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糧食問題

5月12日,星期一。陰。

弗朗西斯牧師帶着幾個移民快步走在碎磚和煤渣鋪就的道路上,在他前面是幾名衛生防疫局小姑娘。這幾名小姑娘都是原本穿越衆中醫療行業從業人員,或是醫院護士、或是醫學院在讀學生。衛生防疫局是民事委員直轄的二級單位,擁有正式編制10人,主要工作包括公共場所衛生消毒、傳染病防治、移民身體檢查等等。

除了衛生防疫局外,穿越衆還建立了一座中心醫院。這座醫院同樣是民事委員下轄的二級單位,擁有包括船醫王遼在內的多名正式內外科醫生。由於缺乏醫療器械,再加上穿越衆穿越時攜帶的部分現代醫藥已經消耗完畢,目前這些醫生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也只能進行一些病情診斷,能起的作用有限。

莫小夕穿越前是XX醫科大學的公共衛生專業的在讀研究生,此刻她自然而然地擔當起了衛生防疫局的重任。

“廁所要定期用石灰消毒。”走進移民們居住的木屋區,莫小夕就說道:“白天前後窗戶都要打開,保持通風。”

弗朗西斯牧師連蒙帶猜,明白了莫小夕的意思,連忙指揮手下的移民們開始工作。

檢查完了居住區,留下一幫移民們在幹活,莫小夕和幾個小姑娘又嘰嘰喳喳地來到了正在開挖下水道設施的工程隊這邊。如今的工程隊大部分人手在建設輪窯,分配到開挖下水道這邊的滿打滿算也就十來個人,這進度自然就快不起來。

劉大發帶着一幫建築隊職工正懶洋洋地挖着土方,一看來了一羣青春妹子,一個個頓時精神抖擻起來。

“怎麼才你們幾個人?”莫小夕皺了皺眉說道,“不是給你們調了一批移民嗎?人都去哪了?”

“嗨!”劉大發也鬱悶了,“執委會啥時候正眼瞧過俺們建築隊了。這人還沒來呢,就被農業局那幫混蛋給截走了!”

“什麼?!他們怎麼能這樣!”莫小夕發飆了,“說好的事都能變卦,我回去問肖明禮,看他有什麼解釋!”說完,帶着一幫義憤填膺的妹子轉身就走。

“哎!妹子們,別走啊。咱聊會!”劉大發急得直跺腳,心裡把農業局那幫人的祖宗八輩都罵了一個遍。

*****************************************

金科拉搖了搖手裡的一株大豆,發出嘩啦啦的響聲。豆葉大部分已經脫落,豆稈已經轉黃。撥開豆莢,豆莢與豆粒間提供養分的薄膜已經不見了,這是豆莢成熟的標誌。

“趕緊把鐮刀發下去。”金科拉看了看天色,擔心最近幾天會下雨。這也是他早上跑到執委會,鄭重要求執委會暫停其餘工作,將收割大豆作爲這幾天的工作重點的原因。

這些鐮刀都是使用水力鍛錘衝壓成型後,手工開刃、裝刀柄製作完成的。製作工藝略有些粗糙,質量卻沒的話說。爲了此次收割大豆能順利完成,執委會臨時調集了男女老少近四百人,對一千畝大豆進行集中收割。

馬乾祖揮舞着鐮刀投入了收割工作,由於人手緊張,以及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非議,沒有工作在身的執委會委員及各個部門負責人也參與了勞動。

大豆的生長情況只能說很一般,在沒有化肥、農家都很少的情況下,一畝地的產量也就五六十斤左右。穿越衆們收割大豆根系以上部分,然後在曬場上統一脫粒。大豆的根系由於根瘤菌的作用,能將空氣中的氮固定成氨供應給大豆,對於肥田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此次收割限定只收割大豆根系以上部位。

收割工作持續到傍晚太陽落山時分暫時告一段落,金科拉四處轉了轉,發現差不多收割了三分之一多面積的樣子。看到馬乾祖等一幫執委會委員們坐在田埂上喝水休息,金科拉便走了過去。

“現在糧食問題已經不容忽視了。”這是邵樹德的聲音,“我們最初帶過來的麪粉和大米已經消耗近半。接下來如果持續進行移民地話,糧食消耗的速度將大大提高。而接下來一年內我們能夠收穫的各類糧食產量限於規模原因,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們必須儘快想辦法弄到糧食,越多越好。”

“現在可能的糧食來源有哪些?”馬乾祖問道,這個問題確實應該引起重視了。

“第一:捕魚。大魚河上游的大魚湖漁業資源異常豐富,我們可以在那邊設立據點進行捕魚,甚至可以進行就地加工。有了這些魚,我們就獲得了大量的蛋白質補充,還可以減少對糧食的消耗。”邵樹德說道,“第二:交易。這一點比較難,因爲我們現在沒有太多的交易對象。庫艾特下次到來差不多是十月份了,他的船也沒法裝載太多的糧食,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歐洲也缺糧食,非常地缺!我們很難在歐洲大規模地購買糧食。”

“購買糧食不可行,那也只能自力更生了。”馬乾祖說道:“這次大豆差不多能收五萬多斤,其他作物麥子是不指望了,土豆倒是能收個幾茬,可惜產量也不是很多就是了。要想靠這些維持移民規模,短時間內我看是不太現實的。大魚湖還是得拿下!那邊資源既然這麼豐富,我們就沒有視而不見的道理。這事回去後我們再一起合計合計,爭取弄個章程出來,到時候再上會表決。對了,老金,你來得正好。明天你就組織一批人把今天收的豆稈脫粒、晾曬、儲藏,抓緊時間了。”

“這沒問題。”金科拉坐下喝了口水,道,“倉庫也都預備好了,一晾曬完就立刻入庫。”

“對了,老金,你們準備怎麼脫粒?手工脫粒?”邵樹德突然問道。

“怎麼?你能給我做脫粒機?”金科拉眼睛一亮。

“我是沒這本事。”邵樹德笑了笑,“你可以去找馬甲啊,讓他安排人做個水力脫粒機出來,這玩意又不復雜,鐵匠自己敲敲打打都能做出來。”

“行了,一會我就去找他。”金科拉咧着嘴笑了。

大豆的收割工作持續了3天,到5月15日傍晚,1000畝大豆已經全部收穫完畢。這幾天老天爺很給面子,除了第一天是陰天外,接下來兩天都是大晴天,讓一直擔心下雨的金科拉暗暗鬆了一口氣。

ωwш✿Tтkǎ n✿c o

大豆收割完後,執委會給大家放了幾天假,然後繼續開始各個項目的建設工程,同時對在大魚湖畔建立永久據點的議案也開始了討論和前期籌備。

5月26日,輪窯在建築隊加班加點輪番施工後終於完工了。這座輪窯理論上年產磚瓦1500萬塊,實際上受限於人力因素,產量不可能那麼高,年產磚瓦大概在1000萬塊上下。不過這也是極大地緩解了穿越衆建築物資短缺的狀況,接下來許多耽擱已久的建設項目都可以上馬了。

輪窯的完工,同時也解放出了大批人手,已經在執委會討論中初步成形的大魚湖開發行動可以進入實施階段了。

按照執委會討論形成的決議,決定在大魚湖東南岸與大魚河交匯處附近建立據點。據點爲小型堡壘結構,外設圍牆,內設能容納200人居住的集體宿舍。此外還有水井兩眼:井水爲地下水,微鹹,可做生活用水,關鍵時刻也能作爲飲用水;設雨水收集池、沉澱池、過濾池各一座。除此之外,還有公共廁所、食堂、澡堂、物資庫(包括軍械庫)、瞭望塔等。湖畔邊還要建個漁業碼頭,碼頭到堡內的道路也要修整一下。

當然了,據點內最重要的設施就是魚產品加工廠了。由於運力及交通的問題,除了部分新鮮魚蝦將運往下游供應穿越衆食用以外,其餘大部分漁獲將在這座加工廠中加工成鹹魚、魚鬆、魚露、魚骨粉等產品。

這是穿越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派出據點,執委會向廣大穿越衆徵集了據點的名稱,最後依照排名將這個據點正式定名爲定遠堡。圍繞着定遠堡的修建和漁業工作,執委會組建了定遠堡開拓隊。開拓隊編制暫定爲:建築隊100人(臨時編制,工期結束後撤回。);新成立的漁業局捕魚隊20人,執委會直屬企業——魚產品加工廠工人60人;定遠堡護衛隊25人;廚師3人,醫生1人,船匠1人,實習鐵匠1人,漁網修補工1人,雜工5人;計有217人。

對於這個定遠堡開拓隊,穿越衆們表現出了極大地興趣。很多人都跑到執委會來毛遂自薦,希望在開拓隊內擔任職務,讓負責人員遴選的肖明禮整天被吵得頭疼。

1631年6月30日,經過一個月鬧哄哄的籌備,滿載着人員和物資的船隊終於出發了。

開拓隊的先期隊伍包括建築隊和護衛隊100多人,待堡壘建設完畢後,其餘人才會趕去和他們匯合。隨船運送的除了建材、食物和飲水外,還有2門四磅炮、2門八磅炮、50具狩獵弩和30枝火繩槍。

第七十三章 斬波第三十一章 新華堡(四)第九十一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渾水(四)第二十三章 百萬法郎戰爭(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一百六十章 西印度洋(十四)第一百零七章 哥薩克與滿洲人第五十章 獵殺第二十七章 大開發:“剿匪”第十二章 新發展(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東岸人在長江上(二)第二百五十章 危險的發端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想不出標題第四百四十二章 漂洋過海(五)第一百零九章 遠東根基第一百六十八章 製革第一百十五章 河間奴(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社會變遷(五)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過海(七)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國人(六)第五十七章 “破浪”號的首航(二)第五十八章 “破浪”號的首航(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一)第十一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三)第二十五章 聖奧古斯丁(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印度公司(二)第三十七章 爲王前驅(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捕鯨(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掘根基(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過海(十)第六十五章 決戰:主題(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渾水(一)第六十八章 決戰:間奏(一)第一章 安齊拉納納(一)第四十九章 火地島之行(下)第八十三章 偉大的航行(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礦區(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教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過海(三)第十九章 濟南(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將軍的報告第十五章 深固根本(一)第九十一章 表兄(四)第八十三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亂局(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亂局(八)第一百十九章 見聞(二)第六十八章 海軍與海盜(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網(三)第二章 安齊拉納納(二)第七十四章 決戰:尾聲(一)第七十六章 參謀旅行(二)第三百零二章 戰爭歲月(三)第六十六章 新一屆政府第三百三十八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二)第二十一章 帕斯奎爾家族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四十七章 外交與危機(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法(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亂局(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錢荒與票據(二)第三百八十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四百八十章 南鐵公司(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創業與發展(一)第十六章 深固根本(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七十七章 決戰:尾聲(四)第六章 狼羣(一)第三百十四章 新的拓殖(四)第四十二章 貿易與殖民(一)第三十三章 談判(一)第二十四章 聖奧古斯丁(二)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第六十二章 炮艦外交(二)第七十四章 海軍與海盜(九)第四十八章 波爾多風雲(五)第四百十六章 抱犢崮第四十三章 這就開戰了?第九十六章 山間的戰鬥(二)第一百零四章 南非新境況第八十四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四)第一章 安齊拉納納(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去國離鄉(二)第五十一章 繳公糧第五十三章 南方的英國人(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過海(十)第一百零二章 本土的準備(三)第三十章 航海學校第六十三章 鎩羽而歸的艦隊第九十八章 重返黑水港(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線無戰事(三)第五十二章 戰備之船舶(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局(九)第五十五章 黑水大開發(一)第十七章 混亂與秩序(三)第三百零四章 第勒尼安海(一)第九十三章 南方戰區(五)第四十二章 河中堡的困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