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

一里的距離對於對衝而來的騎兵來說轉瞬即至,在距清軍還有五六十步時,曹變蛟再次舉臂下劈,緊隨在他身後、身側的數百騎兵腰臂發力,紛紛將手中已經備好的短斧、短標槍、鐵蒺藜、鐵骨多等短兵器藉着高速奔行中戰馬的馬力擲了出去。

從曹變蛟下令到投擲這短短數息時間內,雙方已經接近到了二三十步內,迎面衝來的兩白旗先鋒還未與明軍接陣,便有百餘人被明軍投來的短兵殺傷落馬。

一時間清軍方面或是騎兵從急速奔馳的戰馬上栽下來,被後面的馬隊碾壓成泥,或是戰馬被短兵命中,悲鳴中翻滾倒地,馬上的騎兵根本來不及反應,同樣便被後面奔來的戰馬踏成齏粉。

就在雙方前鋒接觸前的一剎那,曹變蛟猛然挺直上身,手臂夾着的馬槊槊尖已經刺中一名清軍士卒的胸膛。

曹變蛟渾身繃緊的肌肉感受着槊杆上傳來的力道,不待巨大的反彈力傷及到自身,持槊的手臂上下輕輕一抖,頓時將那股反撞力卸掉,硬如鐵石的馬槊槊尖已經輕易地將對方的札甲撕開後刺進體內,在清軍士卒的慘叫聲中,曹變蛟再次抖動手臂,彈性極佳的槊杆瞬間將對方彈落馬下。

說時遲、那時快,這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緊接着,第二名穿着白色札甲、外罩黑色鎖甲、頭戴鐵帽盔、一臉英武之色的清軍將領模樣的人已閃現在曹變蛟面前,手中的長柄虎牙槍已經閃電般刺向了他的面門。

曹變蛟雖是帶着鐵面具,但雙方戰馬高速對衝帶來的巨大動能,就算對方的槍無法刺穿他的面具,但只要命中,一樣可以將他的頸椎折斷,危急關頭曹變蛟身子急速後仰,手臂夾着的馬槊仍然筆直的指向對方。

虎牙槍刺空,但馬槊卻是扎進了對方的胸腹之間,一聲驚天動地的大吼聲中,曹變蛟腰部發力挺身坐起的同時將對方挑落馬下,那名清軍將領的身子轉眼間被無數馬蹄踏爲肉泥。

一片驚呼哀嚎聲剛剛響起,轉瞬間便被如雷般的蹄聲掩蓋。

被曹變蛟挑落馬下的正是阿濟格。

這名罪惡累累、雙手沾滿無數大明將士百姓鮮血的惡徒,最終化作了滋養大地的一灘肥料。

兵敗如山倒!

皇太極俯身在疾馳的馬背上,耳聽着八旗勇士們或是驚恐的呼叫,或是臨死前的慘呼,或是拼命搏殺中的大呼聲,心頭如同利刃切割一般,滿腔的怒火中夾雜着些許的迷茫、恐懼和不甘。

大清難道就這麼完了嗎?

老汗十三副鎧甲起兵反明到現在,打下的偌大一片領土,征服了近兩百萬人口,難道就這樣說沒就沒了嗎?

這還是那羣孱弱膽小、不堪一擊的明人嗎?

現在的場景是多麼的熟悉,多年來,八旗兵數次將成千上萬的明軍殺得潰敗,這種場景已經是司空見慣。

可兩邊的角色今天卻完全反轉了過來!

他做夢也不會想到,現在漫山遍野逃竄的是八旗勇士,而正舉着刀槍肆意追砍他們的正是那羣羔羊般的明軍。

這一切真是恍如夢中!

本來一直是八旗佔據絕對優勢的局面爲何突然之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短短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蒼天吶,你對我大清何其不公!爲何在我大清正當興旺時降下如此巨災!

明人着實陰狠!

從自己定計,一直到濟爾哈朗、嶽託等人率大軍南下,按照自己預估的狀況,就算損失些許兵馬,但最後仍舊會收穫滿滿,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切早就落在了明人的算計之中!

從寧遠城外的輜重大營開始,一直到明軍主力在鬆錦一線與八旗對峙,再到明軍遼東跨海襲破赫圖阿拉、逼迫佔不到便宜的清軍主力退兵,加上今天的半路而擊,整個這套大策略下來,一切都在按照明人的計劃來推進着!

可笑的是,包括自己在內,整個建州竟沒有一個人能識破明軍的連環計,所有人都矇在鼓裡,一切都像是一個明眼人在揍一個瞎子!到了現在,已經是悔之晚矣!

一想到兩代人十幾年的辛苦努力,眨眼間就要化爲泡影,策馬奔馳的皇太極直覺胸腹之間翻滾不已,一股血腥味直衝咽喉處,逼使他忍不住張口一噴,一股鮮血化作一片霧氣隨着疾風飄灑向身後,身子也頓覺綿軟無力,眼前的景象也變得模糊起來,繮繩都似已握持不住了。

落後他半個馬身的鰲拜搏殺之下已是渾身浴血,兩層鐵甲的腰腹處也被砍刺出了數道口子。

不到半個時辰之前,先是前隊的兩白旗、兩藍旗、兩紅旗被明軍埋伏的騎兵由西向東攔腰側擊,在將前隊清軍陣型衝亂之後掉頭向南而行,然後從東向西對後陣的兩黃旗發起了一輪接一輪的衝鋒。

輕裝撤退的清軍並沒有攜帶拒馬、盾車等防禦器具,在毫無準備之下被衝的打亂。

緊接着,後面一直吊着他們兩黃旗的一萬多騎關寧騎兵驟然發力,分成數隊開始向後隊的六千餘清軍騎兵發動了攻擊。

以蒙八旗爲主的清軍騎兵在已經驚慌失措的情況下一觸即潰,蒙古人天生愛逃命的慣性作用下,蒙八旗中部分騎兵率先四散潰逃,繼而引發了其餘部落騎兵的效仿,僅有不到一半的騎兵與明軍展開了對衝,結果可想而知。

在騎兵的衝擊下傷亡慘重的清軍雖然想重新組成陣型,但諸多壯達、牛錄章京,乃至甲喇章京都已陣亡當場,一時間無法找到上官認旗的八旗士卒也是亂了起來,而緊隨騎兵後面的十餘個明軍步卒方陣已經疾步衝來,那些笨重緩慢的偏廂車則是不急不緩地跟在後面,準備在抵達後對清軍大陣進行轟擊。

在發現後面的明軍騎兵正在向自家主子的大纛衝來後,皇太極手下最爲精銳的四千護軍分出三千騎,在帶隊的梅勒章京指揮下向奔涌而來的關寧騎兵發起了反衝鋒,剩餘的一千人則是護衛着皇太極打馬疾奔而去。

看到自家主子在馬上搖搖欲墜後,鰲拜雙腿用力一夾馬腹,戰馬一個加速衝刺處在了和皇太極並行的模樣,鰲拜單手發力將皇太極已經消瘦不堪的身子輕輕提到自己懷中,隨後騰出一條手臂攬着主子,雙腿一夾馬腹,隨着開路的護軍前鋒向北疾馳而去。

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四百章 佈防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