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

大明使團在馬尼拉足足修整了二十天,等到全員身體和精神狀態基本恢復後,方以智、鄭芝鳳方纔與張文耀等人告別,拔錨起航後向大明返航而去。

崇禎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船隊在北海艦隊派出的幾艘戰艦的護衛下抵達天津衛碼頭,在離開大明五年後終於回到了故土。

踏上碼頭的那一刻,自恃心志堅定的方以智也不禁雙眼溼潤,而隨後下船的使團成員中,有的人則是放聲大哭,但更多人則是歡呼和雀躍着,表達着對回到故鄉的那種激動的心情。

十天之後,回到京師的方以智和鄭芝鳳奉詔入宮覲見,陪同他們一起入宮的還有溫體仁、孫傳庭、陳奇瑜以及禮部尚書鄒維璉、鴻臚寺卿李進番等相關人員。

雖然朱由檢已明令廢除了叩首禮,但首次覲見天顏的方以智和鄭芝鳳,依舊是堅持着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禮。

尤其是方以智,以一介白身直接被擢爲禮部侍郎銜出使歐洲,這種天大的恩遇可以說是自古罕見,尤其是在他自知名氣並不大的情形下,驟然有此榮耀加身,這種等同於再造的知遇之恩,是他無論如何都會感激涕零的。

“方卿、鄭卿且起!

卿二人在明知前路吉凶未卜,甚至隨時極有可能葬身魚腹之危時,依舊毅然奉命橫跨數萬裡之大洋,率團出訪極西之歐洲諸國,其心性之堅毅、勇於任事之擔當,用心辦差之能力,實爲天下官員之楷模!

朕對二位卿家於此行之諸多表現極爲滿意!

還望二位卿家今後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此優良作風,將此風格貫穿始終,在本職中充分發揚光大,爲建設一個嶄新之大明做出更多貢獻!

二位卿家對歐洲之行有何看法,現下可以大致講說一番。

方卿,你便代表鄭卿講一講吧!”

朱由檢打量着方以智這位後世傳頌的名人,心裡頭不禁暗歎:“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對於此次歐洲之行的所見所聞,方以智都做了詳細的筆錄,對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及所看到的國情大政都有描述,並在其間添加了自己的思考和評論,可謂是十分用心之至。

這本多達十幾萬字的遊記體的著作,朱由檢已經在數日內瀏覽完畢,並且對現在歐洲各國的概況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和認識,這本筆記可以說是相當珍貴的資料,對於大明制訂相關政策有着很好的借鑑作用。

這種極其認真敬業的態度,也是大明官場所需要的。

“微臣等愧不敢當!

若非聖君在位,臣與鄭鳴山此生怕是絕無機會能有如此見識。

臣等只願此行所獲能有助於我皇明日後之發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此次歐洲之行,臣等認識到天下是如此之大,有諸多國家在某些方面之建設中,還是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比如歐洲幾個強國所建立之大學,其爲人師者所教授之知識,俱是以日常實用爲主,許多工具若是於我皇明大力推廣,對於我國國力之提升還是有相當之裨益。

若非聖上如此開明睿智,臣等也是一直以爲,我煌煌大明,乃是全方位領先於天下,並且不管多少年月,也會始終保持此等優勢。

但臣等在遊歷諸國之後,心裡似有所感,要是照此境況發展下去,歐洲一些國家,諸如法國、普魯士國等,很可能在不遠之將來,在國力上超越我國。

臣觀歐洲諸國行事,皆以強者爲尊,舉國上下皆以物質財富爲尊:無論你是如何獲取財富,衆人都是隻講結果,不計較過程。

此等行舉,實與強盜無異,與我華夏之國千百年來倡導仁義禮智信截然不同!

臣觀此後亦是心生隱憂。

若有朝一日,歐洲些許國家國力強盛,說不得便會覬覦我國之財富,若其憑強橫之武力來犯我,最終結局如何實是難以預料!”

感受到朱由檢對自己既欣賞又親切的態度後,方以智心頭的一絲拘謹與忐忑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於是他接着朱由檢的話題,洋洋灑灑發表了長篇大論,昭仁殿中端坐的溫體仁等人有的在凝神靜思,有的則是流露出不以爲然的神情。

“大善!”

方以智講完之後,朱由檢不禁拍手讚道。

如果說徐光啓是大明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在這位名臣離世之後,經過此次歐洲之行的鍛鍊,方以智將會成爲當世當之無愧的大明對外第一人。

朱由檢獲悉,方以智爲了能夠更好地與歐洲各國政要交流和接觸,在這近五年的時間裡,已經學會了法語與葡萄牙語,在平時能夠較爲熟練地用法語與笛卡爾交流,這種語言上的溝通也促使兩人的關係得到迅速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方以智這種態度值得予以特別的誇讚。

“方卿上述言論甚合朕意!

方卿能於諸多細節中察端倪、識趨勢,如此思想遠超諸多世人!

卿以爲,接下來我大明該採用何種舉措加以應對?”

在稍微誇讚幾句後,朱由檢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他現在非常期待方以智提出的解決方案能與自己高度契合,那樣的話,自己的計劃就會增添更強的主動力。

“啓奏聖上,臣以爲,我皇明若想不被趕超,那就當學其重視實用人才之培養方法。

臣建議設立專門學堂直至大學,從幼童少年中發掘並培育人才,教授其數學等相關知識,多多與歐洲相關方面進行合作交流,並將其定爲長期之策,不因一時之成敗而止步不前。

長此以往,我皇明焉有不強之理!”

方以智從容施禮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甚好!

卿可願意擔此重任?”

方以智的回答讓朱由檢非常滿意,這與他創立皇家理工學院的思路完全一致。

“若能遂君王之志,臣願用畢生投入於此!”

方以智躬身慨然道。

“好!

方卿可能不知,朕已創立皇家理工學院,其目的與卿別無二致!

既是卿願意爲國育才,那學院祭酒之位便是卿的!”

方以智、鄭芝鳳陛見數日之後,聖旨發出。

方以智以禮部尚書銜出任皇家理工學院祭酒。

鴻臚寺卿李進番調任禮部左侍郎一職,其職位由鄭芝鳳以禮部侍郎銜接任。

與此同時,鴻臚寺升格爲正三品衙門,署衙所需人才以及職官升擢,由吏部及鴻臚寺堂官議定。

出訪歐洲使團成員中病歿者入英烈祠祭祀,有親屬者領燒埋銀五百兩;使團官吏均升兩級,擔任使團護衛的錦衣校尉同例。

選派留學的孤兒都進入理工學院繼續學習,照顧他們的護從全部轉爲學院吏員,俸祿照其他衙門人員例發放。

方以智、鄭芝鳳的正妻均獲五品宜人封贈,其餘人等每人賞銀一百兩。

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築隊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十七章 樊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章 皇莊1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百六十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八十章 困難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