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

若是以前代善在,也許他還能說上一兩句話,而現在代善已經在三年前就病死了。

這代善是八旗之中唯一一個能和多爾袞掰手腕的人,當然,他在的時候也沒有這個魄力去掰。

現在他都不在了,別人在多爾袞面前最多也只是個小魚小蝦,自然不敢亂說話。

見一衆人等不敢說話,多爾袞只能將目光看向洪承疇。

多爾袞問道:“洪大人,你如何看?我八旗又當如何應對大明進犯?”

洪承疇沉吟片刻,站出來說道:“回攝政王大人,大明皇帝雄心壯志,魄力非凡。

自登基之後,八年時間,他都從未對我大清發動任何一場戰爭,甚至連挑釁的話語都沒有。

而他的這番做派也使我大清上上下皆被他迷惑,以爲他會選擇做一個守成之君。

誰想現在他舉兵三十萬大舉來犯,其野心已昭然若揭。而我大清上下數年來被其所矇騙,進取之心,敢戰之志,已是削弱不少。

如今若是貿然開戰,只怕後果於我大清不利。”

洪承疇這話說的稍稍有些委婉,要說的直白一點,那就是這場仗如果打起來,基本上那就是大清鐵定要完蛋。

這個話雖然說的很難聽,但是一衆王公大臣卻也沒人敢出言反駁。

因爲洪承疇說的也是事實。

這幾年別看韃子還算安穩,然而之前在大明境內喪失的那些人馬,這都是八旗的精銳,

這人馬不是兵器。可以說打造就打造出來的,這是人口啊,人口這東西那從生育到養成,最少也是二十多年的時間。這不是說恢復就能恢復的。

現在大明提兵三十萬來攻,想必其中必定精銳大軍不少,大清又拿什麼去抵抗呢?

一衆韃子王公大臣心裡都說這可是三十萬人馬啊。一人撒潑尿都足以淹了整個盛京,這一次大清真的是有難了。

多爾袞聽了洪承疇的話,不由得也是眉頭緊鎖,

“洪大人,依你之見是說如今我大清若是與明國開戰,勝算很低,是嗎?”

“回攝政王大人,是的,如今大明經過八年休養生息,國力己是日漸恢復。

特別是其海貿,更是繁榮昌盛,爲大明賺取了無盡的錢財。而反觀我大清,自明國皇帝清算山西商人後,我大清與明國的商路就己斷絕。

這幾年若非朝()鮮,蒙()古他們進貢,以及與倭國,南洋等國通商,我大清物資早已崩潰。

現在此消彼漲。正是因爲明國皇帝看到了箇中差距,他這纔是露出了虎牙。”

洪承疇這話得到了一衆王公大臣的贊同。

確實,這些年因爲沒有山西商人對大清輸送糧草物資,鐵器草藥,大清盛產的貂皮,人蔘、鹿茸等物又沒有辦法變現,

這些東西雖然貴重,但又不能當飯吃,就算是可以當飯吃,可又吃不飽。

若不是和倭國,南洋等國進行通商,還有去朝()鮮,蒙()古劫掠,就那麼一點可憐的物資,大清估計早就崩潰了。

“那依洪大人的意見,我大清該當如何應對這次軍情?”

多爾袞心中這時候也是沒有主意,不由的向洪承疇詢問。

洪承疇心中早有計較,回道:“以微臣看,當今之計爲有議和。”

“議和”這兩個字如果放在十年前大清國力鼎盛的時候說,那洪承疇無疑會被韃子一衆王公大臣的唾沫星子淹死。

而現在這這兩個字卻無異議是所有人的救星。

只要能夠議和,仗就不用打了,他們這些人該享富貴的照樣享富貴。

至於大清衰不衰落,那也不是他們能夠左右的。

再說了,他們也沒有那麼高的覺悟,寧願犧牲自己的富貴,也要換來大清的強盛,他們還遠沒到這種地步。

“對對對,洪大人說的不錯。如今我大清雖然在攝政王大人的治下,兵馬戰力也是恢復了很多,

但是明國畢竟也是大國,那漢人多的殺都殺不完。現在我八旗人馬不比從前,最好還是要再多養一代人,

到時候兵強馬壯,再伐明不遲。”

洪承疇一說議和,立時便有一個八旗王公站出來贊成。

他是一說完,便又有幾人站出來紛紛響應。

不過也有人感覺這樣做實在是太丟臉了,所以也有人主張應戰。

不過這樣的聲音畢竟是少數,現在是個傻子也知道明國不比從前,真要開戰,那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結果也是兩敗俱傷,

到時候他們手下人馬損失慘重,估計又要被多爾袞兼併也有可能。

所以於公於私,他們都不可能會選擇這個時候和明國開戰。

多爾袞見主張議和的人佔了絕大多數,於是說道:“好,既然你們同意議和,那本王便接受你們的意見。

既然要議和,便要有議和使者,那你們以爲何人可前往明國,和明國皇帝商談議和之事?”

多爾袞目光掃視衆人,衆人一接觸多爾袞目光,不由得紛紛是退縮。

開玩笑,雖然說漢人講究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是這時候那是緊張時刻,明國皇帝似乎開戰之心異常堅決。

雖然議和也不是說完全沒有可能,只要條件開的好,那估計也有一線希望,

但畢竟那也只是一線希望而已,真要是明國皇帝上嘴脣碰下嘴脣,那誰去議和便是死路一條。

見無人迴應自己,多爾袞不由的是怒火中燒,“怎麼了?遙想當年你們是何等的英姿颯爽,在馬上雄偉天下,

現在讓你們去議和,爲我大清出這麼一點力,都畏畏縮縮,畏之如虎。你們還是我大清的巴圖魯嗎?”

衆人被多爾袞訓斥,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自然也是不可能被多爾袞激將到。

最後多爾袞的目光看向洪承疇。

幾年前八旗兵臨山海關,那時便是洪承疇出面議和,他是見過明國皇帝的。

若是派他出去,那也是輕車熟路。

多爾袞剛想要開口,洪承疇便立即出班說道:“攝政王大人,微臣推薦一人,可擔此大任。”

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悔恨惱怒的多鐸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六百九十章 山海關大婚第五百五十八章 人心第六百零七章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第五百二十五章 發瘋的女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七百一十二章 母愛氾濫的陳圓圓第四百零二章 震驚的李起第三百六十章 大人高義第二章 這是哪第兩百五十一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這些人都在想什麼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四百九十七章 禮物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快第五百五十章事起變化第兩百四十八章 罪己詔第一百零四章 時光流逝 物是人非 跪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殿下不可啊第四百零五章 毒酒一杯斷人腸第七百三十六章 民心所向第六百八十三章 動人的談話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七百五十三章 誰最大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腳大亂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三百一十二章 君臣密謀第六百八十六章 兵發山海關第四百二十一章謀劃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快第十七章 驚聞噩耗第三百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軍陣前第四百一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二十七章 揚名是個技術活第五百七十四章 如此結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五百五十六章 螳臂擋車第五百二十八章 警惕的劉澤清第兩百八十九章 這是真的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零七章 事遭突變第五百三十六章 堵胤錫石化第七百四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四百零四章 訣別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次登場第六百八十四章 令李起後悔的決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次登場第兩百七十六章 何苦自己嚇自己第七百一十一章 存在即合理第兩百零九章 祈福求雨第六百二十八章 雙李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陰謀暗生第三百零八章 兩軍陣前 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次登場第三百零五章 意圖聯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建王朝的帝王就這德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寇白門的可憐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史可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放軍建功第兩百五十五章 百密一疏第兩百一十八章 計議第六十八章 韃子旗主巴顏第三百一十七章 殿下三思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張獻忠之死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服李定國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子能怎麼辦第一百二十章 憤怒又有何用第四百三十六章 如何能忍第十五章 你到底是誰第五百四十三章 失望的顧炎武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戰滿達海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三百一十九章 殿下不可啊第七百六十四章 崩潰第四百四十九章 衝鋒第三百四十四章 封建王朝百官的思想第七百零六章 內疚的李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慘烈第八章 找死第七百五十三章 誰最大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第十二章 賭一把第一百七十四章 洪承疇第七百八十章 必須要做第四百六十四章 代善之死第六百六十章 大功告成第五百九十八章 痛心疾首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六百八十六章 兵發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