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誘餌

清軍這事兒,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明朝兩百多年,一直在慢慢地改進,企圖解決軍士的逃亡,勳貴、軍官對軍士的役佔以及軍黃冊管理的混亂問題。

洪武二十一年,大明制定了“軍籍勘合”和“軍戶圖籍”。前者記錄各衛所轄下的每一軍丁的從軍履歷,調補來衛所的年月及在營丁口之數等等,其功能是用來管理正軍的;後者將全國各地軍戶的姓名、年歲、籍貫、人丁等都進行登記,管理的對象是餘丁、繼丁、幼丁及戶中其他丁口,其功能是用以作爲徵發軍丁入伍及追捕逃軍的根據。

到宣德時期,清軍條例和細則又詳加制定與頒行,使各級清軍官吏人等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宣德三年,專司清理軍伍的清軍御史開始設立,並在全國範圍內同時清軍。

成化以後,各地清軍機構、清軍官員進一步充實。大明在中央設立清軍御史的同時,在都察院貴州道內,設清軍人吏十三名,並在各地也陸續相應地設有清軍官員,有清軍道、清軍參議、清軍同知等。

然而,就算是這樣也沒用。衛所制度就有問題,這根子是爛的,你修修補補有什麼用?最終清軍官員隨着權力的增大而開始作福作威,變得更爲擾民卻達不到設立初衷。軍戶該逃得還是逃,軍隊吃空餉的還是吃空餉。

從嘉靖年間開始,基於衛所制度的這些弊端,最初禁止的募兵制重新興起。在最開始的時候,倒也有成效,比如有名的戚家軍,就是募兵而成的。但到了後來,募來的兵多未經嚴格軍訓,又不能按時發放軍餉,結果也和衛軍一樣,逃亡相繼。

這時,朝廷的做法就是你跑了是吧,那就把你的家人抓來替你。即天啓年間,以四方所募兵日逃亡,定法攝其親屬補伍。這又便是一種新的“清軍”。

崇禎皇帝通曉了來龍去脈,那腦袋就疼了,這事怎麼解決?這麼爛的事兒,沒法打補丁啊!

在他頭疼的時候,朝鮮的朝廷上,卻歡呼雀躍,一衆臣子,包括仁宗自己,都不由得爲阿敏的妥協而感到興奮。

一直以來,朝鮮對上建虜,那是一點法子都沒有。就如同北方被建虜搶成那樣,朝鮮君臣也只能乾瞪眼。除了抗議一下,並不敢明目張膽地發佈開戰旨意。

當然了,他們也知道,阿敏之所以能妥協,全是因爲上國軍力有在活動,具體情況不瞭解,但能讓頑固狂妄的阿敏妥協,肯定是讓建虜吃了比較大的虧。

不過朝鮮君臣之間,又有新一輪的爭議產生了。是不是見好就收,勒令北方那邊不要再搗亂了,獻上糧食讓阿敏快點領軍回去;還是說繼續抵抗下去,陽奉陰違,就這麼拖着,看阿敏會不會撐不下去自己跑了,或者就被上國軍隊給耗死!

說起來雙方各有各的道理,以三學士爲首的一派,堅決反對,說建虜肆虐北方成那樣,如今好不容易讓上國派兵參戰,也取得一些勝利了,你要是妥協的話,上國會怎麼看?

反對派則認爲,建虜實力始終強大,光靠東江的明軍,就算一時小勝也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要不然的話,遼東爲什麼還不能光復?趕緊把建虜送走,還朝鮮一個太平。

激烈的爭鬥,發展了互相的攻擊,最終掌權的三學士一派捏造罪名開始殺人。朝鮮的朝廷內,黨爭一如既往,不死不休。

不管朝鮮小朝廷鬥得怎麼樣,阿敏要的官道終於修通了。他便又派出了一千人護送着最後一批糧食往義州進發。自己則領着剩餘的四千人在等待朝鮮獻糧。

當軍情報到盧象升這裡時,讓魏木蘭不由得詫異地道:“建虜這是不長記性,又送糧食給我們麼?”

“非也!”盧象升搖搖頭,臉色有點嚴肅地道,“上一次時,建虜並不知道我們在,已經吃了一次虧。這次既然知道我們能吃掉一千建虜,肯定會有所防備。本官斷定,此乃誘餌也!”

“那怎麼辦?”魏木蘭聽了一驚,連忙問道。

盧象升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沉默了片刻後才緩緩地說道:“遼東建虜就算來朝鮮,應該也沒那麼快到。就算來了,本官也做了預警,可以提防着。”

“阿敏的軍力已經分散,義州有四千人,被我軍殲滅了一千餘人,阿敏手中便只有五千人,再派一千人出來當誘餌。呵呵,只要佈置妥當,本官並不怕他。眼下關鍵的是,那作爲誘餌的糧食到底有多少,是否值得本官搏上一搏!”

魏木蘭聽了,有點擔心地提醒道:“中丞大人,皇上的意思,還是保存我們自己軍力爲目的。”

盧象升點點頭道:“本官理會得!”

說完之後,他便走到作戰地圖上,微皺着眉頭看了起來。而後開始發佈命令,讓夜不收再去細探。

這期間,都司劉興治匆匆進來請戰,要求再滅一次建虜,朝鮮義兵那邊,也多有表態,可以按照上次那樣,再狠狠地幹建虜一次。不過盧象升不爲所動,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

很快,新的軍情便再次稟報上來,說建虜護糧隊伍每隔一個時辰便派快馬沿官道分別報信。而後兩邊又派快馬返回,以此確定護糧隊伍有沒有受到攻擊。至於所運糧食,據被抓朝鮮百姓那邊好不容易探聽到的消息,說是真的。

盧象升聽了,便基本明白阿敏的用意了。兩天路程,前後聯絡,糧食在此,躲在暗處的你們,還敢不敢再來?一旦攻擊建虜這個護糧隊伍,聯絡一中斷,兩邊必然會派兵救援。只要不能迅速殲滅運糧隊伍,被運糧隊伍拖住了的話,很可能會因其援軍趕到而陷入危機中。

這糧食,到底是劫還是不劫?盧象升一時沒有考慮好。但他手下將領卻紛紛前來請戰,還有朝鮮義兵的幾個頭領,上次參與了戰事的,也紛紛前來懇求。甚至爲了說動盧象升,又是提了各種建議,並拍胸脯保證。

感謝看不完不起的打賞!PS:高訂多五十,多一更,這樣欠更兩章。

793 祭奠169 有點慌了306 誘餌135 死心21 大明有救了415 沒得選1299 絕望601 白眼狼903 誰敢亂來!66 蘇鬆重賦345 榜樣1042 大清這是怎麼了?166 重文輕武609 搶糧622 復社1097 廠衛在行動244 下馬威321 全新的新軍954 實情1024 畢業563 捷報(第三更)67 冒死彈劾1149 嘴賤617 後會有期481 英俄爾岱對上盧象升44 誓死衛護京師1179 漠北三族573 登基爲帝885 好狠1295 豪格和天皇935 虛張聲勢207 賜宴(第四更)86 昌黎第一功791 打賭825 皇帝背書918 十分把握482 就讓你當雙面間諜好了257 作繭自縛414 各自行動652 一場鬧劇而已(第四更)735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79 空城計39 難民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464 志在必得661 拐了拐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368 曹變蛟之秀(第三更)450 沒防備561 浴血奮戰的功勞一定要討回來67 冒死彈劾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1122 真正的大禮1243 是我們大明115 神秘謀士733 沒法再要臉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1292 新的封爵途徑275 大明建設銀行250 蝴蝶效應之朝戰爆發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349138 民議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64 明末黨爭,果然名不虛傳1061 陰差陽錯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864 客滿(第三更)702 對弈21 大明有救了437 情況有變222 糧食危機761 雖遠必誅啊(第四更)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350 到達漢城737 支援(第四更)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1126 莫臥兒帝國530 鴻門宴麼309 登萊巡撫?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765 無用功(第四更)1239 豪格的異常表現98 此乃何物110 雷聲大雨點小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759 土雞瓦狗也1083 變天1316 瑞典名將177 磨刀(第三更)367 集合401 知易行難983 異姓王(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