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表兄(五)

連續兩起間諜大案在整個執委會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後一起間諜案竟然讓那幫荷蘭間諜成功盜竊了一些技術而去,雖然對東岸來說不是什麼核心的技術,但是已經足夠讓人惱火和警惕了。

畢竟,你這次能抓住他們純屬是運氣好。這幫倒黴的荷蘭人一定沒想到由於自己行事不密,竟然被一幫法國同行識破了身份,在法國同行被捕後,他們頓時受了池魚之殃從而被連根拔起。總之要不是如此戲劇性的事件,要何時才能把這幫荷蘭人揪出來那就很難說了。要是等這幫荷蘭人逐漸獲取了東岸人的信任,接觸到了更高級的技術,那到時候執委會諸公恐怕是哭都哭不出來了吧。

兼任國家情報總局局長的內務委員焦唐在執委會內部會議上做了份檢討,負有直接責任的情報總局安全處處長何方引咎辭職。畢竟,出了這麼大的事,不能沒有人站出來承擔責任。接下來還要進行事故責任調查,估計一大堆人的烏紗帽都要被擼下來,事情嚴重的人可能還要接受審判。

“關於這件事,內務部和國家情報總局馬上會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對一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工廠進行摸底排查,對近三年內進入的人員重新進行甄別,確保沒有漏網之魚。”焦唐坐在執委會會議室內,面色嚴峻地說道:“這件事也提醒了我們,即不要小看這個時代的任何組織和國家。尤其是那些歐洲老牌強國,更不能掉以輕心。雖然人家目前正處於戰爭之中,可能沒有太多的精力放到我們身上,但是他們仍然在通過各種手段試圖挖我們的牆角、偷竊我們的技術。在這裡我借用一句舊時空的老話: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們以後必須加倍提高警惕。”

“老焦說得不錯。”執委會主席馬乾祖跟着點評了一句,“不過這次事件性質雖然很嚴重,好在造成的破壞和損失總算還在可控範圍之內。那種低精度的水力鏜牀,歐洲本來就有了嘛,他荷蘭人愛偷去就偷去吧,問題不大。而那個模塊化造船,我記得本來就是荷蘭人十幾年後發明的,我們這也算是另類的‘物歸原主’了吧。至於那些大豆種子,本來也沒當做是什麼違禁物資,他荷蘭人願意拿回去當寶貝咱也無所謂。我說這些不是爲了誰開脫,我只是想提醒下大家,接下來進行的大調查要適可而止,不要隨意搞擴大化,這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對於我們自己人,還是要以挽救爲主;對於那些事故直接責任人當然要處理,但是對於非直接責任人,則要區別對待,不要一棍子打死。畢竟,培養一個幹部也不容易,尤其是我們現在還非常缺乏幹部。”

衆人聽了後都點了點頭。馬乾祖這也是老成之言,接下來將要進行的全國範圍內的甄別調查本來就可能會將人心攪動得有些不安了,你這時候如果再無節制擴大化處理責任人的話,很容易就會造成一定的社會動盪,這對於國家的發展和凝聚力是極其不利的。一個處理不好,穿越衆嘔心瀝血數年推行的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就會蒙上一層陰影。

“諸位委員,關於這件事,我只想問一句,事情的發生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就在大家都有些沉寂之時,在執委會上一貫很少主動發表意見的邵樹德開腔了,而這話也問得內務委員焦唐的眉頭略微一皺。

“這事情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焦唐慢條斯理地說道。

“今後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邵樹德立刻插話問道。

“加強政審、甄別;對擔任重要工作崗位的技術人員實行長期觀察,並推行擔保人和介紹人制度;在各部門和工廠中發展暗探……”焦唐不愧是搞情報的,隨口一張就想出了很多措施。

“不,老焦,我想你還沒有明白我的意思。”邵樹德毫不留情地打斷了焦唐的話,然後提高了嗓音說道:“你這些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施行當然要施行,但這卻只能盡最大程度防範這些事情,卻不能從根源上斷絕此類事件的復發。畢竟,百密總有一疏,而只要出一次事件,就可能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那怎麼……”焦唐話剛說了一半,突然好像想到了什麼,便閉口不言了。

邵樹德卻不管他,只是自顧自微笑着說道:“要想從根源上斷絕此類事件,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大從明朝移民的規模,逐步擺脫對歐洲移民的依賴。”

邵樹德的話一出口,其他幾名委員們先是一怔,然後便小聲議論了起來。邵樹德平時和那幫皇漢派交情不錯,這次事件估計也讓那幫激進分子們看到了機會,因此邵樹德估計也是受他們所託開始在執委會上正式提出了這個事情。

“老邵,我們也知道明朝移民的好處。畢竟他們來了後與大明遠隔萬里,無根無基的,只能無條件服從我們,不像那些法蘭西、荷蘭、英格蘭移民一樣與本土瓜葛甚深、藕斷絲連。”這次是財政委員湯圓站了出來說話,“可是你考慮過沒有,這從明朝移民的成本有多大?是不是現階段政府財政所能夠承受的?1640年的財政預算爲160萬元,其中120萬元爲預備拿來支付給葡萄牙人的移民費用,每個人四百塊,實在是太貴了啊,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今年一年從法國引進了約兩千名成人和八百多名兒童,加上其他歐洲國家和地區的,一共約四千餘人。而這四千人總共才總共花費了我們不到五萬元的費用——當然這裡面沒有算上我們自己商船海運的費用,不過比起明朝移民的天價來說仍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老邵,你自己也會算,你算算這四千人換成明朝移民要多少錢?”

“我沒說明年就要立馬停了歐洲移民,全換成明朝移民,這樣既不經濟、也不現實。”邵樹德不緊不慢地解釋道:“我的意思是從明年開始逐步減低歐洲移民的比例,適當增大東亞移民尤其是明朝移民的比例,這個比例可以視明年國內的經濟形勢和財政狀況而定。在這裡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即便是一個朝鮮棒子來到東岸,他也比這些法國人、荷蘭人可靠!”

“我支持老邵的意見。”不待其他人開口,海軍委員王啓年便搶着說道:“不過我覺得從東亞移民最好還是靠我們自己,這樣能將財政支出降到最低。我想大家也知道,現在從東亞移民到東岸,已經成了澳門地區的葡萄牙人一項新興的暴利產業了。參與進來的葡萄牙商人與船隻與日俱多,今年他們弄了1200多明朝人過來,明年依照我們和葡萄牙人之間的口頭協議,他們就要運2500-3000人過來,我們要爲此支付100萬-120萬元的鉅額費用。雖然這兩年經濟形勢不錯,出口大增,但是也不能這麼亂花錢啊。要知道,現在政府背上還揹着40萬元的債務呢。100萬能造多少軍艦?嘖嘖,我無法想象。所以啊,我建議下一階段整個國家除了經濟建設外,儘量將資源投入到開發東方航線中去。第一步就是開始在馬達加斯加島北端整飭環境、修建堡壘,當然,那邊環境惡劣,先期開發可以從本土調派移民過去,再輔以南非地區的大量土著奴隸,爭取先將那邊清理出一片能稍微適宜人居住的環境出來。”

王啓年的話已經很清楚了,即最危險的先期開發先讓本土的移民和南非土著去頂缸,穿越衆就不去了。等環境大爲改觀之後,再做其他計議。這說白了,就是先拿土著的命去填,等環境宜居了、不那麼惡劣了,再視情況派穿越衆過去領導基地建設。

邵樹德有些佩服地看了一眼王啓年,這廝真會鑽空子。自己纔剛剛提了個話頭說要從明朝移民,這傢伙就上趕着說要重啓在馬東北端開發的計劃。他圖的是啥,還不是爲了他的海軍!開發東方航線就必須加強海軍力量,就必須多造船,船多了就等於變相增加了他王啓年的權勢,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邵樹德和王啓年在這個敏感時刻提出增加東亞移民的數量,確實觸動了很多人潛藏在內心的隱憂。雖然努力創造一個新的東岸族是既定國策,永遠不會改變,但是多增加一些與歐洲老牌國家沒什麼瓜葛的東亞移民,如今看來卻也不能疏忽。因此,執委會經過討論後,原則上通過了邵樹德和王啓年的建議。

至於接下來具體怎麼實施,還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拿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計劃出來。不過不管怎樣,經歷這次間諜事件後,東岸共和國的移民政策已經開始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東岸人在黑龍江上(三)第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四十二章 平安堡(四)第二百十九章 熱帶沃土(五)第六章 狼羣(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從南到北(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墾殖局(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談判指導方針第四百六十七章 社會變遷(七)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變幻的風雲第三百零八章 熱那亞人的目光(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微調(三)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渾水(一)第四十二章 平安堡(四)第一百九十章 丘區(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資本(一)第一章 必須是穿越第五十一章 繳公糧第三十九章 河中堡的困境(三)第二百零七章 血肉磨坊(六)第一百零六章 新華夏、新危機(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僵持與突破(四)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魏氏經濟學(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市面(一)第五十九章 東岸主義(三)第三百零三章 戰爭歲月(四)第三百六十章 震動全魯第十三章 十二字方針第五十五章 目標:太平洋!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第二十六章 餘波第四百七十五章 巴拉多利德和約第一百九十三章 微調(三)第十六章 執委會的體面第九十九章 重返黑水港(三)第九十章 漂洋過海(十八)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東新形勢第四百五十章 社會變遷(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漂洋過海(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挖掘根基(三)第五十六章 “破浪”號的首航(一)第四十九章 戰備之軌道(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澳洲第三百十二章 新的拓殖(二)第三百零三章 戰爭歲月(四)第三百八十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一百十九章 見聞(二)第一百十五章 曾撫臺的憂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過海(七)第十五章 軍部的獨走第六章 風起雲涌(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二十四章 本土:教育第十二章 南巴塔哥尼亞(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南太平洋(二)第一百四十章 烏江之畔(八)第九十一章 表兄(四)第三十二章 戰爭機器(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布城,不堪一擊!(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聖菲,指日而克!(二)第二十一章 深固根本(七)第二百二十八章 瘋狂的棉花第五十五章 黑水大開發(一)第七章 狼羣(二)第二百十六章 熱帶沃土(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社會變遷(三)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四十二章 貿易與殖民(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登州新氣象第二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三)第四十三章 血河(六)第三十章 黑河之濱(一)第五章 無意中的闖入者第十三章 十二字方針第八章 大建設(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灼熱的經濟(三)第二十六章 本土:外交(二)第二十八章 烏江之畔(一)第十五章 軍部的獨走第六章 安齊拉納納(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東岸日本公司第二百六十七章 網(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製革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印度洋(十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網(六)第八十三章 財富與銷贓(一)第二章 還是政治任務第六十七章 頹勢與調整(三)第十七章 南方共同市場(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黑龍江的新秩序第六十章 東岸主義(四)第五十八章 決戰:發展第十一章 外交抗議第四百三十九章 艱難的談判(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經濟工作(四)第三百四十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