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補餉的困難

原本崇禎皇帝以爲,缺餉多少就發多少下去,很容易的事情。可沒想到,最終還是戶部尚書畢自嚴和兵部尚書申用懋爲此打了御前官司,才讓他意識中,這裡面的事情很複雜。

事情一開始的時候,是兵部尚書申用懋上本彈劾戶部尚書畢自嚴剋扣軍餉,不按冊補發欠餉。崇禎皇帝當時一聽,勃然大怒,這樣的事情還了得,立刻傳旨戶部尚書覲見。

畢自嚴其實早就有思想準備了,一見崇禎皇帝,立刻反過來彈劾兵部尚書道:“陛下,兵部所存軍黃冊乃是天啓年間覈實而已,如今戰亂頻繁,軍卒多有死傷。如若還按軍黃冊補發軍餉,臣彈劾兵部尚書意圖吃空餉!”

“陛下,臣亦彈劾戶部尚書剋扣軍餉!”申用懋也跟着奏道,針鋒相對,絲毫不讓。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便知道自己想簡單了。他也不馬上就下定論,只是皺着眉頭想了會後,纔對申用懋道:“申卿,畢卿聽起來言之有理。當然,朕亦不信申卿會吃空餉,這其中緣故,可否解釋一二?”

吃空餉的事情,其實是肯定有的。崇禎皇帝也知道這點,不過他還真不信,兵部尚書敢明着來吃空餉,那膽子就太大了。

申用懋聽了,感激地一躬身,而後直起身子奏道:“陛下,我大明地方遼闊,軍兵衆多達百萬之巨。如若要使軍黃冊和實際一樣,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歷來做法,都是按軍黃冊作爲憑證的。如今要是再進行一次全國範圍的核查清軍,等數目報上來之後,臣估計戶部已無餘銀!”

他說完之後,自己都有點納悶。按說他所瞭解的畢自嚴,以前可不會這麼不配合。朝廷說要發餉,兵部去領了就是。只是不知道,這一次爲何畢自嚴竟然斤斤計較如此。

崇禎皇帝聽明白了他的意思,感覺有點無語。這申用懋是看到戶部現在有錢,所以趕緊要了,就怕以後要不到錢。

想到這裡,他眼睛看向畢自嚴,還沒想好說什麼。卻被畢自嚴誤會了,只見他立刻嚴肅地奏道:“陛下,此理由甚是荒謬!臣掌戶部,亦當爲國庫負責,爲陛下盡責!”

別人可能沒法理解他的堅持,其實他是受夠了戶部沒錢的苦。想想看,這個找他要錢,他沒錢;那個找他要錢,他也沒錢;他要辦這事,沒錢,他要辦那事,還是沒錢。

當上戶部尚書後,缺錢這事兒,甚至都成了他的惡夢。他的親兄弟,遼東巡撫畢自肅,就是因爲沒錢最終送掉了性命。如果說大明誰最怕聽到錢這個字兒,恐怕不是大明皇帝,而是戶部尚書。

如今,戶部終於有了錢。畢自嚴是窮怕了,自然格外珍惜現在手中的錢。誰要往他手裡把錢往外領,他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要是換以前的話,戶部反正沒錢,你兵部一紙公文過來說還欠餉多少多少。他就一個態度,隨你的便,反正我沒錢。可如今不同了,你一紙公文過來,他知道這裡肯定要花冤枉錢,那他就不幹了。

崇禎皇帝聽了畢自嚴的回答,覺得他說得在理,也是點點頭,而後目光看向兵部尚書。

申用懋一見,好像皇上被戶部尚書說動了,就急了,連忙奏道:“陛下,如若此時清軍,涉及到都察院,地方各級官吏衛所,不要說要花多少時間纔有個結果,光是最終呈上來清軍之後的軍黃冊,也不見得就確鑿無誤了啊!反正早也不準,晚也不準,不如先行補發部分欠餉也成!”

他知道皇上是非常關心欠餉的事情,去年底在朝會上,甚至還着重強調過欠餉的危害。加上就怕戶部的銀子用完,說話都帶了點耍無賴的意思了!

崇禎皇帝聽了,他有點搞糊塗了。畢竟這一世的崇禎皇帝,是從藩王突然間當了皇帝,對於軍制清軍事情自然不可能瞭解,而後世的他,就更不可能知道了。因此,他就不明白,這裡面到底有多少曲折?

這情況不瞭解,他就沒法做出正確的裁決。無奈之下,他只好讓兩位尚書下回去,等他補了功課之後再說。

崇禎皇帝隨後花了整整一天,纔算瞭解了其中的內情。這要說起來,又是大明開國皇帝留下的鍋。

話說起來有點長,長話短說,就是朱元璋基於唐朝時候府兵多募兵而被將帥利用,致產生武裝割據而對中央構成危脅的教訓,就效法元朝實行軍戶世襲,避免藩鎮割據之憂。

可這麼一來後,世襲軍戶從開國之初就開始逃亡。究其原因,主要有四點。

一是衆所周知的軍戶地位低,主要表現在軍戶要有五丁以上的方許充吏。但民戶即使僅有兩丁,只要識字,便可入充;另外人身自由也受到限制,不能過房,不許隨便入贅,不許學唱,不許下棋打雙陸,不許做買賣,還不能隨便結婚等等。要是犯罪,比起民戶,那是罪加一等。

第二,軍戶賦役及額外負擔沉重。每家軍戶,要有一人當正兵,另外再派一人跟隨當餘兵,就是打下手的那種,要正兵沒了就補上。另外還要再準備一個繼丁,也是打下手供應正兵日常並當替補。這也就是說,一戶人家至少3個壯丁廢了。

軍戶在賦和役上雖有優免,但真正被免除的只是一些“雜泛差役”。例如裡甲、均徭等名色的差役都是不能減免的,他們還必須承擔與民丁差不多的差徭。

第三,正軍、餘丁的基本生活條件得不到保障。正軍、餘丁在營雖有月糧六鬥。但妻小需要餬口,加之月糧或因軍官剋扣,或因拖欠不給,或因折銀給發等,往往不足養贍。

第四,軍士不得在本籍從軍,而是南北更戎,備嘗水土不服之苦,死人的事兒不少。

這麼苦的事兒,逃亡是必然了,這也是明軍爲什麼總不能滿員的原因。可以說,吃空餉這事兒,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當然了,在朱元璋時代,就已經認識到了這種情況,也有采取措施,這就是清軍。

206 整編馬家軍(第三更)241 馬張是你413 擔心不已635 昨晚的好運(第三更)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43 一起用膳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233 範永鬥拜年1110 完美了麼?1325 都是垃圾384 孫傳庭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777 你來選1312 歐洲要出大事了469 一招鮮(第四更)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449 漢人的身份1076 皇太極的死法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234 曹變蛟的志向1032 清除奸細216 銷燬還是拍賣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1121 鹽政之議266 刷261 QQ聊天羣可以麼?24 東方不敗278 拭目以待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1267 兵行險着(爲唐鐵光萬賞加更)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1078 四面楚歌981 斷子絕戶計849 暴露的風險188 補丁555 誰能想到1111 大明發力1051 請君入甕889 天子守國門943 查探502 密謀18 準了907 攻心之戰1337 大結局791 打賭555 誰能想到294 新的作戰方略840 大黑山之戰(第四更)480 我大金野戰無敵785 消息45 各有算計307 中伏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182 晉商會議753 決戰627 軍紀450 沒防備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600 順義王使者1310 虎狼之國620 燧發槍244 下馬威169 有點慌了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345 榜樣1332 井底之蛙967 北方蒙古定也254 頭疼1083 變天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222 糧食危機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832 套中套771 省親(第三更)502 密謀228 互懟(第三更)201 按釘子693 此事必有蹊蹺1086 世襲之革新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1145 踏平呂宋1140 第一戰1121 鹽政之議944 致命出擊603 強硬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13 曹化淳的心思541 一隻虎的提醒348 皇太極的圖謀1299 絕望826 心不在焉619 草原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