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

盛京城皇宮崇政殿內,身穿黃色龍袍、頭戴夏朝冠的皇太極端坐於御座上,御階下是除了兩白旗以外的各旗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等二十餘名將領,李率泰、吳三鳳等人也是赫然在列。

由於一衆武將對於日常細節並未注意,也並不知道各種服飾其中含義的緣故,他們都沒有看出皇太極今天穿着的是隻有參加宮廷慶典、筵宴、大婚等重要場合時才穿用的龍袍。

這件龍袍是當初動用了二十多名包衣繡娘,花費了足有月餘時間才製作完成的吉服,皇太極也只穿過數次而已。

龍袍是右衽大襟式,圓頸、馬蹄袖,四開裾。領口、開襟、馬蹄袖等處多用石青緞地,並用金線、綵線繡制金龍、海水、朵雲圖案。

袍身共有九條龍紋,即前胸、後背各有一條正龍,下側左右各有一條升龍,左右肩部各有一條升龍,右側內襟裡另有一條行龍。

龍袍在前後看時均可見五條金龍,恰與“九五之尊”相吻合。龍袍上的紋飾除龍紋之外,還有傳統的“十二章”紋樣,袍下襬另有海水江崖、八寶立水等紋飾。

朝冠冠面爲玉草。帽檐上仰,覆以珠穗,正中飾三層金頂,每層間飾以一等大東珠一顆,環繞金頂周圍,飾以四條金龍,龍的頭上、脊背各鑲嵌一顆。

爲了使自己的氣色看上去好看一些,皇太極特意讓哲哲和海蘭珠給自己的臉上撲了一層粉,又在臉頰抹上淡淡的腮紅,之後才下令召集這些碩果僅存的將領議事。

皇太極掃視着階下個個神情惶恐的衆人,心底升起了一股濃濃地悲哀之情。

原先在下面站班的代善、濟爾哈朗、嶽託、阿巴泰、寧完我、范文程等人一個都不見了,除了代善領軍往東、寧完我與范文程隨同豪格北遷之外,另外三人可以說是凶多吉少。

而多爾袞、多鐸早就在明軍到達前兩日帶着軍隊和部分族人,裹挾了衆多包衣逃向了北面,那個經常公開反對自己的混蛋阿濟格也死了,短短數月之間,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竟然全都消失不見了。

“鰲拜,城外明軍是何動向?城內工事可已佈置就緒?軍卒可是全部到位?”

皇太極的哀傷之情轉瞬即逝,他迅速將諸多負面情緒拋開後,聲音低沉的開口問道。

“回主子的話,明人分兵圍了東、西、南三門,只有大北門外沒有明人動向;這幾處城門外都架着大炮,看來明人並未打算用登城之法來攻打,而是想如去年攻打義州之法,用大炮轟開城門。

城內工事早已全部完工,各旗退回來的軍卒也都已到位,徵調來的旗丁也已部署完成,只要明人打進城來,奴才定要教他來得去不得!”

鰲拜單腿跪地大聲回稟道,面上一片肅穆決然的神色。

爲了表達死守盛京城的決心,斷絕他人的異心,鰲拜下令把盛京四座城門門洞全部用磚石堵住,徹底打消有人試圖趁亂逃跑的意圖。

鰲拜知道自家主子已是必死,既是如此,那這座城中的所有人就來爲主子陪葬吧。

皇太極早前已經下令,城內攻防交由鰲拜全權指揮,所有軍民人等具要聽從鰲拜號令,但有違令者可立斬。

“好!明人所依仗者不過是銃炮犀利而已!可是隻要將他們放進城內與其巷戰搏殺,明人的火炮便無法派上用場,這等於斷了其一臂!而我八旗子弟善射者衆,火銃再犀利,可它只能直射,且準頭極差,哪比得上我八旗弓箭之利!

此番守城,我軍要利用好每一處工事、每一間房舍、每一處院落,利用弓箭之優多多殺傷明人,尤其是明人將官!只要其傷亡過巨,明人自會膽寒!

朕已於城外埋下伏兵,專截明人糧道!只要城內堅守住,明人在傷亡巨大、又面臨斷糧危機之日,其軍心必亂,到時便是我軍大舉反攻之時!

可是有人不信朕遣了伏兵一事?哈哈!你等回到盛京已有幾日,可曾看到禮親王與留守盛京的三千人馬?還有朕早就遣寧公甫帶回來的五千護軍,這八千人早就奉朕之命去往盛京城東面!這八千人就是明人的催命符!”

御座上的皇太極越說越激動,最後情不自禁的站起身來,雙手憑空揮舞,瘦的凹陷進去的臉頰也似乎飽滿了許多,身陷進去的眼眶中彷彿有兩團鬼火在熾熱的燃燒着。

“主子放心!奴才等定會竭盡全力,將明人重創與盛京城內!好教這羣尼堪知曉我八旗的厲害!”

逃回來的兩紅旗梅勒章京額地補出列後單膝跪下,抱拳拱手後慷慨激昂的大聲說道,其餘的一衆將領或是真的相信了皇太極的一番言論,或是明知是假但也假裝信了的樣子,紛紛出列面向皇太極單膝跪倒,吵吵嚷嚷的表着決心,一時之間,大殿內的氣氛一下子熱烈了起來。

“好!這纔是我八旗健兒該有的模樣!一時之挫算不得什麼!當年太祖僅以十三副盔甲起兵反明,不用數年便打下偌大之江山!

當初打江山靠的是什麼?是我八旗上下捨生忘死、甘冒矢石之勇氣信心!

現我軍雖是新敗,但比之太祖時,實力仍舊不知強出多少!只要我八旗上下一心、同仇敵愾,人人奮勇殺敵,尼堪再多也何愁不滅?

況且此時此地,就算爲自家親眷家人,我們也不得奮起血勇!明人軍紀之敗壞,舉世皆知,其於關內之時,面對自家同胞時便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別說其打進盛京後面對我等異族!

若是盛京被其佔領,我八旗老弱婦孺、你等之身家財產定會全部淪爲明人所有!

有鑑於此,我八旗也不得不戰!

朕宣佈,此戰之後,朕將會視你等功勞大小予以重賞!

功勞足夠者,各旗旗主、親王、郡王、貝勒也不在話下!

朕對天盟誓,若將來有違今日之言,天殛之!”

一直沒有坐下的皇太極雙手向上高高舉起,頭也隨着仰起,面上的神情也是莊重已極。

“奴才誓爲主子效死!”

“殺盡這些尼堪!”

“奴才定會與明人血戰到底!”

“殺光明狗!”

以鰲拜爲首的這羣將領的情緒,這次徹底被皇太極的重諾點燃,一個個都是聲嘶力竭的呼喊着、叫嚷着,彷彿恨不得立刻衝出城去把明軍一個個屠盡一般。

“朕的勇士們,去吧!用你們手中的刀槍去證明自己的勇氣!教那些明人膽寒吧!朕就在此處等着你們的捷報!朕發誓,朕絕不離開盛京城,朕誓將與盛京共存亡!”

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五十章 殘暴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三百章 證據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二百章 客戶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十章 困難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