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史可法之驚

李自成罪行累累,乃是我大明朝最大的國仇家恨。這樣的人難道還不是我大明朝最大的敵人嗎?

難道還有比他更重要的敵人嗎?”

李起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史可法,道:“有,當然有,韃子便是,難道史大人不認爲韃子纔是我大明天下最重大的敵人嗎?

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即便最後成事,對漢家天下來說,也不過是換了一個人,換了一個姓當皇帝。

這天下該怎麼樣還怎麼樣,不過是再重演一次王朝的興衰交替而已。

但是韃子則不然,大人你看他們纔剛剛入關,連腳跟都沒有站穩,就迫不及待的下了“剃髮令”,把我漢人傳承祖先的頭髮都要剃掉。

不但如此,他還下了“易服令”,讓我們連自己的衣裳都不能穿。

他這是要幹什麼?

如果真的讓韃子最後坐了天下,這難道僅僅只是一次簡單的改朝換代嗎?”

史可法被李起這一問,問得當場回答不上來。

不得不說,李起的話很出乎史可法的預料,畢竟李起作爲定王的身份,是崇禎帝的三皇子,

按理來說,李起應該比他更恨李自成纔對,但是這時候李起卻是不然。

不但否認了他的言論,認爲李自成並不是最大的敵人,反而認爲是關外的韃子,

而這關外的韃子卻是此時史可法極力主張聯合的對象,這一正一反之間的差距,確實是極大的出乎了史可法的預料。

見史可法回答不上來,李起便是又自問自答,道:“史大人,若是韃子真的坐了天下,剃髮令,易服令得以實行,那麼我漢家的文化傳承還能繼續下去嗎?

我們剃掉的不是一縷頭髮,而是我們心中的信仰!我們改變的穿着不是一件衣裳,而是我們幾千年來的精神寄託。

孔子還曾說過一句話,若非管仲之能,我華夏早已披髮左衽。

即便只是衣服從右衽改爲主衽,就已經被視爲華夏從文明變成淪爲野蠻,不是人類。

那麼我們將自己整個衣裳扒掉,頭髮也不要,那這又淪爲了什麼呢?

我們又該用怎樣的言語去表達這樣的惡果呢?”

李起的話在後世之人看來,自然是一篇廢話,

不過是剃個頭發而已,誰會去當真,不過是換一個款式的衣裳而已,又有誰會去計較那麼多?

又會有誰傻到爲了保護自己的頭髮和衣服,不惜獻上自己和家族的性命去抗爭?

這樣的人,不是傻子,又是什麼。

但這不是後世,這裡是明朝,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講,這卻無疑是驚天之語,見始之高深,令人驚歎。

是啊,李起剛纔的那一翻長篇大論,說簡單一點,也就是他曾經說過的那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韃子入關,此非亡國,乃亡天下!

史可法被李起的話震驚得久久是回不過神來,眼睛裡面滿是對李起的不可思議。

“殿下,你怎麼可以有這樣的想法?須知李自成可是逼死先帝的罪魁禍首!

若不是李自成攻破神都,先帝又怎會煤山自縊?我神都又怎會淪陷已韃子之手,這些都是李自成一手挑起來的。

這般的國仇家恨,殿下不去找李自成報仇雪恨,反而是在這裡長篇大論的討論韃子的罪惡,這豈不是本末倒置!

殿下須知,關外韃虜縱然強盛一時,但卻不過是皮屑之癢,不足爲患。

只待我大明王朝稍稍恢復元氣,便可將他們輕而易舉的橫掃一空,這一點,難道殿下身爲我大明皇子親王,您對我大明還沒有這樣的信心嗎?”

“呵呵呵,,,”

李起聽了史可法的話,不由得是一陣苦笑,

“史大人,皮屑之癢,皮屑之癢,這句話你們這些文臣大佬都已經說了幾十年了,但你們越是說這話,那關外韃子卻是越實力壯大,越囂張跋扈,

我都懷疑你們這些話,是不是滋養牲畜的養分,把它們給養大了!”

說完,李起便是對史可法拱了拱手,道:“史大人,你昨天對本藩的仗義執言,本藩非常感謝你,這個人情本藩記下了,

以後你但有難處,本藩若能幫上忙,定當全力以赴,還你這個人情。

至於你的言論,恕本藩不敢認同。而且本藩也希望你以後不要再過多的宣揚你的言論,

因爲你的言論是錯誤的,你身爲我大明朝廷兵部尚書,如果一直抱有這樣的言論,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你會影響到很多的官員行爲。

我覺得如今整個朝堂最符合實際的是堵胤錫堵大人,史大人應該好好認真思量和閱讀一下關於堵大人提出的“連李張,平韃奴”的主張。

這纔是真正能夠救我大明,救我天下的主張,還請史大人好自爲之!”

說完,李起便是告辭而去。

史可法看着李起離去的身影,想要叫住李起,但是話到了嘴邊卻又是叫不出來。

枯燥的等待是無聊的,特別是和史可法有了那一番對話過之後,李起在等待朝會開始的那段時間,更加是心事重重,

這也使得時間過起來感覺比平時要慢得多得多,甚是乏味。

有道是官員都長了一顆七竅玲瓏心,眼力勁都是沒的說。

這時候有那一心想要討好李起的官員,見李起一副心事重重,心不在焉的樣子,不由得便是上前討好道:

“殿下,您若是在這裡等的乏了,不如便去那朝房等候,那裡有專門的直房,可以供殿下在那裡歇一歇,坐一坐,喝杯茶水潤潤嗓子,還有點心。”

李起聽了,不好奇道:“哦,還能這樣?真的?”

見李起似乎是有興趣,那官員更是更來了熱情,趕忙引領着李起到了午門旁邊的一處小門,進去之後便可看到可供一些大官休息的直房。

畢竟起的那麼早,又要等那麼久,一般人真是吃不消,所以若是等得急了,便可讓那些大官去直房休息一下。

當然,這是大官纔有的待遇,一般的官想都別想。

第一百零九章 口舌之歷第四百四十七章 韃子是吹出來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什麼寧死不降第七百六十章 步兵戰騎兵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安排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兩百零二章 殺第兩百九十九章 可以執行戰場軍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客氣不得第六十七章 我不怪你們第兩百五十章 你懂帝王術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必過分看重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套了第七百五十章 你也有這時候第五十二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二十一章 見到手下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六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祖真言第七百零六章 內疚的李起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馬行空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五百一十九章 他怎麼進京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殿下三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定國的決然第兩百九十章 我打仗不是爲了討好他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廣王第六百六十八章 以身同受第四百九十章 李起的態度第四十四章 一直在這裡第四百二十七章 惱怒的多爾袞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難抉擇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腳大亂第三百四十六章 宮門發威第四百零七章 滿朝譁然第二十八章 崩潰第四百八十四章 急不可待第三百六十一章 吳軍內訌第四百零九章 困惑的阮大鋮第三百七十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三十九章 史可法之驚第兩百七十四章 詭辯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訝的多爾袞第四章 氣的吐血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有點不妥吧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掃陰霾堵胤錫第三百五十七章 失意的史可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鐵趁熱第五百一十六章 聲望卓著第五百三十章上天選中的人第兩百五十五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意多鐸第一百七十八章 李自成大怒第九十二章 我像是那樣的人嗎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得罪的是老天爺第一百一十三章 手起刀落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起的承諾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次登場第九章 蒙古馬第兩百零九章 祈福求雨第兩百三十九章 借東西的變債主第二十三章 李自成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負第七百零三章 聖命不可違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明的尊榮第四百九十五章 皇妹別生氣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兩百二十一章 安撫第一百四十二章言傳身教第四百三十三章 洪承疇大驚第五百二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八十六章 議定第四十六章 可以第六百六十一章 坤興公主大婚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兩百一十四章 讓你死個明白第十七章 驚聞噩耗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敢戲耍本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洪承疇第四章 氣的吐血第六百零八章 夫妻相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營第十三章 黎玉田之死第二十六章 多爾袞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第一百零三章 吳三桂大怒 跪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敢威脅本官第兩百五十五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九章 難道飛了不成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教史可法第六百五十八章昏君第三百二十七章 揚名是個技術活第六百二十九章 瞬間萬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貴有天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時代的覆滅和新生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拳打在綿花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縣官不如縣管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