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經濟調查(一)

鎮海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繁榮日盛,目前的商業區早就突破了城牆圈住在那一小片範圍,開始向外圍擴展。如今,圍繞成城牆,一大片的商業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爲這座人口已經超過七千的城市提供着各種各樣的服務。

文圖拉輕車熟路地走到一個水果攤前,拿起一個保存得還不錯的椰子,掂了掂,然後扔下一枚2分錢的銅幣,轉身就走。

“老文,錢不夠,現在市場化了,漲價了!3分錢一個!”一個坐在水果攤前的年輕人喊住了他。

文圖拉吐了口唾沫,不情願地又拿了一分錢出來,然後又開始了他的例行抱怨:“****的市場化,每一樣市場化的東西都大幅度漲價了,還不如以前呢。什麼都漲,就是工資沒漲,這日子越來越沒法過了。”

“你一個月賺十幾塊錢都活不下去了,我一個月才掙個四五元的辛苦錢怎麼辦呢?”年輕人也抱怨了起來,看得出來他和文圖拉船長比較熟稔,因此說話都比較隨意:“我也活不下去了,現在分媳婦優先內陸地區的,我們所謂的沿海大城市的人跟他們一比就是****。你還別抱怨,我這攤子也只幹到這個月結束爲止了。縣裡在招遠東軍團的補充兵,我準備去報名,然後拉到澳洲金山港集訓。一個月收入8元,戰時各種津貼翻倍,比賣水果強多了。”

文圖拉嘆了口氣,沒再說話了。雖說鎮海港是一座蓬勃發展中的新興工業城市,但說到底也不是每個人生活都很如意的,很多人的收入也剛剛只夠溫飽而已。尤其是對於這座城市裡佔了極大數量的普通造船工人羣體來說,他們的收入也不過是在4-6元之間徘徊,每月70%的收入用在了生活必需品的開支上。再去掉繳納的一些稅收,偶爾消費的奢侈品以及意外開支,一年到頭是剩不下什麼錢的。

雖說這樣的生活比起在大明或舊大陸好了太多了,大明先不說,那裡飯都吃不上;咱單說舊大陸,文圖拉船長以前每日裡也就只能吃一些黑麪包度日,有時候失業沒工作的時候就只能去教堂或濟貧院裡看能不能蹭一些吃喝,落魄得很。如今到了東岸,那和舊大陸的生活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裡至少頓頓能吃飽飯,以前牛肉納入價格管制的時候還能經常吃一些肉,按理說他們應該很滿足了。

不過凡事就怕對比,在看到鄉間農民們比他們高出一籌的生活質量後,他們的心態也不平衡起來了。想當初就是那些最笨的傢伙才被分配去種地,我們這些腦袋瓜子靈活或者有一技之長的人被留在了工廠裡當工人,但幾年下來卻發現那幫傢伙的生活竟然比我們富裕多了。當年在老家笨得要死,什麼都不會的蠢蛋如今竟然能夠買得起鯨魚皮鞋,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樣的生活境況對比,也難怪他們想去海外打仗,畢竟那個收入可是高多了。文圖拉知道,這個年輕的水果攤主的鄰居,可是已經往家裡匯了整整幾十元錢了,讓街坊鄰居們羨慕不已。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圖拉船長轉身離開了,他還得去吃飯呢。

“文圖拉船長!”不料遠處又響起了一陣清脆的喊聲,文圖拉轉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個哆嗦。那是他以前認識的一個老鄉,西西里人,後來當兵去了,退伍後據說進了梅毒病人統計調查科工作——一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晦氣的機構。

“嗨,西爾維奧。”文圖拉勉強打了聲招呼,他可不想和這些穿黑皮的傢伙搭上什麼關係。要是日後被人知道自己曾經被梅機關的人調查過,那麼自己在社會上還怎麼混下去?別人一定會對自己指指點點,哪怕自己真的沒有得過梅毒。

“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最近還好嗎?”西爾維奧彷彿沒注意到文圖拉難看的臉色,走過來和他擁抱了一下,然後搭着他的肩膀說:“好久沒看到你了,你總是很繁忙。哈,今天真是幸運,正好有點事要找你幫忙,走,跟我去一趟城裡的辦公室吧。沒多遠呢,就在前面。”

“我……”文圖拉船長剛想說什麼,卻見西爾維奧一把拉住了他,朝城裡走去。沒辦法,他只能硬着頭皮跟了上去。他心裡知道,梅機關這個機構恐怕沒表面上那麼簡單,他們除了調查梅毒病人以外,應當還有很多別的事情要做。文圖拉依稀記得,以前西湖堡有個葡萄牙神父,好像就是被梅機關“請”去協助調查以後就無端消失了的,村子裡都傳言他去澳洲進行“勞動治療”了。

梅機關的辦公室很快就到了。雖然是在冬天,但文圖拉船長仍舊覺得自己的後背上滲出了少許汗水,那是因爲他覺得大街上一些過路的居民在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小李,來兩杯馬黛茶。”西爾維奧將自己的呢子大衣掛在衣架上,然後吩咐文圖拉坐在他的辦公室對面。文圖拉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坐在了西爾維奧的對面。

“股長,馬黛茶。”小李很快端來了兩杯溫熱的茶水,分別放在兩人面前。

西爾維奧從自己的抽屜內拿出了一疊紙,在粗粗掃了兩眼後,便在上面填寫起了一些東西。填完後又審視了兩眼,這才擡頭朝文圖拉說道:“很抱歉打擾你的午飯時間。但我真的有事請你幫忙,因爲這份調查的數據樣本還沒有蒐集夠,上頭催得又緊,沒辦法就只好找你來幫忙了。”

文圖拉船長笑了笑,示意他繼續。

西爾維奧咳嗽了一聲,然後開口說道:“那麼就開始了,這是一份問卷調查,我將詢問你幾個問題,請務必如實回答。第一個,您的日常開支中生活必須品的消費是否佔到了三分之二以上?嗯,生活必需品的定義我想你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納入價格管制的那部分商品。”

“不,我用不了那麼多,我是船長,收入還算不錯。”文圖拉船長如實地回答道。

“謝謝。第二個問題,您過去三個月的飲食中,是否經常消費一些肉類——不管是鮮肉還是醃肉都算?您是否認爲政府在市場上大量投入鯨肉會使得市場上的肉類價格下降?”

“是的,我經常食用牛肉,雖然那並不便宜,但我的孩子馬里奧喜歡吃。在這裡我不得不抱怨一句,牛肉價格在這一年內整整上漲了一倍還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拉普拉塔人不肯降價嗎?那麼我們就應該按着他們的頭讓他們屈服!至於說投放大量鯨肉,我覺得很有必要!雖然國民們並沒有吃鯨肉的習慣,唔,甚至我們都不知道味道怎麼樣,但如果以一個低廉的價格出售的話,那麼必然會減少市場上對牛肉的需求。這樣一來,牛肉的價格必然會有所下降,雖然我很懷疑牛肉究竟還能不能夠回到一年前的價格了!”

西爾維奧有些愕然地看着滔滔不絕的文圖拉船長,心想剛纔還拘謹無比的傢伙怎麼一下子就這麼健談了,這傢伙還真是個典型的意大利佬啊!

“您對普通糧農們相對於普通工人較高的生活質量,以及較快的財富積累速度如何看待?您是否認爲應該他們得到了與他們地位不相稱的待遇?”

“不,我不這麼認爲,西爾維奧。事實上我很贊同真理報上寫的,勞動者是光榮的,他們應當享有自己的勞動成果。現在不是農民得到了不合理的高額收入,而是產業工人們的工資還不夠高。特別是當他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分享到這一切。政府將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從奧斯曼帝國換回大量的女奴,但這些女奴最終還優先分配給了那些鄉下農民的時候,這使得他們一切的抱怨都有了依據。很明顯,他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你……真是個聰明而又特別的傢伙。”西爾維奧記錄完畢,然後嘆了口氣,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文圖拉船長,說道:“我覺得你應該來梅機關工作,你當船長實在太可惜了。”

“這個玩笑並不好笑,西爾維奧。”文圖拉聳了聳肩,說道。

“好吧,最後一個問題,您是否認爲應該對月收入低於4元的工人提供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價格補貼?”

“這很有必要,西爾維奧。”文圖拉船長略微思索了一下後說道,“事實上我知道那些私營的小工廠、小作坊裡面的工人很多並不是每時每刻都有工作的。如果他沒趕上好時候,我是說內陸新建定居點分地的時候,那麼他每個月中經常會有一些時日處於失業狀態。要知道,他們的工資都是日結的,很多私營老闆甚至喜歡僱傭一些持臨時身份證明的瓜拉尼人和意大利人,因爲這些人工資低。這些都使得他們的工資水平長期處於一個很低的狀態,且會經常間歇性地失業。對於這些人,我覺得政府應該出臺一些保護他們的法律,現在的法律實在太不健全了,老闆們可以隨時解僱他們而不用擔負任何責任,這讓他們的生活很沒有保障。”

第一百三十五章 湖西(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礦區(二)第四章 公司在行動第四百八十五章 “搶收”行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方(一)第二十章 深固根本(六)第六十五章 決戰:主題(三)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變化第五十章 戰備之軌道(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民族(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方戰區(十)第四百九十章 風起雲涌(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東線無戰事(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渾水(十)第八十章 偉大的航行(五)第九十七章 附屬地建設(四)第四十七章 恢復性發展(一)第七十二章 海軍與海盜(七)第六十八章 新產業第四百十八章 艱難的談判(二)第八十五章 財富與銷贓(三)第四十一章 河中堡的困境(五)第一百十二章 橡膠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鐵路(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創業與發展(三)第一百四十章 烏江之畔(八)第二十七章 貿易摩擦(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能放棄的土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東新形勢第三百九十五章 挖掘根基(一)第二百零四章 血肉磨坊(三)第三十七章 戰爭機器(六)第八十一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湖西(四)第三十章 航海學校第十五章 混亂與秩序(一)第四百二十章 黑海亂象(一)第六章 狼羣(一)第二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變幻的風雲第二百二十一章 經濟工作(一)第六十一章 塔城煤礦(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艱難的談判(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經濟調查(一)第五十八章 東岸主義(二)第四百十一章 以拖待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智利的野望第八十章 偉大的航行(五)第八十六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一)第七章 狼羣(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業與外交(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起義(二)第四十一章 海試第四十一章 血河(四)第四百零八章 風吹麥浪(二)第二十五章 百萬法郎戰爭(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見聞(四)第一百零六章 新華夏、新危機(二)第二百八十章 火燒營房事件(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湖西(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伊河(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策應(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網(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響(三)第八十七章 偉大的航行(十二)第一百零三章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島,新生活(三)第四十九章 恢復性發展(三)第五十章 金融市場(二)第三十六章 棉布市場(二)第四十五章 波爾多風雲(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穩固的後方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荷蘭的壞消息第十九章 濟南(二)第八十六章 東方港的西班牙人(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聖菲,指日而克!(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伊河(四)第六章 風起雲涌(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漂洋過海(五)第二十五章 百萬法郎戰爭(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過海(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市面(二)第九章 穩定增長的經濟第七十七章 參謀旅行(三)第五十章 戰備之軌道(三)第十八章 河中堡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方(一)第十四章 新發展(三)第三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戰鬥第二百七十六章 市面(二)第七十八章 偉大的航行(三)第十六章 南方共同市場(一)第四章 公司在行動第八十章 收割及預備役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二十七章 本土:外交(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渾水(一)第七十三章 決戰:高潮(三)第十九章 春耕第四百十章 漂洋過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