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

“回稟皇上,臣以爲,撤軍與行軍應是相同之法,自然是有探馬,有前鋒,有後隊,皇上自將中軍,徐徐後撤便可!”

濟爾哈朗愣怔一下之後,思忖片刻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多年來,八旗與明軍交鋒後都要北返,但每次都是滿載着人口物資洋洋得意的從容北返,就算後隊是沒有披甲的普通旗丁,也沒有任何一支明軍敢追,所以整個八旗上下早忘了在敵人的逼迫下撤退應該是什麼樣子了。

“睿親王,你覺着該當如何?”

皇太極對濟爾哈朗的話不置可否,反而目視多爾袞繼續發問道。

“不能就這麼撤了!這樣只能更漲明人威風,弱了我軍士氣!現今我軍連番失利之下,士氣低迷、軍心動搖,須得有一場勝利來鼓舞全軍,只要找回我八旗無往不勝之信心,方能夠在以後與明人對陣中敢於搏殺!”

越到關鍵時刻,多爾袞越是冷靜,他的這番言語完全出乎了衆人的意料之中,只有座上的皇太極暗自點頭:自己這位十四弟的確是智略出衆之輩,其見識遠勝八旗的其餘親王貝勒,可惜的是兩白旗始終覬覦自己的皇位,這個矛盾根本無法調和與讓步。

“睿親王之言倒是令朕耳目一新,你繼續講來,當下我軍處在劣勢之下,該當如何給與明軍迎頭痛擊?”

皇太極難看的臉色終於緩和了下來,他頗感興趣的繼續追問道。

“從今日之戰中可以看出,明人之左翼與中路皆爲新軍,戰力最爲強悍,軍紀也是十分嚴明,軍卒聽從號令,敢於同我軍正面相抗。而右翼明軍比之其他兩路則是要差上不少,從旗號上看,皆是與遼西這般相似之邊軍。

兩藍旗與之對陣時若是稍微講究一點策略,雖不至於將其殺得大敗,但至少不會損失如此多精銳甲士!”

說到這裡,多爾袞用輕蔑的眼神瞟了一眼對面的濟爾哈朗,正在看着他凝神靜聽地濟爾哈朗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頭。

今日在與明軍宣大兵對陣時,本已佔盡優勢的兩藍旗中路先鋒,在猝不及防下被對方主將給陰了一道。

宣大軍擺放在第一層長槍手後面的虎蹲炮被遮擋的嚴嚴實實,直到第一個長槍方陣被打殘才露了出來,就是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炮,讓兩藍旗的白甲兵和重甲步卒損失慘重,雖說斬殺明軍無數,但所部精英損失殆盡。

這一役之後,兩藍旗可謂是元氣大傷,白甲兵只剩下不到百人,這可是每個旗賴以立命的寶貝,損失掉這些白甲兵,兩藍旗十年之內難以翻身,實力已經大大落後於其他三旗。

若是多爾袞去指揮這場戰鬥,他會下令在打殘明軍長槍方陣之後,驅趕着剩餘的軍卒去衝擊後陣,這樣就算有虎蹲炮也白搭,他不信明軍主將能狠辣到敢下令對着自家士卒開炮,這種視部下如草芥的主將,誰還會替他拼命?

“我以爲,咱們在準備撤離的同時,趁着明軍獲勝之下有所懈怠,拿這幾路邊軍下手,連夜遣兵馬突襲一把,滅掉明人的威風!”

就在皇太極等人商議後續策略時,明軍主帥孫傳庭的營帳裡也是將星雲集,各路總兵大將全都匯聚在此,在彙報今日戰況的同時,聆聽孫傳庭接下來的作戰部署。

在今天和清軍的大戰中,首功當屬中路的車營。

車營雖然並沒有直接殺傷大批清軍,但他們在經受住了漢軍旗數輪火炮轟擊的情況下,將清軍對明軍威脅最大的炮陣徹底摧毀,這讓本就對清軍佔有火力優勢的明軍,在火力輸出上佔據了絕對優勢。

漢軍旗總共只有不到兩百名炮手,經此一戰後十不存一,並且佈設的大小火炮都成爲了明軍的戰利品。

在對車營束手無策的狀況下,兩黃旗中路護衛炮陣的護軍也只能先行退避,隨後車營百餘架偏廂車一字排開作爲堡壘和屏障,後陣輜重營數千人上前,在營官的指揮下,從容地將三百餘門火炮全部搬運拖拽回了明軍陣營中。

wωw_тTk дn_Сo

至此,整個大清積攢多年的火炮絕大部分不復存在,清軍剩下的遠程攻擊武器只有弓箭了。

可是在明軍銃炮面前,清軍弓手根本無法接近到明軍五十步之內放箭,在勇衛營、京營、秦軍等各路新軍面前,清軍士卒都成了活靶子,而最擅長近身肉搏的清軍基本喪失了靠近明軍的機會。

今天這場幾乎全軍上陣的大戰,次功當屬宣大兵。

楊國柱和虎大威從接到率部出關後,便開始研究制訂針對清軍的戰術。

在多方蒐集多年來清軍對陣明軍時各種具體資料,並且詢問過許多參與過與清軍實戰的將官士卒後,兩人最終確定下了今天場上的戰術:以犧牲一部分士卒爲代價,誘使清軍精銳突前肉搏,然後以隱蔽在第一陣後的虎蹲炮大量殺傷清軍重甲步卒,以此來確立後戰的優勢。

兩人都是從軍多年的老行伍,深知一支軍隊裡,勇猛善戰的士卒對於隊伍的重要性。

兩軍對壘時,雙方將官最先派出的都是營中最勇敢的戰士,這少部分士卒會成爲決定戰事走向的勝負手,只要將這批人打掉,剩餘的士卒不管是從士氣還是戰力上都不足爲懼了。

這種戰法是清軍最爲擅長,並且屢試不爽的,只要將明軍排在前陣最爲勇悍的那些人殺敗,剩下的就是追砍和撿人頭了。

二人精心佈下的陷阱連孫傳庭都沒有看出來。

爲怕宣大軍敗陣後影響全軍,孫傳庭還特意派出勇衛營從一側過來支援他們,結果還沒等黃震所部打破清軍截擊與之匯合,損失了兩千多人的宣大軍已經把清軍最精銳的前鋒殺傷殆盡。

若不是皇太極在接到後路急報後下令退兵,那宣大兵接下來的銃陣和長槍陣將會在對戰中取得巨大的優勢。

至於左翼的秦軍和京營,不管從武器配置、人數還是軍心士氣上,對對面的兩紅旗都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兩軍一接陣,在挺過清軍弓手的箭雨後,打頭的秦軍銃手便迅速確立起了勝勢。

皇太極退兵號來的正是時候,要不然的話,兩紅旗所在的清軍右翼很可能會成爲最先被明軍突破的一側。

至於右翼的陝西、甘肅等各鎮人馬,在和清軍兩藍旗一部接戰不久,就趕上了清軍退兵的號令,雙方短暫接觸下互有死傷,但傷亡均不大,不過就算這點微末之功,已經足以讓賀人龍等人興奮吹噓良久了。

“今日一戰,各部官軍聽從號令、奮勇搏殺,給與東虜以重大殺傷,尤其以中路車營以及右翼宣大所部之功最爲顯赫!本官以據實草就題本,將今日戰事之明細做了詳盡描述,並在其中將車營及宣大鎮列爲首功及次功,其餘各部功勞也有加以敘述,待明日便會遣快馬急遞京師,直達御前,呈送御覽,諸位之大名盡皆列於其上!”

帳下衆將聞言皆是喜笑顏開,帳內的氣氛猛然間熱烈起來,衆人從小聲議論到放聲談笑,大帳內的溫度都好像突然升高了一般,各人都在想象着皇帝在看到自己所立的功勞後該是怎樣的一副表情,事後自己又會得到什麼樣的升賞回報。

當然,以祖大壽爲首的遼西諸將因爲殺傷蒙古騎兵甚微,所以對孫傳庭的話語並沒有太熱烈的迴應。

而所有在場諸人中,尤以楊國柱和虎大威最是開心。

在聽到孫傳庭特意點出宣大鎮所立功勞後,兩人都是故作矜持的手捋鬍鬚微笑不語,只是心情激盪之下,捋鬍子的手忍不住微微抖動起來。

“肅靜!

本官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宣佈!”

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十章 殘暴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章 駱養性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六十章 追擊2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