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

“哈哈哈,,,”

要說這奸臣能夠得到皇上的信任,那不是沒道理,至少在奉承拍馬這方面,那絕對是高人一等,那本事絕對一流。

馬士英就是個中翹楚,馬屁張口就來,而且說這馬屁的時候,他那臉上的神情也是無比的鄭重,好似在說真的一般。

這般的馬屁神功,頓時便是拍的弘光皇帝龍顏大悅,高興的哈哈大笑。

第二天,弘光皇帝便是在御書房召見了堵胤錫。

作爲事情的始作俑者,馬士英也是在一旁做陪。

“愛卿,如今我大明江山危如累卵,正值多事之秋,沒想到定王竟然是一鳴驚人,先殺滿達海,後斬阿濟格,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朕心甚慰!”

說到這裡,弘光皇帝不由得是擺出一副真心欣慰的模樣,彷彿是對李起的驟然崛起,感到十分的欣喜,絲毫不認爲他會對自己的地位產生威脅。

見弘光皇帝這樣,耿直無私的堵胤錫,那也是頓時一掃心中陰霾,哽咽道:

“皇上,古人云聖君在朝,名臣勇將輩出,定王能夠崛起,兩蹶名王,光復山東,這正是因爲有皇上坐鎮中樞,整肅陰陽,執掌乾坤,方有如此不世之功,

此,雖有定王之功,然,全賴皇上英明,得天助,方有如此大好局面,值此,我大明必將中興。”

這話一聽就是馬屁話,李起兩蹶名王,跟他弘光皇帝有個屁關係,這裡面的功勞怎麼全賴他弘光皇帝呢?

這不是扯淡嘛。

但是從堵胤錫的嘴裡說出來,卻不盡然,因爲這裡面透着一種極其深刻的古人思想,那就是君王無錯論,君王萬能論。

什麼是君王無錯論?什麼又是君王萬能的呢?

簡而言之,那就是作爲這個天下最高的主宰者皇上,他必須要給臣民灌輸一種思想,

把本該屬於自己要負的責任,全部推掉,把本不屬於自己的榮耀,全往自己身上扯,

這樣,皇上的形象就是無比光榮,偉大,且正確。

在這樣的思想灌輸下,天下臣民對皇上就形成了一種盲目崇拜的思想。

比如說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候作爲最高統治者皇上,他自然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爲他權力最大,自然責任也就最大。

但是他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在君王無錯論的思想上,百姓認爲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這主要是因爲朝中出了奸臣,

皇上是被奸臣小人矇蔽了,這纔是搞得天下大亂,跟皇上本人沒有關係,錯全在奸臣小人身上,

只要除了奸臣小人,皇上不被他們矇蔽,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再比如說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這是誰的功勞呢?

當然是皇上嘛!

即便當朝皇帝可能是個小娃娃,又或者皇上沉迷於個人享受,完全不理朝政,將朝政全部甩給了朝堂上的文武大臣。

但是這不要緊,天下太平,最大的功勞還是皇上。

因爲老百姓並不知道當朝文武百官有哪些人?叫什麼?

這些他們並不知道,但是他們一定知道當朝一定是有皇上的,有皇上,天下又這麼太平,那這功勞不是皇上的,還是誰的?

而且天下太平在老百姓的眼裡,可能也跟老天爺保佑有點關係,老天爺爲什麼會保佑天下太平呢?

因爲當朝皇上是老天爺的兒子,天帝之子,簡稱天子,哪裡有老子不保佑兒子的呢?

所以,這功勞自然也可以全部加到皇上身上去。

所以在君王萬能論的思想下,只要是正面的事情,所有的功勞都可以往皇上身上扯,都是皇上的功勞。

正是在君王無錯論和君王萬能論的思想影響下,即便是耿直無私如堵胤錫,他也是深受其影響,

認爲李起之所以立下這麼多的功勞,這除了有李起本身的能力之外,也跟老天爺保佑弘光皇帝有關係。

所以說堵胤錫剛纔的話,雖然有一點拍馬屁的嫌疑,但確實也是他發自內心的真心話。

這樣的話竟然是真心話,是不是聽得感覺狗血,其實在古人眼裡並不狗血,反而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古代,多少人,他們的家人被皇上下令處死,家破人亡,但是最後可能皇上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這事情都是朕被某某某矇蔽了,朕已經把他處理了,以後你好好爲國盡忠。

這時候那人無比的感激涕零,磕頭如搗蒜,直呼皇上英明。

這樣的事情在古代多不勝數,比較出名的一個例子就是方孝孺。

當年方孝孺的父親因爲捲入了空印案,被大明太祖高皇帝給殺了,其實方孝孺的父親又犯了什麼罪呢?

認真說起來什麼罪都沒有,就這樣稀裡糊塗的,大明太祖高皇帝在空印案中殺了幾萬人,這裡面就有方孝孺的父親在。

但是最後太祖高皇帝卻是對他的皇太孫朱允文說,方孝孺這個人是可以用的,你以後當了皇帝,可以大膽的啓用他。

而結果方孝孺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驗證了太祖高皇帝的這句話。

爲了表達對朱允文的忠心,方孝孺竟然被永樂皇帝誅殺了十族,親眼看着自己的親人手足人頭落地,也沒有說過一句服軟的話,其決心可見一斑。

後世之人很難理解,爲什麼太祖高皇帝殺了方孝孺的父親,而方孝孺竟然還會如此對太祖高皇帝的孫子這麼忠心呢!

按理來說,方孝孺不起來造反就算不錯了,還談什麼盡忠。

但這就是事實,

方孝孺的父親被冤殺,他絲毫不對太祖高皇帝有怨言,他要是有怨言,他就不會對大祖高皇帝的孫子那麼忠心耿耿。

他之所以會這樣,那歸根就底,就是在君王無錯論的影響下,纔會有這樣的想法,

否則,若是以後世之人的思想來對待,怎麼可能還會忠心耿耿呢?

哎,這就是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對臣民百姓的思想控制,

不得不說,這樣的控制力非常的令人恐怖,也非常的令人難以置信。

第兩百零九章 祈福求雨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常的李起第兩百八十三章 這沒道理啊第四百二十章高風亮節第四百一十一章 難道是她第五百一十六章 聲望卓著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服李定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宮門發威第四百八十二章 寇白門的見解第四百九十六章 得妻如此 夫復何求第兩百四十一章 囂張跋扈趙應元第五百五十三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義黃廷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第兩百零七章 兄弟之情萬年不變第一百七十章 滿達海之驚第兩百零七章 兄弟之情萬年不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驟然發難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子能怎麼辦第七百六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廣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固山額真葉臣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清的罪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王第兩百一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零二章 虎有舔犢第四十二章 去不去第一百五十五章 共赴國難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安排第七百二十三章 這地方的百姓不一樣第四百九十五章 皇妹別生氣了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兩百五十一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六百零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十章 糧食和鐵最重要第六百二十八章 雙李戰第兩百六十九章 命中註定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五百零五章 算算你還是賺了第六十六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五百五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兩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小不點第四百六十七章 氣憤的多爾袞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可以回家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時間全趕上了第九十章 天下大勢第兩百八十三章 這沒道理啊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慶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聲值萬金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比賽第兩百五十六章 賭一把第六百七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起入京第兩百五十七章 天意第四百零二章 震驚的李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再見佳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衝鋒第三百一十二章 君臣密謀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叔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變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的代善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四百八十一章 奇女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窩裡鬥第五百零一章 再見寇白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弘光帝第四百八十六章重逢第六十三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第六百九十章 山海關大婚第七百七十七章 爵位賞賜第七百一十一章 存在即合理第二十七章 再戰第一百零五章 漢滿逆轉 跪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二章 刑氏第四百零七章 滿朝譁然第四百四十八章 李起不死第三百七十六章 定王,你就不要嚇我了第兩百一十六章 故人相見第四百七十一章 陰謀暗生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第三百零九章 老謀深算第六百一十章 不如意十之八九第六十章 佔領縣城第五百一十章 你太高看他們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搏殺第三十六章 嶽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安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字害死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一百一十七章 氣極第一百九十七章 動手第四十二章 去不去第五百六十五章 擡起頭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奇女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變第四十一章 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