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曹文詔的苦心

尼瑪,鬼子會有大掃蕩的啊!

建虜肯定會慢慢地察覺到東江的異變,對於這樣一支能吃掉千人規模的東江軍力,建虜絕對會高度重視起來。引發的反撲,和後世鬼子掃蕩不會有區別。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馬上私聊魏木蘭道:“傳旨給盧巡撫,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哦,就是打完一仗,立刻轉移,轉移得遠一些。如有必要,就回皮島去。建虜吃了虧,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好的。”魏木蘭答應一聲,便立刻對身邊的盧象升說道:“陛下有旨……”

盧象升一聽,稍微一愣,隨後看看身後不遠處由兵卒扛着走的一袋袋糧食,一時沉默不語。

東江的情況其實並不好,虧了是在海島上,每次退潮的時候,總能撿點吃的,可架不住人多。皮島上每日都有貧民餓死,就算他這次來東江的時候,從登萊帶來了一點物資,也無濟於事。

以前毛文龍掌權的時候,他一邊想着法向朝廷要糧要物資,一邊和江南商人做生意,一邊脅迫朝鮮給糧,一邊還去建虜控制地打秋風,靠着這麼多法子纔算讓東江軍民能活下去。

這次出戰,將士必須吃飽。盧象升是調動了皮島上的戰備糧,纔算出了兵。他之所以只帶了兩千戰兵,不是不想帶,就是因爲糧食問題,所以只能帶兩千戰兵出來而已。

如今一次伏擊戰,俘獲了一大批糧食,可以說,這次的出兵,是賺大了。因此,他的打算,是把這批糧食運回皮島,而後再找機會好好打他幾仗,再繳獲些糧食。

“中丞大人,怎麼回覆陛下?”魏木蘭見盧象升沉默不語,便追問道。

盧象升聽了,看看她,依舊沉默了一會才道:“東江之困境,你也看到了。本官的意思,還是小心行事。本官會記得陛下那十六字真言,如有不對,立刻撤回皮島。”

魏木蘭聽了,心中知道盧象升這也是被迫的。在她看來,像今天的戰事,打得很輕鬆,也應該沒多大問題,便沒再多說,就按盧象升所說回覆崇禎皇帝了。

崇禎皇帝看了回覆後,心中也是無奈。京師同樣無糧,還需江南運糧過來,沒法救濟東江。盧象升身爲登萊巡撫,比之前毛文龍時候權限大多了,能調動的資源也多。他又是打仗的能手,就算建虜真有行動,朝鮮義兵肯定也會通風報信,只要小心點,應該沒什麼事情。

這麼想着,他又聯繫劉王氏,把朝鮮半島的情況簡要說了下,讓他轉達給孫閣老。

孫承宗聽了後,也是嘆了口氣。雖然關寧這邊不像東江那邊缺糧,可要讓關寧這邊大規模策應朝鮮戰事,不要說軍隊能不能戰的問題,就是糧食、軍械、火藥、戰車等等,也都準備不足。

在京師面聖的時候,所奏築城之事並沒有批准。因此物資也沒有多調撥過來,只能是小規模戰場偵查可以搞搞。

這個任務,自然是交代給駐守錦州的吳三桂了。不過他實在太過年輕,雖然有家族長輩可以提點,但少年得志,一下得封高位,卻讓孫承宗不怎麼放心。甚至這次的選拔軍卒去京師參加新軍選拔,孫承宗就有點擔心,吳三桂會不會覬覦封爵。

如果吳三桂真因此封爵的話,這麼小的年紀,就憑這種不是實打實功勞所得,必會引來衆將嫉妒,一旦戰事起來,以孫承宗的閱歷,他怕有人會給吳三桂下絆子,到時候還未對敵,內裡先亂了。

孫承宗想來想去,想起祖大壽好像在這幾天要回京師去了。便決定派個人點醒下他,讓他去提醒下吳三桂。另外也讓吳三桂派出精銳夜不收,去建虜佔領區活動活動。

至於草原那邊,好像是上次吳三桂滅了兩個部族的原因,其他與大明爲敵的部族,都東遷了,或者是幾個部族合起來,不是那麼好打的,孫承宗就沒想着派兵去草原了。

在他操心這些事情的時候,關寧曹府大堂,副將曹文詔並沒有坐在主位上,而是站着,端着一碗酒,掃視着堂下四十六名軍卒,看着他們也端着碗看着自己,便一臉嚴肅地說道:“這次你們去京師,要能入選的,還望諸位看在以前的份上,多幫着點變蛟。”

如果入選了新軍,朝廷的旨意中有說明,不但軍籍歸於京營,而且軍士的直系親屬亦可隨去京師,不得有隱瞞和制約。如此一來,一旦軍士入選新軍,從理論上來說,以前不管是何處爲軍,是否是家丁這些都無關緊要,也再無任何制約。正是因爲如此,曹文詔對於和自己家丁中選拔出來去京師的這些人說話,並不是命令的口吻了。

“老爺放心,少爺就是我們的天!”有人先回答,其他人也跟着回答。沒一個人腦袋有問題,這時候會拒絕。

曹文詔聽得點點頭,再次提醒道:“變蛟志氣很高,一定要憑自己的本事在新軍中出人頭地。他要知道,肯定不會讓本將託付你們,因此,今日之事,就不要讓變蛟知道了!”

“老爺放心,小人醒得!”衆家丁這次是齊聲迴應。

曹文詔沒再多說了,只是一擡手中碗道:“如此,就祝諸位前程似錦!幹!”

說完之後,便率先一飲而盡,而後一亮碗底。

這次的新軍選拔,對於這些普通軍卒來說,確實有魚躍龍門的事實。旨意中有說,只要能進新軍,一家老小的生活便有保證,自己也能擺脫家奴的身份,從此成爲天子直屬親軍。如果努力點,運氣好點,說不定還能立下戰功晉升爲軍官。

對於曹文詔放他們去京師參加選拔,他們心中也很感激,至少在這時候,對於曹文詔的要求,多半是真心回答的。

兩日之後,並不知情的曹變蛟,滿懷鬥志,告別叔父,和關寧軍中選拔出來的八百餘人一起,在回京的都督同知祖大壽的帶領下,一起向京師進發。

崇禎三年元月二十七日,也就是京師爲期一個月開始選拔新軍的前一日,在陝西固原三邊總督府,從朝廷趕來的天使宣讀完聖旨,下去休息了。

454 夜深人靜460 欺軟怕硬889 天子守國門889 天子守國門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207 賜宴(第四更)837 精忠報國686 誤會了37 奴婢遵命294 新的作戰方略727 畜生33 山海關506 殺大明使者401 知易行難1321 蝴蝶翅膀扇啊扇787 互相影響475 鮮花插牛糞30 先打了廷杖再說1126 莫臥兒帝國783 清宮劇839 睡不着啊(第三更)257 作繭自縛342 圍魏救趙624 多鐸來了474 抱怨(第三更)196 密商1327 圍魏不是救趙196 密商349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1019 閱兵1101 沒有澳門了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111 大明發力262 可惜了白杆軍141 大敗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548 梟雄的下場62 京師之亂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39 難民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12 內閣的反撲954 實情1128 沙賈汗269 合作共贏716 盧象升的決定666 明軍6661038 最後一批糧食985 從被動到主動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365 逃出生天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629 西部草原(第四更)1295 豪格和天皇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1112 摔杯1076 皇太極的死法139 引導1134 趁火打劫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1257 亂波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1171 他隆王的因果358 清丈土地324 狗糧來了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928 一面倒1197 腰桿硬了1090 怎麼辦?1201 倭國局勢1292 新的封爵途徑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1318 賴皮戰術601 白眼狼1223 直播會盟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574 皇太極的新政851 路遇(第三更)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899 打手(第四更)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1254 年輕好啊1327 圍魏不是救趙1056 天大的好消息561 浴血奮戰的功勞一定要討回來1033 兵潰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283 新得聊天羣系統884 皆在此1207 去山東907 攻心之戰637 堵在了金樸鎮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