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

“爹爹爹爹!秀芝不要離了爹爹!秀芝能挑水、打豬食、做飯、撿柴、收田、漿洗衣衫,怎樣的活計都能做得!秀芝吃的也少!秀芝只想着與爹爹弟弟到老了也在一起!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處!”

一直站在屋外傾聽父親與吳偉業說話的秀芝衝進裡屋,撲到躺着的父親懷中一邊大哭一邊央求着,懇求爹爹不要將自己和弟弟賣掉,無法動彈的孫成也是悲從中來,伸出顫抖的手撫摸着女兒的髮髻,熱淚忍不住滾滾而下。

他恨自己現在成了殘廢之人,只能眼睜睜看着只有七歲的女兒挑起了養家的重擔,用稚嫩的肩膀扛着這個家艱難前行,可她還只是個孩子啊!

吳偉業深吸一口氣,強壓住翻滾激盪的心緒,緩緩開口道:“今日既是吾遇到秀芝,親眼目睹汝家之困境,那便絕無袖手旁觀之理!”

說罷,吳偉業迅即轉身出了裡屋,向着院外大步而去,秀芝趕忙直起身來,抹了抹眼淚後追出屋外。

“大叔!天都黑了,你可要舉火把!村子外面有野獸!”

吳偉業聞聲停住腳步,轉過身來,在昏暗的光線中注視着幾步外這個過早成熟懂事的女童,心中的憐憫之意大盛。

“秀芝小娘子,大叔保證,不用數日,你將不會再如此艱難存活!

大叔將會盡自己之力,使天下諸多如你般之孩童整日笑聲充盈!”

天色黑的透徹時,永安禪寺後院的一間客舍中,吳偉業正在明亮的燭火下奮筆疾書,但這一次他寫的卻並不是詩詞遊記,而是對近日偶遇秀芝以及孫成一家困境的描述,並且用大段文字,表達了自己對底層民衆的同情,也對朝廷施政方略提出了質疑。

孫成一家的狀況,在大明絕非少數,儘管皇帝所施行的仁政是千古未有之舉,但在這種惠及萬民的策略下,還會有很多被無視和遺忘的角落,在這些角落裡,也有無數鮮活如秀芝般的生命,掙扎在死亡線上。

如何儘可能的讓每一條生命都能更有尊嚴的活着,而不是如孫成一家那樣整日苟延殘喘着,直至最後無聲無息地離開人世,朝堂大佬們應該對此反思並予以解決,否則便是尸位素餐之輩,不配坐於高位。

吳偉業在結尾時毫不避諱的將這段話寫了上去。

已經醒過酒來的龔鼎孽在看過吳偉業的行文時不置可否,只是勸說他不要太過鋒芒畢露,這篇文章若是刊發在皇明週報上,指不定會得罪多少大人物,那樣的話對他的仕途極有可能產生很壞的影響。

沒想到的是,龔鼎孽自以爲一番好意的說法卻讓吳偉業徹底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性情中人的吳偉業很希望能從這位好友口中,聽到與自己相似或是一致的觀點,那便是對人性的關懷和關切,而對方看完這篇文章後,首先想到的便是前程和利益,這讓吳偉業頓時大爲不齒。

在假意與龔鼎孽寒暄幾句後,吳偉業便以睏乏爲由送客出門,心下已經打定了與其斷絕來往的主意。

道不同不相爲謀。

有才無德之輩,哪裡配得上與吾爲友!

多年的交往,算是自己識人不明!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早早便起牀洗漱完畢後,在給龔鼎孽留下一張有緊急公務在身的便箋後,吳偉業便匆匆乘車動身趕回京師,吳家的僕從則是暫留寺裡,龔鼎孽主僕將會乘坐另一輛馬車回返。

明天便是新一期皇明週報發行之日,吳偉業要趕在排版定稿前,把自己這篇文章刊登在上面,然後他會安排府上的管家再來一趟趙各莊,把秀芝一家三口接到京師,給孫成醫治斷腿,之後把他們一家人收留在府上。

作爲皇明週報的副主編,吳偉業享受的是從四品的待遇,每月六十五兩俸祿,每年年底養廉銀四百兩,再加上四海商行的分紅股息,一年收入一千五百兩左右,更別提崑山老家家族中的產業紅利了,林林總總算起來,吳偉業身家算不上豪富,但也是相當可觀了。

回到京師的吳偉業並未回府,而是直接讓車伕駕車駛到報社公署,吳偉業下車進門後直奔主編朱之瑜的公房。

“駿公不是攜友登高去了嗎?怎地回返如此倉促?可是香山盛景入不得汝之目?”

看到匆匆而入、一臉嚴肅神情的吳偉業,正在審稿的朱之瑜先是一愕,隨後叫着吳偉業的字開玩笑道。

對這位比自己小十歲的大才子,朱之瑜還是非常欣賞的,平日裡兩人也是時常清茗一杯、坐而論道,在諸多事務上,兩人的觀點還是十分相似的,在朱之瑜嚴謹務實的作風影響下,一年多來,原本有些浮躁輕狂的吳偉業也逐漸變得沉穩內斂,對時政和民生的關注度也逐漸增多,整個人變得更加有血有肉起來。

“楚嶼兄,香山盛景的確美不勝收,覽之令人沈醉其中!

只惜,如此美景之下,確有令人痛心之事!弟觀聞之,便覺當登載於報紙之上,使有心人爲之警醒,莫要再以身處千古盛世而自傲!”

吳偉業拖過一把交椅坐在了朱之瑜大案的對面,隨後自袖中掏出自己昨夜寫就的文稿遞了過去。

朱之瑜有些詫異的放下手中的稿件,接過了吳偉業遞來的文稿笑道:“吾觀駿公顏色,似是遇有不平之事,不過,汝之所言吾倒是甚爲贊同!

吾以爲,崇禎盛世只是剛剛開啓,離鼎盛之日還是相距甚遠,吾輩之人當以手中之筆鍼砭時弊,力促這盛世如你我所願!”

說罷,朱之瑜低頭看起了文稿,隨即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駿公此次香山之行所獲甚巨!

若非駿公此文,吾亦不知在京畿之地,竟然有如此困頓之戶!

而據此推斷,天下如孫成之家者不知凡幾!

此事不僅當使朝堂諸公警醒,我皇明報社亦當引起反思!

採編諸人雖亦親臨市井之間,以觀動態而徵素材,但卻足不出京,無法體驗更多民間疾苦!

此策當改之!

駿公此文當於明日頭版頭條予以刊發!

報社要成爲天下之良心之所在!”

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八章 皇莊4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七章 皇莊3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三百章 證據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六十章 追擊2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