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八章 罪己詔

誰能想到李起竟然會公開檢討先帝的過錯,並且毫不推脫,將天下一切的苦難都是歸咎到了先帝崇禎帝的身上,並且真誠的代崇禎帝對天下萬民認錯!

這一切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便是打死他們,他們也是不會相信一個字的!

“先帝萬歲!殿下千歲!”

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見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一臉的熱淚滾滾,高喊一聲後,便是一個“撲通”的跪在了地上,這時候的他,已經是老淚縱橫。

老人的聲音也是喚醒了衆人,百姓們都是一個個的淚流滿面,再次跪在地上,大聲喊道:“先帝萬歲,殿下千歲,”“先帝萬歲,殿下千歲。”,,,

數萬百姓齊聲高喊的聲音在空中久久迴盪,經久不息,好似這一刻天地間就只有這一種聲音。

其實百姓們這樣感動,這樣的不能自己,這並不意外,要知道剛纔李起的那番話,那話裡的內容可以說就跟一份罪己詔一樣,那效果之大,不是一般詔書和言語可比的。

罪己詔,顧名思義,那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下詔檢討和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的詔書在整個封建王朝幾千年的歷史裡,出現的次數屈指可數,可見其之少見和珍貴。

因爲在封建王朝裡面,皇上是不會錯的,永遠都不會錯,因爲他是天子,是上天委派來統治人間的神,他怎麼可能會錯呢?

就算是有錯,搞得民不聊生,家國破碎,那也是被奸臣小人矇蔽,和聖明的皇上沒有任何關係,只要把奸臣除了,皇上還是天下最聖明的皇上,天下也很快就將在聖明皇上的領導下繁榮昌盛。

正是因爲有這個思想在,所以罪己詔就顯得那樣的少見和珍貴。

正是因爲珍貴,所以這罪己詔也就成爲了皇帝緩和階級矛盾的一種重要政治手段。

當天災人禍來臨的時候,有的百姓不甘就此死去,總是會有人揭竿而起,然後烽煙遍地,戰火紛飛,

最後嚴重的影響到了皇權統治,甚至到了危及皇權存續的時候,皇帝被逼得沒有辦法,往往這時候皇帝就會下達罪己詔,向天下萬民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求緩和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階級矛盾。

許多起義的百姓見皇帝主動下罪己詔,認錯了,就會獲得一種無法言語的欣慰感和成就感,然後就感覺既然皇上已經認錯了,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再給皇帝一個機會啊,乾脆別造反了,咱們回家吧。

所以在歷史上因爲皇帝下達罪己詔,然後起義軍偃旗息鼓的事情也是發生過的,就比如那漢武帝下達的《輪臺罪己詔》。

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這沒的說,但是他和一些才能非凡的皇帝一樣,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極其的英明神武,但是在步入老年後,就開始昏庸了。

並且這種昏庸程度和他年輕時候的英明程度往往成反比,年輕的時候越英明,老了以後就越昏庸,漢武帝就是如此。

在漢武帝度過了傳奇的前半生帝王生涯後,到了晚年,就開始追求長生不老,沉迷酒色享受,大修宮殿樓宇,

最後甚至還引出了一場巨大的宮廷災難,導致太子和皇后,皇孫,公主,駙馬等幾萬人死難,真真是觸目驚心!

不光如此,在他晚年的時候,對外的戰爭依然是不斷,幾代漢朝先帝留下的家底早就是打空了。

巨大的戰爭開支自然也就轉嫁到了老百姓的頭上,這就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有的地方甚至到了豐收之年還要易子而食的地步,可見當時百姓生活之慘烈!

老百姓如此這般的生活,自然有人不甘,於是有人便舉起義旗,號召百姓造反,這樣的事件在漢武帝晚年時期多不勝數。

漢武帝見百姓起義的事情接連不斷,便是開始反思自己,最後意識到了百姓苦難的原因,感到很悔恨,於是就有了這《輪臺罪己詔》。

在這封詔書裡,漢武帝反思戰爭帶給百姓的巨大負擔和苦難,認爲現在大漢朝的當務之急是“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指出安定生產的重要性,表示要減輕老百姓負擔。

許多地方的起義軍見一直以來高高在上,威武於天地之間,縱橫一生的漢武帝竟然主動下達罪己詔認錯,都是感到十分的意外,同時也感到極其的欣慰和滿足,於是許多人紛紛偃旗息鼓,不造反了。

由此可見罪己詔對老百姓的威力有多大!

現在一衆百姓竟然奇蹟般的親眼見到李起代崇禎帝認錯,猶如下達罪己詔,這樣的時刻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發生,這叫百姓如何能不爲之動容!

現在的他們已經是忘記了這些年受到的苦難,只感到崇禎帝是英明的,李起是英明的,以後的大明是有希望的,這是他們絕大多數人的共同想法。

哎,多麼可愛和善良的百姓啊,他們真是應該過上好日子啊!

見到百姓們個個竟然因爲自己的話,不但不怪罪崇禎帝,不怪罪自己,反而是極其的感動,個個痛哭流涕,李起也是動容。

再一次,李起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麼的重,李起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讓這些善良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都過上幸福安定,真真切切的好日子。

待到李起安撫百姓,來到衡王府的時候已經是天黑了,

這時候,一盞又一盞的紅燈籠將整個衡王府裝點的是光彩奪目,熠熠生輝,僕從下人往來穿梭,絡繹不絕。

李起見此,在和衡王朱由棷見禮客套過後,不由得是暗諷道:“皇叔這衡王府真真是世外桃源啊,看的我都有點以爲自己置身於太平歲月之中,和外面相比,皇叔這裡簡直猶如隔世。”

朱由棷聽了李起這話,以爲李起是在誇讚自己王府的氣派非凡,不由得是一陣得意,爲自己的衡王府感到自豪,不過他還是謙虛的笑道:

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官第六百一十八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十八章 降而復叛第一百八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需要考慮太多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日千里第五百四十五章 苦衷第六百六十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四十章 伙伕龔長髮第一百八十章 牛金星第六百三十一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七百零二章 堵胤錫也靠不住第一百三十九章 敗了第二十六章 多爾袞第七百二十四章 用人也沒什麼講究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二十三章 屬下冤枉第三百八十七章 姜曰廣第七十章 我們贏了第四十六章 可以第六百零一章本王一力承擔第四百四十九章 衝鋒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兩百零九章 祈福求雨第四百八十八章 傻妹妹第三百零七章 多爾袞的心性第一章 國破家亡第五百九十八章 痛心疾首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新認知定王第兩百九十九章 可以執行戰場軍法第五百章 最是無情負心郎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二十六章 多爾袞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到最後不勝敗第七百三十九章 古往今來難找第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前夜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需要考慮太多第六百一十章 不如意十之八九第五十五章 範家堡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作打算第七十八章 分派任務第七百零一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九十六章 得妻如此 夫復何求第一百八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九十四章 膽子何其之大第六百八十章 要勾結嗎第七百六十四章 崩潰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者不死第一百八十章 牛金星第八十五章 連哄帶嚇第兩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小不點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要怪罪第五百五十四章 已無退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局勢大變第四十三章 小不忍 則亂大謀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助我也第五百零三章 城頭議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聲望卓著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鐵趁熱第兩百九十五章 你服是不服第七十六章 鋼柔並用第九十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堵胤錫何懼第七百六十九章 你的頭還是昏的第六百四十章 時機未到第六百零七章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第三百五十三章 生死置於度外第七百章 警示世人第二十一章 見到手下人第三百零五章 意圖聯手第四百七十一章 陰謀暗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時間全趕上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驚訝的李定國第一百一十四章 進山第五十章 烏達黑莫古裡第七百二十章 騎虎難下第八十二章 馬長樂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一百三十章 曹順第四百七十一章 陰謀暗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五十九章 反清復明第三百五十九章 百姓苦啊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營第六百一十七章 雙龍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韃子是吹出來的第一百四十章 懂事的曹順第五百四十三章 失望的顧炎武第一百五十五章 共赴國難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十四章 一直在這裡第三百八十八章 這能行嗎第三百二十五章 漢家的天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你爲何讓我去送死第兩百一十六章 故人相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只能如此第三十章 你們誰敢第六百一十三章 武進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