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

經過數日不分晝夜的勞作後,寧遠城北門以及鎮遠堡東門外都被挖出了一條長長地壕溝,這兩道寬達丈餘、深有六尺的壕溝,將明軍從寧遠及鎮遠堡派兵支援輜重營地的通道斷絕開來。

六千餘蒙八旗騎兵,以及十五個牛錄的鑲藍旗清軍在壕溝以北紮下營盤,監視着寧遠方向的明軍。

而鎮遠堡東門外的壕溝處,則是有十個牛錄的正藍旗清軍紮營監視着。

“恭順王、智順王,大炮有無擺放妥當?明日就看漢軍旗的了!待大炮將明軍營柵轟開,回裡不,你即刻率五百人突入明軍營寨,全力與其肉搏!烏達補,你帶三百人做後隊,趁機入營掩殺!智順王於西面同樣如此,阿息保帶隊衝殺!明軍就算火器犀利又能如何?論起近身搏殺,我八旗健卒可謂是天下無敵!打破明軍營寨之後,本王自會給你等請功!”

“喳”

“奴才領命!”

位於秦軍營寨以北五里處的清軍的主營內,嶽託正在大帳內召集手下將領議事,安排明天的戰術,分派各自手下的任務。

在將明軍營寨的佈置探查清楚之後,嶽託與孔友德等人商議一番,最終確定了明天的戰術。

孔友德等人紛紛單膝跪地接下軍令,個人面上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態和表情。

在他們看來,就算對面的明軍時精銳新軍,但人數過少的劣勢卻是無法改變的現實。

只要被八旗精銳給打破了陣型,再犀利的火器也抵不過一刀一槍的砍刺。

只要絞殺了這幾千明軍,那後面堆積如山的糧草輜重就成爲了八旗的囊中之物。

“啓稟王爺,奴才有話要講,奴才總覺着,咱們此次是不是有點太過順暢了?如此緊要之所在,明國爲何只有區區數千人守衛?莫不是其中有詐不成?”

一向存在感不強的耿仲明猶豫半天后,還是上前一步施禮後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呵呵呵呵!懷順王過慮了!你所言之事本王也曾想過,思來想去之後方覺其中並無其他隱憂!你可知爲何?”

心情大好之下,平時冷峻嚴厲的嶽託也變得和顏悅色起來。

“奴才正是不知,故方有此前之問,還請王爺給奴才解惑!”

耿仲明笑着施禮答道。

“哈哈哈哈!解惑倒也談不上,本王就說說怎生想的吧!”

眼見立功在望,嶽託仰頭大笑起來。

“其實簡單來講,明國關外主帥有些輕忽了!去年明國雖是先有義州之勝,後有松山守城之功,故此其人難免心生輕敵之念!此次我大軍南下,他自會認爲我軍還是以鬆錦爲目標,根本不曾想到我軍會繞城直驅其要害所在!明軍雖有精銳不少,但現下卻是分散各堡城之中,被我分割開來後無法聚攏迎戰!現下就算已知我意,也是悔之晚矣!”

就在清軍部署戰術的同時,秦軍營寨的一座營帳內,副總兵張遠也正在召集手下的將領研究迎敵之策。

“建奴這回可是來者不善啊!雖說探查不到到底來了多少人馬,看這架勢,至少三萬有餘!此次可謂是咱們秦軍建成之後所遇之第一等惡仗!無論如何咱們也不能墮了我秦軍之威名!更不能使督帥臉上無光!就算我等盡皆戰死,也不得做了逃兵!明日本將會親自督陣,但有畏敵潛逃者,一律就地斬殺!你等稍後務必要曉諭全軍方可!”

年約三旬的張遠是當初自京城帶去的勇衛營中的一名把總,這幾年積功升至了副總兵的職位。

因爲久隨孫傳庭轉戰各地的原因,所以一直以督帥稱呼孫傳庭。

“副總制且放心吧!我等既是吃大明糧餉,那便是存了爲皇上效忠之心,大不了以死報國就是了!”

遊擊陳勇滿不在乎的開口道。

“副總制,咱們死戰就是了!可這建奴的大炮一擺,額這心裡頭瘮得慌,估摸着手下的兒郎們也是心裡打怵!咱們與建奴拼殺不倒是要緊,可是要是還未見到人就死於大炮下,心裡邊覺着着實虧得慌啊!得想法子把建奴大炮給端了才成!”

說話的是千總李三娃。

他本是延綏鎮的一名隊正,在聽說秦軍糧餉足額發放之後,便帶着十幾個手下連夜投奔過來,後因作戰勇猛、屢立戰功,所以一步步升到了現在的位子。

今天眼看着清軍那邊在挖掘和佈置好陣地後,幾十門大小不一的大炮被先後架了起來,黑黢黢的炮口正對着自家營盤,這讓見識過大炮威力的李三娃頓時感到心驚肉跳。

“無妨!本將已知如何防範火炮之害!別忘了咱們身後大營裡也有火炮無數!只要咱們扛過建奴火炮轟擊,耗盡建奴火藥炮子,過幾日就讓建奴嚐嚐咱們火炮的厲害!”

張遠早就從孫傳庭那裡得到知會,朝廷重臣們早就考慮到清軍大炮帶來的巨大傷害,所以把他這一部安插於此,爲的就是消耗清軍積存不多的彈藥,讓它無法對身後的勇衛營車陣構成威脅。

說直白點,他手下這幾千人就是來給建奴當靶子的,到時候能不能躲過一劫就看運氣了。

孫傳庭派來的人坦言,經過朝廷這兩年的全面封鎖,建州各種物資日漸匱乏,就算其大炮不少,但火藥彈丸的數量肯定是不能夠支撐大炮進行持續的施放。

只要他們這一部能夠撐住幾天,哪怕營寨被建奴攻破,這一仗也會給他們記上大功一件。

由於事先已經考慮到清軍火炮會對官軍造成的傷害,兵部已經將防禦火炮轟擊的簡單方法曉諭了各軍主將,所以雖是看到清軍將炮架起,但張遠的心裡並未驚慌。

在佈置完作戰任務之後,幾名將領領命而去。

隨後明軍士卒在上官的指揮下,用從輜重營領到的麻袋裝滿泥土,在建奴火炮可能打擊的範圍內築起了數道高度到腰腹以上的矮牆。

這個方法其實是朱由檢偶爾想到然後交代下去的,這也是從後世大神的穿越書中學到的知識。

由於這個時候大明境內的火炮彈丸並不是開花彈,士卒受到的傷害主要是彈丸落地後數次彈跳造成的,所以只要想辦法防止彈丸彈跳後的二次傷害就可以了,至於被彈丸直接命中的,那隻能怪自己命不好了。

經過幾天緊鑼密鼓的佈置,第二天辰時正,隨着嘹亮的號角聲響起,兩千名清軍列隊而出,在漢軍旗炮陣後面排好陣型,等待着衝鋒的命令。

一場籌劃許久的明清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十五章 譁變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八十五章 請託