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御河流流到朕的心裡頭

前幾次的譁然,都只是一下子轟鳴!不出一分鐘即過,這次停不下來了!

懿安皇后張嫣忍不住啊了一聲,被她身邊的宮女們一起扶住,她並沒有昏倒,但嘴脣發白,明顯體力不支,再也無力坐着了!

田貴妃此時也沒有心情去看張嫣的反應,她的心裡同樣很難過,在想着自己哥哥的事情,自己是皇帝的寵妃,而哥哥卻變成了一個囚徒,這讓她今後在宮中如何做人?

即便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此時也顏面無光!他本來是不想說什麼的,他自己覺得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這事情會給他的個人崇拜蒙上陰影!

在當場坐了幾分鐘!衆人的喧囂依然沒有停止,雖然沒有人敢大聲說話,但是面對這樣的判決,每個人都忍不住要跟身邊的人談論,方能夠抒發內心的想要找人說話的欲,望!

崇禎皇帝朱由檢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暗自運行着紀綱九毀的內功,要不然,他也無法平復自己的情緒,田貴妃是自己的妻子,名正言順的貴妃!她的哥哥坐牢,朕將如何顏面有光?懿安皇后張嫣不說別的身份,光是皇嫂這一個身份,她的父親和哥哥雙雙坐監,朕的顏面有光?

鄭月琳沒有宣佈退庭!跟身邊的幾個大臣商量之後,讓人來詢問皇上的意思?

崇禎皇帝朱由檢如果此時也崩潰的話,不但會讓人笑話,還會讓大明皇帝的尊嚴和威望受到影響。皇帝寧願叫人怕。不要叫人覺得可笑。可憐!

徐國偉看見皇帝緊閉着眼睛,不敢叫皇上,只能在一旁等着,全場的聲音也逐漸低了下去,都看着大明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成爲了全場的焦點!不到一會兒的功夫!崇禎皇帝朱由檢忽然睜開眼睛,神情恢復了泰然自若!不管他此時的顏面有沒有光,他都必須維護律法的尊嚴,這是他早就想好了的!

崇禎皇帝朱由檢穩步走上法官席前。拿過了一個擴音器!“整個庭審過程,都完全依照大明新法的程序,合理合法,真實,有效!陪審團全部由老百姓當中隨機抽選!整個審判過程,反應了大明百姓參與法制的願望和智慧!今日被法律嚴懲的人當中,有朕的老臣,有朕的家人,但是朕決不姑息!大明新法就是鐵面無私,就是要真正的做到公平。公開,公正。真正的做到王子犯法與民同罪!”

崇禎皇帝朱由檢說完,便放下了擴音器,沒有多餘的煽情,沒有多餘的廢話!

在衆人山呼海嘯般的“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當中!崇禎皇帝朱由檢離開了天津大廣場!

懿安皇后張嫣看了一眼崇禎皇帝朱由檢離去的背影,心裡不知道該作何感想,事到如今,她不再怨恨皇帝,皇帝是真的做到了以大明新法爲一切宗旨,他自己在這場審判當中,也算是丟了一些顏面的!畢竟這當中,有現任貴妃的大哥!

懿安皇后張嫣爲了自己在這次父親和哥哥涉案當中,自己的表現而慚愧,同時感覺皇帝真的完完全全已經是一個大人了!他是真的長大了,不再是自己印象中的那個文弱少年!但她同時也知道,自己跟崇禎皇帝朱由檢,這一生一世,也不會怎麼樣!

崇禎皇帝朱由檢等到了懿安皇后張嫣回宮,提前的在懿安皇后張嫣的宮門前,他沒有做錯什麼,但他的心裡,實在是捨不得張嫣受到這樣的苦楚,即便這苦楚,並不是他們兩個人造成的,卻紮紮實實的壓在了兩個人的心頭!

御河流流到朕的心裡頭!張嫣的坐轎在離着皇帝很遠的時候就停了下來,不管張嫣的身份是何等的尊貴,她也不能在皇帝的身邊被人擡着經過!

崇禎皇帝朱由檢什麼都沒有說,一直看着懿安皇后張嫣,張嫣也什麼都沒有說,就這樣擦肩而過!

崇禎皇帝朱由檢沒有心情,也沒有功夫去安慰懿安皇后張嫣和田貴妃,他很忙,忙!可以讓一個人活的充實,即便是手頭的事情做完,一個人也儘量不要讓自己空閒下來,腦子同樣可以繼續許多工作!

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京師忙於革新大明吏治,建設大明法制,拓展大明京畿地區經濟實力的同時,孫承宗也趕赴了遼東!

遼東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因爲孫承宗的號召力,在祖大壽被圍困在大淩河城之後,吳襄已經找不到北!是降是戰,沒有一個想法!

孫承宗指揮遼東全軍重鑄大淩河城周邊堡壘!以穩紮穩打方式,往大淩河城靠攏!

面對明軍的重築,皇太極當然不能坐視,他立即徵調大軍,包括蒙古兵在內,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從瀋陽出發,豎日便渡過遼河,拉開了大淩河之戰的序幕。每次大戰打響之前,皇太極都要強調軍紀,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皇太極設筵款待前來參戰的蒙古軍,然後再次申令軍紀,並兵分兩路,一路由貝勒德格類、嶽託、阿濟格率兵兩萬,經義州屯住於錦州和大淩河之間,切斷錦州與大淩河的聯繫。皇太極親自率大軍經黑山、廣寧從正面壓向大淩河城。

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兩路大軍會合於大淩河城下,大淩河之戰打響了。

大淩河城雖被金兵多次摧毀,但原有牆基還在,因此修城進度較快。皇太極沒有給祖大壽足夠的時間,在他修了不到半個月時,便兵臨城下。城牆雉堞還沒修完,祖大壽只好關閉城門,倉促應戰。

皇太極這次大淩河之戰,他一改從前硬攻的戰法,改成了圍。他命八旗將士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將個小小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

明軍萬萬沒料到金兵會出此狠招,他們從城上向下觀望,只見:“逆奴圍凌,連挖四壕,彎曲難行,器具全備,計最狡矣。”而城中糧草僅夠幾天之用,圍了不幾天城中就斷糧了。城中將士無不驚恐萬狀,祖大壽作過幾次試探性的突圍,都被金兵殺了回去。無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皇太極這一圍,城中的明軍只有坐以待斃,如果想活着出去的話,一是靠援軍來解圍,二是隻有投降。而援兵前來,必須與金兵野戰於城外。

皇太極對祖大壽十分看中,圍困十天後,便開始了勸降工作。但祖大壽不爲所動,對皇太極根本不予理採。

圍了不到半個月,松山守軍兩千前來增援了,由於衆寡懸殊,被金兵沒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第一次救援失敗。

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六千前來救,阿濟格率兵迎敵。這一天上午,霧非常大,幾尺外就看不清人。阿濟格因打了勝仗得到了皇太極的嘉獎。明軍的第二次增援也失敗了。

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金兵哨探報告明總兵吳襄和宋偉再次率兵來援,皇太極率軍迎了上去,途中見到前面煙塵滾滾,便知是敵人的援兵。皇太極與弟弟多鐸走在前面,沿着山悄悄行進,明軍也有哨探,他們發現了這一小股隊伍,六千大軍掩殺過來,皇太極率身邊的二百名親兵衝了過去,明軍六千多人竟被二百人衝殺得潰不成軍,緊接着後面大軍趕到,又是一番乘勝追擊,六千人大敗逃歸。第三次救援失敗得更慘。

第150章 每一個決定都艱難而關鍵第455章 天津第536章 海溢第189章 你是古代人啊第131章 過河拆橋重用宦官外戚第996章 上兵伐謀第454章 李倧第1020章 楊啓聰下第679章 舞臺劇第165章 朕很難平靜第1070章 國政調整第553章 不領情第699章 逛街第830章 三句話第930章 皇上快些第268章 先有雞第823章 走神第450章 劉香做反第434章 楊啓聰第743章 無人約束第1038章 高迎祥被俘第267章 救高德威第957章 天地都裝不下的愛第20章 大明戰意不死不休第34章 錦衣衛小旗第272章 分道走第486章 抱着雍容華貴第660章 子彈第188章 你親我一下第69章 滿桂落馬第393章 崇禎字典第58章 找到了青龍楊衰第637章 孫祖壽發威第1059章 朕必勝第965章 鄂爾多斯第716章 好路第661章 五十年第877章 誰纔是天命所歸?第931章 霸氣的大明皇帝第508章 抽籤搖號地1034章 戰爭第508章 抽籤搖號第1014章 興子天皇第663章 命運太捉弄第262章 善和毀1097 曹大將軍第1071章 親手改皇權第38章 傅永淳1115 飯後慶祝第362章 不能放棄第125章 灤州第129章 田妃第49章 滿城都是小雞第1000章 紅顏知己第108章 一聲槍響第136章 鄭鄤第1085章 相見相戀第1065章 洞悉人心第280章 不能說第115章 手榴彈第558章 意外收穫第1074章 朕要你全國陪葬第1051章 怎麼辦?第476章 承天門第823章 走神第902章 強者太多第625章 出來SOLO第894章 皇太極蔫了第1048章 政治高手第635章 天下沒人比朕狠!第688章 摸不透第70章 輸贏難以說清1123 廚房裡面第842章 滋味第715章 大生意人第625章 出來SOLO第397章 陰冷的粉第1052章 只剩左良玉第65章 乞丐守城第230章 反民第423章 步驟第971章 哀家不想見你第69章 滿桂落馬第290章 洪承疇第39章 腰很粗的七品小旗第840章 金牌訟師第390章 不怒自威1116 藍家鉅變第182章 高處有愛情第889章 朕需要錢第126章 孫承宗的顧忌第553章 不領情第998章 天下第一第950章 車廂峽第301章 突破天際第527章 宮內爭寵第244章 乾淨第585章 美人局第160章 周延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