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

巴列維特並沒有回答方以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而是鄭重其事地對大明提出了警示。

從東印度公司以及荷蘭政府的角度出發,巴列維特不希望西班牙能夠打敗大明,因爲大明不僅是物產豐饒、能夠讓荷蘭獲得足夠利益的國家,而且兩國之間太過遙遠,大明的艦船並不能給荷蘭和東印度公司帶來威脅,而西班牙人卻始終是荷蘭的競爭對手。

“對於荷蘭政府及時示警之意,大明朝廷深表謝意。

不過,貴使不必擔心,我相信我朝已對此有充分準備,我朝興義師討不平、解呂宋諸族於倒懸,此舉順天應命,是以勝利最終必屬於我皇明!

貴國以貿易聞名,巴列維特先生此番來訪,想必是又有所需吧?

恰巧我朝又有新品上市,此次定會使貴司滿載而歸!”

方以智先是致謝,然後把話題引入了正軌。

他知道對方前來就是爲了賺錢的,送上西班牙方面的消息只不過是爲了賺個人情而已。

兵部早就制訂了在馬尼拉阻擊西班牙軍隊的方案,準備給西班牙人一個更大的教訓,現在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只等西班牙人上門。

“密之兄說的是,你們東印度公司做的就是生意,有話敞開講便可,咱們可都是老交情了,有事儘管直說,我與密之兄能做主的便當場拍板,不能做主的便予以上稟!”

一直未曾出言的鄭芝鳳笑道。

他剛纔在琢磨着如何給自己最鍾愛的幼子討個封賞,所以對方以智和巴列維特的交談並沒有太過注意,不過在聽到方以智表態後,作爲鴻臚寺主官的他還是藉着話茬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鄭芝鳳喜愛交遊,對於現在鴻臚寺卿這個職位還是比較滿意的,經過這場歐洲之行,在海上歷經好幾次生死之後,鄭芝鳳對權勢的欲往已經越來越低,只想着在享受人生的同時,把自己幼子的後路鋪平,那自己這輩子就很圓滿了。

“尊敬的方部長、鄭副部長,我這次來主要爲了兩件事情。

第一,當然是要與貴國加深貿易往來,將貴國精美的商品遠銷歐洲。

第二,受荷蘭政府的的委託,我對貴國政府提到的,在臺荷蘭人遷居馬尼拉後的地位和待遇表示不滿!

我們荷蘭方面認爲,我國公民遷移到馬尼拉後,應當享受充分地自治權,保留適當的自衛權,防止一些意外事件發生時,我國公民的人身和財產權受到嚴重威脅!

我們荷蘭政府尊重明帝國政府在海外的一切權利,但同時希望貴國政府從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角度出發,對於這件事情加以重新考慮,以免妨害兩國之間以後的各種交往!

這就是我們荷蘭方面的訴求,還請方部長和鄭副部長向貴國偉大的皇帝陛下轉達我們的意見,採取措施確保我們荷蘭方面的利益!”

巴列維特神情鄭重的向對面的方以智和鄭芝鳳說道。

現在在臺荷蘭人已經按照協議開始向馬尼拉撤離,而大明關於荷蘭移民在馬尼拉的行動規範也傳回了國內,荷蘭政府高層對此意見不一,強硬派認爲,應當效仿之前在臺灣的制度,荷蘭人可以在馬尼拉築城,保留一定數量的軍隊,擁有絕對自治權。

而溫和派則認爲,現在的馬尼拉已經成爲明國的殖民地,以明帝國政府一貫強硬的政策來看,荷蘭方面的這一訴求肯定不會被允許,而荷蘭是以賺取更多利潤爲目的,沒必要在這件事上太過強硬,以免引發明帝國的不滿,最後反而得不償失。

最後因荷蘭政府高層並未就此時達成一致意見,所以這一條被作爲了試探性的條件加了進來,到時候根據大明朝廷的態度,具體如何應對由巴列維特看情況決定。

“加強貿易往來及其他方面之合作,你我雙方已是開端良好。

據我所知,現下荷蘭商船前來貿易之數量,較之數年前已是翻了幾番,商品交易量也是有巨大提升,在其他行業也是有着深入合作,以上種種俱是雙方均受益匪淺。

至於貴國政府所言移民之事,對此,我皇已有過專門交代。

貴使也知,我大明之所以攻略馬尼拉,其初衷便是因替無辜被西班牙軍隊殘害之子民復仇。事成之後,我皇聽聞呂宋爲西班牙非法佔據多年,期間苛虐當地民衆,以致全島民不聊生,生活困頓,故此方決意,以幫扶呂宋民衆發展經濟、改善生活爲要務,令大軍駐守此地,防當地再爲蠻夷所害。”

對於殖民地說法,方以智予以了堅決否認,並一口認定,大明官軍是爲了報仇纔打下的馬尼拉,之後看到當地人太窮,這才決定留下來幫着呂宋各族人民發家致富,駐軍是因爲怕呂宋再次遭到野蠻人的入侵。

巴列維特對方以智冠冕堂皇的說辭微微一笑,但並沒有進行駁斥,而是靜等方以智接下來的說法。

“貴國商船人員常年馳騁於各大洋之上,應當知道,由於呂宋朝廷正在設立中,目下暫由我皇明幫其管轄,也就是說,現下呂宋之治權歸屬我皇明所有。

而據我所知,之前西班牙人佔據呂宋長達百年,而貴國並未提出要在其地劃土而治,爲何現在提出此等無理訴求?

莫非是欺我皇明官軍刀槍不利乎?

此條要求無需再談,貴我兩國還是多談如何加大貿易額度爲好!”

方以智最後並未如巴列維特所期待的那樣,因爲駁回荷蘭方面一條要求後覺着心裡有所虧欠,所以順勢提出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讓步作爲補償,這讓巴列維特內心多少有些失望。

不過,他很快把些許不快情緒拋之腦後,接下來與方以智和鄭芝鳳就商品購銷之事進行了深入會談。

按照朱由檢的吩咐,方以智同意向東印度公司擴大白糖、紙張、水泥等商品的銷售數量,並將鋼製滾珠軸承以五十兩銀子一個的價格推銷給了對方。

巴列維特對這種提前一百多年問世的新產品驚歎不已,並且很快意識到這種產品的重要性,但因爲大明對軸承施行限售制,所以這次他只購得一百五十件。

朱由檢之所以將小批量的軸承賣給荷蘭人,其主要目的就是爲了看看,在數學物理方面領先大明若干年的歐洲人,到底會將這種極具戰略價值的物事用在何處,並衍生出什麼樣的新產品來。

朱由檢並不擔心滾珠軸承的技術會被歐洲人學去,因爲他們沒有機牀和鋼製刃具。

大明的基礎科學尚未起步,現在只能多學習和借鑑他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

他希望因軸承的使用而誕生出更多的人才,然後再想盡一切辦法,把這些人才挖到大明來。

說文明點,這叫“拋磚引玉”,促進人類科技水平向前發展。

這裡的人類特指大明公民。

至於其他國家嘛,堅持大明優先這個理論基礎就可以。

大明會始終站在引領世界前進的最前沿,將來要讓全世界各國人民達成一個共識:只有大明才能拯救全人類,大明的價值觀纔是最正確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九章 皇莊5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四章 洪承疇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三百零八章 權衡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十七章 樊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