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

多爾袞兄弟倆出了皇宮後,各自上了戰馬打馬奔回了多鐸的府邸,在侍衛的吆喝聲中,豫親王府的中門打開,二人騎馬直接從中門奔入宅中。

“十四哥,莫非我們真要如八哥說的那般,死守盛京?明人可是有十幾萬人馬,再加上火炮無數,這盛京怕是難守!”

回到內宅的書房後,多鐸看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臉色重又恢復陰鬱的多爾袞,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老八瘋了,咱們難道也要跟着瘋?這回咱們進宮,老八對豪格率族人北上一事隻字不提,這是何想法?他自己已是將死之人,這還打算拖着咱們一道送死?呸!”

多爾袞說完之後帶着恨意衝着地上狠啐一口。

“那依十四哥的意思,咱們不管八哥和盛京了?

不過,小弟覺着八哥所說有些道理,遼東雨季馬上就到,只要能想法子拖上月餘,連日大雨之下,明人那些火器還不是成了擺設?

中間咱們再遣人馬繞至其後,襲破他們的糧道,諸般無奈之下,倒不是說明軍會如當年薩爾滸一樣大敗,但迫其退兵還是有幾分希望!”

多鐸移步來至書桌對面坐下,一邊看着多爾袞的臉色一變試探着開口道。

“遼東雨季?老十五,這一兩年來,遼東下過幾場大雨?若是雨水充沛,地裡的莊稼能旱成這般光景?襲破糧道更是無從談起!

十幾萬大軍一圍,你從哪個地方找尋口子繞後?

指望東面遼陽和二哥帶出去那點人馬?還不夠明人塞牙縫呢!

啥也別說了,趕緊讓下人收拾收拾,先派遣一部分人馬,把十二哥和咱們府中的家眷護着往北走,咱們兩個留下來,看看兩紅旗和兩藍旗那兩個傻子還能回來不,若是兩日之內回不來,咱們馬上就走!”

就在盛京內外一片愁雲慘淡、八旗內部已是各懷心思的時候,先後被皇太極和多爾袞兄弟倆惦記的禮親王代善也已經遇上了麻煩。

在得到明軍東路奇兵襲破赫圖阿拉,並正在向盛京挺進後,留守盛京的代善和多鐸簡短商議一番,隨即派遣快馬飛報鬆錦前線的皇太極,隨後代善安排精銳探馬一路向東打探,準備在偵知側翼明軍具體人數後作出相應的應對。

代善和多鐸本以爲皇太極得信後會下令他們堅守盛京,對側翼明顯是佯攻的明軍不予理睬,直到鬆錦戰事結束後纔會派遣兵馬回返剿滅這股明軍。

沒想到的是,就在快馬派出去數日之後,皇太極的信使星夜奔馳四百里趕到盛京,除了下令明查這股明軍的有關情況外,同時還吩咐下來,援軍已從鬆錦北返,預計三日內回返盛京。

在這幾日內,代善和多鐸要做好率部東擊明軍的準備,等到援軍一到,與留守兵馬合併後迅速向東尋找這股明軍,併力爭將其一舉殲滅。

至於前線的戰事戰況,信使並未提及,代善也未再多問。

結果沒用三天,就在探馬還未送回明軍詳情時,寧完我率領五千兩黃旗的精銳便趕回了盛京,在宣示了皇太極的詔書後,代善與多鐸商議一番,留下多鐸看護盛京,自己親自帶領三千人馬,與援軍中的兩千人,分爲左右兩路直奔東路明軍而去。

代善對於爲何是寧完我率軍回返並未多想,對爲何五千援軍只分出兩千人進剿側翼明軍也覺着正常,按常理推斷,這路明軍人數絕不會太多,否則自東面深入建州數百里之地,單單糧草就根本接濟不上。

在代善眼中,雖說東面突然有明軍出現這件事有些怪異,但他始終認爲這是明軍採取的騷擾戰術,目的是迫使南下清軍主力分心,以達到什麼目的,只要五千八旗精銳趕過去,滅掉這小股明軍就是分分鐘的事。

代善壓根就沒想到清軍主力會敗北,並且是敗的如此迅速和徹底。

在渾河南岸撫順關附近一片起伏的丘陵上,劉國能和張文耀並肩而立,俯瞰着兩裡之外策馬奔來的十餘騎清軍探馬。在他們身後所處的丘陵緩坡下面,是近五千名明軍士卒列陣而成的紅色海洋,再遠一些則是數千名被迫隨隊的包衣,百餘名挑選出來的明軍騎着繳獲的戰馬,分成數隊負責監視着這幾千人。

“老劉,這是第幾波探馬了?建奴大軍怕不是很快就到?”

張文耀的目光掠過清軍哨騎向遠處眺望着,彷彿看到了滾滾而來的大隊清軍。

“這是第三波,反正咱們又不是俊俏的娘們,由着他們瞧就是!

甚子屁的大軍!建奴那點老底子怕不是都去了鬆錦,要不然咱們這一路哪來如此順妥!額估摸着這回就算建奴來打咱,人數也就幾千之數,要是咱們應對得當,這回去後總兵是沒得跑了!”

劉、張二人在攻佔赫圖阿拉之後,除了派兵搜剿周邊村莊的建奴之外,大隊人馬則留在原地好好休整了一番。

兩人經過商議,從當地遼人中挑選了兩百名上過戰陣的青壯充入軍中,將數次小規模戰鬥後形成的減員數額再次補充了起來。

經過數天修整後,將士們的體力和精力得到了充分的恢復,軍心士氣也是十分高漲,兩人遂決定繼續率隊向西,看看能不能找到機會打一下盛京,爭取自己的名聲直達聖聽。

兩人率隊從赫圖阿拉出發,沿着渾河的支流一路西行,將所過之處的大小村落全部掃蕩一遍,就這樣走走停停,於三日後抵達了薩爾滸。

狹小的薩爾滸城中本來住有五十名清軍,在得知赫圖阿拉被明軍攻破的消息後早就連夜退往撫順,兩人也不是什麼文人墨客,對憑弔導致明清兩國攻守易勢的薩爾滸戰場毫無興趣。

眼見沒得戰利品,兩人根本沒在薩爾滸停留,直接帶着人馬繼續前行,並在第二天抵達了現在的位置。

而就在劉張所部就地歇息的同時,明軍派出去的哨騎回報,遠處已有清軍哨探身影顯現,人數當在數十騎,明軍幾名哨騎自知不敵,所以趕緊打馬回來報信。

劉國能和張文耀立即下令佈陣迎敵,二人則是上了現在的小山包向西觀瞧清軍的動向。

“老劉,說一千道一萬,額們這一路雖說又是登島又是破寨,可遇到的都是小股建奴,這仗打的才挺順暢,可若是遇上大隊建奴,你說,額們能不能打得過?聽說建奴可不好打,比當年高闖王老營還扎手咧!”

“老張,咱都走到這地界了,不打一打怎知道建奴啥樣?只要敗了建奴大隊,這盛京可就是空的了,天大的功勞在向咱們招手咧!”

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