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附屬地建設(一)

“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在這麼一片滿是荒蕪的戈壁灘上,興建起一座屬於我們自己的偉大城市;將代表我們國家最先進科技的鐵路延伸到太平洋沿岸,使得我大東岸的意志能夠延伸到遠方,使得執委會能夠威加海內……”文圖拉船長將手裡的《南鐵週報》塞進了抽屜,然後整了整衣服,走出船長室,順着踏板跳到了興南港碼頭上。

碼頭上的人不算多,稀稀拉拉的。看起來平時在這打零工(充當碼頭力工)的附近農民們都回家大忙去了,這使得碼頭上的卸貨效率頓時差了不少。而事實上也差不多,今天是1650年11月15日,南巴塔哥尼亞地區迎來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播,這無疑使得大批農民工回到了農村,碼頭上頓時空空蕩蕩了起來。

這裡多說一句,如今興南港的定居居民已經正式達到了6700餘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農民,分散在附近興南河兩岸十多個新建村子內。隨着漫灌水庫的不斷建成,如今大河兩岸改良過的土地也越來越多,耕地面積甚至已經突破了六萬畝,且其中的三分之二在今年年初的工作會議上已被定調種植高粱、玉米等深根作物,其中耐寒、耐貧瘠、產量也還算不錯的高粱是主要播種品種。

隨着“嗚”的一聲汽笛鳴響,剛纔拖着文圖拉船長的“紅杉”號(原丹麥商船“綠橡樹”號,被文圖拉船長以4900元拍下)進入港口碇泊的小型蒸汽拖船解開了纜繩,在收取了少許拖船費後,調頭離開了碼頭泊位。由蒸汽拖船拖曳進入港口停靠,在東岸國內也就興南港有這種服務了,當然這在全世界也是獨一份。這種大大降低了帆船入港難度的服務還是很受各位船長們歡迎的,尤其是那些專跑新華夏航線的大飛剪貨船,以及南海運輸公司的笛型運輸船,在風向、洋流不利的時候進出港是非常麻煩的,如今有了小型蒸汽拖船頓時方便了許多,再加上收費也很低廉,這令大家極爲滿意。

蒸汽拖船離開後,又有兩艘小型船隻靠了過來,分別是一艘蒸汽供水船和一艘消毒船。供水船上除攜帶大量新鮮淡水外,還有一些蔬菜和新鮮肉類可供出售,對急於返航、不願在港口多做停留的船隻來說這項服務同樣也很貼心。至於消毒船麼,因爲新來的“紅杉”號上裝滿了各類貨物,故在入港前需要對它們進行一番簡單的消毒程序,以防有病菌被帶入興南港,進而引起疾病傳播。

可以說,此時的興南港無論是在硬件還是軟件管理方面,都是華夏東岸共和國最先進的,很多技術甚至都是首創的。而國內其他的一些港口,由於興建較早或資金缺乏等原因,暫時無法對其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因此興南港註定要在全國範圍內——甚至全世界範圍內——獨領很多年了。

文圖拉船長是第一次來到興南港。自從向內河運輸公司辭去了“伊運-007”號小汽船的船長職位後,文圖拉船長便火速加盟了由幾位商人、交通部、南鐵公司和東岸公司聯合入股的南大西洋班輪公司,專門負責東方港——鹽城港——興南港之間的固定航線客貨運輸:每月的1號和15號各發一艘船,文圖拉船長就是本月1號從東方港出發的。

“小麥94.19噸、大豆40.62噸、玉米27.1噸、花生9.9噸;煤球1.38萬個、焦炭0.8噸、紅磚4.1萬塊、塗料染料0.19噸、鋼條20噸;鹽1.9噸、豆餅18.8噸、豆油0.67噸、魚乾18.2噸、精製麪粉39噸;傢俱152件、蠟和蠟燭0.17噸、紙張0.47噸、各類紡織品0.6萬匹……”曾經在羅洽海關任職、現已加入南鐵公司的習維奧(西爾維奧)正在仔細覈對着該船所載貨物的數目,他的助手則在身後用算盤快速計算着文圖拉船長這艘船上貨物所需繳納的入港關稅。

這些貨物無疑都是經興南港轉運到太平洋那邊去的,基本都是毛林河畔的那些秘魯商人們的訂貨。如今在那個原本極爲荒僻的地方開設商站的秘魯商人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向東岸這邊提供的訂貨單上的商品種類也是越來越多,其數目也開始變得極其瑣碎。而每一個新增的商品訂單,都意味着西班牙人的秘魯總督區又死掉了一個手工業行業,或者來自歐洲的走私船又少賣了一些貨物——當然這不絕對,因爲秘魯市場從未飽和過,這個市場在半島人的極力壓制下,一直充滿了對各種商品的飢渴,以至於走私船的數量與日俱增,但仍然滿足不了這個巨大市場的胃口。

也就是說,其實在東岸—秘魯走私貿易已經蓬勃開展了16個月之久的今天,這個市場至今仍然處於未飽和狀態。西班牙寶船隊運來的商品、外國走私船經加勒比海運來的商品以及馬尼拉大帆船運來的商品(主要爲奢侈品、兩年纔有一次航班、一次1-2艘三四百噸的船隻,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都無法滿足這個幾乎什麼都要進口的標準殖民地市場的胃口。

更何況,現在由東岸海軍主力戰艦冒充的海盜,正在佛羅里達海峽、新格拉納達近海以及墨西哥東部沿海一帶賣力地搜索攻擊來自法國的走私船(很多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殃及到別國的商船),從舊大陸運往秘魯、墨西哥的商品數量增長有限(甚至可能還在呈下降趨勢),這個時候東岸人的商品若是在秘魯再不好賣的話,那還真的就出鬼了!

等滿頭大汗的海關職員們將所需繳納的關稅計算完畢後,文圖拉船長神色自若地去交了稅,然後又領到了一疊提貨單。提貨單上的貨物分散在碼頭貨場上的各處,文圖拉船長得和自己的船員們一起,到各個貨場提取自己所需要的貨物,然後統一用碼頭平板軌道車運輸到棧橋邊,最後用蒸汽吊杆一一裝載到船艙內。

這些貨物同樣五花八門,計有熱帶乾果18.1噸、砂糖19.3噸、木材36.1噸、礦物20.6噸、肥料(鳥糞)25噸、棉花56噸、上等硫磺18噸、羊皮0.6萬張、羊毛8.3噸、中國綢緞0.19萬匹以及諸如金雞納樹皮等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全部是東岸本土各企業、商人訂購的貨物,當然都是來自秘魯。

在看到這些貨物的名目後,文圖拉船長頓時一個頭兩個大:這得跑多少地方纔能將這些貨物置辦齊啊!沒奈何之下,他只能把自己的水手們從碼頭酒館、意大利妓女的家裡揪出來,然後在他們不滿的目光中驅使着他們跟自己跑前跑後,一起到各個貨場領取貨物。

其實真不怪文圖拉船長如此哀嘆,實在是如今的興南港的貨場太大了。也不知道南鐵公司是發了什麼瘋,興南港的一切幾乎都是按照高標準來建設的,比如防冰堤——總長1300多米,防止冬季港灣內淺水區域產生浮冰後流入航道及碼頭附近,當然將來這些水淺區域的填海造地有了進展、海岸線也整理好減少了流冰後,這些防冰堤中的一部分可能會被拆除。

再比如填海造地——港灣內有些區域受興南河入海所攜泥沙影響,淤塞水淺,再加上航道方向與冬季大風方向垂直(不利於航行),因此南鐵公司決定將這些區域依次填海造陸,順便增加一下堆貨貨場的面積。而且碼頭貨場面積擴大後,對於將來直通到碼頭的火車調車也會顯得更爲方便一些,這無疑會極大增加碼頭進出口貨物的能力。

如今文圖拉船長要去的一些地方就是填海造陸形成的區域,總計約近萬平方米麪積,從附近的戈壁灘上取的沙土,然後用滾筒壓路機反覆壓實。填海造陸所形成的貨場公路是凹字形,中間是排水溝,上面蓋着蓋子。排水溝是供碼頭排水用(冬季海水倒灌進興南河,極易引發連鎖災害),同時貨場上一旦發生火災時還可以迅速引海水幫助滅火,非常之方便——當然以上設計在如今的華夏東岸共和國各港口也是獨一份,足見其先進性。

“不想南鐵公司這幫人還真是捨得花錢,愣是在南巴塔哥尼亞這種不毛之地裡建設起了這麼一座令人瞠目結舌的宏偉港口,頓時他娘滴把全國其他港口都比下去了。”文圖拉船長一邊用驚歎的語氣說着,肚子裡卻也在不斷腹誹着南鐵公司的奢侈與浪費——還填海造陸?把貨場建小一點會死啊,沒看超過一半面積還空着麼,害得老子跑到東來跑到西,不光累得臭死,就連租平板軌道車的錢都付出去不少,真是晦氣!

當然他這也僅僅是發發牢騷而已罷了。其實他自己心裡清楚,隨着東岸與秘魯之間走私貿易規模的日漸擴大,以及南太平洋移民行動的日漸深入展開,這些貨場很快就會被各色貨物和人員所填滿。將來制約興南港這座現代化港口吞吐能力的,恐怕還是本地極爲稀缺的勞動力資源了,不過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事情,只能盡力改善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唯一的防守方式第十七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三百四十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四)第七十章 決戰:間奏(三)第七章 風起雲涌(四)第三十九章 血河(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製革第三十六章 爲王前驅(一)第二章 還是政治任務第七章 狼羣(二)第六十三章 困難與希望(一)第二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方戰區(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錢荒與票據(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智利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燒營房事件(三)第二十七章 貿易摩擦(三)第七十三章 海軍與海盜(八)第二十九章 新華堡(二)第六十五章 決戰:主題(三)第四百八十章 南鐵公司(三)第一百十四章 河間奴(一)第八十八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三)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三十三章 戰爭機器(二)第六十八章 新產業第十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八十六章 偉大的航行(十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棉花第十二章 鬚鯨港的戰鬥第九十二章 表兄(五)第十七章 深固根本(三)第二百零一章  山雨欲來(三)第七十三章 海軍與海盜(八)第三百六十章 震動全魯第一章 政治任務第七十章 南巴塔哥尼亞(八)第四百八十二章 西北鐵路(二)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國人(六)第二十五章 本土:外交(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二)第四百零六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三)第六十四章 決戰:主題(二)第八十七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羅洽(一)第六十一章 炮艦外交(一)第一百八十章 渾水(九)第七十六章 南方戰區(三)第四百零九章 漂洋過海(一)第五十二章 波爾多風雲(九)第七十九章 邊貿市場(二)第六十三章 非洲航線(續三)第四十一章 杭州灣(二)第五章 安齊拉納納(五)第三百八十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九十四章 馬島開發計劃(二)第六十九章 農業問題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準備(二)第四十三章 血河(六)第三十三章 西進與鐵礦(三)第七十章 海軍與海盜(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蝦夷地的謀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社會變遷(五)第七十五章 目標:蘇伊士港(三)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二百十四章 福爾摩沙來客(二)第五十四章 戰備之物資(二)第五十一章 波爾多風雲(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爭催化(二)第一百八十章 渾水(九)第二百十五章 熱帶沃土(一)第二百零三章 血肉磨坊(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大荒(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局(一)第十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局(九)第六十六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二)第七十四章 海軍與海盜(九)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十三)第二十章 進擊的艦隊(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布城,不堪一擊!(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掘根基(二)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三)第三十五章 談判(三)第四百零六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銀行體系第九十二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二)第六十四章 所謂的偷渡航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湖西(二)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勢(一)第四十九章 恢復性發展(三)第六十七章 頹勢與調整(三)第九章 穩定增長的經濟第五十八章 “破浪”號的首航(三)第四十七章 勇敢者的遊戲第四十二章 河中堡的困境(六)第七十一章 共同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