堂堂一個帝王,至高無上,人間的主宰,怎麼可能會像一個小兵的靈位磕頭?

這顯然不可能。

可是如果是別的君王,自然老百姓也沒有這個期望,可現在這個君王是李起,這又不一樣。

衆所周知,李起這個君王和自古以來所有的君王都不一樣,即便是和話本里的君王也不一樣。

據見過李起的百姓們講,說當他們見到李起的時候,並不感覺見到了皇帝,而只是感覺自己見到了親人,見到了自己的子侄,讓他們倍感親切。

就在大家翹首期盼當中,他們那個無比期盼,無比熟悉,在腦海中幻想過無數次的身影,終於是出現了。

此刻,李起率領着文武百官出現在衆人的眼前。

只見此時的李起一身素服,身上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臉上也是莊嚴肅穆。

靠的近的百姓甚至可以在李起的眼眶中看到隱隱的淚花在閃動。

不光是李起,李定國,嶽來,戚正,郭雲龍,堵胤錫,顧炎武,謝升等一衆文武百官,他們也個個如此。

情緒是會傳染的。

當大家所有人都高興的時候,你即便心情糟糕透頂,可是置身其中,你也會被情緒所感染,變得心情愉快。

而當大家心情悲傷的時候,即便你很高興,可是當你置身其中,你也會變得悲傷起來。

何況今天是這樣的一個日子,是這樣一個重大而又莊嚴肅穆的日子。

而李起對這一天又如此重視。自然而然,所有人都是互相感染,情緒都是十分的悲傷。

也正因爲如此,才顯的氣氛莊嚴肅穆。

真要蹦蹦跳跳,這又成何體統。

百姓們見李起來了,都是激動,沒有山呼萬歲,而只是默默的跪在地上,眼中的淚水已是嘩啦啦的流了出來。

李起在衆人的注視下,邁着悲傷的腳步,一步一步走進大明烈士陵園。

自有禮部主事人員前來指引。

在主事的指引下,李起莊嚴肅穆的對烈士陵園內各個主殿偏殿進行香火供奉,並且磕頭跪拜。

李起的樣子極其虔誠,心態極其恭敬。

這些都是在衆目睽睽當中發生的。

這一刻,李起並沒有因爲向普通小兵的靈位跪拜,而有人小視他,藐視他的君王威嚴。

相反,此刻的李起,在他們心中,形象變得無比的高大,無比的光偉。

“咱們大明出了一個好皇上啊。”

許多人在心中這樣默默的說道。

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者不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再議定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封建王朝百官的思想第兩百九十九章 可以執行戰場軍法第兩百三十五章 殿下以爲如何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沒道理啊第一百五十五章 共赴國難第七百四十五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四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拳打在綿花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這能行嗎第五百三十章上天選中的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野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範永鬥第兩百八十三章 這沒道理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洪承疇第七百三十八章 你願意嗎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見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新認知定王第四百零四章 訣別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壯膽氣第四百零九章 困惑的阮大鋮第一百九十六章 劇烈反轉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見李定國第四百零一章 本藩不信第五百二十三章 老大難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時光流逝 物是人非 跪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假亂真第六百三十四章 要走一起走第三百三十九章 史可法之驚第六百九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奴才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套了第兩百八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教史可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能落人後面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七百五十二章 高興的太早第兩百三十五章 殿下以爲如何第五百六十九章 知遇之恩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君見駕第三百三十章 皆大歡喜第兩百五十七章 天意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者不死第八十三章 軍規條例第四十章 糧食和鐵最重要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五百三十六章 堵胤錫石化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玉兒第七百一十二章 母愛氾濫的陳圓圓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西招撫使第七百二十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得不慎重第兩百七十七章 感動的陳圓圓第五百三十八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絕路陳永福第一百五十章 事成第二十九章 高一功第四百一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七百六十二章 沒那麼容易第五百零三章 城頭議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莫要失了本分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辯第四百零一章 本藩不信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意多鐸第三百二十七章 揚名是個技術活第兩百九十六章 不堪入目的阿濟格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壯膽氣第五百一十九章 他怎麼進京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多爾袞的末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女人都好騙第四百零八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兩百零七章 兄弟之情萬年不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升之驚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四十一章 畜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百姓苦啊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兩百八十九章 這是真的嗎第七百一十四章謀略高低不重要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好對付第五百七十七章 範永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縣官不如縣管第三百六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爾等更待何時第兩百七十八章 驚爲天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共赴國難第兩百二十九章 給韃子找點不自在第一章 國破家亡第四百六十九章 撥雲見日第五百三十六章 堵胤錫石化第五百六十五章 擡起頭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有信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脣槍舌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事不好第八十章 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