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南巴塔哥尼亞(五)

如今阿勞坎自由市面積是越來越大,智利南部起伏的山脈已經漸漸限制不住他們了。而且隨着新加入的阿勞坎人越來越多,目前手下軍民數量已不下一萬的小維森特也開始有了更大的野心,他下令自己麾下的士兵帶着帳篷、趕着羊羣向北進發。這些阿勞坎游擊隊的士兵們翻越重重山嶺,穿過遍佈針葉林(主要是冷杉、智利柏等樹木)的谷地,將阿勞坎尼亞王國的旗幟插到了更北方的遼闊土地上。

而一旦他們找到水草豐美的土地並定居下來後,就會開始大肆招募願意前來開墾的居民。阿勞坎尼亞王國新任的大執政(自稱,東岸與西班牙官面上只承認面積不大的阿勞坎自由市)小維森特將這些土地都冊封給了他們,因此他們若是想將土地上的財富變現,那麼首先需要招募大量的人口過來耕種土地、開採資源。

但阿勞坎人的人手也不是很充足啊。如今阿勞坎尼亞王國一萬人口中的六七成都居住在阿勞坎自由市內,他們也都是王國首腦小維森特的直屬人口。至於最早“從龍”的那數百游擊隊戰士(如今都成了一方領主)手下能掌握的人力,那就少得可憐了,但他們對人口的需求又是極其巨大的。爲此,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與東岸共和國的南鐵公司達成了協議,由南鐵公司爲他們從遠東引入人口。

這些引入的人口據說主要來自“西面”的明國,他們吃苦耐勞而又堅韌不拔,對於土地拓荒異乎尋常地精通,非常適合阿勞坎尼亞王國諸位領主們的要求。這些明人被引進後,他們的國籍將落在東岸,然後算是僑居在阿勞坎尼亞王國境內工作。當然了,這樣一來他們的管轄權便也落到了東岸政府手上,當阿勞坎人與東岸人發生糾紛時,他們將適用東岸的法律。阿勞坎游擊隊的戰士們不認爲這有多大的問題,因此便很爽快地答應了。

其實對於明人,他們中的一些人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瞭解的,華夏東岸共和國境內大部分的男人不就是明人麼?而且他們確實與西班牙人有很大不同,比如他們從不食用西班牙人常吃的麪包,也很少喝牛奶,他們飼養母牛僅僅只是爲了繁殖仔畜;他們土地耕作也要比阿勞坎人或西班牙人更加精細,他們在畦田裡耕作,夏天的時候鋤好些遍的雜草,因此收成普遍比撒播的阿勞坎人要高很多;他們餵養牲畜幾乎都用豆餅或禾稈,很少用乾草,他們割下的乾草僅僅只是爲了出售。嗯,按照東岸人的說法,那就是農耕文明和漁獵採集文明的差別。

小維森特部下們的人勞力不足,但他本人直轄的阿勞坎自由市內卻存在着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這座處在乾旱貧瘠的海岸邊的港口城市,依照阿勞坎人落後的生產力,其實是無法養活六七千人口的,因此這些貧窮的阿勞坎人便紛紛接受東岸人僱傭,然後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以賺取一些養家餬口的財貨。

他們主要的工作場所有兩處,一是東岸人購買的阿勞坎港碼頭,其次便是修築從碼頭到東邊臺地上的路基(臺地與碼頭間的地勢存在落差,不整修一番無法通公路或鐵路),這兩項都是長期工程,因此這些阿勞坎人倒也不虞失業。

當然了,在黑山煤礦(即里奧圖爾維奧煤礦,因開採出的煤炭堆積如山而得名)開始進入試開採階段後,前往該處做一名煤礦工人就成了很多搶不到工地工作的阿勞坎人的新選擇。其實想想也諷刺,當年他們爲了逃避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無窮盡的盤剝而逃離了西班牙統治區,但如今到了阿勞坎自由市卻依然要爲了吃飽飯去出賣體力,彷彿生活給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似的。不過其實他們的生活還是有了很多改善的了,比如煤礦的工作強度遠不如西班牙人的礦山,而且還會給他們支付工資,他們拿這些工資在支付完食品開支後還能略有剩餘,這便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更何況,他們在法律意義上還是完全自由的,煤礦工作想幹就幹,不想幹就提前打招呼走人,也沒人會攔着他們。

南鐵公司技術部礦山科的科長親自坐鎮黑山煤礦組織試生產,公司採購的機械設備至今尚未到貨,因此目前礦上仍採取着原始的人工掘進法進行開採。礦上的工作繁重而艱辛,特別是春秋兩季的時候,泡在滿是積水的坑道里的礦工們的健康狀況往往受到很大影響。風溼病是這裡得病人數最多的疾病,其次是猩紅熱和痢疾,偶爾還會有一些瘧疾患者,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礦山的工作效率。

此外,由於大量僱傭阿勞坎工人,這些文明落後、喜歡享受的土人也漸漸沾上了放蕩揮霍、酗酒無度的惡習。在礦上工作時,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禁酒令使得他們老老實實地待在工作場所挖煤,而一旦下工後脫離礦山監管,他們就立刻恢復了漫無節制的揮霍生涯,到東岸人開設的國營商店內購買酒食狂歡,直到花光自己手頭大部分的錢甚至所有錢爲止,然後再兩手空空地回到家裡。這些人,與其說是家庭的幫手,不如說是家庭的累贅。

這些狀況東岸本土的平安煤礦已經上演過很多次了,在礦上工作而不沾染惡習、堅持把工資帶回家的印第安工人,實在是少數。因此,搞到後來,來東岸礦山工作的基本就只是離開家庭獨自生活的單身漢了,他們在礦山工作一段時間後,就已經無法再適應舊有的家庭生活。等到放蕩揮霍幾年後,他們喪失掉健康,拖着半殘廢的軀體返回部落,只能依靠家庭成員時斷時續的接濟過活。

東岸的礦務局也曾經想辦法限制過印第安僱工的放蕩生活,因爲這很明顯已經影響到了礦上的生產,但幾乎沒有效果,還沒有過渡到文明社會的印第安人惡習難除。因此,現在要不是實在忍受缺乏,南鐵公司技術部也不會專門僱傭阿勞坎工人了。也許等到明年,大批明人從澳洲起航直航到阿勞坎港登陸後,他們就可以將這些愚昧而又難以管束的阿勞坎人一腳踢開,然後自己採挖煤炭或修築公路。

現在南鐵公司真的是想錢想瘋了,兩個港口、一條公路、一條鐵路以及若干定居點的建設,如果全部用貨幣來衡量的話,可能需要一千多萬元的鉅額投資,南鐵公司目前顯然缺乏這麼龐大的資金——他們甚至只籌集了總額的不到20%,只夠前一兩年的花銷。

正是因爲面臨這樣的景況,南鐵公司才迫切需要加強自身的造血能力,能創造一分利潤就創造一分利潤。比如南巴塔哥尼亞的海豹、海獺捕殺業(一張海豹皮6元、一張海獺皮24元),以及衍生開來的煉油業;比如智利沿岸的捕魚業及山毛櫸堡的伐木業;再有就是黑山煤礦正在艱難推進着的試生產(生產出的煤炭用大車運至阿勞坎港,然後再租船運回國內,以和新華夏島塔城煤礦的精煤展開競爭)。

以上這些生意都是南鐵公司增加自身造血能力的舉措,只可惜目前限於人手的缺乏和資金實力的不足,這些產業都還只是處於起步階段,所得的盈利甚至還不能抵消前期的不菲投資。而爲了扭轉這種窘境,同時開闢新的財源,南鐵公司總裁莫茗日前在興南港召集公司商務部負責人開會,準備派出人手去智利一帶探探西班牙人的口風,看看有沒有展開雙邊貿易的可能。

雖然兩國之間的戰爭剛剛結束,戰爭的創傷也尚未撫平,但對西方人來說生意就是生意,只要能產生足夠的利潤,那麼就沒什麼是不可以談的。畢竟從他們的歷史看來,一邊打仗一邊做生意的行爲比比皆是,正常得很。況且現今全歐洲的戰事基本結束,唯獨剩着西班牙和法蘭西兩個大國仍在死磕,這樣一來,經濟困難、商品短缺的西班牙王國也許就更加無力顧及到殖民地的經濟了。因此,由南鐵公司出面來向智利等西班牙殖民地出口商品,再進口一些東岸本土急需的各類商品,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利的事情。

第八十八章 偉大的航行(十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捕鯨(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方戰區(八)第二十三章 聖奧古斯丁(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橋口屋第四十五章 貿易與殖民(四)第七十四章 海軍與海盜(九)第三十章 聖奧古斯丁(八)第一百零八章 煙臺(三)第三十六章 棉布市場(二)第二十一章 濟南(四)第五十四章 戰備之物資(二)第二百零七章 血肉磨坊(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南太平洋(二)第五章 安齊拉納納(五)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鐵路(一)第四十五章 貿易與殖民(四)第二十二章 深固根本(八)第三百零四章 第勒尼安海(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華夏、新危機(六)第五十六章 黑水大開發(二)第二十六章 貿易摩擦(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墾殖局(一)第一百十二章 漁汛第二百零四章 血肉磨坊(三)第三章 艱難的開始(一)第五十二章 波爾多風雲(九)第二百零一章  山雨欲來(三)第二百六十章 誤判?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印度洋(十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灼熱的經濟(二)第二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移民起運第二百四十六章 經濟調查(三)第九十九章 東方戰略的開啓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過海(八)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章 血河(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丘區(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帥的臨別獻禮(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社會變遷(四)第一百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十九章 烏江之畔(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網(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僵持與突破(一)第二十四章 漂洋過海(十四)第六十一章 炮艦外交(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鄉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東線無戰事(二)第十九章 南方共同市場(四)第九十九章 重返黑水港(三)第二十六章 餘波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國人(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燒營房事件(三)第四十三章 這就開戰了?第十六章 善後處置(二)第十三章 西大荒(三)第一百十一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零四章 第勒尼安海(一)第九十四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四)第二十四章 漂洋過海(十四)第四百零七章 風吹麥浪(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網(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渾水(七)第一百十四章 河間奴(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日(六)第八十九章 返回(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網(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船舶與航運(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華夏、新危機(五)第十章 新移民(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經濟調查(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從南到北(三)第二百八十章 火燒營房事件(二)第三十一章 新華堡(四)第九十七章 山間的戰鬥(三)第二十一章 帕斯奎爾家族第十七章 港口炮臺建設第二百八十七章 聖菲,指日而克!(二)第三十三章 戰爭機器(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工作(二)第四百零七章 風吹麥浪(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丘區(一)第六十六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二)第七章 第一件工業製成品第二十章 濟南(三)第七十二章 海軍與海盜(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三章 非洲航線(三)第二百七十章 澳洲的牛鬼蛇神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將軍的報告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五十四章 漂洋過海(十六)第四百六十六章 社會變遷(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東線無戰事(二)第三十九章 濟南(六)第七十六章 偉大的航行(一)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