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開發:貿易

這艘蓋倫船船艙內除了整整上百噸的各類物資外,還有來自荷爾施泰因和挪威的179名移民。船長先生選擇購買20套在波羅的海地區名聲大噪的三一年式全身甲和100把軍刀,因此,穿越衆只需額外支付貨款4700元。

這批移民將被安置到定遠堡墾殖區正在新建的第3、第4生產隊。

而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3月25日,穿越衆的另一位老朋友,來自哥德堡的斯文森船長帶着兩艘大船停泊在了港內。這次他帶來了整整484名來自芬蘭、波西米亞和利窩尼亞的移民;100多噸銅、鉛和生鐵;石墨、水銀、火藥、火繩、槍支;100多隻(頭)各類牲畜幼崽、種子、果樹苗和一些生活物資。

豪邁地斯文森船長最近發了大財,所以他選擇以貨易貨的方式。只不過他看中的三一年式全身甲限於產量的關係,目前只有100套的庫存了,不肯空跑一趟的斯文森船長把主意打到了三二年式指揮刀和鋼炮上,這些東西在如今的歐洲都是緊俏商品。

遠的不說,就說瑞典那個不安分的鄰居——粗魯無禮的俄國人。俄國人近些年來一直在努力推行自己的軍事現代化,不但組建了幾個仿西歐建制的新式步、騎兵軍團,還聘請了大量富有戰爭經驗的外國軍官來訓練和指揮俄軍。

在引進先進的軍事人才和軍事制度的時候,先進軍事武器的引進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不過受限於俄羅斯自己落後的軍工製造產業和缺乏優質鐵礦的困擾,俄羅斯開始向外國大量採購武器。就在去年,俄羅斯就向西歐各國採購了19000枝火槍和數量高達5000把的軍刀。

而且,雄心勃勃的沙皇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一直對收復被波蘭立陶宛聯邦佔領的斯摩棱斯克念念不忘,爲此,擴軍備戰,在所不惜。如此一來,俄羅斯就成了除30年戰爭交戰國各方外又一個武器出口的大金礦,緊鄰俄羅斯的瑞典商人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當然了,作爲一個合格的商人,斯文森船長對於把先進的武器裝備出售給瑞典傳統的死敵俄羅斯是一點內疚感也欠奉的,他所在乎的只有利潤。

俄羅斯一直對優質軍刀有着極大地渴求,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軍刀的缺口總量據估算現階段約爲15000把以上。三二年式指揮刀全長102釐米,使用優質鋼鐵由水力機械鍛造而成。平直的刀身略帶弧度,鋒利無匹又有韌性,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欣賞價值,比起西歐各國製造的軍刀那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上的。兵工廠定的三二年式指揮刀銷售指導價爲每把2.5元,斯文森船長一下子就訂購了800把,幾乎把穿越衆的庫存一掃而空。

此外,穿越衆的鋼炮由於採用了優質鋼鐵鑄造及獨特的身管自緊技術,炮筒能承受很高的膛壓。因此,兵工廠鑄炮車間在鑄造時將身管倍徑做的較大,效果就是火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強,而且壽命也比一般的火炮長很多,普遍在5000發以上。此外,全炮重量也只有同口徑鑄鐵炮的一半,比銅炮也輕不少。除了散熱不如銅炮快以外,簡直就是一款完美的劃時代火炮。

對於是否出售大口徑火炮執委會尚有疑慮,不過對於12磅以下的陸軍用輕型炮,則沒有任何問題。目前兵工廠鑄炮車間有庫存4磅炮22門、6磅炮10門、8磅炮18門,可以直接賣給瑞典人。其中4磅炮的銷售指導價爲每門10元,6磅炮爲每門18元,8磅炮爲每門35元。

斯文森船長也不還價,全部照單吃進。100套全身甲、800把軍刀、50門各類輕型火炮總售價9030元,扣除掉貨款,穿越衆向斯文森船長額外支付了5850元。

截止3月底,穿越衆做成了3筆軍火生意,共銷售出去220套三一年式全身甲、1150把三二年式指揮刀和50門大小火炮,銷售總額高達17105元,而這裡面可以說60%以上都是利潤。

軍火生意果然是暴利!認識到了這一點,執委會此時再傻也知道怎麼做了。

三十年戰爭激戰正酣、俄羅斯對波蘭立陶宛聯邦磨刀霍霍、荷蘭與葡萄牙在亞馬孫河殊死爭奪……

這一場場戰爭在執委會眼裡都是一座座寶庫,憑藉執委會手頭的優質武器,就算不能壟斷市場,那也能分得很大一杯羹。這對於百廢俱興的穿越者根據地來說,意義不嚴自明。

別看執委會如今手頭還有近18萬元的現金,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今執委會的開銷也不小啊。就說陸軍吧,現在236人的規模,每個月的人員薪餉就要300多元。

這還不算訓練,訓練的花費就更是驚人。按每人一週三次、每次五發實彈訓練來算,一個士兵一週就要消耗差不多500克的火藥、160克的火繩和40千克的鉛彈,按進口到岸價計算這些物資大約值2~3角,236人就要消耗大約60元。這還是和平時期,要是戰爭時期的話,那消耗的可就是海量了。這還沒算海軍岸防炮兵,那32門大炮更是個吞金巨獸,每週訓練花費超過百元。

如此折算下來,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海陸兩軍和平時期每月光維持費就要1250元~1300元,令人咋舌。此外,再算上給一些自由民開的工資和補助,執委會每月保守估計財政支出超過1600元。以執委會對各類生產生活物資渴求的程度,以及目前越來越頻繁的交易和移民頻率,這筆資金還真頂不了太久。雖說倉庫裡還有600多套瓷器,價值不菲,可這些都是從舊時空帶來的,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靠賣瓷器吃飯,那就等於和坐吃山空沒什麼兩樣了。

因此,可以想象執委會對於開闢新財源的心情有多麼急切。軍火生意可是個長久之道,以穿越衆掌握的領先這個時代一兩百年的鋼鐵冶煉技術,再加上先進的炮管制造技術,已經可以做到依賴本時空的資源進行生產從而攫取高額利潤。

必須擴大規模!這是執委會一致達成的意見。

因此,執委會組織人員開始了對兵工廠幾個車間的深度調研。

首先是鑄炮車間。如今鑄炮車間經過幾次補充人手,已經擁有各級工匠30餘人,熟練學徒40餘人,新學徒60餘人。由於發明了水冷卻法鑄造炮管,鑄炮的速度與成品率均大大提升。其實可以這麼說,鑄炮車間的產能完全沒有釋放出來,而制約他們產能的唯一瓶頸就是鋼水的供應。

護具及冷兵器製造車間(原武器工場)的情況也大同小異。由於大量採用了水力機械及水力鍛錘,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如今也是苦於鋼鐵供應不足,產能一直無法有效釋放。

調查來調查去,最後矛頭一致指向鋼鐵廠。

對此,鋼鐵廠負責人、工業委員馬甲也很無奈。馬甲表示,目前鋼鐵廠使用石墨坩堝鍊鋼,即使使用大號坩堝,一次也只能煉1噸多點、2噸不到的鋼水,這些可憐的產量一次也就只夠鑄一門24磅艦炮。

“要想提高產量,行啊!要麼給我建更多的熔煉爐、更多的坩堝;要麼就把現有的熔煉爐改造,上平爐項目,鍊鋼!”馬甲攛掇道:“這個項目技術上完全可行,技術細節我也一清二楚。我早就想上了,怎麼樣,大家考慮考慮我這個建議吧?”

不過執委會對於上平爐項目還是頗有顧慮,最大的阻礙就是煤炭不足。

現階段穿越衆鍊鋼所用的原料全部是穿越時從舊時空帶來的,即1000多噸廢鋼和5000噸電煤。現階段坩堝鍊鋼小打小鬧的還沒什麼,雖然噸鋼煤耗高得驚人,但規模也小啊,總得來說因爲鍊鋼消耗的煤炭到現在絕對不會超過200噸。不過如果上了平爐鍊鋼項目,那規模可就上去了,穿越衆手頭這點煤炭可不夠消耗多久的。

而且如今用煤的地方也多啊,輪窯、水泥窯、石灰窯、木材烘乾窯、木材乾餾窯等等都是用煤大戶。尤其是如今正處於移民加速時期,各種建築物資奇缺,執委會正計劃新建兩座輪窯和一座水泥窯以緩解建築物資的緊張程度呢,這又要新增消耗煤炭。

穿越至今一年半的時間已經消耗了將近1000噸煤炭,以後消耗的速度肯定還要更快,這剩下的4000噸煤還真說不好能用多長時間。

討論來討論去,最後還是達成了一個折中的建議,即繼續新建一座能擺放20個坩堝的熔煉爐,擴大鍊鋼產量,平爐鍊鋼項目則暫時擱置。與此同時,煤炭問題也被執委會重視了起來,並且上升到了戰略高度。

PS:謝謝林恩海兄臺的打賞。

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大荒(一)第一百零九章 遠東根基第五十二章 狼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聖菲,指日而克!(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集中護航(二)第五十八章 決戰:發展第六十二章 決戰:插曲(四)第十六章 善後處置(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與生意人的外交(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亂局(二)第二百十一章 遊擊(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亂局(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伊河(二)第三章 新起點(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帥的臨別獻禮(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七十七章 參謀旅行(三)第三百二十章 策應(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九章 東方戰略的開啓第七十章 海軍與海盜(五)第六十章 決戰:插曲(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亂局(十)第二章 新起點(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經濟調查(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亂局(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第一百九十三章 微調(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經濟調查(一)第四百十四章 且戰且退(三)第八十九章 漂洋過海(十七)第二十五章 本土:外交(一)第三百十五章 海上“託兒所”第二十六章 聖奧古斯丁(四)第三十二章 東岸見聞錄(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灼熱的經濟(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方戰區(十)第五十六章 “破浪”號的首航(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從南到北(二)第四百零三章 新青島,新生活(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渾水(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鐵公司(一)第二百十五章 熱帶沃土(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識形態第二百二十六章 西北走廊(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燒營房事件(一)第六十五章 決戰:主題(三)第五十四章 南方的英國人(二)第八章 風起雲涌(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澳洲第七十九章 邊貿市場(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後勤與馬政第六十一章 非洲航線(續一)第五章 護航分艦隊第四百零四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一)第二百三十章 新市場(二)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聖菲,指日而克!(二)第五十五章 南方的英國人(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發展第四百八十五章 “搶收”行動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勢(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冬日(一)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東岸人在長江上(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序曲(三)第十七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七十章章 明輪船第三百九十五章 挖掘根基(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亂局(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十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五十六章 黑水大開發(二)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三十二章 東岸見聞錄(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去國離鄉(二)第二章 安齊拉納納(二)第七十九章 偉大的航行(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印度公司(二)第三十五章 戰爭機器(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三十五章 繁榮的走私貿易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政(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丘區(二)第八十九章 返回(一)第九十章 返回(二)第三十七章 戰爭機器(六)第七十二章 決戰:高潮(二)第一百十六章 新的援軍第七十九章 偉大的航行(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網(七)第二十章 深固根本(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伊河(二)第六十六章 新一屆政府第三章 非洲航線(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鐵公司(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唯一的防守方式第四百五十六章 談判指導方針第一百二十七章 蝦夷地的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