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的罪過

想到這裡,趙應元不由得是在心裡重新盤算之前和李士元定下的暗殺策略。

衆人之中唯有那李士元一臉的遺憾神情,他沒有想到這李起竟然第一次和衆人見面,就這麼放心,竟然只帶了百餘人就敢進城,早知道這樣,暗殺的時間就應該定在今天了!

不過遺憾過後,李士元又是欣喜不少,心說既然這定王這麼不提防人,那暗殺他的成功性可就要大了許多,這對自己來說也是好事。

進了青州府城,府城內的老百姓都是齊齊出門,歡迎李起的到來,見到了一身盔甲裝扮,渾身透着一股雍容貴氣和強烈威嚴的李起,百姓們無不交口稱讚。

“定王來了,定王來了,這就是先帝三皇子啊,真是長得好俊好貴啊!”

“那是當然了,這可是正宗的天潢貴胄,比我們青州的衡王還要尊貴,那貴氣當然是貴的不得了了!”

“現在韃子殺入關了,以後我們就得靠定王殿下了!”,,,

一衆百姓都是議論紛紛,對李起的褒揚是不用說的,畢竟老百姓都這樣,見到了皇上王爺什麼的,本身自己就感到無比的光榮,這評價自然不會差。

等到李起走到了近前,一衆百姓又是齊齊跪地,山呼“草民拜見定王殿下,定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要說這跪拜之禮,李起一時之間還真是很難適應,想要取消,但是一來這是幾千年根深蒂固的結果,要想一朝廢除,談何容易。

二來雖然這跪拜之禮很是封建落後,但是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至少這樣的禮節可以最大限度的凸顯身份地位,有利於調度和指揮,抗擊韃奴。

這一點李起還真是感受到了許多的好處和便利,就說這一次自己帶着二十多萬義軍百姓趕路,這路上不可能沒有事情發生。

許多的百姓因爲這個事那個事的發生了爭執,甚至還出現了械鬥,但是隻要李起一出面,連話都不用說,鬧事的百姓全部都立馬老實了,直接跪在地上任打任罰。

甚至還有的百姓以可以受到李起的處罰爲榮,以至於當李起宣佈對他們進行懲處時,他們還一個個的歡呼雀躍,好像得了什麼獎勵,走了什麼好運一樣。

這一切,還不都是因爲李起身份地位的原因嗎?

所以一路上李起也是盡最大的限度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去糾正百姓的不當言行,廢除私鬥,這就是其中的一項。

見一衆百姓對自己跪地高呼,李起不由得是不住的揚手,道:“都起來吧,都起來吧,這些年難爲你們了,,,”

李起的話親近易懂,又發自肺腑,百姓們聽的都是感動,許多的人甚至都情不自禁的開始哭泣起來。

看着這些對自己感動無比,但是身上卻又是破破爛爛打滿了補丁,臉上也是一臉菜色,形榮枯瘦的百姓,李起心裡也是不好受。

明末天災人禍持續動盪了幾十年,百姓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裡,不但要忍受賊寇的襲擾,還要忍受官府的盤剝和壓榨,現在就連那關外的韃子也來了,

生活在這樣的歲月裡,可以想象百姓是一個怎樣的生活狀態。

這樣的現狀,說到底都是官府的不作爲,而官府的不作爲,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責任人就是崇禎帝!

哪怕是木匠皇帝天啓帝,那都比崇禎帝做得好,在天啓帝在位的七年時間裡面,那也不是沒天災,陝西河南那邊當時已經是年景不行了,但是也沒見陝西河南有多鬧騰。

而且天啓帝在位的時候也不是沒外患,那韃子奴酋努爾哈赤那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比皇太極還要狠,幾次對大明發動大戰,但是都在遼東不得寸進。

所以說天啓帝面對的局面和崇禎帝比起來其實也差不多,可是天啓帝那時候的局面卻一直都在朝廷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但是天啓帝一死,崇禎帝繼位,繼位的當年,局面就開始失去控制,等到崇禎帝死的時候,局面甚至可以說是已經糜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這般的結果,縱然崇禎帝不好女色,縱然崇禎帝勤政待旦,縱然崇禎帝以身殉國,但是作爲帝國的皇帝,最有權勢的人,他又不是傀儡,那責任就算是想推也推脫不掉。

所以這時候的李起,作爲身體本尊朱慈炯的繼承人,不免也是對崇禎帝不能造福萬民感到很慚愧,對老百姓苦難生活的愧疚之情就更加是深了。

“籲”,

李起勒住了繮繩,而後翻身下馬,走到了街道邊一衆百姓的面前。

一衆百姓見李起突然下馬,向自己走來,都是不知道李起這是爲何,難道是自己言語舉動失儀,惹惱了定王殿下?

想到這裡,那些百姓嚇得渾身一個激靈,慌不跌的就是齊刷刷的再次跪倒一大片。

李起見他們一個個的嚇得魂不附體一般,先是一愣,而後便是感覺加快腳步,將面前幾人給扶了起來,同時也大聲讓其他人起來。

待到百姓們都是知道自己誤會李起,心緒穩定了後,李起纔是對他們大聲說道:

“鄉親們,這些年天災人禍,不知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死於非命,這都是朝廷的罪過啊!”

百姓們見李起這樣說,一個個的都是驚駭莫名,他們都是沒想到李起竟然會說這樣的話,而且還是當着大家的面公開說。

“朝廷的罪過,那追根溯源就是我父皇的錯,是他不能使國家繁榮,是他不能使百姓安樂,這一切都是因爲我父皇沒有當好一個君主!

在這裡,我朱慈炯代表父皇,向你們說一聲“對不起”,同時,也對天下萬民說一聲“對不起”。”

說完,李起鄭重的對百姓真誠的拱手,而後躬身下拜,行了一個莊重的躬身大禮。

靜,死一般的靜,世界彷彿在一刻被定格,所有人都是不可思議的看着李起,久久的都是回不過神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只能如此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起的承諾第四百零一章 本藩不信第三十六章 嶽來第一章 國破家亡第四百六十四章 代善之死第七百七十二章 破天的恩寵第六十七章 我不怪你們第五百二十九章驚變第五百七十一章 困境立解第三百六十八章 誰都不想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者不死第五百章 最是無情負心郎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三百六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第兩百六十二章 殺意起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奇女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信人不如信己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定王,你就不要嚇我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難道是她第六十七章 我不怪你們第六百七十七章 張獻忠之死第七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第四百一十五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三百五十六章 驟然發難第二章 這是哪第四百八十一章 奇女子第七十一章 傷員第四百零一章 本藩不信第六百五十一章 盡力就好第三百一十二章 君臣密謀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鐵趁熱第兩百六十章 廷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你欲如何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一百二十四章 什麼寧死不降第一百七十章 滿達海之驚第三百四十二章 禮部有司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四十三章 這是死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禮物第四百零五章 毒酒一杯斷人腸第一百零四章 時光流逝 物是人非 跪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三章 迴光返照而已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理的推斷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果輝煌第四百八十六章重逢第五十三章 未請教好漢大名第五百七十七章 範永鬥第六百六十一章 坤興公主大婚第一百三十三章 軍心不穩第七百一十章 不知所謂第一百四十二章言傳身教第一百八十四章 慘烈第四百六十一章 識破身份第三百五十三章 生死置於度外第三十七章 密室第兩百六十四章 暗號第六百七十二章 前夜第一百八十四章 慘烈第四百三十二章 殘忍的韃子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叔第三百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兩百八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套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惱怒的多爾袞第一百九十八章 營救李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動人的談話第二十四章 發兵山海關第四百章 豈有此理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兩百零四章 這怎麼可能第六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五百二十六章 本藩很感謝她第四百九十九章 寇白門的可憐事第兩百四十二章 毒計生第三百八十章 尚有轉機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服李定國第兩百二十五章 朝議第三百五十三章 生死置於度外第七百五十二章 高興的太早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會張獻忠第兩百三十九章 借東西的變債主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逼吳三桂第六百章 張獻忠大怒第四百三十一章這究竟是爲什麼第七百零五章 再見陳圓圓第六百六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三百零一章 萬丈怒火第三百五十四章 火冒三丈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教史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