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 君父

“朕既爲大明天子,天下萬民之主,必定會讓朕之子民有衣穿,有屋住,有飯吃!”崇禎皇帝用斬釘截鐵地語氣大聲宣佈道,“不止如此,朕之子民的仇,就是朕的仇,有朕在,就一定會爲朕之子民做主。此乃朕之誓言,天下共督之……”

聽到這話,奉天門廣場上,人數雖多,可卻變得非常安靜。幾乎所有人都驚呆了。

在他們的認識中,自古以來,從未有過一位皇帝,能在這麼多人的面前,大聲說這些話,而且是當作誓言來說。就算是皇帝,如此當衆說出來,就不怕做不到而丟臉麼?

不,不,皇上如此公開宣佈,自然是真要這麼去做的!君父君父,唯有我大明當今天子,纔是真正的君父!

看,皇上登基以來,爲大明做了多少事情!哪怕在最艱苦的時候,建虜剛退去,百廢待興,糧食奇缺,就這,也不曾拋棄永平城那些毫無用處的老弱。如今想來,就是因爲他們同樣是皇上之子民!

看,皇上不顧兵兇危戰,堅持御駕親征,誓要掃平血債累累的建虜,爲大明遼東百姓和京畿之地的百姓報仇雪恨!

有這樣的君父,此生能生在大明,足矣!

想到這裡,奉天門的大明百姓、軍卒等等,回過神來後,一個個全都激動了起來。也不知道是誰,忽然跪了下去,真心實意地喊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於是,他身邊的人,也跟着跪了下去,跟着一起用滿腔的熱情喊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候的這些百姓,無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一有了宣泄口,全都跟着學了起來,只一會的功夫,奉天門廣場上,不管何等身份,除了崇禎皇帝自己之外,其他所有人,全都跪了下去,“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喊聲,迴盪在奉天門廣場的上空,甚至乃至京師上空。

崇禎皇帝此時把連綿不絕地系統提示聲關成了靜音,這時候的他,第一次覺得那提示成就值的聲音有點煩。他不管以前的皇帝如何,至少剛纔所說,就是他心中想說之話,絕非是爲了騙取成就值而故意做作。

看着廣場上所有人都跪下,聽着他們真心實意地希望自己萬歲,崇禎皇帝也同樣激動,朕之權力來自你們,你們擁戴朕,朕亦會說到做到,不負你們,不負穿越!你們且拭目以待,朕在這個位面,必定會給你們打造出一個難以想象的大明帝國!你們所有人,都將爲自己是大明人而驕傲!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轉過身,看向忠烈堂的大門,又大聲道:“大明忠烈保佑,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新軍和錦衣衛以及御馬監的將士聞聲,同樣大吼出聲。

他們看着大明忠烈堂,知道自己要是戰死的話,也能入這忠烈堂,享受香火,與國同存。既然如此,何惜一戰!

而那些武將勳貴的家丁隊伍,他們都是私兵,其中又多是江湖人士,就缺少了真正軍隊的心思。一時之間都回不過神來,等其他兩大方陣喊出了之後,他們纔想起來自己目前是出征軍卒之一,便也跟着喊了起來,不過沒有其他方陣的齊整、響亮。

崇禎皇帝也不在意,沒有再說話,身穿金盔金甲的他,在奉天門廣場上所有人的注目下,矯健地翻身上馬,一手握着繮繩,一手拔出腰間寶劍向前一指,堅定有力地大聲一聲道:“全軍開拔!”

旨意一下,新軍三千將士,猶如一個人一般,“刷”地一下轉身,按序齊整地開拔。隨後是錦衣衛和御馬監簇擁着御駕的中軍,最後纔是那些武將勳貴的蹭功軍隊。

周皇后在奉天門城頭上看到這裡,放下抱在懷裡觀看的兒子,轉身走近一身戎裝的海蘭珠,眼睛微微泛紅,拉着她的手說道:“陛下雖是大明百姓之君父,卻亦是我等之夫君。兵兇危戰,不管如何,一定要護得陛下安全!”

雖然同爲文武全才,可依舊沒得隨駕的田貴妃,亦是走近海蘭珠,,雖然同樣眼睛泛紅,可還是露出微笑安慰周皇后道:“海姐姐是見慣了沙場的,比妾身這銀槍蠟燭頭要強多了。有海姐姐在,肯定沒問題的。”

剛纔崇禎皇帝的話,是通過一排排地大漢將軍傳話的。奉天門城頭上雖然離得有點遠,可同樣聽清了崇禎皇帝所說的那些話。也是因爲如此,周皇后和田貴妃都有點擔心,想着崇禎皇帝要上戰場,眼睛都紅了。

不過海蘭珠雖然同樣聽到了,可卻沒有她們兩人這樣的神態,就見她帶着興奮,帶着自豪,對周皇后說道:“陛下乃是蓋世英雄,是草原上最厲害的頭狼,是我們大明最偉大的雄鷹。陛下能領着大明所向無敵,我相信,哪怕當年的成吉思汗,怕也沒有陛下厲害!此戰,不久必有捷報!”

對於自己所說的這些話,她非常地自信。畢竟當年的成吉思汗,會有那麼神奇的聊天羣麼?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其實對於真正會打仗的人來說,這句話並不正確。兵馬糧草之前,還有消息。知己知彼地重要性,怎麼形容都不爲過。而這,又有誰能比得上陛下?

有那麼厲害的新軍,有勇猛地登萊巡撫,還有那麼多草原騎士,建虜又是孤家寡人,還被餓得奄奄一息。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海蘭珠都不認爲皇上會有爲什麼危險。

安慰了周皇后和田貴妃等人之後,她便再也按捺不住,向她們告別,便去追御駕了。

軍隊過去後,奉天門廣場上的百姓,都保持着安靜,井然有序地跟在軍隊的後面,默默地送行。大街兩邊的百姓,也跟着加入送行的隊伍中。

沒多久,京師城外,大軍在遠去,而崇禎皇帝一拉繮繩,轉過身,對跟在身後的文武百官道:“卿等不用再送,各司其職,等朕凱旋!”

“臣等恭送陛下!”以首輔溫體仁爲首的文武百官,一個個神情複雜,看着穿了盔甲後威武不凡的崇禎皇帝,躬身下去,真心實意地奏道,“臣等祝陛下早日凱旋!”

崇禎皇帝聽了一笑,而後一夾馬腹,那馬直立而起,“咴咴”地嘶鳴,但他卻依舊坐得穩穩地。馬蹄落地,健馬躥出,如風捲殘雲,沒有絲毫留戀,絕塵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溫體仁心中苦笑。自己這位皇上,是真正的龍翔九天之上,絕非京師所能限制。他的舞臺,是整個天下,包括海外的天下!

想到這裡,他在心中暗道:“陛下,微臣要名垂青史,超越前朝歷代之首輔,唯有緊跟陛下足跡了!”

在京師御駕親征的時刻,遠在河套的歸化城所在,那些牧民和漢民一個個發現,各地軍隊又在集結,一路又一路地,似乎要發生什麼大事,頓時就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

“這是怎麼回事?上次也有過,不過最後只是選了一千來人去了北地。這次又這樣,會是什麼事情?”

“該不會是北地有變,喀爾喀族覬覦我們河套了?”

“那可不行,我們纔剛有好日子過,喀爾喀族要敢來試試?”

“對,我們決不答應!我家裡三個娃都能騎馬射箭,一定要讓那些人嚐嚐厲害!”

“……”

城外放牧或者在田地裡勞作的這些歸化百姓,一個個都激動地聊着,表達自己的想法。

正在這時,又有人驚呼了起來,指着從西部疾馳而來的一支軍隊旗號道:“看,那是包頭的巡撫,他都領軍過來了,這次到底是什麼大事?”

“該不會是西部蒙古出什麼事了吧?要不,包頭巡撫領軍趕回來幹什麼?”

“……”

此時,包頭巡撫楊嗣昌纔不會管那些百姓說什麼,急匆匆地領軍到達歸化城後,立刻趕往總督府。不過他心中同樣有點納悶,總督嚴令,可卻沒說是什麼事情。

總督府大堂,楊嗣昌到的時候,看到衆多武將已經到得差不多了,看到他時,都紛紛過來見禮。讓他有點吃驚的是,宣大總督麾下吳三桂總兵竟然也在這裡,這麼多兵馬齊聚,到底是什麼事情?

後衙的洪承疇,聽手下稟告包頭巡撫也到了之後,便沒有再等待,轉到大堂,正式召開軍議。

洪承疇坐在主位上,先看了眼坐在側面的楊嗣昌,而後掃視大堂,臉色嚴肅地說道:“陛下御駕親征遼東,已於今日開拔。聖旨已到,我歸化也須得盡出精銳,配合遼東主力,對滿清圍而殲之!”

一聽這話,堂上堂下皆是震驚。皇上竟然御駕親征遼東?以前雖然聽說過,可沒想到,皇上還真去遼東了啊?看來這一次,是和滿清的大決戰,要一鼓而下,收復整個遼東了!

這麼想着,那些蒙古族,特別是從東部蒙古投降過來的將領,就更是有點感慨。

之前的時候,建虜是何等威風,崛起白山黑水之間,殺遍遼東無敵手嚇得林丹汗聞風而逃,迫使整個東部蒙古的部族,全都和建虜結盟。

可自從當今大明天子登基以來,建虜終於慢慢地不再風光,一次次地打敗建虜,不說其他東部蒙古部族了,就連最鐵桿的科爾沁族,都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悄悄地投靠了大明,還把草原上的明珠也嫁給了大明皇帝。

如今大明皇帝更是御駕親征,要徹底平定建虜。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日的大明,已經強大得很了!

他們在震驚之後,又看到洪承疇請出聖旨,證實無誤之後,又一個個興奮了起來。皇帝都御駕親征了,肯定能贏。估計這次的滅虜之戰,是最大的戰事,搞不好也是最後的戰事。要想立下軍功,就只有這個機會了。

這麼想着,大堂內的將領都待不住了,紛紛出列,抱拳向洪承疇請戰了。

“末將吳三桂,麾下精騎銳卒,願往遼東一戰!”

“末將李過……”

“末將神一魁……”

“末將高迎祥……”

“……”

堂下的這些將領,不管是出身遼東將門,還是出身陝北流賊,又或者是草原蒙古人,一個個都慷慨激昂地表態着。

洪承疇看着幾乎所有的將領都願意出征遼東,也不知道他內心在想什麼,面無表情地看着。等到場面安靜下來後,他才嚴肅了臉,厲聲喝道:“本官事先言明,建虜雖屢爲我大明所敗,可其垂死掙扎,狗急跳牆之下,戰力已不可小覷。諸將如若不肯用命盡力,打了敗仗,本官是饒他不得的!又或者,只是想去混軍功的,來問問本官答應不答應!”

聽到這話,堂下頓時變得更安靜了。只是有幾個人的臉色,似乎有點不好看,不知覺間,就低下了頭。

洪承疇看在眼裡,也不說破,繼續冷聲喝道:“本官的話,不會再有重複。自覺可與建虜一戰,絕不貪生怕死,不會耽擱軍機的,報上名來!”

這一次,大堂內稍微安靜了一會後,依舊有人表態要前去遼東殺敵。不過人數、氣勢比起剛纔就弱了。

洪承疇看在眼裡,便點名了:“吳三桂,李過,高迎祥,神一魁,神一元,爾等五人隨本官出征。”

“遵命!”五名將領聽了,立刻抱拳領命。

洪承疇直到這時,才轉頭看向楊嗣昌說道:“本官遵旨領軍出征,歸化一地,得由楊中丞看着了。”

楊嗣昌心中有點遺憾,說實話,震驚之後,他倒是想領軍前去遼東的,畢竟皇上都在那邊。可總督要去,他也搶不過,只好應下了。

“本官之前收到消息,北邊的喀爾喀部族似有異動。”洪承疇繼續叮囑道,“楊中丞須得小心提防!”

楊嗣昌聽了,想起剛收到的消息,便立刻把固始汗領軍離開的事說了,而後才道:“喀爾喀蒙古的異動,該是與固始汗的事有關。不過下官一定會注意提防!”

613 高瞻遠矚1229 甕中捉鱉和趕羊入圈688 圖文直播514 旗來995 南洋按此例6 平臺召對955 回瀋陽993 神兵天降378 草原形勢347 保德州陷839 睡不着啊(第三更)1134 趁火打劫1064 陷阱?1102 監軍問題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346 晉地災情132 士氣大振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206 整編馬家軍(第三更)729 夜襲蓋州535 奴酋有動作787 互相影響416 李過的發現387 吊着675 比試29 前所未有502 密謀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1228 代天行罰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421 比賽逃跑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118 少有的大捷135 死心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775 誤會(第四更)1017 得罪了誰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582 安撫國人928 一面倒136 驚天內幕54 朕要一塊算賬1116 明暗兩套693 此事必有蹊蹺273 大明路橋公司371 新軍配屬616 困惑1168 皇上顯靈了529 火炮的改進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1277 一定要遍及全球865 多話的小男孩1322 諸卿信否1101 沒有澳門了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119 知人善用173 加人414 各自行動385 先聲奪人613 高瞻遠矚106 你全家都是送死的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671 救救我(第三更)1208 只想靜靜392 張定國的招供284 游擊戰319 盧象升凱旋775 誤會(第四更)437 情況有變1163 劉香爲說客451 辱我兄弟312 物資匱乏1073 代善的怒喝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753 決戰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432 孫傳庭升官708 人心之策703 勸降463 李芝奇的自信441 是飛魚服829 全都悄然出行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878 絕對不能姑息1231 還要中心開花12 內閣的反撲478 誠意7 皇帝發飆391 踢走豪格387 吊着801 絕世重寶出世(第三更)685 反常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1282 聯名上書527 腦袋擔保908 皇太極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