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河中堡的困境(一)

和英國人亞伯拉罕談妥了條件後,許信略有些興奮。他在房間內走來走去,不停權衡着得失。以目前的形勢及掌握的資訊來看,英國國王與議會的那些開明貴族、新興大資產階級的矛盾很尖銳。本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英國國王及教會一派勉強可以算是東岸人可以利用的“盟友”,以優惠價格賣武器給他們,對東岸來說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情。

畢竟,這些武器可不是用來和東岸作戰的,它們只會用在和蘇格蘭異端以及議會派分子們的身上。儘早幫助英國國王加強武備,使得他能在和議會派分子可能爆發的戰爭中能夠堅挺更久甚至人品爆發翻盤的話,那東岸可就賺大發了。

當然,賣武器給王黨這種事情是無法做到完全保密的。畢竟“韃坦大炮”的威名不是蓋的,議會派分子很容易就會發現國王武器的來源,這必然會遭致他們的敵視。但那又如何呢,東岸和英國資產階級那可是不死不休的競爭關係。就算今天雙方簽訂了和平協議,大家也都心知肚明這隻會是暫時的,雙方遲早會再次爆發衝突,這幾乎是必然的。

因此,給敵人添堵這種事情許信決定還是要堅決地進行下去。更何況這單生意的利潤也不算差了,英國那些王黨分子還會派船來波爾多上門取貨,那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

目前唯一的煩心事就是本土的船隻什麼時候能夠過來了。波爾多的東岸商站幾經擴建,目前已經佔地甚廣,但還是容納不下這大半年來陸續收容來的上千名破產工人及其家屬,以及三百多名流浪兒童。不得已之下,許信甚至已經通過朱利安的關係到波爾多的鄉下買地建屋來安置這些人了。

這一千多人每日裡吃喝拉撒的開銷可不小,饒是商站倉庫內還存有近兩萬法郎的貨款也有些吃不消,坐吃山空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但願戰爭早日結束,本土的運輸船及早來到吧。”許信也只能這麼安慰自己了。

就在許信念叨着本土運輸船的時候,南海運輸公司的三艘運輸船(“方丈”號也編入了公司船隊)此刻正停泊在南非河中堡的碼頭內無所事事。海軍幾內亞特遣艦隊自從九月上旬在港口內補給完畢,並送了一批傷病員到堡內安置後,剩餘的五艘戰艦便再次出發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在好望角西北洋麪襲擊了英國東印度公司貿易船隊後,海軍剩餘的五艘戰艦可不敢在此地繼續逗留,爲了避開英國人可能的圍剿,他們開始了“跑路”。跑路的艦隊一路向北,在葡屬羅安達外海擊沉了一艘英國販奴船後,然後一路折向西南,消失在了衆人的視線中。

今天已經是十月底了,也不知道海軍跑哪去了,淡水、食物、蔬菜和彈藥怎麼補給,傷病員怎麼安置,這打游擊也不容易啊,必須要在海岸線附近有着衆多的補給點,不然長途奔襲自己就先把自己玩死了。

海軍的事情河中堡方面也管不着,他們此時有自己的煩心事。

莫茗坐在河中堡自己的臥室兼辦公室內,仔細翻看着手裡的賬冊,暗暗有些皺眉。南海運輸公司三艘運輸船停泊在港口內,船上百餘名水手、上百名英國、荷蘭俘虜以及特遣艦隊安置在這裡的超過一百名傷病員,再加上艦隊方面爲了減輕消耗而留駐在這裡的一個治安軍連,這五百人左右的吃喝拉撒成了壓在河中堡身上一筆沉重的負擔。

河中堡畢竟才一百多正式居民,如今只不過開闢了五百畝麥田和兩百畝菜田,而且這邊開發還不到兩年時間,在本土很多人的想法中河中堡能自給自足不向中央伸手就已經是燒高香了。如果他們再能爲過往的海軍艦隊提供一些新鮮淡水、肉食和蔬菜的補給那甚至就可以打滿分了,畢竟他們最初只有一百五十名居民,對當地情況也一無所知,土著、疾病都可能擊垮他們,能不能站住腳完全在兩可之間。

不過事實證明河中堡領導班子莫茗、劉昂兩人的能力很強。在他們的殫精竭慮以及初期建築隊和海軍的幫助之下,他們不但成功地在此地建立了據點和碼頭,還開墾了數百畝農田,初步做到了自給自足。

但是這種自給自足也是有限度的。河中堡方面靠着耕種,以及和一些科伊桑紅人以及更遠的班圖黑人部落貿易才勉強得以存活下來,並稍稍積存了一些糧食及物資。這些積存下來的糧食偶爾補給一下過路的艦隊自然是毫無問題,但是長期供應多出來的幾百人的生活那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而這也是莫茗此刻憂心的地方。他粗粗翻了翻賬冊,發現糧食儲備已經下降到了一個危險的程度。其中小麥已經不足萬斤,此外還有九頭牛、十六隻豬和四十多隻羊,靠這點糧食想撐到夏收那完全是天方夜譚。

莫茗想了很久,感到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去問周圍那些紅人和黑人部落“借”糧食。當然,這種“借”自然是不會還的,而且其過程中註定也不會是平和的。因爲如今這些紅人或黑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尤其是那些苦哈哈的科伊桑紅種人,單靠狩獵和採集野果過活的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存糧,倒是那些喜歡燒荒耕種及放牧的班圖黑人可能會存有一些糧食。

幾百年來,這些具有遷徙習性的班圖黑人從北向南,開始進入了廣闊的南非地區。他們每到一地便開始燒荒,然後在燒荒過後的土地上種植高粱,並放牧一些牛羊。從中可以看出,這些班圖黑人的文明層次要比南部非洲地區的土著科伊桑紅種人更高級。他們的體格也比普遍身材矮小的紅種人更爲高大健壯,而這也正是他們逐步在南非地區佔據優勢的原因所在。後世歷史上南非的科伊桑紅種人便在荷蘭殖民者與班圖黑人的聯合絞殺與擠壓下幾乎滅絕殆盡,餘者也大都逃到了鄰近的博茨瓦納地區。

河中堡深處南非西南地區,周圍大多是科伊桑紅種人的地盤,但是在東面很遠的地方也有一些零星的小型班圖黑人遷徙部落。科伊桑人完全靠採集蘑菇、野果等食物以及獵取一些野兔、羚羊、野牛等動物生存,生活環境及條件極爲艱苦。

東岸人到來後,他們傳統的生活習性受到了一定的衝擊,準確地說似乎是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他們可以用獵取動物後獲得的皮毛與東岸人交換一些食品和諸如小刀之類的工具,並且還可以把撿到的一些狗頭金這種金黃色的“石頭”拿來和東岸人交換食物。每一塊狗頭金可以在東岸人那裡交換到三至五倍重量的醃肉,十分“划算”。

當然,也不是每個科伊桑部落都規規矩矩和東岸人交易的,有些自恃人丁衆多的科伊桑部落就妄圖襲擊東岸人的據點,只不過如今他們的部落都成了過眼雲煙,其成員也大多被殺死或者淪爲奴隸。

苦哈哈的科伊桑人是沒有什麼油水可刮的。要想解決河中堡的困境,還是得朝東面那些班圖黑人的部落想想辦法。那些黑人部落有種植高粱的習慣,而且據觀察,他們放牧的羊羣及牛羣數量也很龐大。如果將其全部吃下,繳獲的牛羊糧食足以支撐河中堡一年以上的開支了,這筆生意還是十分划算的。

雖然和這些班圖黑人無冤無仇,甚至還相處得很默契,但是誰叫自己如今缺糧了呢,那就只有拿你們開刀了。畢竟,野蠻人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是完全沒有人權的。

“我們可不是來教導你們步入文明世界的聖母。”在莫茗看來,這些野蠻人最終也要被荷蘭人屠殺和奴役,那麼自己此時做點什麼也完全不必感到內疚。也許等到哪天東岸人佔據了這片廣袤的土地後,可以將這些班圖黑人和科伊桑紅人驅趕到北邊的沙漠或叢林裡,然後多多少少教會他們一些文明的生活方式。

莫茗如今是南非開拓隊的隊長,河中堡的一切事務都由他做主,甚至就連臨時駐泊在這裡的南海運輸公司三艘運輸船和一個連的陸軍士兵都要歸他節制。當然,他也事先將河中堡的困境和自己的計劃與這個治安軍連的連長謝漢三中尉、副連長藍果中尉進行了一番交流,並取得了他們的支持。

就這樣,搶劫鄰近班圖黑人的計劃便這麼定了下來。出征的部隊以陸軍治安軍連爲主體,輔以一些本地東岸民兵作爲嚮導及輜重兵,再加上河中堡的少數科伊桑人奴隸僕從兵,總兵力約兩百多人。裝備有一百多枝燧發步槍、數門火炮和衆多盔甲的他們,與那些穿着獸皮、拿着梭鏢的班圖黑人之間存在顯著的武器代差,這股在南非地區堪稱強大的力量足以橫掃此時附近的任何一股勢力了。

第十七章 港口炮臺建設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華夏、新危機(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羅洽(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序曲(一)第二百十八章 熱帶沃土(四)第六十三章 決戰:主題(一)第二百五十章 危險的發端第二百七十六章 市面(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羅洽(二)第五十章 金融市場(二)第五十一章 戰備之船舶(一)第三十七章 爲王前驅(二)第十六章 執委會的體面第二十四章 卡瑪部落第二百三十五章 僵持與突破(三)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一百八十七章 丘區(三)第八十七章 東方港的西班牙人(三)第七十四章 探險船隊的出發第三百二十八章 混亂的巴黎第二十五章 聖奧古斯丁(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策應(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過海(八)第五十四章 戰備之物資(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鐵路時代(一)第二十九章 聖奧古斯丁(七)第四百零三章 新青島,新生活(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僵持與突破(二)第三十七章 河中堡的困境(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山間的躁動第四百十六章 抱犢崮第七十七章 西線無戰事第七十九章 偉大的航行(四)第五十三章 南方的英國人(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拉普拉塔暗流第三百六十六章 合作(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二)第八十九章 返回(一)第四十一章 血河(四)第十四章 新華夏殖民地的春天(二)第五十八章 東岸主義(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南太平洋(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魏氏經濟學(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逐漸復甦的經濟(二)第一百十二章 漁汛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發展第六十三章 艱難的工業進步(一)第五十六章 齊洛埃島第十章 新移民(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第一百七十五章 渾水(三)第九十七章 山間的戰鬥(三)第五十五章 南方的英國人(三)第二章 非洲航線(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來自荷蘭的好消息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二百九十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三十四章 西進與鐵礦(四)第二十五章 百萬法郎戰爭(四)第六十九章 南巴塔哥尼亞(七)第六十四章 困難與希望(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博覽會(二)第九十章 表兄(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網(六)第二十八章 新華堡(一)第五十二章 追逐戰(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去國離鄉(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捕鯨(一)第八十九章 表兄(二)第一百零六章 新華夏、新危機(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想不出標題第三十八章 濟南(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與生意人的外交(一)第十七章 深固根本(三)第十九章 南方共同市場(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西大荒(二)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貿易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大荒(一)第七十六章 偉大的航行(一)第五十八章 “破浪”號的首航(三)第三百零四章 第勒尼安海(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混亂的巴黎第十五章 軍部的獨走第七十二章 決戰:高潮(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棉河(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博覽會(二)第八十七章 偉大的航行(十二)第一百十八章 見聞(一)第四十三章 河中堡的困境(七)第四百六十六章 社會變遷(六)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亞(九)第二百九十四章 去國離鄉(二)第三百零一章 戰爭歲月(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燃燒的瓦爾迪維亞第二百六十九章 網(七)第十四章 西大荒(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躁動的年代第三十八章 棉布市場(四)第七十三章 目標:蘇伊士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