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

“臣世襲定海伯、北海艦隊提督張文耀參見太子殿下!”

“臣登州知府荀文禮叩見太子殿下!”

“臣同知登州府付敏叩見太子殿下!”

“臣登州府通判吳朝勳叩見太子殿下!”

“臣北海艦隊副總兵李定國參見太子殿下!”

登州城外十里處各種旗幟迎風飄揚,五千名武裝齊整的北海艦隊將官士卒沿着官道兩側整齊排列,迎候太子朱慈烺駕到。

以張文耀爲首的登州府文武主官聚集在道路中央,在朱慈烺坐騎停駐於十步開外時齊齊跪倒在地,叩見大明帝國未來的接班人。

“衆卿免禮!平身!”

一身黑色札甲的朱慈烺躍下戰馬朗聲吩咐道。

千里奔波、風吹日曬之下,朱慈烺原本白皙的膚色變得有些黧黑,這讓他清秀的面孔看上去更有棱角,氣質也更加英武。

“謝過殿下!”

張文耀等人齊聲喝道,隨後各自起身整理衣冠後再次躬身施禮。

禮不可廢。

雖說朱由檢早就下旨廢除了日常君臣間叩拜之禮,但太子的地位可是上官甚至內閣重臣所能比擬的,再加上登州諸人都是首次見到朱慈烺的真容,對於他們來說可謂是天大的榮幸,所以叩見也屬常理。

參拜完畢,朱慈烺緩步來到一衆文武身前,面帶笑容,與諸臣依次寒暄交談,張文耀等人既感緊張又覺激動,都爲能與天下第二尊貴之人交談而倍感榮幸。

禮節性的接見很快結束,朱慈烺從隨侍太監趙信手中接過馬繮後翻身上馬。

前面開路的騎兵三人一排控轡緩行,隨後中軍三百騎將朱慈烺的坐騎護在中間踏步前行,登州府諸人也是紛紛上馬跟隨在後,四百名精騎拖在最後警戒護衛。

爲了提高官員們的辦事效率,內閣早在崇禎十九年便行文各地官府,全面取消官轎待遇,要求各級官吏因公外出時,主要以馬騾爲助力,不得役使人口。

這條新規頒佈之後,由於大部分地區的道路狀況正在改善之中,很多道路狹窄不平,四輪馬車難以通行之故,大小官吏們無奈之下不得不學會騎着馬騾外出。

塞外生活的蒙古個大小部落現在已是變得溫順無比,因爲不聽話的都變成滋養大地的肥料了。

隨着大明社會進入全面發展階段,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於大型牲畜的需求量都是大幅提升,這種需求帶動蒙古同胞很快便過上了從未想到的幸福生活。

塞外蓄養的各種牲畜每日都會不間斷的被運到內地,然後被各種渠道銷售給官方和民間使用,這其中,官方成爲馬匹的最大客戶。

爲了方便官吏辦差出行,戶部撥銀採購大量馬騾分配給各地官府,另外每年還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劃撥草料銀、役使營若干,以供飼養馬匹和僱傭馬伕所用。

其實這就相當於古代的公務用車,但“公車”的數量以及輔助人員並不多,相關花費也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朱由檢一直認爲,公帑必要的支出是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人口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總比讓銀錢存在庫房中朽爛要好,所以近年來大明各級官府的支出也在他的支持和鼓勵下日漸增長,從目前的態勢來看,這一舉措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比如說,原先官府裡的轎伕,因爲朝廷政策的調整而失業,而轎伕們的收入或許就是支撐一家人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轎伕行業消失,意味着就有無數個家庭面臨生活窘境。

現在既是有了馬騾,那轎伕們完全可以改行成爲馬伕,以飼養牲畜爲業,每月收入並未降低,並且比擡轎子要輕鬆許多。

馬騾的飼養並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含量,只要細心學習,很容易就能上手。

餵養牲畜所需的草料也需要從民間採購,那就會讓百姓們多了一份掙錢的行當,而且它們的糞便也是很好的肥料,這又爲提高生產力做出了間接的貢獻。

朱慈烺在道路兩旁官軍們的注目禮中,催動坐騎碎步前行,看着將官士卒們嚴整的軍容、威武挺拔的姿態、迎風招展的各種戰旗,他的心中也是豪氣萬分,對即將到來的跨海遠征也是信心倍增。

對於父親安排自己隨軍出征一事,朱慈烺心中既有些許的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和激動。

年輕人很少有不喜歡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的,由於接觸軍隊的機會並不多,朱慈烺對軍隊中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這次他在精銳騎兵護衛下南下登州府,沿途也是嚴格按照軍中操典執行。

探馬前出多少裡、前鋒、中軍、後隊相隔距離、挑選最合適的紮營地點、夜間安排多少警衛值哨、多少隊巡邏、入夜後軍營內禁止行走喧譁等等,親身經歷一系列只聽聞過的事物,讓他倍感新奇的同時,也體會到軍中的不易。

在經過簡單的梳洗之後,朱慈烺在以張文耀爲首的北海艦隊主要將官陪同下,連續視察了艦隊駐地的三座大型兵營,並親自登上停靠在港口的一艘“補天”級戰艦進行了參觀。

北海艦隊現擁有各型大小艦隻一百多艘,官兵兩萬人,其中大型主力戰艦十五艘,最先進的兩艘“逐日”級巡洋艦已經遠赴歐洲,留在港口的還有三艘“崑崙”級、六艘“補天”級、五艘“裂天”級戰艦,以及其他補給艦、運兵船、縱火船、小型快速炮艇等等。

北海艦隊這兩萬名官兵,大部分爲參加過陸地海上大小多場戰鬥的老兵,少部分爲剛招募不久的新兵,這次將會從中挑選一萬人赴日作戰。

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章 皇莊1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