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禍根!

爲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極利用祖大壽渴盼援軍的急切心態,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們穿上明軍將士的衣甲打着明軍的旗幟,高喊着鋪天蓋地殺向金兵大營。祖大壽在城頭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衝了出來,欲裡應外合,突出重圍。他哪裡知道皇太極已設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殺出城,眼看要與援軍匯合時,援軍突然變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來。祖大壽大驚失色,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誘敵之計,急忙後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圍中,好在部下們都英勇無比,拼命廝殺,總算沒有被活捉,狼狽地逃回城中,從此再也沒有出過城。

從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八月六日圍城到農曆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淩河城已被圍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斷糧。

從城裡逃出來了一個商人,叫張翼輔,他說:城裡邊先是殺戰馬,吃馬肉,馬幾乎殺盡了,開始吃人,當然是先吃手無寸鐵的築城民夫,也吃那些餓死的士兵。惟有幾個大官還有米一二升而已。史載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聞。”什麼意思呢,就是用人骨頭當柴燒,把人肉割下來烤着吃。整個城中到處是人的遺骸,到處在燒人肉吃,此時的大淩河已變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陰森森的陰曹地府。

皇太極於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這兩天先後致書祖大壽、何可綱、副將張存仁,勸其速降。但仍遭到祖大壽的拒絕。這時城中的三萬餘人已餓死了一萬多,祖大壽和軍們卻一直堅持着。最直接的原因是阿敏屠城。何可綱認爲: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死。倒不如不屈而餓死,餓死還能留下個忠烈的好名聲。何可綱還認爲,皇太極是一個素無大志之人,本來已打進了京畿,卻又撤了回來,根本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金兵征戰的目的無非就一個字“搶”,和佔山爲王的強盜們沒什麼大的區別,投降這樣的人將來絕不會有好下場。何可綱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這是明軍身處絕境仍然堅持不投降的最根本原因。

一個集體中,只要有一個像是何可綱這樣不肯投降的忠勇之人,都足以影響一大片人!

對此皇太極曾親自寫信給祖大壽,他解釋說:“過去殺遼民確有其事,我深爲懊悔,我們早就不那樣做了。至於永平屠城那是二貝勒阿敏所爲,他因此也受到了嚴懲,希望你不要存此偏見。”

但祖大壽等還是不信,同時,城中的形勢雖然危在旦夕。但以何可綱爲首的一批忠勇之士們仍然在堅持抵抗!祖大壽投降的時機也沒有成熟!軍隊中要投降,不是一個人可以說了算的。祖大壽雖然對這支軍隊有絕對的話語權,但是要將軍隊拉到後金去,他還沒有這麼高的威望!

整個大明還在,皇帝還在,有幾個人願意到建奴那邊去給建奴做奴隸?

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萬人組成的援軍終於到了。率領這支部隊的是監軍道張春。張春,舉人出身,在收復永平四城中,表現突出,爲孫承宗看好,這次大淩河被圍,孫承宗力薦他掛帥,朝廷派他爲監軍道。

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九月二十七日,大軍過小淩河直逼大淩河城,在距大淩河城十五里處時,與金兵相遇。張春爲了扼制騎兵,動用了許多戰車,戰車上配有火器,雙方交戰開始,八旗兵吃了些虧,衝了幾次都未能成功,戰車陣緩緩向前推進。

金兵已經擁了威力無比的紅衣大炮,此時正橫於大道中間,恭候着明軍的到來。待明軍進入射程,四十門大炮先後發射,明軍的陣營當時就亂了,皇太極率軍衝了上去,明軍被殺得節節後退。張春見勢不好,見風勢向東,便使用火攻,火勢兇猛,撲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來?。兵敗如山倒,張春想扼制潰逃,可是毫無作用,最後連他自己也被捲進了敗退的大潮中。皇太極早已在明軍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潰逃的明軍們遇到伏兵,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張春和他的三十餘名將領被生擒,總兵吳襄和宋偉僅率數十人僥倖逃歸。四萬增援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從這以後,朝廷再也沒派來過援兵。第四次的增援幾乎是全軍覆沒。

明金雙方殺得驚天動地,但祖大壽在城中按兵不動,絲毫沒有反映,祖大壽是叫皇太極的假增援嚇怕了,已經分不出是真是假,害怕再次上當。城中已斷糧近兩個月,所有該吃的都吃了,不該吃的也都吃了,除了人之外,已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再吃了。張春又敗了,大淩河徹底陷入了絕境。

大淩河城中的軍民們又在地獄中掙扎了十天,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初七,皇太極再次致書祖大壽,又派降將姜新赴城中面談。祖大壽派出一位叫韓棟的將領到金營中談判。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壽最後下了決心,他邀後金將領石廷柱進城商議降金事宜。

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晚祖可法、劉天祿、張存仁等四人隨石廷柱一同到了金兵大營,皇太極親自迎接,四人跪倒便拜。皇太極急忙上前一步攙扶,以女真人最高貴的禮節抱腰禮相見。然後設盛宴款待,四人被請至座中。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穩坐京師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終於坐不住了!在孫承宗一封封無線電的催促中,在前線密探一封封無線電的反映中,他認識到了遼東局勢的危險!決定親自去前線!

本來,自從上次去過了大同,雁門關前線之後,崇禎皇帝朱由檢就不打算再出京了,他去也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啊!但是這次不同,這次關係到要不要調動他一直都捨不得動用的御林軍,崇禎皇帝朱由檢必須去前線,親自評估一下!

王承恩知道再勸也沒有用,“皇上,您必須答應老奴,頂多三日便回京。”

崇禎皇帝朱由檢微微的苦笑一下,“朕也不想去,但是,不去親眼看一下,如何知道前線的局勢?關鍵不知道吳襄和遼東那幫將門的意思,即便是祖大壽真的投降了,只要這些人的人心能夠穩住,御林軍都可以暫時不用動!朕沒有辦法答應你什麼,只能儘快!”

三日時間是不夠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也沒有想好,到底要去遼東做什麼,去看一看,真的有用處嗎?

其實,崇禎皇帝朱由檢一直有一個很陰暗的想法,他甚至希望皇太極再次打過關內來!跟建奴決一死戰而死,死在皇太極的手裡,要遠遠的好過死在自己人的手中!

被自己的老百姓殺掉,是非常屈辱的事情!崇禎皇帝朱由檢渴望讓所有人都認識到,建奴才是禍根!

王承恩和皇帝又商量了一下在皇帝離京之後的事宜,崇禎皇帝朱由檢沒有將自己的身份告訴張慧儀,自然不用跟張慧儀說什麼,只跟張慧儀說要去外地公幹,他的身份是錦衣衛,他做的事情,自然也不用跟張慧儀說,倒少了不少的口舌。

第847章 公平的版本第434章 楊啓聰第783章 小孩和老頭第188章 你親我一下第567章 什麼都可以輸序章第967章 朕好開心啊第950章 車廂峽第752章 王承恩的不安第628章 史上最邪惡皇帝第271章 張偉業的自尊第559章 黑錢第66章 這是政治第1071章 親手改皇權第1047章 整編遼東軍第264章 破第90章 瀛國太夫人第332章 心理博弈第694章 蒙古舞蹈第530章 騙自己第917章 額不去第747章 解救北京城地1034章 戰爭第992章 穿軍服的鄭月琳第738章 實機操作第1000章 紅顏知己第1021章 瘋了嗎?第718章 告發田建章第842章 滋味第309章 讓我看看你的樣子第504章 徽州商幫第474章 沐浴第983章 出兵朝鮮第1047章 整編遼東軍第830章 三句話第880章 享受殘酷第1010章 江戶撤兵第1091章 東俄羅斯第99章 好心當成驢肝肺第762章 陪審團制度第1007章 手腳發軟第405章 同一個規格第1079章 念頭第610章 受不了第236章 沒有穿第146章 擦屁股第979章 打分第583章 錢謙益被罷免第474章 沐浴第600章 熱情第1007章 手腳發軟第829章 架空老臣第185章 毅力決定成敗第881章 到底怎麼了序章第77章 遼西將門第397章 陰冷的粉第109章 坐飛機都能遇到劫匪第99章 好心當成驢肝肺第956章 朕要被融化了第366章 很大方第136章 鄭鄤第482章 幻若夢中第952章 陳奇瑜第1033章 四大貴妃第869章 性急的皇帝第346章 經絡第950章 車廂峽第32章 檢查司第429章 雄壯感人第484章 豔壓全芳第237章 鄭月琳和張偉業第984章 大明行省第580章 張慧儀和鄭月琳第660章 子彈第258章 只好做朋友1116 藍家鉅變1120 繼續格鬥第604章 能嗎?第855章 范文程寧完我馬國柱第316章 幾代人第798章 石榴裙第288章 討厭的很第548章 藍琪薇買東西第428章 一萬五千頭羊第441章 小擒拿手第481章 對手第396章 大明海軍第353章 康藍彩第5章 鄉幹部的權謀第526章 調鄭芝龍第52章 跛腳老漢第584章 太監們做局第677章 抱着藍琪薇第942章 大明一舉奪下海權第904章 被迫賣大明水泥廠第1010章 江戶撤兵第564章 全殲許心素第332章 心理博弈第220章 新軍和軍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