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

鴻臚寺此次派來迎接兩國特使的是司賓署署丞方用之,官階爲從六品上。

在與林海生交接過之後,方用之按照既定的程序,在自己下榻的客棧中會見了範布隆霍斯特、埃特羅和巴列維特三人,林海生也受邀參加了這次會見。

鴻臚寺是掌管朝會、筵席、祭祀贊相禮儀的機構,正四品衙門。

設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下設主簿廳,主簿一人,典收發文移。

其屬,司儀、司賓二署,各署丞一人,嗚贊四人,序班五十人。司儀署典陳設、引奏。司賓署典少數民族及外國朝貢使臣。嗚贊典贊禮儀。序班典侍班、齊班、糾儀及傳贊。

年近四旬的方用之於崇禎七年中試,在禮部觀政一年後,因爲在朝中沒有門路,所以在選官時被打發到了鴻臚寺,一待就是三年多。

由於這幾年大明整體處於內憂外患時期,導致比如暹羅、真臘、占城、三佛齊、渤泥、滿次加等視大明爲宗主國的小國每年的朝貢也是斷斷續續,鴻臚寺接待外賓的數量也是大幅下降。

但隨着局勢的逐漸轉好,得到消息的這些小國也開始恢復了每年正常派使朝覲的事物,尤其是崇禎十一年上半年,鴻臚寺接待的外賓明顯增多不少,戶部下撥供接待所用的銀錢也是成倍增加,這讓鴻臚寺內部,尤其是司賓署上下都是幹勁滿滿。

朱由檢在接到福建巡撫與鄭芝龍的聯名奏報後,遂遣人告知禮部以及鴻臚寺,要求他們到時候做好接待工作,在瞭解對方的來意後再視情況派出高官參與談判。

在得知西夷特使已經抵達天津衛後,禮部尚書鄒維璉遂安排司賓署相關人等趕了過來。

與林海生待人冷淡生硬不同的是,習慣了與外來賓客打交道的方用之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說話時臉上總是帶着真誠的笑意,讓人感覺非常的親切,僅此一點,便讓巴列維特等人感到非常滿意。

“諸位使節不遠萬里,從極西之地遠涉重洋來到大明覲見我皇明聖上,一路上可謂是辛勞之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本官僅代表我大明皇帝陛下以及大明朝廷,對諸位到來表示歡迎。諸位有何正當需求皆可提出,我大明朝廷自會視情況給諸位一個合理滿意之答覆!

今晚酉時,鴻臚寺將於此處客棧二樓設宴,給諸位遠道而來之賓朋接風洗塵,到時本官自會安排隨員去往貴使下榻之處予以引導,還望諸位撥冗光臨爲盼!”

在雙方互相介紹過後,風度極佳的方用之坐在主位上,一邊舉目環顧,一邊含笑開口道,這種與傾聽者目光接觸的舉動,更容易引起對方的好感和重視。

由於司賓署多年來從未接待過西洋賓客,所以也沒有相應的通事,黃姓通事很榮幸的被留下來作爲現場翻譯,這讓從未接觸過京城大官的他也是激動不已,在翻譯方用之的話語時也是句句到位,把大明對待外賓的熱情和誠意充分展現了出來。

“方先生,我要提出強烈抗議和不滿!兩天前,你們明國士兵在碼頭無故射殺我方使團隨員,這件事我們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果你們明國政府在這件事的處理結果上無法讓我方滿意,那後果將會十分嚴重!”

黃姓通事剛剛把方用之的話翻譯完畢,還沒等雙方禮節性寒暄這套基本流程走完,埃特羅已經率先大聲發難,他這種有些無力的舉動讓兩名荷蘭人心裡略感不快。

“呵呵!貴使且稍安勿躁,此事之來龍去脈本官已是略有耳聞;本官以爲,此次突發事端實因雙方誤會引發,究其根本,還是貴方未能聽從林經歷之勸阻,在於我大明律令並不熟知之情況下貿然行事,故纔有此等小小之衝突!

貴使且安心,我中華乃禮儀之邦,漢家文明已歷千載,凡事皆會依律依情予以應對與處置。待諸位入京後,本官自會將此事稟報上官,相信朝廷必會妥善處理,給貴方一個滿意之答覆!

至於貴使口中所言之後果嗎,呵呵!”

在抵達天津衛城與林海生接洽後,方用之便已經獲悉了這番衝突的前因後果,已經接待過不少番邦使節的他對這件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也沒太當回事。

來訪的諸多國外使團初到大明,因爲風俗人情不同,再加上語言不通之故,在日常採買閒逛時也有過與大明百姓發生衝突的事情,但大多數糾紛很快便會得到平息,像這次出人命的大事卻是從未發生過。

這主要是因爲那些來訪的番邦人士,對這個在他們眼中無比繁華和富庶的國度,從心裡是抱有畏懼感和自卑感的,就算偶有與大明百姓出現爭執,他們也是很快便認了慫。

而大明自上至下都是以天朝上國的心態來看待這些蠻夷之人的,所以在爭執過後也沒有得理不饒人的舉動,最後都是非常大度的不再與其計較,這種行爲讓那些小國人士對大明更加的敬畏有加。

但這次來訪的西班牙人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這個時期的西班牙對外採取的是搶掠和擴張政策,崇尚使用武力來解決一切爭端,這種國策在他們征服南亞和南美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揚光大。

正是多年來不斷的在征服中獲得各種巨大利益的結果,從而使得西班牙人養成了自恃武力驕傲自大的心態。

雖然他們也知道大明是盤踞在世界東方的龐然大物,但在馬尼拉兩次屠殺當地漢人,而明廷並未有何反應之後,西班牙人認定,大明只是個外強中乾的存在,只要時機合適,偉大的西班牙軍隊會把其列入到可以征服的目標。

但是讓埃特羅等人沒想到的是,剛剛登上大明領土便遭到當頭一棒,這讓驕傲蠻橫的西班牙人如何的受得了。

“尊敬的方先生,這件事屬於西班牙與明國政府之間的外交爭議,我們荷蘭會始終保持中立。只是本人有些好奇的是,貴國政府究竟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呢?這種事情有沒有過先例?兇手會不會被處以極刑?”

一直在觀察着方用之和埃特羅兩人表情的巴列維特面帶微笑的突然插言道,這讓本來打算直接說出西班牙使團要求的埃特羅暫時沉默下來,他也想看看對方是如何回答,然後再考慮能不能接受大明政府的處理方案。

從方用之不以爲然的語氣和表情中,巴列維特敏銳的察覺到,對方根本沒拿兩條人命當回事,這讓本來想置身事外的他有些接受不了。

因爲不管怎麼樣,終究是兩人被殺,如何處理此事,會體現出大明政府對待生命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這樣纔會看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到底是什麼樣子。

“呵呵,此類事件在我大明實爲鮮有,不過,依照大明律法來講,最終會以賠償銀兩、妥善處置其後事來了解此事。

至於兇手之說本官並不認同,此爲執法,並非惡意行兇,此一點還請貴使詳加區分纔好。”

方用之輕描淡寫的回答再次讓埃特羅憤怒起來:“我方並不認爲那是執法!那就是謀殺!賠償只是一方面,我方認爲,必須要將殺人者處以絞刑!”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四章 洪承疇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四百章 佈防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