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 盛京之變

“駕駕駕……”

一隊滿清探馬從盛京城馳出,迅速遠去。大約過了五里路左右,爲首那名年紀大的首領便打着手勢,示意手下注意,而後他自己則一牽戰馬繮繩,便偏離官道,竄進了邊上的莊稼地。

他的手下見了,只好跟進,不過其中有一名年紀輕點的滿清探馬低聲說道:“皇上說了我們要保衛糧食而戰,如今我們自己踩壞了這些糧食……”

那首領聽到,回頭看了他一眼道:”要保住糧食,首先你要先保住自己的小命!“

“明狗有什麼了不起的?”那手下似乎有點不服,情緒有點激動地回答道,“如今我大清萬衆一心,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唯有拼死一戰,明狗是人,我們也是人,我就不信了,明狗有三頭六臂不成,以我們的實力和士氣,肯定能打敗他們。皇上旨意中都有說,只要有敢戰的勇氣,就能打敗一切看似強大的敵人!”

這年輕人身邊的另外一名年紀大點的,有點聽不下去了,厲聲喝斥道:“閉嘴,你活膩了不要連累我們!”

那首領看到這一幕,心中嘆了口氣,轉回頭去,也沒再說話。只是心中想着,以往這一幕,應該是出現在明軍身上纔對!明軍越戰越強,我大清越打越弱,這實力上的變化,又豈是愣頭青能改變的?

不說其他,光是看着胯下戰馬,就和明軍的不是一個級別的了。可就算胯下這些老弱瘦馬,也是大清好不容易養下來的。想想以前,大清有草原盟友,那戰馬可都是精良的,膘肥體壯。可如今……

這麼想着,他又想起昨日和明軍夜不收的接觸,忽然感覺一陣無力感涌上心頭。明軍的那些夜不收,一個個身手了得,不但騎射厲害,而且互相之間的配合,也比得上大清探馬的巔峰時期。他們的軍械,更是精良,從武器到吃食什麼的,都是讓人嫉妒地很。

有的時候,他都有點奇怪,以明軍夜不收的精銳,在皇上登基之後的斥候戰,爲什麼明軍的戰鬥意志會那麼弱,並沒有打什麼就退回去了?

想了一會,還是想不明白,他也不想了。如今要做好的,就是屏蔽盛京以西,好給後方的糧食收割爭取時間。

想起從盛京東門,幾乎同時出發的收糧隊伍,這名建虜探馬便下了決心,必須帶好手下,儘量拖延住明軍夜不收,不讓他們知道東邊的情況。

然而,就在這時,忽然有人驚呼起來:“不好,明軍夜不收……”

他一聽,立刻聞聲看去,只見他們前面的遠處,一羣羣的明軍夜不收,正以扇形撲向盛京,其中有一羣看到他們了,更是向他們撲了過來。

“明軍怎麼來了這麼多夜不收?難道是明軍主力上來了?”滿清探馬首領臉色一下變得慘白,自言自語地猜測道。

而剛纔訓斥過的那人,則對那口出狂言的年輕人冷喝道:“你不是有勇氣殺敵麼?現在明狗上來了,你可以上了!”

然而,那年輕的滿清探馬,卻沒有聽到他的話,只是臉色慘白地盯着遠處的明軍夜不收,顯然是嚇到了。

“明軍夜不收圍過來了,再不走,我們的馬力比不過他們,就走不掉了。”另外的滿清探馬卻沒興趣理那之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有點驚慌地建議道。

其實不用他再說,滿清探馬首領便調轉馬頭開始逃了。

然而,一如他們自己所料,明軍的戰馬比起滿清探馬所用之戰馬,要好不少。而且明軍夜不收一個個都是騎術精湛之人,幾乎人人都是人馬合一,沒過多久,就追近了他們。

有兩名明軍夜不收就在馬背上張弓搭箭,拉開了攻擊的序幕。

“嗖嗖”地弓箭破空而來,他們也不射人,只是射馬而已,幾乎就沒有落空,眨眼間,建虜探馬便一個個跌落馬下,明軍夜不收呼嘯而過,其中有人就揮動着兵器,嫺熟地在馬背上調整,順勢收割着落馬滿清探馬的性命。這些明軍夜不收之間的配合,熟練地很。

盛京城頭上,早已嚴陣以待,一隊隊地滿清餘孽,臉色嚴峻地盯着城外的一切,看到了他們的探馬一夥夥狼狽逃回,在他們的身後,則是猶如狼羣在追趕獵物的明軍夜不收。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不時看到有探馬掉落馬下,而後被明軍輕鬆殺死,這完全是一面倒的屠殺。

盛京城門緊閉,輪值的多鐸親王不敢開城門,只是讓人呼喝,讓逃回來的探馬靠着牆根,繞城而走。找機會再進城。

此時的多鐸,就站在城頭箭樓裡,看着一羣羣地明軍夜不收呼嘯而來,在城下耀武揚威後又呼嘯而去,繞過了盛京,一直遠去。

多鐸看得臉色陰沉,他的戰場經驗也算是豐富,看到遠比之前幾日多的明軍夜不收,他便知道,明軍主力上來了。好死不死地,爲什麼偏偏在今日上來了,難道再晚幾日不行麼?

他不敢怠慢,立刻讓人敲響了警鑼,全城進入最高戒備,防禦用的軍械物資,再往城頭搬運。明軍即將大舉來犯的消息,也立刻送進宮裡去。

等到多爾袞親自從宮裡趕來城頭時,明軍的前鋒已經出現在盛京城外了。

多爾袞的戰場經驗,比多鐸自然要豐富,因此,就那麼一看,從新軍的行軍隊列,精神面貌,臨近盛京後散開的隊列等等,特別是新軍似乎壓根就不需要將領下令,臨陣該採取什麼都是由底下軍官自覺執行。從這些細節中,多爾袞就意識到,這支明軍是他見過的,最爲精銳的部隊。

他也沒看錯,新軍比起以往軍隊,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全軍多少都識字一點,甚至各級軍官,幾乎都去初級武備堂學習過。軍官的素質,遠非其他軍隊可比。更有各級監軍隨軍行動,就算沒有上官的命令,遇到突發事件,都能正確地進行處理。

這支新軍的精銳,不止多爾袞和多鐸等人能看出來,就是城頭上那些跟隨他們這幾個奴酋,從遼東過來的滿清老兵,也都能看出來。而那些年輕的滿清軍卒看到老兵的神情,他們自然也能明白什麼。一時之間,城頭上,因爲多爾袞登基爲帝,因爲多爾袞大加封賞,因爲多爾袞激動人心的旨意所鼓舞起來的士氣,一下就被城外明軍無聲地潑了一盤子冷水。

而他們的這種情緒,又影響了在城下搬運防守物資,給滿清精銳打下手的二鬼子軍卒,原本這些朝鮮族的滿清軍卒就士氣不高,看到真正的滿清大爺們都這麼悲觀,他們自然就更不堪了。

多爾袞緊盯着源源不斷地出現的明軍,心中估計着明軍的兵力和戰力,心中非常想派兵前往盛京以東那邊去保護收割糧食的隊伍,可是,當他觀察到後來後,便沒敢這麼做。他也沒做其他鼓舞士氣的話,實在是明軍就在城下,那精銳之氣,鋪面而來,誰都不是傻子。這種情況下,只有勝仗才能鼓舞士氣,可是,出城打個勝仗,他一點把握都沒有,也只能依靠城牆被動防守了。

所幸的是,這支明軍似乎是求穩爲主,各兵種之間互相配合,並不貪功冒進。除了明軍夜不收活躍之外,其他明軍就猶如一塊鐵板,就在盛京西門這邊停下紮營。可以說,明軍做得非常穩,所紮營盤能攻能守,不給城內敵人任何機會。不過如此一來,也花費了不少時間,眼看着日落西山,已是傍晚時間,明軍不可能再攻城,多爾袞才鬆了口氣,不過依舊臉色嚴肅地回宮去了。

Www▪ тt kǎn▪ ¢ ○

這一夜,明軍果然沒有攻城,可就明軍駐紮在城外,無形中就給了盛京城非常大地壓力。

多爾袞和多鐸等人更是沒敢睡覺,一直在商議對策。

“陛下,糧食看來是沒指望了,要不燒了吧?”多鐸黑着臉建議道。

明軍就在這邊決定提前收割糧食的時候全軍出動,一下就把計劃打亂了,讓人非常地惱火。

多爾袞很是心疼,揉着腦門道:“要是沒有這些糧食,我們大清就算打贏了明軍,又如何捱過這個冬天?”

“陛下,要不……要不趁明軍沒有圍城,我們趕緊撤了吧?”阿濟格有點底氣不足地建議道,“要是明軍開始圍城的話,我們怕是沒機會了。陛下不知道,明軍的火器非常地厲害。臣當初在鎮江堡,是親眼所見,不小點火,那一排排地鉛彈打着,就像下雨一樣,能封鎖城門,壓根就衝不出去的。還有,臣看城外明軍還有車營,肯定帶了不少紅夷大炮,盛京光捱打不能還手,遲早要被攻破的!”

他說得這些,多爾袞等人自然也見到了。只是,他是嘗過燧發槍陣的威力,知道比以前明軍的火繩槍威力更大。在他這麼說了之後,多鐸竟然難得地沒有反對,面對城外的明軍,再次露出了驚容。

按多爾袞的計劃,是明軍還在仁川休整,這樣自己這邊搶收了糧食。有了糧食,就有了底氣,守城的士氣也足,說不定就能找機會拖垮明軍,畢竟明軍的後勤肯定也不容易,久戰不下,士氣也不會多高,而大清這邊,則是背水一戰,搞不好還能贏了的。

可偏偏這支明軍,突然結束了休整,又開始來攻打盛京了。城裡壓根就沒有多少糧食,而沒有糧食,是不可能守住城的。

對於他來說,要是能穩住盛京的局勢,他自然不會想着背井離鄉,再往東逃的。可如今,形勢嚴峻,他就不得不考慮了。

正在這時候,忽然外面傳來喧譁聲,而後就見到有親衛上來稟告說:“陛下,城北抓到了試圖向城外明軍聯繫的朝鮮賤人。”

這消息,讓多爾袞等人都很是憤怒,把人帶上來一問,查出一份血書。還真是,竟然有好些個朝鮮籍的臣子,私下向明軍表忠心,回顧和明國的友好歷史,說他們是被逼的,就等着天朝上國派兵來解救他們,他們願意爲內應,和明軍裡應外合什麼的……

“陛下,臣弟就知道這些朝鮮豬,沒幾個是忠心的!要說,大戰在即,城裡不能不穩,把他們都殺了來得乾淨。”多鐸憤怒了,對於城外的明軍他不敢說什麼,可對於這些朝鮮豬,他是咆哮了起來。

多爾袞的臉色很是難看,看着血書上的名字,似乎楞了好長一會時間後才道:“光靠我們大清,又如何能持久?各種雜事,還是要朝鮮人來做的。所幸的一點,你們看看,這名單上的朝鮮官吏並不多,這就說明,朕之前的封賞,確實還是能穩住一批人心……”

他正說着,卻見外面又傳來動靜,打臉的是,這一次,在城南那邊也發現了有試圖聯繫城外明軍的朝鮮人,同樣搜出了一份血書,和之前那個大同小異,都是臨陣想着投靠明軍的。

這一下,多爾袞的臉色實在有點難看了,兩份血書加起來,那這有異心地朝鮮官員就有點多了。多鐸再次喊打喊殺,這讓多爾袞陷入了沉思,顯然是在考慮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城東方向,竟然也抓到了做着相同事情的朝鮮人。這一下,多爾袞也發怒咆哮了:“朕對他們不薄,沒想到這羣朝鮮人,全都是無膽之輩,還是喂不熟的白眼狼,面對危境,不思同舟共濟,不思精誠團結,卻只想着怕死投敵,看來是朕平日太仁慈了……”

說着這話,多爾袞的眼神無比陰冷。他看向多鐸和阿濟格,一下有了決斷,同時也是殺氣騰騰!

夜幕之下,多爾袞等人,紛紛動了起來,調兵遣將,沒過多久,盛京城內,就起了很大的喧譁聲。

城外的明軍,頓時高度戒備,防備滿清偷營,至少曹變蛟的將令是這麼傳下去的。任何城裡的動靜,都以不變應萬變,一切等天亮再說。這個命令,可以說是穩重之舉,其他人也沒多說什麼。

幾乎是鬧騰了一夜,天終於亮了。

1310 虎狼之國982 兩個吐血148 報復1006 科技神器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233 範永鬥拜年775 誤會(第四更)960 升官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1247 豪奴656 過家家98 此乃何物656 過家家1309 亮相1293 民侯196 密商1083 變天1057 關鍵時刻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671 救救我(第三更)170 茶話會1098 好大的手筆1047 你就繼續裝653 會盟(第五更)946 緊張1199 即時通訊衙門899 打手(第四更)512 大明劉家將936 奢侈24 東方不敗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410 死戰967 北方蒙古定也787 互相影響1175 煎熬492 傷卒安排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1305 帶頭作用1091 折騰得好491 醒悟過來了107 射人先射馬161 胡扯的下限633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87 線下見面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081 遼東安排310 吼哈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289 洪承疇的憂慮860 拜師(第四更)1120 吏治1119 獎金723 先啥再啥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581 兩個皇帝都忙877 五人墓碑記352 太祖的又一坑(第四更)1190 宗室藩王大會637 堵在了金樸鎮145 利用資源77 有種留下廟名276 都很熱鬧138 民議37 奴婢遵命185 不以賺錢爲目的麼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1314 有仇報仇,沒仇讎富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599 面試楊嗣昌978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945 運籌帷幄39 難民748 能氣死麼?532 傳國玉璽299 阿敏佈局942 一定要配合演好戲993 神兵天降413 擔心不已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880 目的絕對不簡單(第三更)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479 皇太極的規劃411 柳暗花明622 復社1054 君父361 報到472 豪格很冤枉1140 第一戰1161 雜學怎麼了207 賜宴(第四更)23 暗潮涌動830 啓動A計劃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1036 豪格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