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掘根基(二)

1647年12月12日,聖菲港。

兩名馬來水手沉默地將一箱箱罐頭運上了岸,正在碼頭上休整的一些第6連的士兵們頓時圍了上來。

“草,又是老醃肉罐頭,老子要吃菠菜鱈魚罐頭。”一名陸軍上等兵在碼頭上直接開罵了起來,他的嘴角有幾個水泡,看起來內火比較旺。看得出來,在前線打仗也不容易,精神壓力大、環境條件惡劣、伙食極其一般甚至可以說不好,這着急上火也確實屬正常。

“上次那種帶着大蔥和醬料的鯨肉罐頭還不錯,這次怎麼沒有了?”一名下士抱着雙臂,站在人羣中直往前瞅,“是不是讓那幫白襯衫給貪污了?******,他們就知道躲在後方扯我們後腿。”

“咦,多了黃桃罐頭啊,還不錯。”一名明顯是剛入伍的補充兵欣喜地說道:“還有黃豆牛肉,不錯,又有口福了。”

文圖拉船長翹着二郎腿坐在甲板上,一邊愜意地喝着馬黛茶,一邊笑嘻嘻地看着岸上這批輪休的東岸士兵。他們都是好小夥子,爲國家爭奪陽光下的土地已無怨無悔地在外征戰了一年多。在這一年多中,家裡的麥子種了又收收了又種,孩子也整整大了一歲,家鄉的風貌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如今他只希望這些小夥子們都能夠安全地帶着自己得戰利品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

遠處的戰場上仍在響起沉悶的炮聲。那多半是東岸人的火炮,因爲他們的對手西班牙人的火炮損失慘重,根本補給不上,目前僅剩下剛運來的兩三門在裝裝門面了。雙方在聖菲這座交通要地的攻防戰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西班牙人在此地的兵力也陸續增加到了三千五百餘人(兩千克蘭迪人+一千五百利馬軍團士兵),而東岸的防守兵力則包括兩個步兵連、兩個炮兵連、四個騎兵連、一個民兵大隊及部分高喬義勇軍,總兵力約兩千五百多。

目前除了騎兵部隊已全部撒出去鎮壓克蘭迪亂軍、維持城市及近郊安全外,其餘步兵、炮兵全部部署在城內外,與西班牙人進行着越來越無聊的攻防戰。西班牙人在城外攻不進來,東岸人暫時也缺乏足夠的優勢兵力將西班牙人推回去。

不過負責聖菲戰區的江志清上尉並不着急,時間站在東岸人這一邊,他們背靠巴拉那河碼頭,運輸補給較爲方便——好吧,因爲近期大量船隻被抽調回國,物資運輸不如以前那麼方便了——比起西班牙人純靠騾馬從科爾多瓦運輸大量補給實在是省力多了。要不是西班牙人在科爾多瓦、圖庫曼、胡胡伊等地有上十萬名克蘭迪奴隸役使,以及北方的巴拉圭地區不時搶運一些救急物資給他們的話,這三四千名西班牙士兵根本無法堅持到現在,早被漫長的補給線給拖死了。

江志清最近看到進攻聖菲的西班牙人疫病橫行、補給不便後,就已經動了徹底擊潰聖菲城外這股西班牙人的心思,只不過這還要等解散回本土休整兼幹農活的兩個民兵大隊二度集結完畢後纔有可能。到了那時候,東岸人將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而西班牙人又被長期勞而無功的攻防戰和各種流行病搞得精疲力竭,當能一鼓擊潰,直接挺向科爾多瓦。

不過現在沒法反攻西班牙人,可不代表他們沒事情可做。這不,就在文圖拉船長自在地喝着馬黛茶的時候,一羣從國內徵發來的軍夫們將一羣哞哞直叫的黑牛趕了過來。這些牛都是在附近村落裡蒐羅到的,他們原本的主人不堪暴亂的克蘭迪人騷擾,要麼舉家逃往拉普拉塔西部地區,要麼跑到東岸人這裡登記要求前往海外發展。他們已經受夠了這裡混亂的局勢和無盡的殺戮,他們只想到一處有着肥沃土地的地方安安靜靜地生活,哪怕爲此從零開始也在所不惜。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相當多的牲畜是來自於被槍決的西班牙“間諜”的敵產。西班牙人與東岸人爲了爭奪聖菲這座溝通內外的樞紐中心,已經投入了數千兵力進行了爲期半年的一系列戰役。而聖菲城內原本是有相當數量的西班牙白人居民的,這些人裡面自然有很多或因爲宗教因素、或因爲東岸人的橫徵暴斂而與西班牙軍隊暗通款曲的人,這些人被發現後的下場可想而知。江志清上尉下令將其中罪大惡極的十餘人即刻槍決,其他人則全部送回本土,有的人將會在長山鐵礦苦役營內度過悲慘的一生,有的人則會在平安縣醫學研究所內充當人體試驗的材料。

黑牛運到碼頭上後,將由一些內河小汽船將這些牲畜一一擺渡到薩拉多河南岸,然後由已經先行出發前往那裡的軍夫們將牛羣一路向南驅趕到布宜諾斯艾利斯,他們的安全由臨時抽調的部分騎兵部隊負責。

這些黑牛被趕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後,一般還要將養個兩三月,因爲這些經過長途跋涉的牛此刻多半都已經瘦骨嶙峋了,不經過充分的營養補充根本沒法再度前行。養肥的牛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口再度裝船運到對岸的商城港(科洛尼亞),然後繼續由牧牛人驅趕回本土各鄉鎮進行銷售——廉價牛可一直都是政府承諾給農民們的戰爭紅利之一。

據保守估計,華夏東岸共和國去年播種的七十萬畝麥田按照三茬輪作制度計算的話,共需要約28-30萬頭成年牛提供糞肥,不然小麥畝產根本別想達到120斤以上的水準,如果經營不善的話甚至可能連一百斤都達不到,這絕對不是什麼開玩笑的事情。

而現在國內一共纔多少頭牛呢?11萬餘頭!這個數字還是經過前一陣子從拉普拉塔瘋搶了6萬多頭牛回來後才達到的數據,擱以前甚至連這一半都達不到,這也就難怪東岸小麥平均畝產只有七八十斤了,實在是肥料太少、地力不夠啊。別看東岸氣候不錯、降水豐富,土地也非常肥沃,但能量是守恆的,地裡就那麼多養分,你種一茬糧食便少一點。如果不給土地時時補充養分,那麼產量逐年下降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所以說,拉普拉塔地區那數量龐大的牛羣纔是東岸人最看中的財物之一,因爲這是實現東岸農業“現代化”必不可少的一環。隨着東岸土地開墾面積的逐年擴大,其對牲畜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加,這幾十萬頭牛的缺口在平時可不好解決,因爲即便你能拿出巨資(可能需要500-1000萬元)來購牛,西班牙人也不見得會賣給你。就算賣給你的多半也是騸過的閹牛,因爲他們很難坐視同樣擁有大片草原的東岸人也將畜牧業快速發展起來。

不過現在是戰爭期間,這個問題就好解決多了。比如目前東岸人有意無意在做的事情就是了,即通過縱容恢復自由的克蘭迪奴隸對西班牙奴隸主的報復行爲,而將大量原本屬於西班牙殖民者的財產低價收購過來,或者有時候還能白撿過來——因爲有些奴隸主很不幸全家滅門了。

原來與東岸人保持了密切商業聯繫的多個拉普拉塔家族就是如此。除了以羅德里格斯家族爲首的八九個大商人、農場主、牧場主們實力雄厚,養有一定數量的私兵能夠自保外,其他那些勢單力薄的西班牙小商人、小牧場主們就倒了血黴了。別的地方不知道,聖菲城(包括郊區)在本月前半個月內,就有49名西班牙白人農場、牧場經營者遭到謀殺。東岸聖菲戰區總司令江志清上尉雖然很快就派人將一批在牲畜市場上公開出售贓物(牛)的愚蠢的克蘭迪罪犯擒獲,但死掉的西班牙人又不能復活,這些“無主之物”很自然地就成了東岸人自己的財產。

除了牛之外,東岸人也在想盡辦法挖掘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的統治根基。比如他們在西班牙人的小麥田裡種上了大量牧草,以供應隨軍的馬匹或過路的牛羣;比如他們將適合造船的大型硬木全部砍伐走運回國內,以免將來爲西班牙人所用;比如他們明裡暗裡用盡一切手段讓拉普拉塔的白人殖民者持續流失——無論是前往東岸的海外殖民地還是滾回拉普拉塔西半部,總之不要出現在巴拉那河流域就行了。

相信等到戰爭結束後,西班牙人在整個拉普拉塔的殖民努力將倒退十年乃至幾十年。白人殖民者數量銳減、土地荒蕪、治安環境惡化以及殖民設施遭到損壞,這些無疑將長期困擾着志在重建拉普拉塔殖民地的西班牙官員們。到時候若是需要將拉普拉塔恢復到以往繁盛的局面——至少能夠支持西班牙王國在此地部署一支數千人的精銳部隊,恐怕需要西班牙人的國王從本土移民個兩三萬人,同時花費數百萬比索的前期投資來進行長達五到十年的艱辛建設,但這可能嗎?

西班牙人拉普拉塔的根基一旦被東岸人掘掉,多半便永無再復原的機會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七十五章 目標:蘇伊士港(三)第十六章 深固根本(二)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五十三章 南方的英國人(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拉普拉塔暗流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二十一章 濟南(四)第四十八章 火地島之行(上)第十九章 進擊的艦隊(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錐(一)第六十一章 東岸主義(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瘋狂的棉花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爭催化(二)第二百零八章 血肉磨坊(七)第二十章 人代會第十三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四十九章 山間的躁動第十章 庫艾特的到來第六十章 海上收費站(二)第二十一章 訓練第四百九十五章 灼熱的經濟(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意志第三百二十三章 策應(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奧斯曼之行(三)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三百十五章 海上“託兒所”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點第九十四章 附屬地建設(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魏氏經濟學(二)第一百十二章 漁汛第一百七十四章 渾水(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烏江之畔(七)第七十七章 西線無戰事第三十二章 西進與鐵礦(二)第六十六章 海軍與海盜(一)第九十七章 附屬地建設(四)第九十二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從南到北(三)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勢(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巴拉多利德和約第二百章 山雨欲來(二)第七十一章 換血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局(一)第七十三章 斬波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三)第六十章 南方的英國人(八)第三十章 聖奧古斯丁(八)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想不出標題第五章 鴨子湖(一)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三百六十七章 合作(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政(二)第九十四章 馬島開發計劃(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業與外交(五)第三百十三章 新的拓殖(三)第二十七章 大開發:“剿匪”第七十二章 決戰:高潮(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烏江之畔(七)第三百三十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一)第五十四章 戰備之物資(二)第三十五章 戰爭機器(四)第八十二章 偉大的航行(七)第四百八十四章 商品化的農業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島,新生活(三)第五十二章 運輸工具的革新第七章 第一件工業製成品第六十章 決戰:插曲(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丘區(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從南到北(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渾水(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渾水(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僵持與突破(四)第四百零四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一)第四百零九章 漂洋過海(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湖西(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過海(三)第二十五章 百萬法郎戰爭(四)第一百十八章 鬆前藩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發展第三百二十章 策應(一)第二十五章 百萬法郎戰爭(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亂局(十一)第九十五章 山間的戰鬥(一)第二十七章 大開發:“剿匪”第六十二章 塔城煤礦(三)第七十三章 決戰:高潮(三)第七十章 海軍與海盜(五)第二百九十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拉普拉塔暗流第三百十三章 新的拓殖(三)第六十六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覽會(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挖掘根基(三)第七十章 突然惡化的局勢第一百三十五章 湖西(三)第十一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三)第三十章 本土:鄉間(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鐵路(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巴塔哥尼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