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新華堡(一)

局勢暫時穩定了下來,卻不代表和平即將到來,相反,雙方都在積極地進行着戰爭準備,籠罩在雙方頭上的戰爭陰雲是越來越濃厚。除非雙方的領導者改變自己的意志,不過目前看來這顯然不太可能。拋開由於某些人的野心而戰爭陰雲密佈的河中堡地區不談,新華夏殖民地的建設仍在按部就班。

1640年2月20日,海軍第二艦隊主力領銜的華夏東岸共和國船隊在濛濛細雨之中駛進了新華夏灣。此次艦隊仍然由海軍上尉王鐵錘率領,艦隊共包括了“共同市場”號戰列艦、“超勇”號巡洋艦、“加利西亞飛魚”號運輸艦兩艘軍艦,以及新建成的南海運輸公司“不周”號、“天姥”號笛型運輸船。

此次運輸艦隊共爲新華夏殖民地帶來了500名奴隸、50名八旗監工和大量糧食、布匹、農具、建材、燃料等生產生活物資,同時陸軍第101連連長徐剛也帶着最後三個排的士兵攜帶大批武器彈藥搭乘船隻趕了過來。

雨季期間的新華堡碼頭建設被耽擱了不少,因此碼頭邊目前仍然只有一條棧橋,只夠兩艘船隻同時停泊卸貨。沒奈何之下,王鐵錘只能下令全艦隊停泊在海灣內,然後先讓運輸船靠港停泊。

碼頭邊如今已經修建了幾座尖頂磚瓦房,幾名百無聊賴的愛爾蘭人正坐在走廊下幾個木墩上,一邊啃着椰子一邊吹牛聊天。此刻他們一看到有懸掛着華夏東岸共和國國旗的船隻靠港後,一個個立刻披上了雨披衝進雨裡朝碼頭走去,其中一個貌似領頭模樣的傢伙更是拿出掛在脖子下的銅哨吹了起來。很快,在他的哨音下,兩側一些茅草棚子下立刻涌出來了幾十名同樣身穿雨披的八旗奴隸,他們也拿着工具紛紛朝碼頭走去,這是準備卸貨呢。

王鐵錘慢慢行走的在碼頭上,他的副官安處海軍少尉舉着雨傘在他後面跟着。每次來新華夏殖民地都是雨天,似乎天空在這裡塌了一個窟窿似的,一天天的雨下個沒完沒了。人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不適應的話,就是沒病也要變得有病了。

疏港公路已經重新整飭了一番,路面上鋪上了防水的瀝青材料,看起來比周圍那些泥濘的紅土路好多了。雨水落到路面上後,由於路面弧度的關係,開始向路兩側衆多的排水孔彙集。排水孔由紅磚、水泥砌成,上覆帶孔的鐵蓋,雨水便是從這裡下滲進地下排水溝。排水溝主體由水泥涵管鋪設連接而成,埋在地下一米左右,整個管道體系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最後所有雨水經管道排入海灣之內。在新華夏這個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的地方,城市下水道的建設是重中之重,不然一個不好便會發生城市內澇,殃及所有人。

這是個浩大的工程,目前新華堡方面也僅僅是在疏港公路這段數百米長的重要公路旁邊建設了一段而已。至於整個城區的下水管道網絡建設,目前也只能在修建城牆的時候先預做準備而已,至於大規模的鋪設,一方面得看物資和人力的富餘程度,另一方面也得等到雨季結束才能大規模施工不是?這可不比砌城牆,雨季的時候搭起遮雨棚照樣能開工,這是要開挖大量地下管道的,非得等到旱季才能施行。

道路兩側的野生椰子林好像已經大規模採摘了一遍。椰子樹年產椰子幾十個,這片椰子林怕是得有數百棵,遠處海岸邊的野生椰子林更是豐富,將來這片都開發出來後,光是向本土出口椰子每年就能收穫不少。說到椰子,還是得感謝島上的那些馬來人後裔的。當年他們的祖先乘坐小木筏,攜帶着這種原本只產於馬來地區的神奇樹種,不遠萬里來到了馬達加斯加島,從此椰子樹便在全島開枝散葉。配上這邊適宜其生長的氣候,經歷了上千年的繁衍,就有了如今的規模。

越過椰子林後,新華堡灰色的城牆輪廓便顯露在了衆人眼前。三個多月過去了,也許因爲雨季施工不便,城牆的修建進展不是太大,仍然是那種零零散散的這邊修一段、那邊修一截的狀態,離完工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城牆四周是一片曠野平地,依照王鐵錘以前從這裡聽到的信息,似乎史欽傑準備將這裡闢爲商業地區,同時還要在此修建一個大型廣場。廣場內可允許辦理過執照的各國商人們前來交易,到時候來自東岸的工業品,本地的建材、牛羊、糧食和木材,來自印度的寶石、香料,來自中東的駱駝、馬匹,來自東非大陸的水果、菸草、奴隸等商品全都可以在此進行交易。

說白了,如果這個商業區真的按照預想中那樣發展起來後,那麼東非沿岸的往來貿易基本就沒葡萄牙人的莫桑比克島什麼事了。那座面積才一個多平方公里的小島實在沒什麼發展潛力,被人取而代之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走進城裡後,王鐵錘便直奔史欽傑的辦公場所而去。正在門口站崗的幾名愛爾蘭民兵看到一羣海軍軍官到來,一愣之後趕忙立正行禮。王鐵錘回了個禮,然後徑直走進了屋內。

“呼……”王鐵錘脫下了身上的油布雨衣,將其掛在廊檐下,然後說道:“這惱人的大雨,一刻不叫人舒爽,咦,竟然沒人?”

屋內並沒有史欽傑的蹤影,倒是新近從本土過來的史欽傑本人的秘書羅德里戈正在屋內整理文件。看到王鐵錘發問,羅德里戈連忙走過來解釋道:“史隊長去衛生所看望傷病員去了,之後還要去木材加工廠視察,可能還要一個小時才能回來。”

“哦?他倒是不辭辛勞,衛生所的傷病員多嗎?”王鐵錘一屁股坐在了一張椅子上,隨口問道。

“不少。”羅德里戈略有些憂心地說道:“去年五月、八月和十一月份分別來了三批奴隸總計1300人,目前因爲疾病、工亡、戰鬥等因素死亡了119人,前後患病400多人次,其中無法治癒的惡性瘧疾患者多達87人,其餘人也多多少少患有一些慢性病,總減員率令人觸目驚心。而且,去年五月份的第一批登陸者的死亡率目前已經攀升到了30%以上……”

“唔。”王鐵錘也不知道說什麼好。目前穿越衆雖然在科學技術上有了一定的進步,不過在醫學上面仍然是一片空白,原因就是太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人才了。與之相對應的是,國內衛生學校、醫學校培養出來的一干醫生和護士的水平也很低,對於患病的人能起的作用實在有限。更別說目前纔剛剛部分脫離蠻荒氣息新華夏殖民地了,這邊有限的幾個醫護人員所能做的也就是給患病者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較爲精心的照料了。至於說讓他們給你看病還是算了吧,還不如靠自己硬捱呢。

“不過好在死亡和患病的基本上都是八旗奴隸。”羅德里戈又小心翼翼地解釋了句,“101連的官兵和寶貴的技術人員們的健康狀況都還不錯,就連新過來的四百多愛爾蘭移民也都大體上保持着健康,這從每次集中軍事訓練時請病假的人數就可以看得出來。”

“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開發蠻荒地界嘛,條件又有限,死人是難免的。”王鐵錘隨口鼓勵了幾句,“我看你們這裡現在整得還不錯嘛。至少城區周圍幾百米內一片清爽,如果不出城的話,得瘧疾的機率是大大減小了。對了,現在本土那邊的焦化廠的生產逐漸走上正軌了,再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也許就能夠用苯製作一些殺蟲劑出來,然後可以讓他們送一些到這邊來給你們試試效果。”

“那樣就太好了。”羅德里戈有些高興地說道,“現在本土那邊對木料的需求開始逐漸旺盛了起來,我們每日裡需要進山伐木的奴隸工是越來越多,山裡光伐木營地就建了四個,這些人一不小心就會被蚊蟲叮咬從而染上瘧疾。我們雖然在那裡填平了一些水坑,但仍然難以徹底杜絕蚊子的出沒,如果能有一些殺蟲劑的話,應該能夠極大地改善他們的處境。”

王鐵錘呵呵一笑,沒再說話,他剛纔也就是隨口一說而已,當不得真。

話說用煤焦油裡提煉出的苯製作********、六六六、DDT之類的殺毒劑豈是那麼容易的。別的不說,製作********首先就需要六氯苯酚,而六氯苯酚需要苯和氯氣作用得到,而這氯氣的製作對於現階段的華夏東岸共和國來說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傳統的電解飽和食鹽水製備的方法對於現在就不現實,因爲大家現在根本還沒玩到電這一步呢,而用濃硫酸、氯化鈉和軟錳礦反應制作氯氣又實在太過於浪費。

因此,王鐵錘這話擱現在也就是安慰安慰人家而已,至少幾年內化工部門很難通過低廉的工業化生產模式製備出足夠的殺蟲劑和消毒劑。

第二十四章 卡瑪部落第二百九十四章 去國離鄉(二)第二十章 進擊的艦隊(二)第五十四章 漂洋過海(十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市場(一)第八十八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三)第九章 穩定增長的經濟第一百二十八章 亂局(三)第五十章 波爾多風雲(七)第十章 南巴塔哥尼亞(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集中護航(二)第三十四章 燧發槍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九十一章 登萊第二十七章 聖奧古斯丁(五)第三章 艱難的開始(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亂局(七)第六十一章 東岸主義(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網(一)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點第七十五章 經濟圈第五十章 南非駐屯軍第五十一章 特遣艦隊第三百六十五章 合作(二)第六十二章 炮艦外交(二)第四十三章 血河(六)第五十六章 齊洛埃島第三十三章 東岸見聞錄(二)第十二章 大建設(四)第九十九章 重返黑水港(三)第二十八章 大開發:墾殖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催化(三)第十八章 南方共同市場(三)第十八章 河中堡第三十八章 濟南(五)第十七章 南方共同市場(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判斷(二)第七十三章 目標:蘇伊士港(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覽會(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荷蘭的壞消息第七十三章 決戰:高潮(三)第六章 鴨子湖(二)第六十一章 炮艦外交(一)第七十五章 參謀旅行(一)第二十八章 大開發:墾殖第六十五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日(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錢荒與票據(一)第一百四十章 商業與外交(三)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亞(九)第二百五十章 危險的發端第一百六十三章 果阿(二)第二章 安齊拉納納(二)第二十四章 聖奧古斯丁(二)第九十八章 重返黑水港(二)第二百十四章 福爾摩沙來客(二)第七十四章 南方戰區(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十二章 鬚鯨港的戰鬥第四十四章 血河(七)第十章 南巴塔哥尼亞(三)第五十七章 “破浪”號的首航(二)第四十七章 巴西局勢(三)第七十七章 決戰:尾聲(四)第一百十五章 河間奴(二)第二十七章 貿易摩擦(三)第九十二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網(五)第六十九章 農業問題第四百六十五章 社會變遷(五)第五十三章 戰備之物資(一)第一百零四章 打草谷(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漂洋過海(十一)第四十章 杭州灣(一)第六十三章 困難與希望(一)第七十三章 烏江之畔(四)第二章 安齊拉納納(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哈巴羅夫的抉擇(一)第二百十三章 福爾摩沙來客(一)第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亞(四)第六十六章 海軍與海盜(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風險(二)第五章 護航分艦隊第一百十六章 烏江之畔(五)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與外交(六)第六十七章 決戰:主題(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與生意人的外交(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合作(一)第六十章 海上收費站(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東岸人在黑龍江上(三)第三十二章 西進與鐵礦(二)第七十四章 海軍與海盜(九)第三十六章 爲王前驅(一)第十二章 鬚鯨港的戰鬥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難的行軍(十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來自荷蘭的好消息第五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意志第五十三章 追逐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