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景極好

“多謝皇爺,孝珍代他們謝過皇爺恩賜。”

“起來吧。”

而後李起又是勉勵了王孝珍幾句。這纔是讓他下去了。

王孝珍走後,李定國,嶽來,郭雲龍,黃廷等人便也是前來求見。

至於那戚正,則還如往常一般和堵胤錫兩人留守京城,坐鎮大後方,沒有跟來。

對此,戚正也是頗有微詞,畢竟這可是事關大明王朝國運的關鍵一戰,而且也有可能是對韃子的最後一戰,

若是不參與,軍功章自然也是失色不少。

不過李起對此卻是有不同意見。

李起曾當着滿朝文武大員的面說道:“打仗最關鍵的並不是一線作戰,而是後方後勤的保障和穩定。

若是後方不穩,前方出戰的即便是天兵天將,亦難逃敗亡之居。

若後方穩固,前方作戰之將士便可無後顧之憂,自可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故雖然後方之人並未直接參與戰爭,但其戰功卻絲毫不亞於前方征戰將領。

甚至後方之人的功勞還要更大。”

李起這話自然也是至理名言,只說得大家一陣點頭贊同,戚正這纔是心中寬慰不少。

李定國,嶽來,黃廷,郭雲龍他們求見李起,自然也是目的鮮明,他們就是想要拉開陣仗,希望可以早一點和韃子決一死戰。

現在和韃子已經有七八天沒有展開血戰了,他們都是手裡發癢了。

不得不說,經過一連串的戰爭,他們對韃子絲毫沒有畏懼之心,有的只是躍躍欲試。

在他們眼裡,韃子那就是軍功和名望啊。

“你們不用着急,此次大戰朕自有計較。”

李起微笑着讓他們一一坐下。

“皇上,末將觀韃子這些日子似乎軍心不穩,也不知是何因?不知皇上可有消息?”

作爲統兵大將,李定國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幾天韃子的形態變化。

不過因爲他並不掌握情報系統,所以他自然也不知道沈()陽那邊把韃子的糧草給斷了,

所以他只得向李起請教,若是知道更多的信息,這對於他這個領軍征戰的將軍自然也是好處多多。

嶽來,黃廷,郭雲龍等人也是好奇的看向李起,他們也是感覺到這幾日韃子似乎有些不正常。

而那多爾袞更是如此,這幾日別說出來叫戰,完全就像個縮頭烏龜一樣龜縮在大營,緊閉不出。

見他們如此模樣,李起也是高興。

一衆大將雖然戰役洶洶,但是都沒有被勝利和前景衝昏頭腦,這是好現象。

對於韃子爲什麼會出現軍心不穩的情況,李起自然也是沒有隱瞞他們。

李起說道:“你們有所不知,韃子後方不穩,出現變故,沈()陽那邊已經斷了韃子的糧草,如今韃子糧草斷絕,

朕估計再有兩三天,他們就要徹底斷糧了,那時候就是我們大舉進攻的好時候。”

“真的?”

一衆大將人人激動異常。

越是帶兵帶的久的將軍,越是知道糧草對於一支大軍的重要性,此時驟然聽聞韃子竟然糧草斷絕了,衆人無不是喜出望外。

可是這打的好好的,韃子那邊怎麼會斷糧呢?

這不是自找死路嗎?

還別說,這些人裡面最先反應過來的竟然是郭雲龍。

郭雲龍對李起激動的說道:“皇上,這一定是你搞的鬼吧。”

郭雲龍這話若是放在尋常的君王身上,那自然是少不了大不敬。不過李起卻是聽得很爽,

武將就是武將,直來直去。

“哈哈哈,,,”

李起得意的仰頭哈哈大笑幾聲,“不錯,爲這一戰朕在數年前便已開始佈置,如今不過是收拾果實而已。

當年朕將韃子皇太后布木布泰釋放回去,而韃子小皇帝順治卻是被朕拿在手裡,爲的就是以此爲要挾,讓布木布泰聽朕指令。

戰前朕命布木布泰斷絕韃子糧草,布木布泰怎敢不從。”

衆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李起這時候又笑道:“現在你們知道後方不穩,糧草斷絕的危險的吧。

我們之所以可以在這裡一心一意的打仗,並不是因爲我們有多強大,而是因爲我們的後方有足夠的穩固。

堵胤錫和戚正兩人坐鎮大後方,足可成爲我們的憑仗。

以後大勝,班師回朝,朕將重賞有功將士,特別是堵胤錫和戚正兩人,朕更會重賞之,到時候你們不會不服氣吧?”

“不敢不敢,皇上說笑了,堵大人和戚將軍雖然不能親臨戰陣,但卻爲我大軍穩固提供一切所需,此乃大功也,末將又怎會不服氣。”

李定國第一個回道。

嶽來也是緊跟着說道:“不錯,遙當年漢高祖劉邦與項羽爭戰天下。最後分封有功諸臣的時候,便是那坐鎮後方的蕭何爲頭功。

皇上能夠如此正視堵大人和戚兄的功勞,我們非但不會不服氣,反而是會更加欽佩皇上,這足以說明皇上英明識人,賞罰分明。”

李定國和嶽來兩人說話文縐縐的郭雲龍卻是直來直去,直接張嘴說道:

“我哪裡會不服氣啊,打仗就是打糧草,打兵源,有堵大人和戚將軍在後面給我們撐着,我們當然是沒有後顧之憂。

若不是他們,我們連飯都吃不上,還打個屁仗,就算把他們封爲第一功臣,我老郭也絕對服氣。”

“哈哈哈,,,”

衆人聽得一陣鬨堂大笑,大笑過後,衆人更是戰意高昂。

要知道這糧草斷絕對一支大軍的打擊那是無比之大,這時候韃子吃用無着,

反觀大明,那則是糧草後勤充足,將士戰意洶洶,

又有李起這個皇帝御駕親征,無人不是躍躍欲試,只想把平身所有本事使出來,在李起面前露個臉。

於是衆人更是紛紛請戰,李起微微一笑,道:“你們不必着急,朕預料韃子還有三天便會斷糧,

此時他們走又不能走,留又不能留,朕料多爾袞必會將平時韃子的口糧減半,以此苟延殘喘。

所以最佳的作戰時機當在五六天後,不過在這五六天的時間裡面,我們也不能啥事也不幹,得好好饞饞他們。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吳三桂大怒第七百三十章 心中滿意第五百五十五章 這不可能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建王朝的帝王就這德行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沒道理啊第六百八十九章 這就受不了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範永鬥第四百零七章 滿朝譁然第四十三章 小不忍 則亂大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身無貴賤高低之分第十八章 降而復叛第五百五十章事起變化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威勢大如天第三百七十八章 什麼是皇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見李定國第一百九十章 退敵之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不敢與日月爭輝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兩百五十二章 李起大喜第四百九十一章 信人不如信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吃驚的堵胤錫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套了第三百零九章 老謀深算第五百三十二章 時間全趕上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第五百六十八章 也不知道他是怎麼用的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代善之死第兩百七十四章 詭辯第五十九章 反清復明第七百二十一章 名滿天下只在今朝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四道第四百零四章 訣別第四百七十一章 陰謀暗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使者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西招撫使第兩百三十七章 李起也不是神仙第四百三十七章 搏殺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營第兩百一十四章 讓你死個明白第六百六十三章 都是騙人的第三百五十六章 驟然發難第五百零五章 算算你還是賺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七百四十二章 你爲何讓我去送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屬下冤枉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四道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子的算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寇白門的見解第四百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四十五章 明珠蒙塵第一百九十八章 營救李起第三百九十章 拉下去給我狠狠的打第七百一十五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二章 這是哪第七十一章 傷員第七百章 警示世人第兩百一十五章 緊急部署第六十一章 軍事編制第五百二十五章 發瘋的女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四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章 吳三桂第六百零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十二章 賭一把第一百零一章 吳三桂回京第八十三章 軍規條例第六百九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十三章 黎玉田之死第七百二十九章執着的陳圓圓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需要考慮太多第三百一十三章 毒計生第兩百六十八章 驚喜來的太突然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兩百五十七章 天意第五百八十八章 鍋與蓋第一百一十七章 氣極第五百三十七章 爾等更待何時第三百五十章 皇上息怒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夜異主第六百零一章本王一力承擔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跌眼鏡第三百六十二章 豈容你一死了之第兩百三十五章 殿下以爲如何第六百九十三章 召見洪承疇第三章 突遇闖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敗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師徒第一百一十七章 氣極第六百五十八章昏君第三十二章 吳軍剃髮第六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十四章 叛明歸闖第五百九十四章 膽子何其之大第六百零九章 了去一樁心事第兩百九十七章 小不點神功第兩百一十九章 古人和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