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談判(三)

不出高摩兩人的預料,英國人很快就通過阿爾梅達家族約見了東岸的談判代表。

“必須制止貴國海軍的瘋狂行爲!你們這是在升級戰爭!”這是英國人見面後的第一句話。

高摩還是第一次欣賞到拉塞爾.史密斯如此氣急敗壞地面孔呢。與他相比,切尼.考沃德的臉色雖然也很難看,但還沒到如此歇斯底里的地步。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次蒙受巨大損失的是東印度公司的船隊。當然了,也只有東印度公司,才能進行前往東方的貿易。商人冒險家公司的觸角還沒那麼長,他們的傳統市場還是在北歐、俄羅斯、法蘭西以及德意志地區。

“史密斯先生,我不明白你在說些什麼,如果你是指發生在……”

“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史密斯略顯猙獰地說道,“是的,沒錯!你們東岸人的海軍——不,他們不配備被稱之爲海軍,他們是一羣海盜!徹頭徹尾的海盜!——在好望角以北無恥偷襲了本公司的船隊,使得本公司蒙受了很大的損失。他們的行爲必須得到制止!”

“史密斯先生,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得說,具體的情況我還在覈實之中。而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目前我們雙方之間還處於戰爭狀態——雖然這是一場不宣而戰的戰爭,那麼我國海軍的行爲並沒有任何值得指摘的地方。當然,如果史密斯先生您因爲此事而蒙受了損失的話,我私人向您表示誠摯的慰問。”高摩朝兩人點了點頭,故作矜持地說道。

事實上他此刻也沒法去核實這條市面上流傳甚廣的消息。因爲這也是從加納的埃爾米納堡傳到聖維森特過來的,並不是第一手消息。而且,最關鍵的是,高摩目前無法聯繫上海軍。不,不光是高摩無法聯繫海軍了,就連執委會、軍部都沒法聯繫上海軍,除非海軍主動聯繫本土。

史密斯眨了眨眼,好不容易纔壓下了怒火,一屁股坐到高摩、白斯文二人對面,想習慣性地點菸鬥,卻發現自己匆忙之中忘了沒帶,只能略顯煩躁地朝高摩說道:“高摩先生,這是我們第十八次會面和第六次正式談判,我希望我們之間能儘快達成協議。這場漫長的戰爭對雙方的傷害都是巨大的,你們永遠不要低估東印度公司的戰爭潛力,這不是你們能夠抵敵的。如果不是複雜的國內事務牽扯了我們太多的精力,我們甚至能夠組織一次遠征……”

“那將是個災難。”高摩毫不客氣地評斷道,“西班牙人一千多名全副武裝的殖民地軍團都在東岸地區遭到了可恥的失敗,你們英格蘭人又有什麼不同呢?那樣只會給我們無敵的陸軍增添勝利的功勳罷了。東印度公司是實力雄厚的老牌公司,對此我深表敬意,但是這並不代表什麼,我們東岸人無意與貴公司結仇,卻也不介意強力反擊侵犯我們利益的敵人。”

雙反一通夾槍帶棒的話語過後,談判才終於進入了正題。

“你們需要什麼?”英國佬拉塞爾.史密斯這次終於表現出了點難得的誠意,直接開門見山地問東岸人的底線。

“很簡單,我們需要市場,很大的市場。”高摩也不兜圈子,如今一切全憑實力說話,沒必要再搞得太複雜,“法蘭西的、西班牙的、意大利的、德意志的、奧斯曼的,等等一切市場我們都需要。事實上我們提倡自由貿易,任何人爲地設置關稅壁壘和准入制度都是嚴重破壞自由貿易的行爲,這必須得到制止。”

“你們的胃口太大了。”史密斯還沒說話,切尼.考沃德已經站了出來。

他是商人冒險家公司的代表,商人冒險家公司主打的呢絨產品與東岸人之間存在着巨大的貿易競爭。東岸的呢絨紡織品憑藉其質量與價格優勢,這些年來一路攻城拔寨。先是吞下了拉普拉塔市場,然後開始向智利、查爾卡斯、巴西等地蔓延,最後甚至連加勒比地區的佛羅里達殖民地的市面上都開始充斥着東岸人的紡織品,這令商人冒險家公司內很多專做新大陸生意的商人們叫苦連天。

而且,東岸人的呢絨製品開始通過東岸棉布打開的法國市場,逐步滲入了南法蘭西地區,並取得了不俗的口碑。要不是他們限於羊毛產量不足的關係,東岸的呢絨多半會橫掃整個法蘭西,將商人冒險家公司的商品徹底逐出法國市場。

“高摩先生,這些地區都是商人冒險家公司的傳統市場,而且,東印度公司在那裡也擁有很大的商業利益。”考沃德說話時也不忘將東印度公司扯進來以增加說服力,“你們的商品價格過於低廉,這會對我們的商品形成很大的衝擊,我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而且,你們有這麼大的產能嗎?據我所知,目前你們一年也就能生產大約三千多匹呢絨,連新大陸的市場都填不滿,爲什麼還要到法蘭西這些地方來攪局?”

“法蘭西是東岸紡織品的‘傳統市場’,我們的客戶非常喜愛我們精美的呢絨製品。因此,我們必須向當地出售一些呢絨製品以維持市場。”

“好吧,但是你們的市場必須侷限於原本的南法蘭西地區,即加斯科涅、上加侖、下加侖、朗格多克及普羅旺斯幾個省區,超出這個地區的銷售行爲必須事先得到商人冒險家公司的許可。”

“真是荒唐!我們銷售自己的商品爲什麼要得到你們的許可?法蘭西的市場是我們東岸人長期經營得來的,我們不需要誰來替我們做主。而且,將來我們的產能上去後,我們還會進軍尼德蘭、德意志、意大利以及奧斯曼等地區。我相信,憑藉東岸紡織品無與倫比的品質,我們一定能夠徹底征服當地市場的。”

“不,德意志和意大利是商人冒險家公司的市場,這是不容置疑的。好吧,也許我們可以考慮給予你們某些別的市場的准入許可。但是,德意志和意大利不在此列,北歐和俄羅斯同樣如此,也許你們可以到奧斯曼那個異教徒國家去碰碰運氣。”

商人冒險家公司、東印度公司和奧斯曼帝國的商人之間每年的商品交易總額相當巨大。但英國的商人們一直是入超大於出超,他們每年向奧斯曼帝國出口五千到兩萬匹不等的呢絨製品,然後進口當地有名的葡萄乾、皮具、寶石、絲綢、茶葉、瓷器、香料等商品,這其中的貿易逆差是驚人的。爲此,英國幾代國王都不得不多次批准這兩家公司可以向外流出金銀儲備。

毫無疑問,奧斯曼的市場是巨大的。但是英國人多年經營卻一直只能小打小鬧每年出口個幾千匹呢絨意思意思,如今東岸人願意去碰這個黴頭,那麼他們也不介意,只要他們不死盯着德意志等幾個英國的傳統市場就成。

而高摩則考慮到德意志、西班牙、北歐、俄羅斯、意大利等市場是英國人的命根子,目前還不是東岸人能夠染指的。強行進入只會惹得英國人全力反彈,這並不符合執委會如今儘快結束戰爭的初衷。再加上東岸如今的產能確實也很有限,因此能暫時緩和和英國人的矛盾便暫時緩和一下吧。

接下來雙方之間便是一番互相扯皮。很奇怪,雙方本來是因爲東印度公司的船隊被襲擊一事而展開談判的,等真坐下來後談判的卻是商業問題。不過仔細想想也不奇怪,畢竟雙方之間戰爭的一大起因便是在紡織品市場上你死我活的激烈競爭。

幾個小時後,雙方就如今的市場大致做出了一個初步的劃分。即:東岸人可以保留目前法蘭西南部幾個省區的紡織品市場,中部一些省區是對雙方都公開的市場(等於讓給了東岸人),至於以法蘭西島、諾曼底等省區爲代表的北部市場則讓於英國人;意大利中部、西部如托斯卡納、比薩、錫耶納等地區也可以由東岸人進入(這裡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荷蘭人和威尼斯人);除此之外,留給東岸人的就只有由異教徒統治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奧斯曼帝國了。這個老大帝國的市場是對雙方都公開的,但是東岸人的呢絨製品則被限制進入此地,即第一年銷量不得超過兩千匹,以後逐年增加三百匹,最高年銷量不得超過五千匹。

商業利益方面的爭端解決了,其他的問題就好解決了,比如關於俘虜的釋放等等。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雙方之間爭議會比較大的方面,比如關於戰爭損害賠償、贓物(或者叫戰利品)的追回等等。這還需要雙方的談判代表反覆與國內溝通、協商,然後再回來就具體細節進行磋商甚至爭論,這才能夠最終定下來。

限於交通及通訊方面的條件,這個過程將是漫長無比的,而這場談判也註定是馬拉松式的艱苦談判。而在談判完成、雙方達成最終協議之前,英格蘭人與東岸人之間將仍舊將處於戰爭狀態。

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島第八十章 收割及預備役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島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九章 大建設(二)第四十七章 外交與危機(二)第五十九章 東岸主義(三)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亞(九)第一百零九章 煙臺(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資本(一)第二十六章 荷蘭人的未雨綢繆(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男爵的回信第一百十九章 打草谷(三)第六十三章 決戰:主題(一)第九十三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網(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錢荒與票據(一)第一百二十章 打草谷(四)第五章 鴨子湖(一)第四十四章 貿易與殖民(三)第六十五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一)第九十一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方車輛廠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一百零七章 哥薩克與滿洲人第一百三十章 東南太平洋(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唯一的防守方式第一百四十章 烏江之畔(八)第六十章 東岸主義(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經濟工作(四)第一百三十章 亂局(五)第一百七十章 奧斯曼之行(二)第一百十章 南方戰區(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起義(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躁動的年代第八十七章 偉大的航行(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鳥第一百七十四章 渾水(二)第二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魏氏經濟學(二)第一百零二章 開拓總局(二)第一百零二章 本土的準備(三)第一百零九章 煙臺(四)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二十九章 本土:鄉間(一)第二十九章 新華堡(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礦區(二)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費站(一)第一百十八章 見聞(一)第二百十七章 熱帶沃土(三)第七十七章 決戰:尾聲(四)第九十二章 表兄(五)第二百九十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方戰區(七)第四十九章 金融市場(一)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方戰區(十)第十章 狼羣(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墾殖局(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烏江之畔(七)第四百十一章 以拖待變第七十六章 偉大的航行(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魏氏經濟學(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燒營房事件(一)第四十一章 杭州灣(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業與外交(五)第六十三章 困難與希望(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棉花第二百七十章 澳洲的牛鬼蛇神第二十五章 本土:外交(一)第四章 安齊拉納納(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社會變遷(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西北走廊(二)第八十八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亂局(八)第三十章 航海學校第四十二章 平安堡(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鄉行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亂局(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捕鯨(二)第二十五章 百萬法郎戰爭(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灼熱的經濟(一)第一百十一章 有線電報第八十三章 偉大的航行(八)第三十七章 產業發展規劃第二十章 人代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社會變遷(三)第三十三章 西進與鐵礦(三)第一百零六章 煙臺(一)第五章 安齊拉納納(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護航(一)第二十四章 漂洋過海(十四)第十章 新移民(三)第四百七十章 冷凍和麻醉第一百十二章 橡膠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風險(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漂洋過海(五)第一百九十章 丘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