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

“據朕所知,宮內無論宮人還是淨身者,其晚年鮮有安享富貴安康者,大多以淒涼之境收場。你等也不是外人,都是自潛邸便跟隨朕之老人,朕知你等雖暫無後顧之憂,但難免有物傷其類之思!是也不是?”

朱由檢語氣溫和地詢問道。

“回皇爺的話,皇爺此言實是說到老奴等人的心坎裡了!老奴等人雖是貪財了一些,平日間對那些犯錯的奴婢也是手段狠辣了一些,可老奴等雖非常人,但卻良心未泯,也是深知衆多奴婢之苦!

只是祖宗訂下了諸多規矩,老奴等也是無力改變,有時也是生恐自己也落到那般悲涼之境地,想到那般情景,老奴等人心裡邊實是驚恐之極,生怕不能落個善終!唉!”

一直未曾出言的曹化淳接過了朱由檢的話題,一邊努力回憶着歷代權閹的結局,一邊低聲訴說着,說到最後眼眶不禁有些泛紅,王德化與王承恩二人也是頻頻點頭嘆息。

“曹伴無須如此!你們幾人皆是朕信任之人,只要你們對皇家忠心、於朝政上盡責,朕必會給你們一個善終!”

看到鬚髮皆白的曹化淳吐露心聲,朱由檢心中嘆息一聲後溫言安撫道。

“老奴等謝過皇爺恩典!老奴等雖是身有隱疾,但自小便知天地君親!對皇爺一家、對大明向來絕無二心!皇爺一家一直對老奴等視若家人,此番真情實意,老奴等自是能打心裡覺察的到!

只盼着大明能千秋萬代延綿萬載,老奴等也能跟着皇爺一家沾上些許雨露,如此便心滿意足了!”

聽到朱由檢的許諾之後,三人激動之下連忙跪下磕頭作響,以示謝過皇帝的恩典。

“起來吧,聽朕把話講完!”

朱由檢一邊說一邊回到龍椅上坐下,三人起身後連忙聚攏到他的身側。

“朕是這樣打算:宮中年老體衰之宦官,根據其個人所願,分別安插於京師之寺院、道觀抑或是養濟院中,由內帑爲其提供部分衣食所費,其餘花銷有其所居之處負擔。

若其離世後,也由內帑出資爲其尋地安葬,其日常生病所需藥費,宮裡也可爲其負擔。而若有欲歸還家鄉、與家人團聚者,其路費所耗宮裡也會有所承擔,朕如此打算,幾位伴伴可有異議否?”

“皇爺!嗚嗚嗚嗚~~~皇爺乃天帝之子,日理萬機之際,竟能爲萬衆下賤之人做如此精細之慮,老奴實是,,,嗚嗚嗚~~”

“皇爺!老奴代宮中萬千奴婢謝過皇爺之大恩大德!老奴惟願皇爺一家福壽安康,大明江山千秋萬代!”

“皇爺,老奴自信也是博覽詩書之人!老奴覺着,自有始皇帝至今,這天下從未有如皇爺這般仁慈之天子!老奴此生能有幸伺候皇爺,也不知是祖上積了多少德才有此福氣!”

聽罷朱由檢的打算,三人相繼噗通跪倒與地磕頭出聲。

朱由檢這番爲身邊人設身處地着想的行舉,讓王德化幾人感動的無以復加,還沒有從剛纔傷感情緒中走出來的曹化淳更是痛哭流涕。

他們都是宮中的老人,對於歷代宮中秘聞所知甚詳,再加上親眼目睹了衆多年老體衰的太監,最終在無人問津的情形下悄無聲息的死去,心裡難免會有兔死狐悲的感受。

但這一切都是祖宗定下的規矩,歷代以來儘管有不少權勢滔天的宮中大鐺,就算想改變這些,可終歸是有心無力。

歷代的帝王就算對他們再親厚,可畢竟是主人和奴僕的關係,對於奴婢的私慾私心,很多皇帝都會有意無意的不去計較,但若是有人敢蹬着鼻子上臉,那後果可想而知。

沒想到的是,今上不僅是待身邊人親厚,更是把宮裡的所有奴僕都視作了子民一般,竟然提出瞭如此細緻入微的關懷之策,這可真是千古未有之事。

可以想見的是,一旦皇帝這番舉動爲宮裡人所知,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跪地嚎啕、叩謝皇帝的仁心善舉。

“幾位伴伴起來吧,朕從未將宦官視作非常人等,在朕眼中,只要是爲大明效力、對皇家忠心者,不管其身份地位,朕盡皆一視同仁。對了,朕還想起一事。”

朱由檢聞言安撫幾句後,三人陸續從地上爬起身來,曹化淳仍舊時不時啜泣出聲。

“不知皇爺還有何吩咐?”

王德化深吸幾口氣,平復了一下內心的激盪之情,恭恭敬敬地躬身道。

“朕適才所言中忘記提起,願去養濟院養老、且在內書堂讀過書的,若有意與養濟院中擇孤兒教其讀書認字,宮裡自會出資給其配齊相應所需,此一點你等宣告時記得着重提一下,要記住,但憑自願,無須強迫!”

這一點是朱由檢突然之間想起來的,本着人盡其才的原則,他特意對王德化等人強調了一下。

出宮渡過餘生的太監裡面,有很多人進過宮裡的內書堂,有些太監的文學造詣甚至不比那些舉人進士差,這樣的人才若只是養老,未免有點可惜了。

京師養濟院在朱由檢的大力支持下已經開辦了六處,安置了約三千名孤苦無依、又基本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弱人員。

爲了方便養濟院裡的老弱婦孺互相幫扶照顧,按照朱由檢的指示,將這數千人分別安置,老幼婦孺結合,彼此之間也好有個幫襯。

當然了,養濟院也僱請了很多壯婦負責照顧這些被收留人員,但多一個幫手總不是壞事。

有鑑於養濟院中孤兒數量不少的緣故,朱由檢推出了這一計劃,目的就是讓這些漸漸衰老的太監能發揮最後的餘熱。

沒辦法,大明的讀書人太少,文盲率實在是太高。

讓這些一心科舉的讀書人去教書是完全不現實的。

現在只能採取這種零打碎敲的方式來推進掃盲事業的發展,畢竟文盲能少一個是一個,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看來還得想辦法吸引衆多讀書人投身於教育事業才行啊。

“皇爺放心!皇爺對奴婢們有天大的恩德,奴婢們豈能不知恩圖報?老奴等只需暗示說皇爺吩咐過,凡是能人盡其才、爲皇爺所託之事盡心盡力者,甚至會被允收留義子爲自己養老送終,相信那些有才分的奴婢們還不是趨之若鶩?嘿嘿嘿嘿!”

王德化先是恭謹地施了一禮,然後得意的說出自己盤算。

“哈哈哈哈!好你個王德化,此策實是深諳人心啊!如此雙管齊下,相信此事定能取得極佳之效!行了,今日朕就交代這幾件事,王伴、曹伴儘可去宣告便可!大伴,咱們去坤寧宮!”

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十五章 譁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七十章 商路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