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

“御醫,定國怎麼樣了?血有沒有止住?”

處理完了張獻忠這邊的事情。李起便是火急火燎的去看望李定國。

此時的李定國傷勢嚴重,臉色蒼白,但好在意識還算清醒,這也讓李起多少放心一點。

不過他依然是堅持不包紮,也不上藥,即使身邊的坤興公主和御醫苦苦勸說,他也是無動於衷。

“皇兄,夫君他依然不肯包紮傷口,也不肯上藥,這可怎麼辦啊?”

坤興公主這時候滿臉急切,眼睛裡面都是淚花在打轉。

李起見李定國依然如此這般倔強,拿自己的性命也不當一回事,心裡不由得也是焦急,

“定國,你這又是何必呢?這三刀捅的這麼狠,你一不包紮二不上藥,這便是神仙也挨不住啊,

你看這血,到現在也沒有止住,還在流,在這樣流下去那就要活活放血放死了,這明擺着就是死路一條啊。”

李定國卻是渾然不在意,說道:“若是老天爺讓我死,我今天便必死無疑。若老天爺不讓我死,我便是再捅上三刀也無妨。”

“定國啊,就你這倔脾氣,你讓朕說你什麼好呢。”

面對着已經下定決心,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李定國,李起也是毫無辦法。

雖然說李起也可以強制命令,但是這很顯然違背了李定國的意志,這會讓他一生都不安心。

“罷了罷了,既然你這樣,朕也不管了。”

李起說完便是悄悄對那身邊的御醫使了使眼色,然後便是離開了。

那御心領神會,過了沒多大功夫,便是尋了一個由頭,走了。

“怎麼樣,以他現在的傷勢今晚能撐過去嗎?”

表面上李起雖然是答應任由李定國,但是在心裡他絕不可能看着李定國就這樣白白浪費一條性命,

這樣不但大明王朝失去一個支柱,他妹妹坤興公主也要守寡一生,這是李起所不願意看到的。

御醫不敢隱瞞,說道:“回皇上,李將軍腿上和胳膊上的傷口倒還好一點,唯獨小腹上的那一刀着實是傷勢嚴重。

若是不能及早止血,上藥包紮。便是十個鐵打的將軍也挨不過今晚。”

李起聽了臉色凝重,想了想,然後說道:“待會你找點迷香偷偷放在房間裡,把他迷暈,迷重點,然後給他止血,包紮傷口,

等過兩天他醒了,在他醒之前把傷口全部清理乾淨,記住,一定要做好,不要讓他察覺到。

只要辦成了,朕重重有賞,並且此事你決不可泄露半句。”

“爲皇上當差,不敢請賞。”

那御醫見李起嚴肅認真,心知這事情不小,於是鄭重答應下來。

這個辦法也是李起現在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總不能眼睜睜的就看着他去死吧。

果然,李起的這個辦法當真是見效了。

這御醫乃是個中好手,找了一些特殊迷藥,神不知鬼不覺的便是在房間裡面點燃。

李定國此時雖然還有意識,但卻並沒有尋常人那般清醒,很快便被迷藥給迷暈了。

而後御醫便是給李定國止血,包紮傷口。

李定國這一昏迷直到三天後才醒來。

不過在他醒之前,御醫已經遵照李起的吩咐,將傷口上的藥全部處理乾淨。

因爲這御醫醫術高超,手段高明,再加上此事只有坤興公主,李起,還有御醫三人知道,三人配合默契,李定國自然不疑有他,心中也是一塊石頭落了地。

之後李定國三刀報恩的忠義之名也遠播四方,許多人都是將李定國視爲大丈夫,真好漢,再也不敢把他當流賊看待了。

以此同時,張獻忠的謀逆之案也已經塵埃落定。

那天晚上張獻忠和孫可望兩人,以及五六十名張獻忠的心腹手下,他們都是當場被箭射死。

至於劉文秀,還有二十幾個手下則被當場捉拿,而後他們和之前早已被捉拿的艾能奇一道接受審判。

因爲整個案件簡單明瞭,極其清晰,所以不過五六天的時間便已塵埃落定。

最後他們所有人都被判斬首示衆。

當然,李起並沒有誅連他們的家人,在威嚴的同時也不失仁義。

老百姓對李起的這個判決也是非常的擁護,因爲整個案件從發生到最後塵埃落定,這每一個環節都是沒有刻意隱藏,

相反,反而是朝廷刻意的將消息向公衆透露,使得即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所以自然也就沒有老百姓去指責李起,誤會李起在之前接受張獻忠投降的時候便存了必殺之心,這樣的誤會都是沒有發生。

老百姓在觀看劉文秀等人被斬首的時候,人人都是激動高昂,大聲咒罵着這些人不是東西。

人羣中,一個年約三十的清瘦男子,他一直都在時刻觀察着老百姓的言語態度。

當徹底摸清了老百姓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後,他便悄悄地出了人羣,消失在街頭。

沒多大功夫,他竟然是出現在了李起的御書房。

此時那時刻在御書房侍候的太監宮女都已經被李起叫了出去,整個御書房內便只有李起和他兩人在。

“錦衣衛指揮使王孝珍,拜見皇爺,皇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錯,此人便是李起之前秘密任命的錦衣衛指揮使。

他叫王孝珍,是王承恩的侄子,也是一名太監。

說來也是可惜,別看他的叔叔王承恩那麼大名氣,最後這太監的地位也做得很高,但其實發跡發的很晚。

在王承恩發跡前,這王孝珍因爲家裡貧困,五六歲的時候就被家裡送進宮來當太監。

那時候的王承恩也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太監,並不能照顧家裡,否則這小子也不用受這苦。

不過後來王承恩因爲跟隨崇禎帝受到重用,所以他王孝珍也跟着沾光,在宮裡混得不錯,人人都是對他討好巴結。

後來李自成攻破京城的時候,王承恩陪着崇禎皇帝煤山自縊,那一天本來這王孝珍也是要一同前往的。

只是因爲當時皇宮太亂,他沒有找到王承恩,這纔是沒有一起上吊。

第九十六章 劉桃樹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第六百零八章 夫妻相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逼吳三桂第七百一十八章 猶豫不決的李自成第五百八十章 整的就是你第四百零五章 毒酒一杯斷人腸第五十九章 反清復明第五百零三章 城頭議戰第五百零六章 城頭劇變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清的罪人第六十章 佔領縣城第五百零三章 城頭議戰第一百零八章 李起之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奴才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起入京第四百四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官第二十六章 多爾袞第六十八章 韃子旗主巴顏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常的李起第四十四章 一直在這裡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果輝煌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七十八章 分派任務第兩百五十七章 天意第四百九十九章 寇白門的可憐事第九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七百五十七章 上位者的優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該有門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四百一十八章 往哪走第七百零五章 再見陳圓圓第一百九十章 退敵之策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的代善第一百三十九章 敗了第四百七十二章最忌諱夜長夢多第一百四十三章 這是死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聲值萬金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放軍建功第兩百二十九章 給韃子找點不自在第三十一章 什麼事情就怕有第一次第兩百零五章 請殿下降罪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掃陰霾堵胤錫第七百章 警示世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讒言害死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定王,你就不要嚇我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玉兒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共赴國難第一百八十章 牛金星第六百零六章 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禮物第六百四十八章無情第五百三十六章 堵胤錫石化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景極好第三百一十七章 殿下三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你的頭還是昏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官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三百六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六百六十八章 以身同受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吳三桂大怒第一百八十四章 慘烈第五百二十八章 警惕的劉澤清第六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五百二十六章 本藩很感謝她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前部署第一百零五章 漢滿逆轉 跪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營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五十四章 已無退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只能如此第兩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六百六十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五十七章 失意的史可法第六百五十章 珍惜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場體面第五百一十一章 口口相傳 都是人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軍陣前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能便宜他第五百六十五章 擡起頭來第三百七十七章 客氣不得第兩百一十六章 故人相見第四百零四章 訣別第四百零八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一百七十三章 只能如此第四百零七章 滿朝譁然第二十三章 李自成第五百五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壯膽氣第七百零五章 再見陳圓圓第三百一十三章 毒計生第七百五十七章 上位者的優勢第四百零四章 訣別第十一章 回軍山海關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