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九章 祈福求雨

知縣張浩年不停的在沙多餘面前說着好話,大拍馬屁,奴才德性是顯露無疑。

但是這時候的沙多餘卻是滿臉的擔憂之色,對張浩年的好話是全然沒有聽進去。

張浩年見沙多餘這樣,哪裡還能不知道沙多餘在想些什麼,畢竟這時候他也是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是滿達海王爺出了事,說是李起跑了,滿達海被殺了。

對於這個謠言,張浩年是不相信的,要知道滿達海那是什麼人,那可是堂堂正紅旗旗主王爺,還是當今禮親王代善的兒子,那本事可是大得不得了,哪裡是那麼容易殺的。

於是張浩年對沙多餘開導道:“沙多餘大人可是在爲滿達海王爺的事情煩憂?

若是的話,奴才還請大人不必擔憂,滿達海王爺可是天潢貴胄,自有天上星宿保佑,說李起那個反賊被人給救走了,那還有點可能,但是說滿達海王爺被人殺了,這卻是絕無可能,滿達海王爺身邊八旗精兵俱在,亂賊如何殺的了!”

“可是,,,可是這謠言說的有鼻子有眼,甚至連滿達海王爺怎麼被殺的都說的跟真的一樣,這要真是真的,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沙多餘一臉的擔憂神情,看來滿達海有可能出事的消息還是給他巨大的壓力,他此時孤軍鎮守武清,手中雖然有一千正紅旗精兵在,但是真若是滿達海出了事,軍心不穩之下受到賊兵攻擊,那可就麻煩了。

沙多餘這樣擔憂,張浩年卻是滿不在乎的笑了笑,不屑的說道:“大人多慮了,自古謠言又有哪個不是有鼻子有眼,要不然,誰信呢!

再說了,若是那李起逆賊真的被人救走了,滿達海王爺真的被人給殺了,這麼大的事情,朝廷不可能不發文書下來讓我們提高警惕,早作預備,現在朝廷無事,正可以說明這謠言乃是空穴來風!”

這話說的還真是在情在理,畢竟和傳言相比,朝廷的文書可信度更高,若是滿達海真的死了,那還得了,整個京畿之地還不得被朝廷翻個底朝天,那逆賊便是藏到天涯海角,那也放不過他啊!

“哈哈哈,,,”

想明白其中關節,沙多餘不禁是哈哈大笑起來,看張浩年的眼神也是柔和了許多,沙多餘讚許道:“你這奴才倒是有幾分激靈,不錯,爲本官趕走了煩心事,記你一功。”

張浩年大喜,趕緊是對沙多餘跪地叩頭,連聲道謝,這般的無恥謙卑之態,真真是看得人作嘔。

而後,張浩年又是說起了另外的一件事,“沙多餘大人,昨日本縣鄉紳向下官提議,說是近來烈日炎炎,久未下雨,恐怕今年田地裡的莊稼要歉收了,所以鄉紳們希望官府可以出面祈福求雨,

下官覺得這時候我們正好可以大大的搞一個祈福儀式,一來可以彰顯我大清一心爲民的善政,二來也可以安定軍心民心,不知沙多餘大人意下如何?”

像祈福這樣的事情本來屬於民政,是地方縣令這樣的文官來操辦,根本就不需要向統管軍隊兵馬的武官來說,

但是這年頭武官地位早就不可和幾十年前同日而語,再加上這武清又是以武立國的清廷統治下,而且又是初定,一切都不是很穩,正是需要武官來穩定地方,大顯身手,

所以這時候的武官自然是地位超然,可謂是地方軍務民政司法一把抓,什麼事情都是統兵的說了算。

這般情況,張浩年自然是要事事向沙多餘這個統兵大將請示,哪裡還敢擅自做主。

沙多餘聽了,也沒有太在意,大手一揮,說道:“小事而已,你去操辦吧,到時候本官去看看,有本官在,你們這裡的神仙要是敢不下雨,我把他廟拆了,神像砸了!”

“好好好,有大人出面,想必這求雨之事一定是馬到成功。”

而後,張浩年便是開始着手安排祈福求雨之事,說來也巧,這第二天便是黃道吉日,選日不如撞日,張浩年便直接安排第二天在縣城郊外的土地廟舉行祈福求雨大典,命令縣衙一衆官吏做好準備。

一夜過得飛快,第二天,沙多餘帶着一百餘精銳韃子兵在張浩年的引領下,便是出了武清縣城,去往郊外土地廟。

此時,土地廟前已經是擺好了祭壇,十幾個武清鄉紳也早就是等候在了土地廟門前,在那裡態度恭敬謙卑的等待着沙多餘和張浩年的到來。

見他們來了,一衆鄉紳齊齊跪地,道:“奴才恭迎沙多餘大人,張大人。”

這些個鄉紳在說這話的時候,只感到比吃了蒼蠅還要噁心。

像以前大明的時候,他們這些鄉紳那可是地方上的實際統治者,那朝廷派下來的縣令,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拜他們的碼頭,要是縣令得不到他們的支持,那他這縣令就當不長久,也當不順暢。

那時候鄉紳的地位是何等的風光,走到哪裡都是一副當家老爺的樣子,時不時的做個樣子,來個修橋鋪路,建廟鑄堂什麼的,許多百姓也是對他們尊敬有加。

這般的風光,什麼時候跪拜過誰,縣令又怎麼樣,最多給你拱個手,點個頭,這就算是給你面子了。

但是現在到了大清統治,他們這些地方大老爺一下就都成了奴才,不但見了縣令要跪拜,就連這些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夫丘八,那也要跪拜,而且跪拜的更加要一絲不苟,

要是態度稍微有那麼點不恭敬,直接提起來就殺頭,連堂都不過,罪也不定,真是一點王法體統都沒有。

早知道韃子朝廷是這德行,當初就算是毀家紓難,那也要幫着大明打流賊,打韃子。

哎,現在想這些又有什麼用,爲了苟活性命,奴才就奴才吧,跪拜就跪拜吧,當狗就當狗吧。

再說那沙多餘見一衆鄉紳都是對自己態度恭敬,很高興,很得意,大手一揮,道:“好奴才,好奴才,都起來吧。”

“謝大人。”,,,

第六百五十五章 女人都好騙第兩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小不點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有信心第兩百章 血戰第八十七章 我是救人的啊第一百零三章 吳三桂大怒 跪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八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七章 吳三桂第四百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掃陰霾堵胤錫第十章 少做少錯 不做不錯第四百三十四章 罪惡滔天洪承疇第三百二十二章 堵胤錫添堵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四道第三百章 廝殺第兩百五十六章 賭一把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衝鋒第五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四百二十四章鰲拜第九章 蒙古馬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需要考慮太多第四百八十二章 寇白門的見解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安排第一百六十二章 古人處世第五百一十五章 煌煌大明萬年青第四百四十八章 李起不死第五百二十九章驚變第四百零九章 困惑的阮大鋮第五百五十四章 已無退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惱怒的多爾袞第四十章 糧食和鐵最重要第五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八十四章 難道我要葬身以此第四百七十七章 論罪第四百四十八章 李起不死第兩百一十九章 古人和後世第三百五十七章 失意的史可法第一百三十章 曹順第六百三十九章 無根漂萍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明的尊榮第五百四十二章 刑氏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見李定國第四十三章 小不忍 則亂大謀第六百八十章 要勾結嗎第七百一十八章 猶豫不決的李自成第七百三十章 心中滿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子的算計第六百六十三章 都是騙人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廣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史可法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明烈士陵園第七百一十四章謀略高低不重要第五百九十六章 意氣風發李定國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安心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威勢大如天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果輝煌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四章 氣的吐血第兩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一百七十四章 洪承疇第七百五十二章 高興的太早第三百章 廝殺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訝的李起第九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八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三百二十一章 莫要失了本分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敢威脅本官第六百七十四章李定國歸心第兩百八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者不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戰滿達海第五百二十九章驚變第七百三十六章 民心所向第六百九十八章 軍民一心第七百六十四章 崩潰第三十二章 吳軍剃髮第一百二十九章 氣急敗壞第一百七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四十一章 安排第三百七十八章 什麼是皇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六百八十三章 動人的談話第七百一十四章謀略高低不重要第八章 找死第七百六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七百一十八章 猶豫不決的李自成第九章 蒙古馬第七百三十一章 從來沒有忘記他們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擴編第三百二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敢威脅本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讒言害死人第兩百零一章 可敢一戰第七百二十九章執着的陳圓圓第五百六十八章 也不知道他是怎麼用的人第三十三章 初見夏國相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君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